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轴纱段染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66128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轴纱段染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经轴纱段染生产方法,所述段染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整经:把经轴放在松式整经车上进行整经;b、密封装置:纱线整经结束后,在经轴管上纱线的侧面包裹一层阻隔物;c、装笼、漂纱;d、封管;e、装笼染色:按照工艺使用正反循环泵或全正泵进行染色;f、后处理、柞水、卸笼取管、上浆、卷绕成织轴。本发明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染色工艺时间,提高了利润空间和企业竞争力;改变了传统的单色染纱方式,织成的织物风格得到根本的突破,在无规律中显示出规律性;该方法具有产量高、操作简单、效率快、成本低、工序短等优点,产品质量较好,范围较广。
【专利说明】一种经轴纱段染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段染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经轴纱的段染生
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经轴染色方法,只能在经轴上形成单一的全色风格,而不能形成有规律性的段染风格,导致布面颜色比较单调无新意,色彩也不丰富,没有段染纱组合所能产生出的新颖风格。按照设计的花形排列色纱织出的织物整齐规则,由于是每根纱线是从头到尾只有一种颜色,因此织出的织物的风格就显的单调无新意,色彩也不丰富,没有段染纱组合所能产生出的新颖风格。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改变传统的单色染纱的方法,在无规律中显示出规律性,五彩缤纷,色彩丰富。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经轴纱段染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整经:把经轴放在松式整经车上进行整经;
b、密封装置:纱线整经结束后,在经轴管上纱线的侧面包裹一层具有不上色,且在压力下染液渗透性好特点的阻隔物;
C、装笼、漂纱;
d、封孔:根据需要封堵染色管上对应的导流孔;
e、装笼染色:按照工艺使用正反循环泵、全正泵或全反泵进行染色;
f、后处理、柞水、卸笼取管、上浆、卷绕成织轴。
[0005]一种经轴纱段染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整经:先根据需要封堵经轴管上对应的导流孔,直接将封堵好的经轴管放在整经车上进行整经;
b、密封装置:倒完纱线之后,在经轴管上纱线的侧面包裹一层具有不上色,且在压力下染液渗透性好的阻隔物;
C、装笼、漂纱、装笼染色、后处理、柞水、上浆、卷绕成织轴。
[0006]所述阻隔物为具有上述特点的异类纱线或异类面料或网孔布。
[0007]所述封堵经轴管上导流孔具体为:根据需要在经轴管的内孔中插入不同型号插管。
[0008]所述封堵经轴管上导流孔具体为:根据需要使用胶带包裹封装。
[0009]所述封堵经轴管上导流孔具体为:根据需要在生产经轴管时对相对应的导流孔进行封堵。
[0010]本发明染色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化料标准进行化料;
(2)、调节缸内染液PH值,控制在5.5飞范围之内,染缸泵速控制在86% ;
(3)、染色两次加盐,每次加1/2;加碱分三次,第一次加1/6,第二次加2/6,第三次加3/
6 ;
(4)、按照经轴染色工艺进行染色操作,其过程中打四次反泵,第一次:第三次加碱之前打手动,副缸回流正常化碱,主缸打到反泵染10分钟,并调节反泵压力差控制在1-1.2KG范围,匀染10分钟结束后继续打自动进行第三次加碱;第二次:加碱完成后设置工艺1°C /min升温至60°C进行保温,待缸内升至50°C时,打手动反泵10分钟,要求同上,结束后打自动继续升温至60°C保温;第三次:60°C保温过程匀染20分钟再打手动反泵10分钟,要求同上;第四次:同第三次一样,自动匀染20分钟再打手动反泵10分钟,保温时间完成进行对样。
[0011]本发明原理为:在无压下依靠阻隔物防止染缸中的染液向需染色纱线渗透从而影响的效果,而在开启泵产生压力下,染液顺利渗透过阻隔物和对应的未封堵的的导流孔形成循环,封堵而未形成渗透循环的部分未染色,从而实现了在经轴纱段的效果。本发明可以重复染色,使绕在经轴管的纱线形成不同颜色。
[0012]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其一、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染色工艺时间,提高了利润空间和企业竞争力;其二、改变了传统经轴纱只能染全色的技术,通过段染,就能使经轴上的每根纱线产生规律性的两种颜色的组合风格,改变了传统的单色染纱方式,织成的织物风格得到根本的突破,在无规律中显示出规律性,在平面中显出立体感,五彩缤纷,层次丰富,最大程度地满足设计与审美的需要;其三,相比较传统的段染方式,该方法具有产量高、操作简单、效率快、成本低、工序短等优点;其四,由于染料体系、染色工艺及专用经轴管装置可以自由组合,那得出的段染效果就千变万化,风格多样;其五,主要设备和配套装置匹配性较好,产品质量较好,范围较广。
