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730778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末端部位呈环(loop)形态的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的手术用缝合丝采用了单纯地将线与针相连接来进行制备的方式。通过改善 这种单纯的方式,本发明将缝合丝的末端部位卷曲为环形态,由此当用手术用缝合丝来打结切开部位时(尤其是,利用内窥镜进行手术时),能够容易进行末端部的绳结工作。以下,对背景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手术用缝合丝根据所使用的材料划分为吸收性缝合丝和非吸收性缝合丝。非吸收性缝合丝主要用于心像、血管及整形外科手木。相反,生物降解性缝合丝主要用于整形外科、皮肤固定及软组织的縫合。例如,使用的材料为如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尼龙(nylon)、聚丙烯(polypropylene)及丝线(silk)等非吸收性缝合丝,使用已知的1,4-ニ氧六环-2-酮(l,4-dioxane-2_one)、ε -己内酯(epsilon-caprolactone)、こ交酉旨(glycolide)、L(-)丙交酉旨(L(-) Iactide)及 D(+)丙交酯(D(+) Iactide)等材料的缝合丝为吸收性缝合丝。通常手术用缝合丝根据使用的用途,在縫合丝线附着针来进行制备,特殊的是,不附着针来销售或者在缝合丝的两侧附着针来销售。缝合丝的用途在于,外科手术时,主要使用在縫合组织或者在组织固定所插入的种植牙。并且,手术用缝合丝为了进行多种外科手术而制备成多种大小,主要被定为根据组织的强度及状态使用的大小。主要由USP 3&4制备成USP7-0。(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标准)手术用缝合丝根据制备方式,通过编织方式和单丝方式来制备,并且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骤通过单丝或编织方式,对生物降解縫合丝线进行制备;第ニ步骤将所制备的线附着于针;第三步骤对所附着的缝合丝进行氧化こ烯(E. O ethylene oxide)灭菌或者伽玛灭菌之后,装入于纸箱来制备。此时,在第一步骤中,制备复丝的縫合原丝时所采用的以往方式如下以750mm切断縫合原丝,该原丝是用编织机来编织借助纺纱机而制备的全拉伸丝(FDY :fully drawing yarn)进行制备的缝合原丝,然后用生体粘合剂附着两个末端部位,以防止开线,将另一侧插入于针头之后,对针进行挤压,从而制备线-针组合的手术用缝合丝。用氧化こ烯E. O (ethylene oxide)对如此制备的线针组合手术用缝合丝进行灭菌、包装、销售。以下,对具有与本发明直接相关的环末端部的缝合丝进行说明。当利用线针组合手术用缝合丝进行打结切开部位的工作时,(尤其是,利用内窥镜进行手术时)贯通一次组织之后,为了防止开线,需要进行打绳结。由于利用内窥镜来打绳结,因而需要十分高难度的练习,而且十分难以打绳结。于1012年,阿拉伯医生阿布耳卡辛(Abulkasim),首次使用内窥镜,刚开始在膣(vagina)插入反射光的反射镜来使用,后来逐渐用于鼻窦(nasal sinuses)、膀胱(urinarybladder)检查。这种检查用内窥镜可以只用于身体上带孔的部位,不过,于1910年,瑞典医生雅各贝乌斯(Jacobaeus)为了检查腹腔首次使用膀胱镜(cystoscope)。1970年后期到1980年初,内窥镜手术从诊断目的发展为手术目的,德国外科医生库乐特帧(Kurt Semm)在腹腔镜手术中起到了首创者的作用。进入1980年后期,随着医疗技术发达,腹腔镜手术也得到革命性的发展,在开腹手术中产生所谓微创外科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ノ 的新典fd。内窥镜手术中采用的方式是,切开小部位之后,通过该孔投入带有内窥镜的装置,即为电灯和成像装置,并利用手术部 位的诊断及夹具装置来进行手术的方式,通过开发出内窥镜手术法,切开部位十分小,由此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并且手术后康复时间非常快。