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21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特别是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系统。
技术背景[0002]电脑针织横机是针织领域最常见的机械。其中编织系统是电脑针织横机的关键部件,一般装配于三角底板上。电脑针织横机一般具有三针道编织技术,包括成圈、集圈、不编织,不同的机型通过各自的编织系统来达到三针道编织技术。[0003]现有的电脑针织横机一般采用四段针,即选针片、针脚、导针脚及织针,并与选针器、接针压板、集圈压板及不织压板配合来选择A、B、H位置,且接针压板、集圈压板及不织压板设置在工位板座上,设置在三角底板及提花三角底板上的活络三角通过驱动滑板机构来传动。[0004]现有技术产品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第一,编织系统较为复杂,导致所需传动零部件过多,增加了横机的重量及生产成本,对零件的制造和装配要求较高,导致制造成本和安装难度较高,且维修不便;第二,由于编织的驱动过程繁杂,受机械的磨损、电控失灵或者其他如毛灰、油污等因素等影响,机头速度慢甚至出现卡死现象。[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结合从事电脑针织横机工作多年的经验,对上述技术领域的缺陷进行长期研究,本案由此产生。实用新型内容[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系统,改进了织针组合及编织结构,提高速度,生产效率高、增加经济效益。[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0008]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系统,包括三角底板1。在三角底板上安装有左下拉头 2,左选针三角3,左接针三角4,成圈起针三角5,中间选针三角6,右下拉头7,右选针三角 8,右接针三角9,下右回针三角10,右护针三角11,上右回针三角12,右度目三角13,移圈起针三角14,移圈压针三角15,左度目三角16,上左回针三角17,左护针三角18,下左回针三角19,选针器20,选针刀头20A;编织系统呈左右对称结构,其中[0009]移圈压针三角15固设于三角底板1上,在移圈压针三角15的两侧分别设置左密度三角16及右密度三角13,左、右密度三角可沿三角底板1上的斜通槽运动,左、右密度三角的外边侧设置上左回针三角17及上右回针三角12,在移圈压针三角15的下方活络设置移圈起针三角14,移圈起针三角14可垂直进出三角底板1,左护针三角18及右护针三角11 分别固设于左、右密度三角的下方,下左回针三角19及下右回针三角10分别设置于左、右护针三角的下方;[0010]成圈起针三角5位于下左、右回针三角的下方,左接针三角4、右接针三角9设置于成圈起针三角5的下方,成圈起针三角5、左接针三角4及右接针三角9能垂直于三角底板 1进出,中间选针三角6位于左、右接针三角的下方,左选针三角3、右选针三角8分别位于中间选针三角6的两侧,左下拉头2及右下拉头7分别设置于左、右选针三角的下方,选针器20设置于下左、右回针三角与左、右选针三角之间;[0011]上述编织系统采用二段针,包括选针片23及织针22,选针片具有针尾23A、针踵 23B、23D、选针踵23C及针头23E,织针22具有针尾22A、针踵22B及针钩22C。[0012]进一步,左接针三角4退入三角底板1时,成圈起针三角5也一同退入三角底板1 ; 右接针三角9退入三角底板1时,成圈起针三角5也一同退入三角底板1 ;成圈起针三角5 可单独进出三角底板1 ;且左接针三角4、右接针三角9及成圈起针三角5设置在三角底板 1上相通的型腔中。[0013]进一步,左、右下拉头设置在三角底板底部及选针器的边侧。[0014]进一步,所述三角底板上安装有上述一套编织系统,也可以安装有多套编织系。[0015]采用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一、改进了织针组合及编织结构,在减少三角结构及相应的传动部件、降低成本、便利安装与维护的同时,又能实现与现有编织系统基本相同的功能;二、使电脑针织横机运行更加稳定,从而提高机器成圈、集圈、翻针、接针等编织的稳定性和机头的运动速度,进而提高编织质量、增加织物的产量。[001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成圈编织的一种走针示意图;[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圈(吊目)编织的一种走针示意图;[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翻针编织的一种走针示意图;[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针编织的一种走针示意图;[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不编织的一种走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系统,包括三角底板1,呈左右对称结构。