[0013]本发明突破技术障碍,改变了传统的单色染纱方法,织成的织物风格得到根本的突破,在无规律中显示出规律性,在平面中显出立体感,五彩缤纷,层次丰富,最大程度地满足设计与审美的需要,所织出来的织物颜色更加的丰富多彩,专用的经轴管装置,结构合理,保证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插管插入经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发明插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发明段染生产方法I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段染生产方法2流程图。
[0017]图5是本发明漂纱的工艺图。
[0018]图6是本发明染色的工艺图。
[0019]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主视图。
[0020]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左视图。
[0021]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插管3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经轴管,2-导流孔,3-插管,4-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0026]如图1-10所示,本发明是一种经轴纱段染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经轴纱段染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整经:把经轴放在松式整经车上进行整经;
b、密封装置:纱线整经结束后,在经轴管I上纱线的侧面包裹一层具有不上色,且在压力下染液渗透性好特点的阻隔物;
C、装笼、漂纱;
d、封孔:根据需要封堵染色管I上对应的导流孔2;
e、装笼染色:按照工艺使用正反循环泵、全正泵或全反泵进行染色;
f、后处理、柞水、卸笼取管、上浆、卷绕成织轴。
[0027]一种经轴纱段染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整经:先根据需要封堵经轴管I上对应的导流孔2,直接将封堵好的经轴管I放在整经车上进行整经;
b、密封装置:倒完纱线之后,在经轴管I上纱线的侧面包裹一层具有不上色,且在压力下染液渗透性好的阻隔物;
C、装笼、漂纱、装笼染色、后处理、柞水、上浆、卷绕成织轴。
[0028]所述阻隔物为具有上述特点的异类纱线或异类面料或网孔布。
[0029]所述封堵经轴管I上导流孔2具体为:根据需要在经轴管I的内孔中插入不同型号插管3。
[0030]所述封堵经轴管I上导流孔2具体为:根据需要使用胶带包裹封装。
[0031]所述封堵经轴管I上导流孔2具体为:根据需要在生产经轴管时对相对应的导流孔2进行封堵。
[0032]所述漂纱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I)、将泡好的纱吊至染缸,进满水,将泵速调至最低,开泵打10分钟;
(2 )、从主缸内依次加入助剂渗透剂、精练剂、鏊合剂,从副缸内依次加入烧碱、702稳定齐U,泵力调至最小打5分钟,温度升到50°C从副缸加入双氧水;
(3)、调整漂纱工艺,根据实际载纱量调整泵速,升温3°C/min,打到自动,进行漂纱;
(4)、漂纱结束降温排水,打至手动操作,将缸内染液分四次排完,然后吊出纱笼仔细观察经轴情况,热洗 80°C *10min、酸洗 50°C *15min、热洗 60°C *15min,除氧 35°C *15min,不排待染色。
[0033]所述染色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I)、按照化料标准进行化料; (2)、调节缸内染液PH值,控制在5.5飞范围之内,染缸泵速控制在86% ;
(3)、染色两次加盐,每次加1/2;加碱分三次,第一次加1/6,第二次加2/6,第三次加3/
6 ;
(4)、按照经轴染色工艺进行染色操作,其过程中打四次反泵,第一次:第三次加碱之前打手动,副缸回流正常化碱,主缸打到反泵染10分钟,并调节反泵压力差控制在1-1.2KG范围,匀染10分钟结束后继续打自动进行第三次加碱;第二次:加碱完成后设置工艺1°C /min升温至60°C进行保温,待缸内升至50°C时,打手动反泵10分钟,要求同上,结束后打自动继续升温至60°C保温;第三次:60°C保温过程匀染20分钟再打手动反泵10分钟,要求同上;第四次:同第三次一样,自动匀染20分钟再打手动反泵10分钟,保温时间完成进行对样。
[0034]实施例1
按计划数量在松筒车上进行棉纱松筒(40S/JC),结束后在经轴管的外层包覆0.5cm厚度的异类纱线-涤纶或腈纶,进行装笼、漂纱、卸笼插管,通过插入插管来封闭经轴管的导流孔除了经轴管由上至下的两排导流孔,按段染工艺进行装笼染色、卸笼取管、后处理、榨水、卸笼、上浆、卷绕成织轴。
[0035]染色时用用全正泵;泵力80% ;染缸频率41.5 Hz ;压力差1.4-1.5KG左右;流量4000"4200m3/hr
染色配方:黄:48g/包红:27g/包蓝:18g/包浴比:1:8 元明粉:纯碱=50/20 g/L段染效果:呈现经轴左边部分呈现深咖啡、右边部分呈现浅咖啡的段染效果,上浆烘干后,会出现深咖啡与浅咖啡有规律的组合效果。在实施例图7中,A为深咖啡,B为浅咖啡。
[0036]实施例2
我们按计划数量在整经车上直接使用在生产经轴管时对相对应的导流孔2进行封堵的经轴管进行棉纱整经(32S/JC),经轴管留最下端两排导流孔,其余导流孔在生产经轴管时就已进行了封堵,结束后在筒子的外层包覆0.4cm厚度的异类纱线-涤纶面料或腈纶面料,接着进行装笼、漂纱、按段染工艺进行染色、后处理、榨水、卸笼、上浆、卷绕成织轴。