内窥镜手术后,切开部位必须利用手术用缝合丝来打结切开部位。以往,对如此切开的部位打结时,最初是需要形成缝合丝末端部绳结,而医生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努力以便熟练地学会这种绳结打法。本发明要公开ー种更加容易地进行这种绳结打法工作,由此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井能安全地进行手术的缝合丝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下面,察看以往技术。众所周知,末端环缝合丝作为内窥镜手术用。专利EP 0559429 Al中公开ー种用活结(slip hnot)来制备末端环的方法,美国专利US 5,100, 421中公开ー种利用末端环缝合丝的内窥镜手术法。但是,目前为止,还未公开与具有这种末端环的缝合丝的制备过程相关的专利,仅公开ー些具有呈环形态的最終形态的缝合丝。US 5,259,846专利的特征在于,单纯地将缝合丝线连接到针头来形成环,这是因为环约为760mm显得十分大,由于线是双重的,变厚,并且,针头呈椭圆或8字形,变厚。本发明涉及ー种利用弯曲编织机来制备末端环之后合并为ー股进行编织,作为在针头连接ー股线的结构利用弯曲编织机的末端环的制备过程。并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线不厚,因此贯通伤疤组织时,损伤少,针头也不会变厚。为了解决线变粗,专利EP O 559 429 Al中涉及ー种对缝合丝的末端部位打成第ー绳结,制造第一环,重新使该线经由第一绳结,制备第二环的方法。即,活结(slip knot)如图I所示打成两个不同种类的绳结,结果固定一个绳结,其他种类的绳结光滑而紧固绳结。S卩,更详细地,专利EP O 559 429 Al涉及ー种活结(slip knot)。最普遍的方法,将一条绳子的末端部分以钩状卷绕在该绳子的中间,然后重新在末端部分打成第一次绳结。这样,在该绳子的中间打成第二次绳结。此时,若拉起绳子,光滑的绳结牢固拉紧。但是,该线的缺点在于,若在末端部位打成绳结,随着线贯通组织,则会给敏感的组织留下伤疤,并且,即使线经由一次环打成绳结,因绳结变厚,也会刺激到伤疤组织,导致起水泡或者分解期间持续给刺激。在本发明中,由于缝合丝末端的环上没有额外的绳结,因此压根不发生如上所述的问题。即,手术时及手术后,为了使伤疤组织的刺激最小化,环的连接部位改善成光滑形态。为了进行用手术用缝合丝对切开部位进行打结的工作,第一针贯通人体切开部位之后,只要绑在该针上的缝合丝的末端部打成绳结,才能继续进行对切开部位进行打结的工作。其原理在于,进行通常的缝纫工作时,针最初贯通衣服之后,线的末端部的绳结起到绳扣(stopper)作用。图2中表示本发明的缝合丝(结合有针的状态),并表示对切开部位进行打结的状态。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缝合丝,并涉及ー种即使不打成绳结,用针来贯通一次要打结的身体切开部位之后,也能在所贯通的身体部位用缝合丝容易地发挥出绳结效果的末端环生物降解性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ー种末端环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弯曲编织机来制备手术用縫合丝时,縫合丝呈环形态。
SP,利用弯曲编织机,对 PGLA(polyglycolide-co-L-lactide)FDY(fully drawingyarn)进行一次编织之后,重新将其上的编织的部分作为芯进行编织,制备末端环手术用缝合丝之后,将该线附着于针来制备的末端环生物降解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缝合丝的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掲示ー种能够无需进行以往在缝合手术时务必采用的"熟练的绳结技木"也能容易地进行缝合手术的缝合丝结构。即,其目的在于,掲示ー种即使不打成绳结,用针来贯通一次要打结的身体切开部位之后,也能在所贯通的身体部位用缝合丝容易地发挥出绳结效果的,环末端结构的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干,掲示ー种手术时、手术后,不会因缝合丝末端的绳结而致使身体切开部位受刺激及受损,因此具有不发生因刺激伤疤引起的炎症的结构的缝合丝制备方法。