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编起绒汽车内饰材料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73147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经编起绒汽车内饰材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材料的生产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经编起绒汽车内饰材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品集舒适性、透气性、功能性、装饰性和环保型于一身,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坐椅、地毯、车顶内饰、门饰、窗帘、安全带、背衬、篷盖布、安全气囊等。车用纺织品主要有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以及纤维复合材料,其中针织物中的经编织物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和弹性,手感柔软舒适,结构稳定,脱散性小,通过特殊染整加工,能赋予面料耐磨、阻燃、 抗紫外线等各种满足汽车内饰标准的功能,同时各向延伸率能满足各种型面结构的需要, 已成为汽车内饰的主流面料。目前汽车内饰顶棚、天窗内饰板及行李箱上盖板等地方的织物大多采用经编织物与非织造布或海绵复合后的复合面料。现有的这种复合面料生产工艺存在以下缺点1、需要进行粘合,如中国专利局公开的一种名称为“一种汽车内饰复合面料的粘合工艺”,申请号为200610118419. 2的专利申请,该发明专利所述的复合面料粘合工艺采用热压工艺;上模温度为50°C 350°C,此上模直接与面料接触,温度过高对织物表面的平整度产生影响, 使织物起皱且不易脱模,该制造方法工艺繁琐,流程复杂,生产工艺不够节能和环保。2、粘合后的产品重量大,不利于整车轻量化。3、粘合后的产品用于汽车内饰中经长时间使用后, 会产生织物与海绵或非织造布玻璃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汽车内饰织物需经过针织物与非织造布或海绵进行复合,其工序复杂,工艺控制要求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编起绒汽车内饰材料的生产方法,用来代替现有的汽车内饰复合织物,实现织物与汽车内饰板直接粘合成型的生产工艺,且该生产过程节能环保。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的步骤如下 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a、原料选择选用涤纶半光低弹丝和半光涤纶长丝,或者选用涤纶半光低弹丝和阳离子半光涤纶作为织物原料;
b、整经采用高速整经机将步骤a的织物原料整理成能供经编机用的盘头,整经线速度为400 600m/min,每根丝的张力为8 20g/根,调节各盘头丝与丝的张力均勻一致;
c、织造将步骤b的整经盘头安装在经编机上进行编织,编织时采用四把梳栉,垫纱方式为:GB1 :1-0/6-7 满穿;GB2 :1-0/2-3 满穿;GB3 :2-3/2-1/1-0/1-2 一穿一空;GB4 1-0/1-2/2-3/2-1 一穿一空;
d、染色将步骤c织成的坯布预缩后,放入染色机染色,采用分散染料,染色浴比为 1:30,温度为120 i:35°C,时间为45min ;e、预定型将步骤d制得的织物放入定型机进行预定型,定型温度为225 232°C,定型速度为25m/min ;
f、拉毛将经过步骤e后的织物反面进行拉毛;
g、成定型将步骤f拉毛过的织物在平整的放入定型机上,定型温度为170 180°C, 定型速度为20m/min ;
h、粘合将步骤f拉毛过的织物与汽车内饰板采用胶水粘合。步骤a所述的涤纶半光低弹丝为75D/36F,作为GB1\GB3\GB4梳的原料,半光涤纶长丝和阳离子半光涤纶长丝均为50D/MF,作为GB2梳的原料。步骤c所述的织物在特利科经编机上进行四梳组织的编织,GBl为变化经平组织, 穿入涤纶半光低弹丝进行“ 1-0/6-7”规律的垫纱,GB2为经绒组织,穿入阳离子半光涤纶长丝或者半光涤纶长丝进行“ 1-0/2-3”规律的垫纱,GB3和GB4为经缎组织,都穿入涤纶半光低弹丝分别进行“2-3/2-1/1-0/1-2 ”和“1-0/1-2/2-3/2-1”的垫纱;同时采用1穿1空穿纱。步骤f所述的拉毛即在拉毛机上用钢丝弯针插入织物反面的延展线内部,钩出纤维,形成毛羽。步骤h所述的织物与汽车内饰板粘合面为起绒面。