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734620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缂丝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ー种新型缂丝织物及其制备エ艺。
背景技术
缂丝是ー种以蚕丝为原料,采用“通经断纬”的技法织成的平纹织物,是中国最古老的丝织品,其实物见证于汉代楼兰遺址。因其精湛的技法和超越一般织物的优越性,历来被用作“贡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并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织中之圣”。缂丝以生丝作经线,各色熟丝作纬线,并采用多个竹叶形小梭和木梳形拨子按花纹轮廓分块制织。缂丝并不贯穿整个幅面,当花纹轮廓(纬线)碰到垂直线(经线) 的时候,就留有短痕,像尖刀刻镂一般,这就是通常讲的“通经断纬”,故缂丝又称“刻丝”。缂丝织物满幅分布透空的针孔,悬空视之,犹如万镂晶珠,古人形容为“承空观之如雕刻之像”。一般而言,缂丝的主要特点在干
1)织物细密精巧,色彩丰富,不受丝绸エ艺用色的限制,能够缂织各式装饰图案,也能缂织人物、风景、花草虫鱼、翎毛走兽、名人书法、写意花鸟山水等等,图形明暗清晰,浓淡层次相宜,变化自然融合,具有立体感;
2)用途广泛,可以根据设计的裁制外形及大小尺寸,随意缂织,小如荷包、书签,大如巨幅围屏,壁桂,长如长卷画轴,外形变化如袍、裙、鞋、帽、桌围、椅披,坐垫等,集艺术性、装饰性和实用性为一体;
3)图案正反如一,平整光洁,胜干“双面绣”,且能经受摸、擦、揉、捏,可以永久保存;
4)缂丝“通经断纬”的特殊技法决定了它的不可逆性.一旦织错了只能报废,这也是缂丝珍贵之处。但是,传统的缂丝织物比较厚实,注重装饰性而实用性较差,尤其在作为披肩等使用时,感觉厚重,透气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ー在于提供一种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且感觉轻薄舒适,透气性好的新型缂丝织物,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另ー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前述缂丝织物的方法。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ー种缂丝织物,包括平行设置的复数经线以及连续和/或非连续设置的复数纬线,并且,所述织物表面分布有复数个由该复数纬线与该复数经线交织形成的局部自然镂空的图案。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织物表面交错分布有复数个由该复数纬线与该复数经线交织形成的菱形框,所述菱形框内分布有镂空图案。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纬线呈规则和/或不规则波浪形分布在织物表面。作为优选方案之一,在所述菱形框的节点处,所述菱形的边沿45°角向上延伸。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经线的直径远小于纬线的直径。ー种缂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平行设置的复数经线形成经面,
以及,基于通经断纬技法,将复数纬线与该复数经线交织形成表面分布有复数个局部自然镂空图案的缂丝织物。作为优选方案之一,该方法中是纬线呈规则和/或不规则波浪形在由复数经验形成的织物幅面上行进,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复数个交错分布的菱形框,且在所述菱形框内形成镂空图案。作为优选方案之一,该方法中是使所述菱形的边在所述菱形框的节点处沿45°角向上延伸。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经线的直径远小于纬线的直径。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之一,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复数平行设置的经线形成缂丝织物的经面;
(2)在经面的至少一端预留设定的经线长度,并自经面的两侧边缘部起开始利用纬线与经线交织编织所述缂丝织物,且采用双翻使菱形边以45°角向上延伸,而在中间部分以全角形式向上延伸,其中,
以每6梭打实地,之后以弯形拨子和单翻每3梭打眼,通过重复前述操作,形成交错的菱形框,且使每个菱形框在节点处再以45°角向上延伸,直至达到经面上的第一设定长度和/或宽度处,停止编织;
(3)在第二设定长度和/或宽度处将经面剪断,并将所获织物两端的经线按每8-10根打ー个结,最后将经面上的线结进行修剪,获得目标产物。


图I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缂丝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的说明。參阅图1,本实施例所掲示的缂丝织物包括平行设置的复数经线2以及连续和/或非连续设置的复数纬线1,并且,所述织物表面分布有复数个由该复数纬线I与该复数经线2交织形成的局部自然镂空的图案。该缂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
提供复数平行设置的复数经线2以及连续和/或非连续设置的复数纬线1,