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尤其是,内窥镜手术时,通过导入末端环缝合丝结构,能够十分容易进行与以往的一次绳结对应的工作。如上所述,以往对切开的部位进行缝合吋,通常用手术用缝合丝贯通一次伤疤部位之后打绳结,继续缝合。因此即使是一次绳结,也需要十分熟练的技木。如本发明所述,为了容易而稳定地形成第一次绳结,在缝合丝的末端形成环,贯通一次伤疤组织之后,只要使线经由环,即可自然地打成绳结,从而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即,将利用纺纱机来制备的复丝或单丝卷绕在小型(small)线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lO),准备多个小型线轴;步骤(s20),其次,将卷绕的上述小型线轴用作护线套(sheath),分别插入于编织装置的锭子(carrier);步骤(s30),接着,进行编织,经由编织收集器(braid collector, A),并依次经由移去棍(take off roller,B, C)、带环(wireeyelet, E)及交叉扣眼(traverse eyelet, F)之后,用卷线轴(reel bobbin, G)卷绕;步骤(s40),对以规定长度左右编织之后卷绕在卷线轴(reel bobbin, G)的编织缝合丝进行裁剪;步骤(s50),将如此制备的经过护线套编织的线21或者用皮芯(sheath-core)编织的线22重新旋转为180度,(朝下方向)折弯,即,使位于编织收集器(braid collector,A)上面的缝合丝折弯,并使其经由编织收集器(braid collector, A)的孔,制备环;步骤(s60),将如此颠倒经由丝的缝合丝,即将经过护线套编织的线21或者用护线套-芯编织的线22用作芯,实施皮芯(sheath-core)编织;此时,围绕芯的同时相对于该芯的长度方向以45度倾斜地朝下方向编织,由此完成具有环末端结构的手术用缝合丝制备。另ー方面,还可包括步骤(s70),该步骤中,将上述编织的缝合丝引入到针端部,对针进行挤压来完成縫合丝针结合体。此时,针处于合并的状态。作为上述手术用缝合丝的材料,其特征在干,利用こ交酯(glycolide)、L-丙交酯(L-lactide)、D-丙交酯(D-lactide)、DL-丙交酯(D, L-Iactide)、对ニ氧环己丽(p_dioxnaone)、ε -己内酷(epsilon-caprolactone)及三亚甲基碳酸酯(trimethylenecarbonate)等单体的单独聚合,或者こ交酯(glycolide) 和し-丙交酯(L-Iactide)的组合共聚合,L-丙交酯(L-lactide)和ε -己内酯(epsilon-caprolactone)的组合共聚合,或者上述7种单体的两种组合共聚合,3种组合共聚合,4种组合共聚合来纺纱而制备复丝或者制备成由这些组合合成的共聚物的材料。另ー方面,可以作为手术用缝合丝的材料的复丝材料,聚こ醇酸(Polyglycolicacid(PGA))、聚こ醇酸 _co_ 丙交酯(Polyglycolic-co-lactide,PGLA,其中Iactide 均包含 D-form、L-form 及 DL-form)、聚对ニ氧环己酮(Polyp-dioxanone (F1DO))、聚こ醇酸-Co- ε -己内酉旨(polyglycolic-co-e-caprolactone (PGCL))、聚 ε -己内酉旨(polye-caprolactone,PCL)及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olytrimethylenecarbonate,PTMC)的単一成分聚合聚合物或者由这些成分组合而聚合的共聚物的聚合物来制备,或者选自作为非生物降解性的尼龙、聚酷、聚こ烯(polyethylene)、聚丙烯及丝线中的某ー种。作为用于编织的装置可使用弯曲8锭子编织机(twist 8 carrier braider)、弯曲 12 淀子编织机(twist 12 carrier braider)、弯曲 16 淀子编织机(twist 16 carrierbraider)、弯曲32淀子编织机(twist 32 carrier braider)及弯曲64淀子编织机(twist64 carrier braider)来制备。