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62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洗衣机,该洗衣机具有固定并支撑洗衣机中的软管或线的结构。
背景技术
洗衣机是一种利用电来洗涤衣物的设备,且洗衣机通常包括桶,用于储存洗涤水;旋转篮,可旋转地安装在桶中;搅拌器,可旋转地安装在旋转篮的底部上;电机,用于使旋转篮和搅拌器旋转。当在衣物和洗涤水置于旋转篮内的情况下,电机使旋转篮和搅拌器旋转时,搅拌器搅动置于旋转篮中的衣物和洗涤水,从而从衣物去除灰尘。一般来说,在洗衣机中使用软管和电线,其中,软管用作用于供应洗涤水、排出洗 涤水和使洗涤水循环的路径,电线用于连接控制洗衣机的操作的控制装置和由控制装置控制的电部件。需要用于防止软管或线与洗衣机中的装置发生抵触的结构或部件。

发明内容
因此,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洗衣机,该洗衣机具有稳固地支撑用于洗衣机的软管或线以防止软管或线下垂或运动的结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其他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部分阐述,部分将通过描述而清楚,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了解。根据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洗衣机包括机身;旋转篮,设置在机身内;上盖,连接到机身的上部;洗涤剂盒,连接到上盖的底表面,以将洗涤剂供应到旋转篮的内部;供水阀,连接到上盖的后端;供水软管,将供水阀连接到洗涤剂盒;支撑支架,连接到上盖的底表面以支撑供水软管,从而防止供水软管下垂。支撑支架可包括主体;支撑保持件,从主体的一侧弯曲,以支撑供水软管。支撑保持件可包括容纳部分,用于容纳供水软管;连接孔,用于将容纳在容纳部分中的供水软管固定到支撑支架的固定线连接到连接孔。容纳部分的一侧可打开,以将供水软管容纳在容纳部分中。供水软管可容纳在容纳部分中,且可位于容纳部分和上盖的底表面之间。支撑支架还可包括引导件,以将供水软管引导到容纳部分。引导件可包括接触供水软管的接触部分,接触部分可形成为弯曲的结构,以防止供水软管损坏。支撑支架可包括固定部分,以将支撑支架固定到上盖,固定部分可从支撑支架的
一侧弯曲。门可连接到上盖的上部,上盖可包括开口,通过门来打开和关闭;洗涤剂注入孔,设置在与洗涤剂盒对应的位置,以将洗涤剂注入到洗涤剂盒中;控制装置容纳部分,用于控制洗衣机的操作的控制装置位于控制装置容纳部分中。容纳部分可容纳并支撑连接到控制装置的电线以及供水软管。
门锁止装置可连接到上盖的底表面,门锁止装置用于防止门在洗衣机的操作期间打开,门锁止装置可通过电线而连接到控制装置,电线和供水软管可容纳在容纳部分中并被容纳部分支撑。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一种洗衣机包括框架,形成洗衣机的外观;旋转篮,设置在框架内;上盖,连接到框架的上部且设置有开口,通过所述开口将衣物放入旋转篮中;门,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 ;支撑支架,固定到上盖的底表面以支撑位于上盖的内部的软管和/或电线。支撑支架可包括主体;门连接部分,设置在主体的一侧,以将上盖连接到门。铰链装置可设置在门的两端,门连接部分可包括连接到铰链装置的轴连接孔。支撑支架还可包括支撑保持件,从主体的一侧弯曲,以支撑软管或电线。支撑保持件可包括容纳部分,容纳部分的一侧打开,以容纳软管或电线;连接 孔,用于将容纳在容纳部分中的软管和/或电线固定到支撑支架的固定线连接到连接孔。支撑保持件还可包括引导件,以将软管和/或电线引导到容纳部分。洗衣机还可包括洗涤剂盒,连接到上盖的底表面,以将洗涤剂供应到桶的内部,上盖可包括洗涤剂注入孔,设置在与洗涤剂盒对应的位置,以将洗涤剂注入到洗涤剂盒中;控制装置容纳部分,用于控制洗衣机的操作的控制装置位于控制装置容纳部分中。软管可以是供水软管,该供水软管将洗涤剂盒连接到外部供水软管,以将水供应到洗涤剂盒。门锁止装置可连接到上盖的底表面,门锁止装置用于防止门在洗衣机的操作期间打开,门锁止装置可通过电线而连接到控制装置。可通过设置在上盖上的分隔件将控制装置容纳部分与通过框架形成的内部空间分开,分隔件可设置有通孔,将门锁止装置连接到控制装置的电线穿过所述通孔。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实施例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会变得清楚且更加易于理解,附图中图I是根据实施例的洗衣机的截面图;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洗衣机的上部的主要部件的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1-1’线截取的上盖的截面图;图4是上盖的仰视图;图5是图4的‘A’部分的放大视图;图6是支撑支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描述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示相同的元件。图I是根据实施例的洗衣机的截面图。如图I所示,洗衣机I包括机身10,形成洗衣机I的外观;桶20,设置在机身10内;旋转篮30,可旋转地设置在桶20内;驱动装置40,设置在桶20的下方,以使旋转篮30旋转。上盖80设置在机身10的上部上,上盖80设置有开口 82,通过开口 82将衣物放入旋转篮30中。用于打开和关闭开口 82的门16连接到上盖80,设置在上盖80的后部的控制装置容纳部分86 (参照图2)被盖构件59遮住。用于将洗涤剂供应到桶20内部的第一洗涤剂盒60和第二洗涤剂盒50设置在上盖80上。第一洗涤剂盒60以抽屉的形式设置在上盖80的开口 82的一侧,第二洗涤剂盒50设置在上盖80的底表面上。悬挂装置21连接到桶20的外表面,悬挂装置21用于将桶20悬挂到机身10以支撑桶20,用于覆盖桶20的环形的桶盖70连接到桶20的上端。
