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洗衣机共轭式提升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612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筒洗衣机共轭式提升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提升筋,特别是一种滚筒洗衣机用共轭式提升筋。
背景技术
滚筒洗衣机内筒内的提升筋至关重要。其主要作用之一是提升衣物,把衣物从内筒的低处,带到内筒的高处,在重力的作用下,衣物又掉到内筒的低处,举升筋又把衣物提起,带到内筒的高处,在重力的作用下,衣物又掉到内筒的低处,如此周而复始,直到完成洗涤程序。其主要作用之ニ是捶打衣物和喷淋衣物,提升筋类似传统的洗衣棒,搓衣板,在与衣物的相对运动及作用力下实现搓洗功能。在提升筋的顶部一般会设有若干喷水孔以实现喷淋功能。充分浸润衣物,溶解洗衣粉,提高洗涤效率。但是提升筋的设计由于改变了水流,带动着衣物的运动因此不但与衣物的洗浄度直接关联,也会影响到洗涤过程中的平衡系统。·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提高整机洗涤性能的滚筒洗衣机共轭式提升筋。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滚筒洗衣机共轭式提升筋,由与滚筒内壁相配合的底面、两端面和两侧面,其特征在于提升筋上有双弧形拨水叶。所述双弧形拨水叶由高凸筋和低凸筋两种凸筋组成,高凸筋与低凸筋形成交错弧线,底部形成双室储水槽。所述高凸筋和低凸筋的叶片上还有若干喷淋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采用共轭式提升筋创造多维立体洗涤水流,提高整机的洗涤性能,同时改善了洗衣机动平衡系统。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水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描述。如图I至图3所示,一种滚筒洗衣机共轭式提升筋,由与滚筒内壁相配合的底面I、两端面2和两侧面3,其特征在于提升筋上有双弧形拨水叶4。所述双弧形拨水叶4由高凸筋5和低凸筋6两种凸筋组成,高凸筋5与低凸筋6形成交错弧线,底部形成双室储水槽7。 所述高凸筋5和低凸筋6的叶片上还有若干喷淋孔8。[0013]滚筒洗衣机洗涤筒内设置共轭式提升筋,提升筋在洗涤桶内均匀分布,其通过定位卡槽定位,提升筋与洗涤桶之间形成双室储水槽7。双室储水槽7在运动到底点位置时会充盈,运行到高处时通过喷淋孔8将洗涤用水对衣物进行喷淋。工作中,具有双弧线拨水叶4前后错落、高低分布,有一定的落差,洗涤运动中形成双洗衣棒的作用,使洗衣机更彻底洁净,同时高低分布光谱线型拨水叶4在洗涤筒中随着正反转形成高低回流涡,交错的弧线部分在回流涡内形成小旋涡流,共同作用下形成三给立体的共轭式水流,使洗涤剂得以充分溶解,衣物在洗涤筒中翻腾运动更为全面,水流对衣物的漂洗作用也有效提高。滚筒洗衣机的洗涤筒是单臂梁结构,在工作中衣物在筒内的翻滚状态影向着轴承的工作性能与寿命,当衣物集聚在筒前时,轴承受カ是最大,振动也被放大,属于最差的エ况。通过本实用新型可改变衣物的运动路线,高低的弧形拨水叶4使往筒前跑的衣物向后移动,并均匀分布。权利要求1.一种滚筒洗衣机共轭式提升筋,由与滚筒内壁相配合的底面(I)、两端面(2)和两侧面(3 ),其特征在于提升筋上有双弧形拨水叶(4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滚筒洗衣机共轭式提升筋,其特征在于双弧形拨水叶(4)由高凸筋(5)和低凸筋(6)两种凸筋组成,高凸筋(5)与低凸筋(6)形成交错弧线,底部形成双室储水槽(7)。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滚筒洗衣机共轭式提升筋,其特征在于高凸筋(5)和低凸筋(6)的叶片上还有若干喷淋孔(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滚筒洗衣机共轭式提升筋,由与滚筒内壁相配合的底面、两端面和两侧面,其特征在于提升筋上有双弧形拨水叶。所述双弧形拨水叶由高凸筋和低凸筋两种凸筋组成,高凸筋与低凸筋形成交错弧线,底部形成双室储水槽。所述高凸筋和低凸筋的叶片上还有若干喷淋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采用共轭式提升筋创造多维立体洗涤水流,提高整机的洗涤性能,同时改善了洗衣机动平衡系统。
文档编号D06F37/06GK202430481SQ20112057012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谭达玲 申请人: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