以及,基于通经断纬技法,将该复数纬线与该复数经线交织形成表面分布有复数个局部自然镂空图案的缂丝织物。作为优选方案之一,该方法中是纬线呈规则和/或不规则波浪形在由复数经验形成的织物幅面上行进,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复数个交错分布的菱形框,且在所述菱形框内形成镂空图案。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织物表面交错分布有复数个由该复数纬线与该复数经线交织形成的菱形框,所述菱形框内分布有镂空图案。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纬线呈规则和/或不规则波浪形分布在织物表面。作为优选方案之一,在所述菱形框的节点处,所述菱形的边沿45°角向上延伸。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经线的直径远小于纬线的直径。进ー步的讲,前述缂丝织物是基于通经断纬的技法,并使用弯形梭子、单翻和双翻(单翻翻头是ー隔ー的筘;双翻是ニ隔ニ的筘)形成经纬之间距离大小不同的原理,从而最终形成局部自然镂空的图案,其中,镂空部分称为“眼” 4,每个菱形外框部分称为“茎” 3。作为其中的一典型应用例,该缂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可以为在形成经面后,纵向留出16公分经线长度、横向宽度设定为65公分。左右两边起始以半角开始,大约13公分宽度,一边织ー边伴以茎(用双翻)以45度角向上,中间部分以全角的形式26公分宽度向上走。每6梭打实地,然后3梭打眼(用弯形拨子,且单翻),然后6梭打实地,再3梭打眼。依此类推,形成菱形图案交错。每个菱形在节点的地方再以45度角向上走。一直织到幅面大 约172公分长度,留16公分经线长度,经面剪断,两头经线每8-10根打ー个结,最后,将经面上的线结进行修剪,形成目标产物。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内容,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实施方式,但凡本领域技术人员因本发明所涉及之技术启示,而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ー种缂丝织物,包括平行设置的复数经线以及连续和/或非连续设置的复数纬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表面分布有复数个由该复数纬线与该复数经线交织形成的局部自然镂空的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缂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表面交错分布有复数个由该复数纬线与该复数经线交织形成的菱形框,所述菱形框内分布有镂空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缂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线呈规则和/或不规则波浪形分布在织物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缂丝织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菱形框的节点处,所述菱形的边沿45°角向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4所述的缂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的直径远小于纬线的直径。
6.ー种缂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提供平行设置的复数经线形成经面,以及,基于通经断纬技法,将复数纬线与该复数经线交织形成表面分布有复数个局部自然镂空图案的缂丝织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缂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是纬线呈规则和/或不规则波浪形在由复数经验形成的织物幅面上行进,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复数个交错分布的菱形框,且在所述菱形框内形成镂空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缂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是使所述菱形的边在所述菱形框的节点处沿45°角向上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缂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的直径远小于纬线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缂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复数平行设置的经线形成缂丝织物的经面;(2)在经面的至少一端预留设定的经线长度,并自经面的两侧边缘部起开始利用纬线与经线交织编织所述缂丝织物,且采用双翻使菱形边以45°角向上延伸,而在中间部分以全角形式向上延伸,其中,以每6梭打实地,之后以弯形拨子和单翻每3梭打眼,通过重复前述操作,形成交错的菱形框,且使每个菱形框在节点处再以45°角向上延伸,直至达到经面上的第一设定长度和/或宽度处,停止编织;(3)在第二设定长度和/或宽度处将经面剪断,并将所获织物两端的经线按每8-10根打ー个结,最后将经面上的线结进行修剪,获得目标产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缂丝织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缂丝织物包括平行设置的复数经线以及连续和/或非连续设置的复数纬线,并且,所述织物表面分布有复数个由该复数纬线与该复数经线交织形成的局部自然镂空的图案。其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复数平行设置的经线形成经面,以及,基于通经断纬技法,将复数纬线与该复数经线交织形成表面分布有复数个局部自然镂空图案的缂丝织物。本发明的缂丝织物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且感觉轻薄舒适,透气性好,同时,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于规模化生产。
文档编号D03D13/00GK102828325SQ20121034336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曹美姐, 谢仁根, 谢雪艳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仁和织绣工艺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