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可以十分简单而容易地实行以往需要高度的熟练度的縫合手术的绳结打法。简要本发明的效果如下在内窥镜手术时,贯通一次伤疤组织之后,可以容易而稳定地打成绳结,由此可以期待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不需要手术熟练度、借助稳定的绳结来防止再手术等显著的发明效果。換言之,缝合丝末端的环结构的表面光滑,没有突出的绳结,在线的末端部位形成环,由此手术时可以十分容易地打成初期绳结,不会刺激伤疤组织,从而可以减轻疼痛,并能消除炎症诱发。并且,在本发明的缝合丝的末端部位仅形成一个环,由此可以一次性地解决以往缝合丝引起的手术绳结结构时的时间消耗、手术熟练度要求、组织损伤的可能性等问题。本发明的最为显著的效果如下。S卩,以往内窥镜手术时,縫合伤疤部位时,需要十分熟练的专家医生,不过,本发明的环结构可以十分简单而容易地实行伤疤部位的縫合手术工作,并可以一下子解决为了成为“采用绳结打法的熟练的医生”而导致的执行失误、手术时失误及消耗长时间等问题。基于以往内窥镜的縫合手术法,不是用手直接縫合,而是需要利用道具打成縫合丝的绳结,这局限于十分熟练的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或内科医生,为了防止绳结解开,手术时消耗的时间长,手术工作的疲劳感也十分高。并且,通过本发明的环结构的缝合丝,可以打成不会再次解开的稳定的绳结,从而可以大幅提高手术可靠度。而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双重的线不厚,贯通伤疤组织时损伤少,针头也不厚。


图I是用于说明引用技术的图。图2是本发明的缝合丝和针相结合的图。图3是图2的实际试样图片。图4是表示小型线轴的图片。图5是编织装置的简图。图6是用于说明环形成过程的图。图7是表示利用本发明将身体切开部位打成绳结的图。图8是编织装置的整体拍摄图片。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芯和护线套编织而制备缝合丝的图。附图标记的说明20 :护线套(sheath)21 :经过护线套编织(braiding)的线25 :环22 :用皮芯编织的线40 :身体切开部位50 :第一芯70 :针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本发明是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容易变形的发明,在此事先声明,即使是具有本发明的主g的任何发明,均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这将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预先说明术语,以下的记载内容中,USP为(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的简称,是指美国药典,EP为European Pharmacopoeia的简称,是指欧洲药典,FDY为全拉伸丝(fully drawing yarn)的简称,是将聚合物切片融化之后放入多重纺纱机进行纺纱,使其完全延伸而制得的由多股(大约200 600股)形成的延伸丝,其中,一股的直径为、I.5 μ mo另一方面,E. O气体为Ethylene Oxide的简称,是指灭菌气体。首先说明图7,以便有助于对本发明的理解。图7表示本发明的縫合丝结合在针70的状态下,打结身体切开部位(40)的状況。此时,针经由环25,可以简单地打成稳定的绳结。图2是一同结合有本发明的环状手术用缝合丝和针的图,图3是拍摄实际制备图2的试样的照片。图2及图3中可见,在端部具有环状结构的缝合丝。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环结构的缝合丝的制备方法。实施例I首先,在小型(small)线轴分别卷绕Ikm左右的用多重纺纱机对PGLA(Polyglycolide-co-L-lactide)聚合物切片(固有粘度为I. 6dl/g, 30 °C,O. I %六氟异丙醇(Hexafluoroisopropanol)溶液(以下"HFIP"))进行纺纱来制备的640股的FDY复丝,由此准备共16个线轴。其次,将卷绕的上述小型线轴用作护线套(sheath),分别插入于弯曲编织机的锭子(carrier)。