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多元化纤维纱线的纺纱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59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生产多元化纤维纱线的纺纱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多元化纤维纱线的纺纱杯,属于纺纱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元化纤维纱线是近10年来,由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一种复合型纤维纱线。多元化纤维纺纱技术,是以棉纺的设备与技术为基础,融合了毛纺的部分设备与技术。纱线所应用的纤维涵盖了棉、毛、丝、麻、化纤及变型、变性等功能性纤维,适纺纤维长度在20mm以上、60mm以下,适纺纤维细度在3. ODtex以下。多元化纤维纱线织物融合了所用纤维的优点,提高了织物的服用性,改善了织物的感性外观。环锭纺与转杯纺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两种纺纱方法,环锭纺多元化纤维纱线的生产工艺如下散纤染色一和毛工序一梳理工序一并条工序一粗纱工序一细纱工序一自动络筒工序一并纱工序一倍捻工序,但是目前多元化纤维环锭纺纱线存在着抗起毛、起球等级低;断裂强力不勻;混色不勻;纤维间混合不勻;色粒、毛粒;条干cv%值偏高等技术问题还未彻底解决。而转杯纺纱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仅仅适用于棉纺行业,主要生产低支纱线,还未能应用于多元化纤维纱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多元化纤维纱线的纺纱杯, 它能够使转杯纺纱技术应用到多元化纤维纱线上,并且在纱线品质、产能、能耗、用工、效益等方面均优于环锭纺。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生产多元化纤维纱线的纺纱杯,其特点是 所述纺纱杯的凝聚槽呈U型,所述U型凝聚槽与其两侧的纺纱杯内壁呈圆弧过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用于生产多元化纤维纱线的纺纱杯,它通过对纺纱杯凝聚槽的改进使转杯纺纱技术能够应用于多元化纤维纱线上,并且在纱线品质、产能、能耗、用工、效益等方面均优于环锭纺。


图1为转杯纺纱工序中纺纱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改造前纺纱杯凝聚槽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纺纱杯凝聚槽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图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多元化纤维纱线的纺纱杯,所述纺纱杯的凝聚槽呈U型,所述U型凝聚槽与其两侧的纺纱杯内壁呈圆弧过渡。现有纺纱杯的凝聚槽呈V型,其容积量较小,对纤维的束缚力(抱合力)较小,因此在生产除棉外的其他多元化纤维纱线时,由于其他纤维丝束较滑,纤维容易从凝聚槽中滑出,达不到纱线的性能指标,而将凝聚槽改进为U型后,不仅增加了凝聚槽的容积量,而且提高了对纤维的束缚力(抱合力),使转杯纺纱能够适用于除棉以外的其他多元化纤维(如麻、丝、毛、化纤等)。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生产多元化纤维纱线的纺纱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杯的凝聚槽呈U型, 所述U型凝聚槽与其两侧的纺纱杯内壁呈圆弧过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多元化纤维纱线的纺纱杯,属于纺纱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纺纱杯的凝聚槽呈U型,所述U型凝聚槽与其两侧的纺纱杯内壁呈圆弧过渡。本发明一种用于生产多元化纤维纱线的纺纱杯,它通过对纺纱杯凝聚槽的改进使转杯纺纱技术能够应用于多元化纤维纱线上,并且在纱线品质、产能、能耗、用工、效益等方面均优于环锭纺。
文档编号D01H4/10GK102534882SQ2012100351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7日
发明者张建民, 李 浩, 董杰 申请人:江阴市振新毛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