复合加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5434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复合加工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机床只能对工件进行一种方式的加工,例如铣削、或车削等。随着社会需求的提高,工件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单一的加工方式已不能达到工件加工的要求。当对工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加工方式时,例如采用车刀机构对工件上较为平整的部位进行车肖|J,再采用铣刀机构对工件较为狭小的部位进行铣削时,通常是将工件置于车床上进行加工,车削完成后将工件由车床取下,再装夹至铣床中进行铣削加工,此种方式需二次装夹,生产效率低,且二次装夹容易因为定位基准变化降低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0003]鉴于上述状况,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加工效率的复合加工装置。
[0004]一种复合加工装置,用以对工件进行加工,其包括安装件及装设在该安装件上的第一加工机构,该加工装置还包括第二加工机构,该第二加工机构装设在该安装件上且与该第一机构间隔设置,该第二加工机构包括固定座、驱动件、活动穿设于该固定座上的刀具、及弹性件,该驱动件与该固定座间隔设置在该安装件上,该驱动件与该刀具的一端相接以驱动该刀具相对该固定座作直线运动,该弹性件设置在该驱动件与该固定座之间,该驱动件能够驱动该刀具相对该固定座朝远离该驱动件的方向运动并抵压该弹性件,该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能够带动该刀具朝向该驱动件运动。
[0005]本发明的加工装置,在安装件上同时设置有第一加工机构及第二加工机构,进而在同一机台上实现两种加工方式的转换,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加工精度。同时,本发明的加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少。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复合加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所示的复合加工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08]图3是图1所示的复合加工装置的沿II1-1II线的剖视示意图。
[000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复合加工装置100 安装件20
第一加工机构50 第二加工机构70 固定座72 刀具77 驱动件75 弹性件79 收容部725 本体752 驱动轴754 连接件76 导向套78 凸缘784 止挡部76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0]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加工装置100,应用于机床等加工设备上。复合加工装置100包括安装件20、第一加工机构50及第二加工机构70。第一加工机构50装设在安装件2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工机构50为铣刀机构,用以对工件(图未示)进行铣削加工;第二加工机构70装设在安装件20上且与第一加工机构50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工机构50为车刀机构,用以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可以理解,复合加工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用于安装安装件20的固定机构等,为省略篇幅,这里不作介绍。
[0011]安装件2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22及第二端部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工机构50固定在第二端部2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件20为机床的主轴。
[0012]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第二加工机构70包括固定座72、驱动件75、刀具77及弹性件79。固定座72固定在安装件20上并邻近第一加工机构50设置。驱动件75固定在安装件20上并位于固定座72的上方。刀具77 —端驱动件75相接,刀具77的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固定座72,以在驱动件75的驱动下相对固定座72作直线运动。弹性件79设置在驱动件75与固定座72之间。
[0013]请一并参阅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座72大致呈方形板状,其固定在安装件20的第二端部24。固定座72上贯通开设收容部725,用以收容刀具77。
[0014]驱动件75包括本体752及驱动轴754。本体752固定在安装件20上且位于固定座72上方。驱动轴754可活动地设于本体752朝向固定座72的一端上。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75为气缸。
[0015]刀具77 —端与驱动轴754相接,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设收容部725并能从收容部725伸出以对工件进行加工。具体为,第二加工机构70还包括连接件76,连接件76的一端与驱动轴754远离本体752的端部相接,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刀具77靠近驱动件75的端部,进而将刀具77与驱动轴754相接。
[0016]进一步地,第二加工机构70还包括导向套78。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套78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导向套78装设并收容于收容部725朝向驱动件75的端部,另一个导向套78部分收容于收容部725远离驱动件75的端部,用以对刀具77相对固定座72的运动进行导向并减小摩擦。本实施例中,导向套78为直线轴承。