图4是拍摄准备到此过程为止的照片。 如上所述,结束准备后的过程(參照图5、图6)为如下。图5是用于编织卷绕在小型线轴的线的装置,其被称为锭子弯曲编织机。S卩,使卷绕在小型线轴的FDY复丝经由编织收集器(braid collector, A)之后,依次经由移去棍(take off roller, B, C)、带环(wire eyelet, E)及交叉扣眼(traverseeyelet, F)之后,用卷线轴(reel bobbin, G)卷绕。其次,对以规定长度(优选为85cm左右)左右编织之后卷绕在卷线轴(reelbobbin, G)的编织缝合丝进行裁剪。第一步骤第一步骤对卷绕在小型线轴的线进行单纯缠结的护线套编织(sheathbraidingノ。护线套编织是指相互缠结卷绕在小型线轴的细长的线的工作。第二步骤在第二步骤中执行如下过程将在第一步骤中制备的经过护线套编织的线21或经过皮芯编织的线22的中间ー侧以180度进行旋转(朝下方向)折弯(是转弯的意思),将其卷绕成环25形态,将比上述环形成优先编织的直线形态的前端部位(芯)重新经由编织收集器(braid collector,A)的孔。图6中图示环形成过程,便于理解。第三步骤对上述芯实施护线套芯(sheath-core)编织,此时,将芯作为中心沿着下侧方向实施编织。此时,使用芯的意思是指将其用作中间的芯子并在其周围卷绕线的意思。附图标记22表示皮芯(sheath-core)编织,是指合并中心部分的已经编织的作为缝合丝的芯和经过护线套编织的线。在上述制备エ序中,优选的是,对约800mm左右的皮芯(sheath-core)进行编织,不过,这种线的长度不局限于800_,可多变。其次,用甲醇清洗已制备的线之后,在末端附着针,最終完成末端环手术用縫合丝。此时,在针的端部具有收容槽以便能够收容线,在此放入上述制备的线之后,对针的端部进行挤压来最终完成。并且,在上述エ序中,优选的是,末端环的外径为7mm,线的总长为480mm左右,但不局限于此,由于能够更大或者更小地形成环的大小,因此根据使用用途实现环直径为Imm以上IOOmm以下的环结构。另ー方面,手术用缝合丝的材料,其特征在于,利用こ交酯(glycolide)、L-丙交酯(L-lactide)、D-丙交酯(D-lactide)、DL-丙交酯(D, L-lactide)、对ニ氧环己丽(p_dioxnaone)、ε -己内酷(epsilon-caprolactone)及三亚甲基碳酸酯(trimethylenecarbonate)等单体的单独聚合,或者こ交酯(glycolide)和し-丙交酯(L-Iactide)的组合共聚合,L-丙交酯(L-lactide)和ε -己内酯(epsilon-caprolactone)的 组合共聚合,或者上述7种单体的两种组合共聚合,3种组合共聚合,4种组合共聚合来纺纱而制备复丝或者制备成由这些组合合成的共聚物的材料。实施例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采用与上述实施例I的线不同的材料。即,将利用多重纺纱机对作为原料的PGA(PolyglycoIide)聚合物切片(条件固有粘度为I. 5dl/g,30°C,0. I % HFIP溶液)进行纺纱来制备的FDY复丝用作缝合丝线材料,经过形成上述环形态的エ序来完成最终完成品。另ー方面,本发明的末端环制备装置不局限于弯曲编织机。即,可以使用8锭子编织机、12锭子编织机、16锭子编织机、32锭子编织机、64锭子编织机等弯曲2 252锭子编织机。实施例3 (參照图9)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I不同之处在于,执行“护线套-第一芯编织”的步骤来在第一步骤中执行的“护线套编织(sheath braiding)”。图9中表示这种步骤,图9中的第二步骤和第三步骤エ序通过与上述实施例I相同的方法执行。所谓上述“第一芯”的术语是指多股的护线套(sheath)将该第一芯作为中心编织的意思。图9的第一步骤中加粗的股部分相当于第一芯50。并且,上述实施例I中使用的所谓“芯”的术语具有与本实施例3中的术语“第二芯”相同的意思。实施护线套-第一芯编织的第一步骤(图9)之后,如同图9的第二步骤,卷绕成环形态之后,将该形态(环前端部)用作第二芯来执行编织(护线套-第二芯编织)(图9,