在三角底板上安装有左下拉头2,左选针三角3,左接针三角4,成圈起针三角 5,中间选针三角6,右下拉头7,右选针三角8,右接针三角9,下右回针三角10,右护针三角 11,上右回针三角12,右度目三角13,移圈起针三角14,移圈压针三角15,左度目三角16,上左回针三角17,左护针三角18,下左回针三角19,选针器20,选针刀头20A。[0024]移圈压针三角15固设于三角底板1上,在移圈压针三角15的两侧分别设置左密度三角16及右密度三角13,左、右密度三角可沿三角底板1上的斜通槽运动,左、右密度三角的外边侧设置上左回针三角17及上右回针三角12,在移圈压针三角15的下方活络设置移圈起针三角14,移圈起针三角14可垂直进出三角底板1,左护针三角18及右护针三角11 分别固设于左、右密度三角的下方,下左回针三角19及下右回针三角10分别设置于左、右护针三角的下方。[0025]成圈起针三角5位于下左、右回针三角的下方,左接针三角4、右接针三角9设置于成圈起针三角5的下方,成圈起针三角5、左接针三角4及右接针三角9能垂直于三角底板1进出,中间选针三角6位于左、右接针三角的下方,左选针三角3、右选针三角8分别位于中间选针三角6的两侧,左下拉头2及右下拉头7分别设置于左、右选针三角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下拉头设置在三角底板底部及选针器的边侧。[0026]在本实施例中,左接针三角4退入三角底板1时,成圈起针三角5也一同退入三角底板1 ;右接针三角9退入三角底板1时,成圈起针三角5也一同退入三角底板1 ;成圈起针三角5可单独进出三角底板1 ;且左接针三角4、右接针三角9及成圈起针三角5设置在三角底板1上相通的型腔中。[0027]选针器20设置于下左、右回针三角与左、右选针三角之间。[0028]该机构采用二段针,包括选针片23及织针22,选针片具有针尾23A、针踵23B、23D、 选针踵23C及针头23E,织针22具有针尾22A、针踵22B及针钩22C。[0029]三角底板上可以安装有上述一套编织系统即单系统,也可以安装有多套编织系, 如二系统及三系统等。[003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编织系统,改进了织针组合及编织结构,在减少三角结构及相应的传动部件、降低成本、便利安装与维护的同时,又能实现与现有编织系统基本相同的功能。特别是使电脑针织横机运行更加稳定,从而提高机器成圈、集圈、翻针、接针等编织的稳定性和机头的运动速度,进而提高编织质量、增加织物的产量。[00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0032]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成圈编织的一种走针示意图,成圈起针三角5挺出三角底板1,处于工作状态,移圈起针三角14退入三角底板1,处于非工作状态。机头如图示箭头方向运动,选针片23的针踵2 及23D在左选针三角3及下左回针三角19区间内运动且经过Al位置,选针器20选针,选针刀头20A绕设置在选针器上的轴向上转动旋转,当选针片23经过A2时,选针片23的针踵23C不沿选针刀头20A上升,选针片23不被压入针板针槽,接着选针片23遇到左接针三角4并到达A3位置,同时织针22经过Bi、B2及B3位置; 选针片23的针踵2 沿左接针三角4的斜面上升,在上升过程中选针片23推动织针22 — 起上升,随后选针片23经A4再接着沿成圈起针三角5上升,经A5及A6位置,同时织针经 B4、B5、B6位置;接着选针片23沿下右回针三角10运动,且经A7、A8、A9、A10及All位置, 同时织针22沿移圈压针三角15、右度目三角13、右护针三角11及上右回针三角12运动, 且经B7、B8、B9、BIO, Bll及B12位置,组合针完成成圈编织。[0033]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集圈(吊目)编织的一种走针示意图,此时成圈起针三角 5退入三角底板1。机头如图示箭头方向运动,选针器20选针,选针片23经A20及A21位置后再经A22位置到达左接针三角4,织针也经过B20、B21及B22位置;后选针片23的针踵2 沿左接针三角4的斜面上升,在上升过程中选针片23的头部23E推动织针22的尾部22A —起运动,当到达A23位置时组合针处于集圈(吊目)高点,随后不沿成圈起针三角5 上升且经AM、A25及k26位置,同时织针经B23、BM、B25及B^位置;接着选针片23的针踵23D沿下右回针三角10运动经A27、A28、A^及A30位置,同时织针22的针踵22B沿右度目三角13、右护针三角11及上右回针三角12运动,且经827、828、8四及830位置,完成集圈(吊目)编织。[0034]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翻针编织的一种走针示意图,移圈起针三角14挺出三角底板1处于工作状态,成圈起针三角5退入三角底板1处于非工作状态。机头如图示箭头方向运动,选针器20选针,选针片23经A40、A41后到达A42位置,同时织针22经B40、 B41及B42位置;选针片23在沿左接针三角4上升过程中推动织针22 —起上升,到达A43 位置后选针片23经A44、A45、A46、A47位置,织针22经B43后到达B44位置,后沿移圈起针三角14上升,经B45、B46、B47位置,接着沿移圈压针三角15下降,经B48、B49位置;后选针片23沿下右回针三角10运动,经A48、A49及A50位置,同时织针22沿右密度三角13、 右护针三角11及上右回针三角12运动,且经850、851、852、853位置,完成翻针编织。