[0017]请同时参阅图1,弹性件79设置在驱动件75与固定座72之间,用以使伸出的刀具77进行复位。具体为,靠近驱动件75的导向套78其朝向驱动件75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凸缘784。连接件76靠近驱动件75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止挡部762。弹性件79套设在刀具77和连接件76上且位于止挡部762和凸缘784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79为弹簧。
[0018]组装复合加工装置100时,首先,将第一加工机构50装设在安装件20上,将固定座72装设在安装件20上且与第一加工机构50间隔设置,然后,将导向套78装设在固定座72上。其次,将驱动件75装设在安装件20上且位于固定座72靠近第一端部22的一侧,然后将连接件76固定在驱动轴754靠近固定座72的端部。最后,将刀具77可活动地穿设固定座72,将弹性件79套设在刀具77上,且两端分别设置在导向套78和连接件76上,再将刀具77远离固定座72的端部与连接件76连接即可。
[0019]当使用复合加工装置100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首先,可通过第一加工机构50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此时第二加工机构70处于未使用状态。当铣削加工完毕,驱动轴754朝第二端部24运动,带动刀具77相对固定座72朝远离驱动件75的方向伸出以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此时,弹性件79处于压缩状态。车削加工完成后,驱动件75停止运作,此时弹性件79的弹性回复力带动刀具77朝向驱动件75运动,以远离工件。
[0020]本发明的复合加工装置100,在安装件20上同时设置有第一加工机构50及第二加工机构70,进而在同一机台上实现两种加工方式的转换,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加工精度。同时,本发明的复合加工装置100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少。本发明的复合加工装置100在第二加工机构70处于未使用状态时,刀具77可以完全收容在固定座72内,以对刀具77进行保护。当第二加工机构70对工件的加工完成后,利用弹性件79使刀具77远离工件,无需再次使用驱动件75驱动刀具77进行退刀,有效地延长了驱动件75使用寿命的同时节省了能源。
[0021]可以理解,弹性件79也可以不套设在刀具77上,只要弹性件79设置在驱动件75与固定座72之间即可。弹性件79不限于弹簧,也可以为弹性套筒等弹性结构。
[0022]可以理解,连接件76可以省略,刀具77直接与驱动轴754连接,弹性件79设置在固定座72及本体752之间。连接件76也可以省略,弹性件79的一端抵接在固定座72上即可。
[0023]可以理解,导向套78可以省略,刀具77直接穿设在固定座72内即可。
[0024]可以理解,第一加工机构50不限于铣刀机构,也可以为磨刀、镗刀等加工机构,第二加工机构70不限于车刀机构,也可以为磨刀、镗刀等加工机构。
[0025]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发明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复合加工装置,用以对工件进行加工,其包括安装件及装设在该安装件上的第一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装置还包括第二加工机构,该第二加工机构装设在该安装件上且与该第一机构间隔设置,该第二加工机构包括固定座、驱动件、活动穿设于该固定座上的刀具、及弹性件,该驱动件与该固定座间隔设置在该安装件上,该驱动件与该刀具的一端相接以驱动该刀具相对该固定座作直线运动,该弹性件设置在该驱动件与该固定座之间,该驱动件能够驱动该刀具相对该固定座朝远离该驱动件的方向运动并抵压该弹性件,该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能够带动该刀具朝向该驱动件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件包括本体及驱动轴,该本体固定在该安装件上,该驱动轴活动设于该本体朝向该固定座的一端,该驱动轴与该刀具相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工机构还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的一端与该驱动轴远离该本体的端部相接,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该刀具靠近该驱动件的端部连接,该弹性件设置在该连接件与该固定座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靠近该驱动件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止挡部,该弹性件套设在该刀具及该连接件上,且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该止挡部及该固定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形成收容部,该刀具活动地穿设该收容部,该加工机构还包括导向套,该导向套装设并收容于该收容部朝向该驱动件的端部,并用于对该刀具导向。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加工装置,用以对工件进行加工,其包括安装件及装设在该安装件上的第一加工机构,该加工装置还包括第二加工机构,该第二加工机构装设在该安装件上且与该第一机构间隔设置,该第二加工机构包括固定座、驱动件、活动穿设于该固定座上的刀具、及弹性件,该驱动件与该固定座间隔设置在该安装件上,该驱动件与该刀具的一端相接以驱动该刀具相对该固定座作直线运动,该弹性件设置在该驱动件与该固定座之间。本发明的复合加工装置能够在同一机台上实现两种加工方式的转换,提高了加工效率。
【IPC分类】B23P23/02
【公开号】CN105619076
【申请号】CN201410585740
【发明人】杨明陆, 彭杨茂, 贾见士, 隋景双, 徐振光, 付军, 李 杰
【申请人】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鸿准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8日
【公告号】EP3045264A2, US201601144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