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四梳组织结构编织,使该起绒经编织物具有耐磨耐压,不起毛起球、尺寸稳定性好,且延伸性、热收缩性等满足工装成型要求。2、采用特殊的拉毛工艺,在织物反面获得高度为3-5mm的绒毛,一定高度的绒毛可以起到减震、隔热、吸音和遮音的功能。3、采用该方法生产的的起绒经编织物起绒面代替了复合织物中的非织造布或海绵,而是直接将该发明织物起绒面与汽车内饰板粘合,无经编布和非织造布或海绵复合的工艺,在减少工序的同时,产品及生产环境更具环保性。4、该方法生产的起绒经编面料质量为270_300g/m2,比同种用途的复合面料明显减轻了 20-30g/m2,满足了汽车行业轻量化的发展趋势。5、选择阳离子半光涤纶长丝,可使织物正面形成具有双色图案花纹结构,符合高档汽车内饰面料外观设计要求。6、该发明中使用含有防紫外线添加剂涤纶丝,使得该发明的产品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减轻褪色,能延长因紫外线照射而引起老化的时间。本发明适用于乘用车的顶棚、天窗内饰板及行李箱上盖板。


图1是本发明前梳GB1垫纱图。图2是本发明中梳GB2垫纱图。图3是本发明中梳GB3和GB4垫纱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生产内饰汽车顶棚材料
原料选用75D/36F涤纶半光低弹丝和50D/24F半光涤纶长丝整经采用高速整经机将步骤a的原料整理成能供经编机用的盘头,整经线速度控制在75D低弹丝线速度600m/min,张力控制在17_20g/根;50D涤长丝400m/min,张力控制在8-10 g/根,调节各盘头丝与丝的张力均勻一致;
c、织造将步骤b的整经盘头安装在特利科(Tricot)型经编机上,机号28E,,上机工艺参数如表1所示。表1工艺参数
梳栉顺序穿纱方式穿入原料垫纱规律前梳(GBl)满穿涤纶半光低弹丝1-0/6-7//中梳(GB0满穿半光涤纶长丝1-0/2-3//中梳(GBI3)一空一穿涤纶半光低弹丝2-3/2-1/1-0/1-2//后梳(GB4)一空一穿涤纶半光低弹丝1-0/1-2/2-3/2-1//
d、染色将步骤c织成的白坯布预缩后,放入染色机内染色,染料与织物重量比为 Yellow HD-I :0. 233、Red HD-2 :0. 0664、Blue HD-I :0. 0549,染色浴比为 1:30,温度控制为135°C,时间为45min ;
e、预定型将步骤d制得的产品放入定型机进行预定型,定型温度为232°C,定型速度 25m/min ;
f、拉毛将经过步骤e后的织物反面进行拉毛;
g、成定型将步骤f拉毛过的织物在平整的放入定型机上,定型温度为180°C,定型速度为 20m/min ;
h、粘合将步骤f拉毛过的织物与汽车内饰顶棚板采用胶水粘合。
实施例2 生产汽车内饰行李箱上盖板材料
原料选用50D/MF阳离子半光涤纶长丝和75D/36F涤纶半光低弹丝 b、整经采用高速整经机将步骤a的原料整理成能供经编机用的盘头,整经线速度控制在75D低弹丝线速度600m/min,张力控制在17_20g/根;50D涤长丝400m/min,张力控制在8-10 g/根,调节各盘头丝与丝的张力均勻一致;
c、织造将步骤b的整经盘头安装在特利科(Tricot)型经编机上,机号28E,上机工艺参数如表2所示;
d、染色将步骤c织成的白坯布预缩后,放入染色机内染色,染料与织物重量比为 Yellow HD-2 :0. 088、HKR-33: 0.021、Blue HD-2: 0.054,染色浴比为:1:30,,温度控制为130°C,染色时间为45min ;
e、预定型将步骤d制得的产品放入定型机进行预定型,定型温度为225°C,定型速度 25m/min ;
f、拉毛将经过步骤e后的织物反面进行拉毛;
g、成定型将步骤f拉毛过的织物在平整的放入定型机上,定型温度为170°C,定型速度为 20m/min ;
h、粘合将步骤g拉毛过的织物与汽车内饰顶棚板采用胶水粘合。实施例3 生产双色汽车内饰顶棚材料
a、原料选用50D/MF阳离子半光涤纶长丝和75D/36F涤纶半光低弹丝;
b、整经采用高速整经机将步骤a的原料整理成能供经编机用的盘头,整经线速度控制在75D低弹丝线速度600m/min,张力控制在17_20g/根;50D涤长丝400m/min,张力控制在8-10 g/根,调节各盘头丝与丝的张力均勻一致;
c、织造将步骤b的整经盘头安装在特利科(Tricot)型经编机上,机号28E,上机工艺参数如表3所示。
表3工艺参数
梳栉顺序穿纱方式穿入原料垫纱规律前梳(GBl)满穿涤纶半光低弹丝1-0/6-7//中梳(GB0满穿阳离子半光涤纶长丝1-0/2-3//中梳(GBI3)一穿一空涤纶半光低弹丝2-3/2-1/1-0/1-2//后梳(GB4)一穿一空涤纶半光低弹丝1-0/1-2/2-3/2-1//
d、染色将步骤c织成的白坯布预缩后,放入染色机内染色,染料与织物重量比为 Yellow-61 :0. 21、Red-61: 0. 088、Blue-61 :0. 176,染色浴比为1 :30,,温度控制为 120°C,染色时间为30min ;
