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韧带用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259阅读:19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工韧带用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植入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生物关节的人工韧带材料。
背景技术
替代关节韧带的人工韧带有多种,对于该类人工韧带的要求主要包括生物力学特性及生物相容性。在人工韧带的研究中,原料、原料的组合方式及原料的改性是重点,其中原料的组合方式不仅影响到最终成品的生物力学特性,还有可能影响到最终成品在生物体内的固定方式。目前,在人工韧带原料的组合方式上,国内多采用短纤维非织造毡或多层不同材料组合。其弊端在于短纤维非织造毡在长久应用过程中,纤维有可能从毡体上脱落,且短纤维非织造毡体的强度较低而延伸率较高,不适宜做强度要求较高的韧带;多层不同材料组合,材料的抗层间剪切性能较差,且加工工艺繁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生物关节的人工韧带材料,用该材料缝合的人工韧带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并能满足悬吊式人工韧带固定方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人工韧带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受载荷的复合纱线和束缚复合纱的地组织结构,复合纱线以衬纬方式织入地组织结构。优选地,所述的复合纱线包括内芯和包覆在内芯外的外部保护层,内芯为聚酯全牵伸高强复丝,外部保护层为耐磨型聚酯丝,外部保护层根据韧带尺寸分段包覆内芯。优选地,对所述内芯施加一定的正向或反向捻度,以确保在人工韧带成品缝制完成后,位于人体关节内的聚酯全牵伸高强复丝具有所需的一定的旋转角度。优选地,所述耐磨型聚酯丝采用编织方法,根据最终人工韧带成品的尺寸,包覆在部分作为内芯的聚酯全牵伸高强丝外侧,包覆长度大于人工韧带成品在生物体中用于悬吊固定的部段长度且只包裹处于关节外的内芯。优选地,所述地组织结构为针织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人工韧带的材料制作方法简单,材料具有拉伸强度高、抗疲劳性能好、延伸率一定范围内可调节、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同时在由该材料制作的人工韧带采用悬吊式固定方法时,在固定处的承载纤维由于外层包覆耐磨聚酯纤维而不易受损。


图1为复合纱示意图2为人工韧带专用织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为人工韧带材料中用于承受载荷的复合纱线1,包括内芯3和外部保护层4。内芯3为聚酯全牵伸高强复丝,对该聚酯全牵伸高强复丝需施加一定的正向或反向捻度,以确保材料制成人工韧带成品后,位于关节内的纤维束具有所需的一定的旋转角度。 外部保护层4为耐磨型聚酯长丝,根据最终人工韧带成品尺寸,包覆在部分作为内芯3的聚酯全牵伸高强复丝外侧。包覆长度大于人工韧带在生物体中用于悬吊固定的部段长度,但不能包覆到处于关节内的纤维束。外部保护层4在人工韧带成品的固定处,起到对内芯3 高强复丝的保护作用。如图2所示,为人工韧带用材料整体结构,包括复合纱线1,地组织结构2。复合纱线1以衬纬的方式衬人针织地组织结构2中。要求在加工过程中,地组织结构2在纱线配置、组织结构及织造工艺上确保获得如图2所示的结构单元。在人工韧带材料的a部段、c 部段,复合纱线1被地组织结构2中的地组织纱线5所束缚;b部段为复合纱线1中无保护层部段,且未被地组织纱线5所束缚;d部段为具有外部保护层4的复合纱线1。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工韧带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受载荷的复合纱线(1)和束缚复合纱(1) 的地组织结构(2),复合纱线(1)以衬纬方式织入地组织结构(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韧带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纱线(1)包括内芯(3)和包覆在内芯(3)外的外部保护层(4),内芯(3)为聚酯全牵伸高强复丝,外部保护层 (4)为耐磨型聚酯丝,外部保护层(4)根据韧带尺寸分段包覆内芯(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韧带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内芯(3)施加一定的正向或反向捻度,以确保位于人体关节内的聚酯全牵伸高强复丝具有所需的一定的旋转角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韧带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型聚酯丝采用编织方法,根据最终人工韧带成品的尺寸,包覆在部分作为内芯(3)的聚酯全牵伸高强丝外侧,包覆长度大于人工韧带成品在生物体中用于悬吊固定的部段长度且只包覆处于关节外的内芯(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韧带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组织结构(2)为针织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韧带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受载荷的复合纱线和束缚复合纱的地组织结构,复合纱线包括内芯和包覆在内芯外的外部保护层,复合纱线以衬纬方式织入地组织结构。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人工韧带的材料制作方法简单,材料具有拉伸强度高、抗疲劳性能好、延伸率一定范围内可调节、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同时在由该材料制作的人工韧带采用悬吊式固定方法时,在固定处的承载纤维由于外层包覆耐磨聚酯纤维而不易受损。
文档编号D04B21/20GK102488570SQ20111035831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沈为, 郭珊珊, 陈世益, 陈南梁 申请人:东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