[0035]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接针编织的一种走针示意图,移圈起针三角14及右接针三角9挺出三角底板1处于工作状态,左接圈三角4及成圈起针三角5退入三角底板1 处于非工作状态。机头如图示箭头方向运动,选针器20选针,选针片23经A70、A71、A72、 A73、A74位置后沿中间选针三角6上升,同时织针22经B70、B71、B72、B73、B74位置;选针片23到达中间选针三角6的高点且经A75后,继续沿右接针三角9运动,并经过A76、A77、 A78及A79位置,织针同时通过B75、B76、B77、B78、B79位置;接着选针片23的针踵2!3B 沿下右回针三角10运动,经A80、A81、A82、A83位置,织针22沿右度目三角13、右护针三角 11及上右回针三角12运动,且经B80、B81、B82、B83位置,组合针完成接针编织。[0036]如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不编织的一种走针示意图,选针器20不选针,选针刀头 20A不沿设置在选针器上的轴旋转。机头如图示箭头方向运动,选针片23上的针踵23B、23D 沿左选针三角3及下左回针三角19运动经A90位置,当到达A91位置时选针片针踵23C沿选针刀头20A上升,位于A92左右位置时选针片23被压入针板针槽,经A93、A94、A95、A96 位置后碰到右下拉头7后,选针片23归位,经A97及A98位置,由于选针片23不沿编织三角上升,也不推动织针22上升,故织针不参加编织。[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系统,包括三角底板1,其特征在于三角底板上安装有左下拉头2,左选针三角3,左接针三角4,成圈起针三角5,中间选针三角6,右下拉头7,右选针三角8,右接针三角9,下右回针三角10,右护针三角11,上右回针三角12,右度目三角 13,移圈起针三角14,移圈压针三角15,左度目三角16,上左回针三角17,左护针三角18,下左回针三角19,选针器20,选针刀头20A;编织系统呈左右对称结构,其中移圈压针三角15固设于三角底板1上,在移圈压针三角15的两侧分别设置左密度三角16及右密度三角13,左、右密度三角可沿三角底板1上的斜通槽运动,左、右密度三角的外边侧设置上左回针三角17及上右回针三角12,在移圈压针三角15的下方活络设置移圈起针三角14,移圈起针三角14可垂直进出三角底板1,左护针三角18及右护针三角11分别固设于左、右密度三角的下方,下左回针三角19及下右回针三角10分别设置于左、右护针三角的下方;成圈起针三角5位于下左、右回针三角的下方,左接针三角4、右接针三角9设置于成圈起针三角5的下方,成圈起针三角5、左接针三角4及右接针三角9能垂直于三角底板1进出,中间选针三角6位于左、右接针三角的下方,左选针三角3、右选针三角8分别位于中间选针三角6的两侧,左下拉头2及右下拉头7分别设置于左、右选针三角的下方,选针器20 设置于下左、右回针三角与左、右选针三角之间;上述编织系统采用二段针,包括选针片23及织针22,选针片具有针尾23A、针踵23B、 23D、选针踵23C及针头23E,织针22具有针尾22A、针踵22B及针钩22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系统,其特征在于左接针三角4退入三角底板1时,成圈起针三角5也一同退入三角底板1 ;右接针三角9退入三角底板1时, 成圈起针三角5也一同退入三角底板1 ;成圈起针三角5可单独进出三角底板1 ;且左接针三角4、右接针三角9及成圈起针三角5设置在三角底板1上相通的型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系统,其特征在于左、右下拉头设置在三角底板底部及选针器的边侧。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底板上安装有上述一套编织系统,也可以安装有多套编织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系统,包括三角底板1。在三角底板上安装有左下拉头2,左选针三角3,左接针三角4,成圈起针三角5,中间选针三角6,右下拉头7,右选针三角8,右接针三角9,下右回针三角10,右护针三角11,上右回针三角12,右度目三角13,移圈起针三角14,移圈压针三角15,左度目三角16,上左回针三角17,左护针三角18,下左回针三角19,选针器20,选针刀头20A,编织系统呈左右对称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织针组合及编织结构,提高速度,生产效率高、增加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D04B15/36GK202298055SQ2011204235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日
发明者唐彪, 张峰, 钱福海 申请人:绍兴市越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钱福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