第三步骤)。就这种护线套-第二芯编织而言,エ序方法实际上与上述皮芯编织相同。作为上述第一芯可以使用PGLA FDY 50股的长丝(filament),不过,也可以使用其他生物降解性复丝。而且,作为护线套(sheath)可以使用单丝或复丝。实施例4在实施例4中,除了作为第一芯使用单丝来代替实施例3中的复丝以外,与实施例3相同。优选的是,作为本实施例4的第一芯使用roo USP 6-0单丝,不过,也可以使用其他生物降解性单丝。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将混用复丝和单丝来编织的材料用作“第一芯”。其他エ序与实施例3相同。S卩,对于上述实施例来说,在上述s20步骤中,可以使用复丝和单丝中的任ー种来制备第一芯50,也可以将单丝和复丝中的任ー种来制备上述护线套20。并且,在上述s20步骤中,混合复丝和单丝来制备上述第一芯50,也可以使用单丝和复丝中的任ー种来制备上述护线套20,或者混合单丝和复丝来制备。另ー方面,对本发明的縫合丝进行物性測定。I)直径測定方法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USP 921的方式进行測定,測定器使用三丰(Mitutoyo)百分表对复丝的缝合丝施加张カ进行測定。并且,測定一次縫合丝线之后,以 90度的角度折弯进行測定,将以10个测定值定为平均值。2) EP绳结测定方法使用英斯特朗(Instixm)公司的抗张强度仪器,将手术用缝合丝打成一次绳结,通过EP简单结(EP simple knot)方式,将5股的测定值定为平均值。3)绳结强力維持率的測定方法测定制备的缝合丝的初期EP绳结强力。之后,制备IM磷酸缓冲溶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来使pH达到7. 4。在试验管加入约2m的制备的缝合丝,填满IM磷酸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使得缝合丝浸溃。将摇床(Shaking bath)的温度降低至37°C之后,加入制备的试验管,14天之后取出来測定EP绳结强力,计算绳结强カ维持率。根据如上方法的物性测定值如下表。表I
「f末端环直I末端环外fep绳结强カ「两周强カ维
实施例直径(mm )
径(mm )径(mm ) ( kgf/cm2)持率(% )实施例 I 0.537 0.425 87.5387
实施例 210.53510.423]8「10.45185
实施例 30.5400.425810.6087实施例 40.6470.5351010.9588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进行内窥镜手术时,利用弯曲编织机来开发末端环十分光滑的生物降解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用内窥镜手术时,缝合切开的部位时,用手术用缝合丝贯通一次伤疤部位之后,容易打成绳结,即,预先在缝合丝的末端形成环,贯通一次伤疤组织之后,使线穿过环,就能自行打成绳结,由此可以減少手术时间。并且,由于一次性解决需要十分熟练的技术的打绳结,在内窥镜手术时也可以减少打绳结的失误。结果,具有如下的大优点根据本发明的末端环结构的生物降解缝合丝应用于内窥镜手术时,可以显著减少时间和费用,不需要与縫合丝绳结相关的熟练度。实用性 本发明的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应视为应用于整形外科、皮肤固定、软组织的縫合、将种植牙固定于组织等多种外科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
权利要求
1.ー种生物降解性缝合丝,其特征在干, 其一端部是没有绳结的环结构,另一端部与针结合, 除上述一端部以外的部分经过缠绕编织而制备成一股。
2.一种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lO,利用纺纱机将所制备的复丝或单丝卷绕在线轴,准备多个小型线轴; 步骤s20,其次,将卷绕在线轴的线用作护线套(20)及第一芯(50),分别插入于编织装置的锭子; 步骤s30,接着,进行编织,经由编织收集器(A),并依次经由移去辊(B、C)、带环(E)及交叉扣眼(F)之后,用卷线轴(G)卷绕,缠结经过护线套编织的线(21)或护线套-芯编织的线(22); 步骤s40,对以规定长度左右编织之后卷绕在卷线轴(G)的编织缝合丝进行裁剪; 步骤s50,使在上述步骤s40中編织的线的一侧进行180度旋转(朝下方向)而折弯之后,以环(25)形态卷绕之后,使在上述环的形成之前所编织的直线形态的前端部位重新经由编织收集器(A)的孔; 步骤s60,对穿过上述步骤s50中的编织收集器的孔的部分(第二芯),向下侧方向实施护线套_第二芯编织。