e、预定型将步骤d制得的产品放入定型机进行预定型,定型温度为232°C,定型速度 25m/min ;
f、拉毛将经过步骤e后的织物反面进行拉毛;
g、成定型将步骤f拉毛过的织物在平整的放入定型机上,定型温度为180°C,定型速度为 20m/min ;
h、粘合将步骤g拉毛过的织物与汽车内饰板采用胶水粘合。
三个实施例中织物垫纱运动图,如图1、图2、图3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经编起绒汽车内饰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a、原料选择选用涤纶半光低弹丝和半光涤纶长丝,或者选用涤纶半光低弹丝和阳离子半光涤纶作为织物原料;b、整经采用高速整经机将步骤a的织物原料整理成能供经编机用的盘头,整经线速度为400 600m/min,每根丝的张力为8 20g/根,调节各盘头丝与丝的张力均勻一致;c、织造将步骤b的整经盘头安装在经编机上进行编织,编织时采用四把梳栉,垫纱方式为:GB1 :1-0/6-7 满穿;GB2 :1-0/2-3 满穿;GB3 :2-3/2-1/1-0/1-2 一穿一空;GB4 1-0/1-2/2-3/2-1 一穿一空;d、染色将步骤c织成的坯布预缩后,放入染色机染色,采用分散染料,染色浴比为 1:30,温度为120 i:35°C,时间为45min ;e、预定型将步骤d制得的织物放入定型机进行预定型,定型温度为225 232°C,定型速度为25m/min ;f、拉毛将经过步骤e后的织物反面进行拉毛;g、成定型将步骤f拉毛过的织物在平整的放入定型机上,定型温度为170 180°C, 定型速度为20m/min ;h、粘合将步骤f拉毛过的织物与汽车内饰板采用胶水粘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绒经编汽车内饰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 所述的涤纶半光低弹丝为75D/36F,作为GB1\GB3\GB4梳的原料,半光涤纶长丝和阳离子半光涤纶长丝均为50D/MF,作为GB2梳的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绒经编汽车内饰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 所述的织物在特利科经编机上进行四梳组织的编织,GBl为变化经平组织,穿入涤纶半光低弹丝进行“ 1-0/6-7”规律的垫纱,GB2为经绒组织,穿入阳离子半光涤纶长丝或者半光涤纶长丝进行“ 1-0/2-3”规律的垫纱,GB3和GB4为经缎组织,都穿入涤纶半光低弹丝分别进行 “2-3/2-1/1-0/1-2 ”和 “1-0/1-2/2-3/2-1” 的垫纱;同时采用 1 穿 1 空穿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绒经编汽车内饰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f 所述的拉毛即在拉毛机上用钢丝弯针插入织物反面的延展线内部,钩出纤维,形成毛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绒经编汽车内饰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h 所述的织物与汽车内饰板粘合面为起绒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编起绒汽车内饰材料的生产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原料选择;整经;织造;染色;预定型;拉毛;成定型;粘合将拉毛过的织物与汽车内饰板采用胶水粘合。本发明的织物具有尺寸稳定性、弹性、柔软性及耐磨性,同时该起绒织物重量轻,满足了整车轻量化要求;起绒经编织物的起绒面代替了汽车内饰复合面料中的非织造布或海绵,省去了经编织物与非织造布或海绵复合的工艺,简化汽车内饰材料加工的整个工艺流程,降低了能耗,减少工艺过程中有害气体挥发,与汽车内饰板粘合成型后织物不起皱,解决汽车内饰复合织物粘合过程中易起皱及长期使用过程中织物与海绵或非织造布易产生分离,适用于乘用车的顶棚、天窗内饰板及行李箱上盖板。
文档编号D06C11/00GK102555936SQ20121001790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张建福, 易定红, 陈慰来 申请人:宏达高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陈慰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