[0037]染色时用全正泵;泵力85% ;频率45HZ ;压差1.5kg ;流量410(T4300m3/hr ;染色时间:60度20分钟;
染色配方:黄:30g/包艳兰:95g/包蓝:40g/包浴比:1:8 元明粉:纯碱=50/20 g/L段染效果:从经轴纱下端至上端,有颜色分层的现象,艳兰延伸的高度最高,形成了另一种风格,在实施例图10中,C为纱线本色,D为艳兰扩散色,E为深蓝色。
[0038]实施例3:
我们按计划数量在整经车上使用在生产经轴管时已经封堵的经轴管I进行棉纱整经(32S/TC),经轴管I留最上端两排导流孔2,结束后在经轴管I的外层包覆0.6cm厚度的棉纱,接着进行装笼、漂纱、染色、后处理、榨水、上浆、卷绕成织轴。
[0039]染色工艺:用全正泵;泵力85% ;频率45HZ ;压差1.5kg ;流量410(T4300m3/hr ;染色时间:130度20分钟;
染色配方:黄:30g/包分散红:65g/包分散蓝:38g/包浴比:1:8 匀染分散剂lg/L 冰醋酸lg/L
段染效果:棉白节与分散段染效果相组合的花式纱线,在实施例图11中,C为纱线本色,F为红灰色与白节相交叉组合。实施例4:
我们按计划数量在整经车上进行棉纱整经(32S/JC),结束后在筒子的外层包覆0.5m厚度的异类纱线,接着进行装笼、漂纱、卸笼插管,经轴管通过插入插管来封闭经轴管的导流孔,经轴管最上端保留两排导流孔,进缸先对经轴进行防染剂处理;
防染剂:2% (0.W.F)温度:40度左右时间:20分钟,全正泵处理处理:用全正泵;泵力85% ;频率45HZ ;压差1.5kg ;流量410(T4300m3/hr ;处理工艺:40度20分钟,
染色工艺:用全正泵;泵力85% ;染缸频率45Hz、压力差1.5KG左右;流量410(T4300m3/hr ;染色工艺:60度30分钟;
进行防染处理后,卸掉插管正常染色,配方如下:
黄:23g/包翠兰:22.5g/包蓝:13g/包
浴比:1:8 元明粉:纯碱=40/15 g/L ;
段染效果:从经轴上端一直延伸至离筒子最下端41cm处停止为纱线本色,而41cm之间的部分却是深棕色,在实施例图12中,C为纱线本色,G为深棕色 。
【权利要求】
1.一种经轴纱段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整经:把经轴放在松式整经车上进行整经; b、密封装置:纱线整经结束后,在经轴管(I)上纱线的侧面包裹一层具有不上色,且在压力下染液渗透性好特点的阻隔物; C、装笼、漂纱; d、封孔:根据需要封堵经轴管(I)上对应的导流孔(2); e、装笼染色:按照工艺使用正反循环泵、全正泵或全反泵进行染色; f、后处理、柞水、卸笼取管、上浆、卷绕成织轴。
2.—种经轴纱段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整经:先根据需要封堵经轴管(I)上对应的导流孔(2),直接将封堵好的经轴管(I)放在整经车上进行整经; b、密封装置:倒完纱线之后,在经轴管(I)上纱线的侧面包裹一层具有不上色,且在压力下染液渗透性好的阻隔物; C、装笼、漂纱、装笼染色、后处理、柞水、上浆、卷绕成织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经轴纱段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物为具有上述特点的异类纱线或异类面料或网孔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经轴纱段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经轴管(I)上导流孔(2)具体为:根据需要在经轴管(I)的内孔中插入不同型号插管(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经轴纱段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经轴管(I)上导流孔(2)具体为:根据需要使用胶带包裹封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经轴纱段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经轴管(I)上导流孔(2)具体为:经轴管(I)直接注塑成型,根据需要在生产经轴管时对相对应的导流孔(2)进行封堵。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经轴纱段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化料标准进行化料; (2)、调节缸内染液PH值,控制在5.5飞范围之内,染缸泵速控制在86% ; (3)、染色两次加盐,每次加1/2;加碱分三次,第一次加1/6,第二次加2/6,第三次加3/6; (4)、按照经轴染色工艺进行染色操作,其过程中打四次反泵,第一次:第三次加碱之前打手动,副缸回流正常化碱,主缸打到反泵染10分钟,并调节反泵压力差控制在1-1.2KG范围,匀染10分钟结束后继续打自动进行第三次加碱;第二次:加碱完成后设置工艺1°C /min升温至60°C进行保温,待缸内升至50°C时,打手动反泵10分钟,要求同上,结束后打自动继续升温至60°C保温;第三次:60°C保温过程匀染20分钟再打手动反泵10分钟,要求同上;第四次:同第三次一样,自动匀染20分钟再打手动反泵10分钟,保温时间完成进行对样。
【文档编号】D06B11/00GK103510320SQ201210252664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
【发明者】恽中方 申请人:江苏伊思达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