3.一种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lOO,利用纺纱机将所制备的复丝或单丝卷绕在线轴,准备多个小型线轴; 步骤s200,其次,将卷绕在线轴的线用作护线套(20),分别插入于编织装置的锭子;步骤s300,接着,进行编织,经由编织收集器(A),并依次经由移去辊(B、C)、带环(E)及交叉扣眼(F)之后,用卷线轴(G)卷绕,缠结用卷线轴(G)卷绕而编织的线(21); 步骤s400,对在上述步骤s300中以规定长度左右编织之后卷绕在卷线轴(reelbobbin, G)的编织缝合丝进行裁剪; 步骤s500,使在上述步骤s400中編织的线的一侧进行180度旋转(朝下方向)而折弯之后,以环(25)形态卷绕之后,使在上述环的形成之前所编织的直线形态的前端部位重新经由编织收集器㈧的孔; 步骤s600,对穿过上述步骤s500中的编织收集器的孔的部分(芯),向下侧方向实施护线套_第二芯编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干, 手术用缝合丝的材料利用こ交酷、L-丙交酷、D-丙交酷、DL-丙交酯、对ニ氧环己酮、ε -己内酯及三亚甲基碳酸酯等単体的单独聚合,或者こ交酯和L-丙交酯的组合共聚合,L-丙交酯和ε -己内酯的组合共聚合,或者上述7种单体的两种组合共聚合,3种组合共聚合,4种组合共聚合来纺纱而制备复丝或者制备成由这些组合合成的共聚物的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干, 可用作手术用缝合丝的材料的复丝材料是利用聚こ醇酸、聚こ醇酸-Co-丙交酷(PGLA,其中丙交酯均包含D-型、L-型及DL-型)、聚对ニ氧环己酮(PD0)、聚こ醇酸-Co- ε -己内酯(PGCL)、聚ε -己内酯及聚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単一成分聚合的聚合物或者由这些成分组合而聚合的共聚物的聚合物来制备,或者选自作为非生物降解性的尼龙、聚酷、聚こ烯、聚丙烯及丝线中的某ー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干, 编织装置利用弯曲2 252锭子编织机来进行制备。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干, 还包括步骤s70,将在上述步骤s60或步骤s600中编织的缝合丝引入到针的端部,并挤压针,完成缝合丝针结合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干, 在上述步骤s20中,第一芯(50)使用复丝和单丝中的一种来进行制备, 上述护线套(20)使用单丝和复丝中的一种来进行制备。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干, 在上述步骤s20中,上述第一芯(50)混合复丝和单丝来进行制备, 上述护线套(20)混合单丝和复丝中的某一种或者混合单丝和复丝来进行制备。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干, 上述护线套(20)混合单丝和复丝中的一种或者混合单丝和复丝来进行制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缝合丝,并涉及一种即使不打成绳结,用针来贯通一次要打结的身体切开部位之后,也能在所贯通的身体部位用缝合丝容易地发挥出绳结效果的末端环生物降解性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末端环手术用缝合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弯曲编织机来制备手术用缝合丝时,缝合丝呈环形态。
文档编号D04C1/02GK102666956SQ201180004557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
发明者崔在云, 朴兴洙, 李道京, 柳然春, 田浚燮, 金俊亨 申请人:韩国美塔生物材料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