旋转篮30可旋转地设置在桶20内,且设置有多个通孔31。搅拌器35可旋转地安装在旋转篮30的底部上,且用于搅动置于旋转篮30内的衣物和洗涤水。驱动装置40包括离合器41,用于使旋转篮30和搅拌器35旋转;驱动电机43,用于驱动离合器41。驱动电机43通过带轮和带而连接到离合器41,从而将驱动力传递到旋转篮30和搅拌器35。供水阀53安装在上盖80的后端。通过供水阀53供应的水被直接供应到第一洗涤剂盒60并与洗涤剂一起被引入到桶20中,或者通过供水阀53供应的水通过供水软管52被供应到第二洗涤剂盒50并与洗涤剂一起被引入到桶20中。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洗衣机的上部的主要部件的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1-1’线截取的上盖的截面图,图4是上盖的仰视图。如图2至图4所示,机身10包括框架11、12和13,框架11、12和13包括形成机身10的前表面、侧表面和后表面的前框架11、侧框架12和后框架13。上盖80连接到框架11、12和13的上部。上盖80包括门连接孔83,门16可旋转地连接到门连接孔83 ;开口 82,通过门16来打开和关闭,从而用户通过开口 82将衣物放入旋转篮30中;洗涤剂注入孔84,设置在与连接到上盖80的底表面的第二洗涤剂盒50对应的位置,以将洗涤剂注入第二洗涤剂盒50中。在门16的打开状态下,用户可通过设置在上盖80中的洗涤剂注入孔84而方便地将洗涤剂放入第二洗涤剂盒50中。此外,控制装置容纳部分86设置在上盖80的后部,即,设置在上盖80的靠近后框架13的部分,控制装置容纳部分86容纳控制洗衣机I在洗涤期间的各种操作的控制装置90。通过分隔件88将控制装置容纳部分86与通过框架11、12和13以及上盖80形成的空间分开。在洗涤过程期间散开的洗涤水被分隔件88挡住,且不会被引入到控制装置容纳部分86中,从而可防止出故障,例如,由于洗涤水与位于控制装置容纳部分86中的控制装置90接触而产生的电短路。用于将洗涤剂供应到桶20内部的第二洗涤剂盒50以及用于防止门16在洗衣机I的操作期间打开的门锁止装置56设置在上盖80的底表面上。用于将水供应到第二洗涤剂盒50的供水软管52连接到第二洗涤剂盒50。供水软管52通过形成在分隔件88上的通孔89将第二洗涤剂盒50和供水阀53彼此连接。第二洗涤剂盒50可包括支撑肋50a,以支撑将控制装置90和门锁止装置56彼此连接的电线58。
电线58连接到门锁止装置56。电线58以与供水软管52相同的方式通过设置在分隔件88上的通孔89将门锁止装置56和控制装置90彼此连接。此外,支撑支架100设置在上盖80的底表面上,支撑支架100将门16和上盖80彼此连接,以能够使门16相对于上盖80旋转,且支撑支架100容纳并支撑供水软管52和电线58。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支撑支架100的结构和功能。图5是图4的‘A’部分的放大视图,图6是支撑支架的立体图。如图5和图6所示,支撑支架100包括主体110 ;支撑保持件120,从主体110的一侧弯曲,以容纳并支撑供水软管52或电线58 ;引导件130,用于将供水软管52和/或电线58引导到支撑保持件120 ;固定部分140,用于将支撑支架100固定到上盖80。主体110将支撑保持件120、引导件130和固定部分140彼此连接,且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2,以与固定部分140 —起将支撑支架100固定到上盖80的底表面。支撑保持件120包括容纳部分122,用于容纳供水软管52和/或电线58 ;连接孔124,设置在容纳部分122周围。容纳部分122的一侧打开,以容纳供水软管52或电线58。在支撑支架100固定到上盖80的底表面的情况下,容纳在容纳部分122中的供水软管52和/或电线58位于容纳部分122和上盖80的底表面之间。固定线150连接到连接孔124,固定线150用于将供水软管52或电线58固定到支撑支架100,以防止容纳在容纳部分122中的供水软管52或电线58在洗涤期间运动。连接孔124除了可形成在支撑保持件120上之外,还可形成在支撑支架100的主体110的各种位置。由于在供水软管52或电线58稳固地容纳在支撑保持件120的容纳部分122中并被容纳部分122支撑的情况下,通过固定线150将供水软管52和/或电线58固定到支撑支架100,所以防止由于供水软管52或电线58下垂而导致供水软管52或电线58与框架
