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水抗菌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74208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吸水抗菌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技术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吸水抗菌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产量大、用途广。但聚酯纤维,吸湿率只有0. 4%,穿着舒适性差,尤其当人体出汗时它排汗困难,给人闷热不适的感觉。并带来如易积聚静电、易吸灰尘,去除油污渍难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国内外有关聚酯纤维的改性研究中,吸水性聚酯纤维的开发愈来愈受到重视,使聚酯纤维具有亲水性有多种方法。主要是在纺丝和整理两个过程中进行改性。纺丝改性大多是纤维的整体改性,而整理改性则大多是纤维表面层的改性。纺丝改性指在合成纤维织造过程中使聚酯纤维具有亲水性能。目前情况大致是使聚合物分子结构亲水化,或引入亲水性单体或经染整加工后能变成亲水性组分的单体,纤维结构的微孔化、异形化,这对聚酯纤维的物理性能和纺丝技术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在纤维中引入具有快速吸放水份性能的材料使聚酯纤维具备高吸水性,银离子的导入给纤维带来良好的抗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吸湿抗菌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所述的吸水抗菌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它采用如下步骤
A)按质量份数取取1 3份氧化铝,1 3份硅藻土,1 3份活化海泡石、0.01 0. 5 份硫化银混合均勻,得混合物;
B)按步骤A)的质量份数取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0.1 0.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 0. 5 1. 5份、聚丙烯酸钠4 6份、过硫酸钾0. 05 0. 15份及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1 3份,水6 10份,在温度为70 90°C下,搅拌反应1 3小时,干燥,研磨后得到粒径不大于15 μ m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加入到聚酯熔体中,搅拌均勻后,进行纺丝,获得改性聚酯纤维;其中步骤B)得到吸水抗菌改性材料的加入量为聚酯熔体的重量百分比的5 1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方案是
A)按质量份数取取2份氧化铝,2份硅藻土,2份活化海泡石、0.2份硫化银混合均勻, 得混合物;
B)按步骤A)的质量份数取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0.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份、聚丙烯酸钠5份、过硫酸钾0. 1份及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2份,水8份,在温度为80°C下,搅拌反应2小时,干燥,研磨后得到粒径不大于15 μ m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加入到聚酯熔体中,搅拌均勻后,进行纺丝,获得改性聚酯纤维;其中步骤B)得到吸水抗菌改性材料的加入量为聚酯熔体的重量百分比的 10%。本发名主要是通过在纤维中引入具有快速吸放水份性能的材料使聚酯纤维具备高吸水性,银离子的导入给纤维带来了良好的抗菌性。它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等特
点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本发明所述的吸水抗菌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它采用如下步骤
A)按质量份数取取1 3份氧化铝,1 3份硅藻土,1 3份活化海泡石、0.01 0. 5 份硫化银混合均勻,得混合物;
B)按步骤A)的质量份数取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0.1 0.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 0. 5 1. 5份、聚丙烯酸钠4 6份、过硫酸钾0. 05 0. 15份及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1 3份,水6 10份,在温度为70 90°C下,搅拌反应1 3小时,干燥,研磨后得到粒径不大于15 μ m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加入到聚酯熔体中,搅拌均勻后,进行纺丝,获得改性聚酯纤维;其中步骤B)得到吸水抗菌改性材料的加入量为聚酯熔体的重量百分比的5 15%。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可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相关数值范围进行任意组合后获得,并不限于以下几个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实施例1,本发明采用如下几道步骤
A)按质量份数取取2份氧化铝,2份硅藻土,2份活化海泡石、0.2份硫化银混合均勻, 得混合物;
B)按步骤A)的质量份数取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0.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份、聚丙烯酸钠5份、过硫酸钾0. 1份及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2份,水8份,在温度为80°C下,搅拌反应2小时,干燥,研磨后得到粒径不大于15 μ m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加入到聚酯熔体中,搅拌均勻后,进行纺丝,获得改性聚酯纤维;其中步骤B)得到吸水抗菌改性材料的加入量为聚酯熔体的重量百分比的 10%。实施例2
A)按质量份数取取1份氧化铝,1份硅藻土,1份活化海泡石、0.01份硫化银混合均勻, 得混合物;
B)按步骤A)的质量份数取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0.1—0.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 0. 5份、聚丙烯酸钠4份、过硫酸钾0. 05份及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1份,水6份,在温度为 70°C下,搅拌反应1小时,干燥,研磨后得到粒径不大于15μπι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加入到聚酯熔体中,搅拌均勻后,进行纺丝,获得改性聚酯纤维;其中步骤B)得到吸水抗菌改性材料的加入量为聚酯熔体的重量百分比的5%。 实施例3
A)按质量份数取取3份氧化铝,3份硅藻土,3份活化海泡石、0. 5份硫化银混合均勻, 得混合物;
B)按步骤A)的质量份数取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0.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 聚丙烯酸钠6份、过硫酸钾0. 15份及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3份,水10份,在温度为90°C 下,搅拌反应3小时,干燥,研磨后得到粒径不大于15 μ m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加入到聚酯熔体中,搅拌均勻后,进行纺丝,获得改性聚酯纤维;其中步骤B)得到吸水抗菌改性材料的加入量为聚酯熔体的重量百分比的 15%。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水抗菌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如下步骤A)按质量份数取取1 3份氧化铝,1 3份硅藻土,1 3份活化海泡石、0.01 0. 5 份硫化银混合均勻,得混合物;B)按步骤A)的质量份数取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0.1 0.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 0. 5 1. 5份、聚丙烯酸钠4 6份、过硫酸钾0. 05 0. 15份及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1 3份,水6 10份,在温度为70 90°C下,搅拌反应1 3小时,干燥,研磨后得到粒径不大于15 μ m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C)将步骤B)得到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加入到聚酯熔体中,搅拌均勻后,进行纺丝,获得改性聚酯纤维;其中步骤B)得到吸水抗菌改性材料的加入量为聚酯熔体的重量百分比的5 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抗菌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中A)按质量份数取取2份氧化铝,2份硅藻土,2份活化海泡石、0.2份硫化银混合均勻, 得混合物;B)按步骤A)的质量份数取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0.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份、聚丙烯酸钠5份、过硫酸钾0. 1份及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2份,水8份,在温度为80°C下,搅拌反应2小时,干燥,研磨后得到粒径不大于15 μ m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C)将步骤B)得到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加入到聚酯熔体中,搅拌均勻后,进行纺丝,获得改性聚酯纤维;其中步骤B)得到吸水抗菌改性材料的加入量为聚酯熔体的重量百分比的 10%。
全文摘要
一种吸水抗菌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它采用如下步骤A)按质量份数取取1~3份氧化铝,1~3份硅藻土,1~3份活化海泡石、0.01~0.5份硫化银混合均匀,得混合物;B)按步骤A)的质量份数取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0.1~0.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1.5份、聚丙烯酸钠4~6份、过硫酸钾0.05~0.15份及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1~3份,水6~10份,在温度为70~90℃下,搅拌反应1~3小时,干燥,研磨后得到粒径不大于15μm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C)将步骤B)得到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加入到聚酯熔体中,搅拌均匀后,进行纺丝,获得改性聚酯纤维;其中步骤B)得到吸水抗菌改性材料的加入量为聚酯熔体的重量百分比的5~15%。
文档编号D01F6/92GK102400245SQ201110389920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4日
发明者刘克美 申请人:杭州泛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