11、12和13发生抵触或者供水软管52或电线58与桶20发生抵触,且供水软管52或电线58不会由于在洗衣机I的操作期间产生的振动而运动。引导件130包括第一接触部分132,在引导供水软管52或电线58以能够使供水软管52或电线58容纳在支撑保持件120的容纳部分122中的过程期间,第一接触部分132接触供水软管52或电线58。第一接触部分132形成为弯曲或圆形的结构,以防止供水软管52或电线58被损坏。固定部分140从主体110的一侧朝着上盖80弯曲,以将支撑支架100固定到上盖80。固定部分140包括第二接触部分142,当支撑支架100固定到上盖80时,第二接触部分142接触上盖80,且第二接触部分142设置有第二固定孔144,以在第二接触部分142接触上盖80的底表面的情况下,将第二接触部分142连接到上盖80。固定部分140还包括被设置为近似‘C’形状的门连接部分146。门连接部分146设置有穿透门连接部分146的轴连接孔148,设置在门16上的铰链装置160可旋转地连接到轴连接孔148。如下将描述将供水软管52和电线58固定到上盖80的底表面的方法。首先,通过设置在分隔件88上的通孔89抽出连接到供水阀53的供水软管52以及连接到控制装置90的电线58。之后,被抽出的供水软管52和电线58被安放在支撑支架100的支撑保持件120上,然后利用固定线150被固定到支撑支架100。在利用固定线150将供水软管52和电线58固定到支撑支架100的过程期间,使用设置在支撑保持件120上的上述连接孔124。最后,在供水软管52和电线58容纳在支撑支架100中并固定到支撑支架100的情况下,利用第一固定孔112和第二固定孔144将支撑支架100固定到上盖80的底表面。从以上描述清楚的是,根据实施例的洗衣机防止由于软管与洗衣机中的其他装置发生抵触而导致的因软管损坏而产生的漏水。此外,根据实施例的洗衣机防止由于软管与洗衣机中的其他装置发生抵触而导致的电短路或软管裂开。虽然已经示出并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 行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洗衣机,包括 机身; 旋转篮,设置在机身内; 上盖,连接到机身的上部; 洗涤剂盒,连接到上盖的底表面,以将洗涤剂供应到旋转篮的内部; 供水阀,连接到上盖的后端; 供水软管,将供水阀连接到洗涤剂盒; 支撑支架,连接到上盖的底表面以支撑供水软管,从而防止供水软管下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洗衣机,其中,支撑支架包括 主体; 支撑保持件,从主体的一侧弯曲,以支撑供水软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中,支撑保持件包括 容纳部分,用于容纳供水软管; 连接孔,用于将容纳在容纳部分中的供水软管固定到支撑支架的固定线连接到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中,容纳部分的一侧打开,以将供水软管容纳在容纳部分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中,供水软管容纳在容纳部分中,且位于容纳部分和上盖的底表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中,支撑支架还包括引导件,以将供水软管引导到各纳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引导件包括接触供水软管的接触部分, 接触部分形成为弯曲的结构,以防止供水软管损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支撑支架包括固定部分,以将支撑支架固定到上盖, 固定部分从支撑支架的一侧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门连接到上盖的上部, 上盖包括 开口,通过门来打开和关闭; 洗涤剂注入孔,设置在与洗涤剂盒对应的位置,以将洗涤剂注入到洗涤剂盒中; 控制装置容纳部分,用于控制洗衣机的操作的控制装置位于控制装置容纳部分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衣机,其中,容纳部分容纳并支撑连接到控制装置的电线以及供水软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门锁止装置连接到上盖的底表面,门锁止装置用于防止门在洗衣机的操作期间打开, 门锁止装置通过电线而连接到控制装置, 电线和供水软管容纳在容纳部分中并被容纳部分支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通过设置在上盖上的分隔件将控制装置容纳部分与通过形成洗衣机的外观的框架形成的内部空间分开, 分隔件设置有通孔,将门锁止装置连接到控制装置的电线穿过所述通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衣机,该洗衣机具有稳固地支撑用于洗衣机的软管或线以防止软管或线下垂或运动的结构。该洗衣机包括机身;旋转篮,设置在机身内;上盖,连接到机身的上部;洗涤剂盒,连接到上盖的底表面,以将洗涤剂供应到旋转篮的内部;供水阀,连接到上盖的后端;供水软管,将供水阀连接到洗涤剂盒;支撑支架,连接到上盖的底表面以支撑供水软管,从而防止供水软管下垂。
文档编号D06F39/08GK102644184SQ20121003903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8日
发明者姜明顺, 朴承圭, 郑丞桓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