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829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泳衣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男女用泳装、泳衣所使用的材料以化学纤维、合成纤维、棉花为主,对人体或多或少有负面影响。有资料表明,各种化学纤维用于与人体接触的等可能引起使用者以下疾病1、过敏性皮炎这主要是由于衣料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甲醛树脂、防皱处理剂、柔软加工剂及荧光增白剂等化学物质;2、膀胱炎这是因为化纤内裤非常有利于尿道口的细菌生长;3、乳腺癌有研究认为过窄的乳罩尤其是化学纤维制品会影响血液的循环,使有毒物质容易滞留乳房组织内而患乳腺癌及乳腺增生病等;4、外阴瘙痒这主要是因为化学纤维吸水性差,造成分泌物和汗液对外阴部皮肤刺激所致。如果本身对化纤织物过敏,内裤又过于紧小、其症状更为严重;还有资料表明,化学纤维在干燥的环境里会产生静电,长期穿的话,静电会破坏身体的微循环的,不利于身体健康。此外,冬、春季天气干燥(特别是北方地区),静电很大。对一般人来说,静电并无大碍,但心脏病患者却要小心电击。据生物物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有些心律失常的病人,是因为穿化纤内衣引起皮肤静电干扰,改变了其体表的电位差,影响了心电传导,而导致了心律失常。合成纤维作为化学纤维的一种也存在上述问题。合成纤维的制品如锦纶泳衣、泳裤等吸湿性差,不利于人体汗液的吸收和散发,难以调节皮肤和内衣之间的微气候环境,因此贴身穿着往往有闷热感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合成纤维泳衣还能引起皮肤损伤尼龙的危害来自残留的化学物质一乙内酰胺,它可引起皮肤干燥、粗糙、增厚,甚至发生皲裂、皮炎等。另外它对皮肤有抗原性,从而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羊毛纤维对皮肤的损伤和脂纶一样,因此羊毛虽然价格高昂,保暖性好,但不是内泳衣的理想材料。木棉纤维是锦葵目木棉科内几种植物的果实纤维,属单细胞纤维,其附着于木棉蒴果壳体内壁,由内壁细胞生长、发育而成。一般长约8-32mm、线密度O. 5-0. 8dtex。常用棉、毛、丝、麻纤维的线密度都在1. Odtex以上,所以木棉纤维是天然超细纤维。木棉纤维外表面光滑,不显转曲,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纵向外观为中段略粗、梢端较细、根端钝圆、两端封闭的圆柱形。细胞中充空气。纤维的中空度高达80-90%,是目前人类已发现的中空度最高的纤维材料,目前运用所谓高技术制造的单孔中空纤维的中空度只能达35-40%。据《本草纲目》记载木棉有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散节止痛之功效,其种子含油脂是治疥疮的良药。我国南方使用木棉纤维制作被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但自宋、元以后,随着棉花的种植和推广,木棉不再是获取纤维的主要植物,木棉纤维作为纺织原料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但应用于泳装,最大的缺陷是木棉纤维长度较短、强度低、抱合力差,用现代纺纱设备和工艺难以纺纱,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目前市场上的针织面料多种多样,人们对不同泳衣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功能性针织面料特别适合应用于这些泳衣上,这也是面料的一个新发展趋势。当前,泳装面料一般由氨纶和锦纶或涤纶交织而成,但是这种泳装面料的抗氯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较差。由于泳装在穿着过程中,经常长时间地浸泡在氯水中,或长时间地暴露在日光照射下,其中的氯水或紫外线会对氨纶和锦纶或涤纶产生氧化和加速降解老化作用,从而导致面料失去弹性和颜色鲜艳度下降。抗菌纤维及织物的加工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后整理法和纤维改性法,后整理法占加工纤维抗菌的70%,以有机抗菌剂为主,如季胺盐型抗菌剂,但是由于该法是将抗菌有效成分附着在纤维表面,制得的抗菌产品不耐洗涤、持久性差、易产生耐药性,同时该法耐热性差,具有一定的毒性和挥发性,易产生残留物。80年代后期,通过对纤维直接进行改性来生产抗菌纤维逐渐受到重视,主要有通过改变高分子结构的化学改性和通过添加抗菌剂到成纤高聚物中的共混改性,其中又以共混改性为主。
通常所采用的抗菌剂有各种天然矿石,如沸石、奇冰石、具有抗菌功能的陶瓷等,但由于它们的抗菌性能较弱,用量较大,纺丝加工困难,从而对纤维的力学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其它具有抗菌作用的金属元素如Cu、Hg、Pb、Cr、Zr等不仅抗菌能力不强,而且有些元素还具有毒副作用,对人类造成伤害。目前,国内还未见有银系抗菌锦纟仑6纤维在批量生产方面的相关报道,一些学术研究也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主要是由于在银系抗菌锦纶6纤维的批量生产方面,技术上还存在较大的瓶颈。主要表现在钠米银离子很容易氧化黄变及引起锦纶6纤维变色;抗菌粉体如果粒径过大,或分散性不好,则易在纺丝过程中造成过滤网阻塞和喷丝孔堵塞,引起飘丝、断头及组件压力迅速上升,甚至无法正常生产;纳米尺度的抗菌粉体极易在制造抗菌母粒和纺丝过程中产生团聚,成为粗大颗粒堵塞过滤网和喷丝孔;无机粒子的加入改变了纤维的表面摩擦性能,纤维在制作过程中极易产生毛羽,引起纤维的物理指标下降,从而不能满足后道加工的要求。由于人们穿着泳衣的场所一般不外乎下面几类游泳池、沙滩等有水的地方。俗话说有水就有泥,有泥就有沙。因此每次游泳回来,人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泳衣表面附着的沙土。一般采取的清洗方法包括①拍打放置于水龙头下冲洗;③浸泡后用洗衣机洗等。但无论用何种方法,总还会存在少量沙土不能完全清除掉。主要原因是由于泳装面料的纤维之间存在着缝隙,沙土就钻进这些缝隙中形成。织物原料本身带来的织物密度是缺陷产生的原因。泳衣是服装业的一部分,已知其具有特殊的需求和要求。泳衣通常构建自针织织物,这是因为针织织物能通过压缩或拉长形成针织织物的单独的编织线圈(线圈)而更加轻易地顺应身体。但是,除非织物具有使编织线圈回到其原尺寸的能力,否则该线圈顺应或拉长的能力也导致诸如局部拱胀等变形,尤其是在衣物经受较多拉伸的区域。在含水环境如游泳所遇到的环境中,这些变形往往被扩大。局部拱胀不但难看,而且增大了游泳者在水中移动的阻力。因此,期望制造一种具有弹性体性质的针织织物,从而由该织物制造的泳衣或其它衣物是更加尺寸稳定的。含有弹性纤维的织物是众所周知的。目前常见的是将相对少量的弹性纤维如斯潘德克斯(spandex)与配对(companion)硬质纱线共编织。由于多数弹性纤维的本性,常常需要热定形步骤来保持尺寸稳定性。若没有这样的热定形的话,弹性纤维将收缩,压缩织物线圈,从而减小了总尺寸。已知热定形具有包括成本以及弹性和/或配对纱线对热的不期望的反应在内的几个缺点。为了防止对热的反应,已确定出能在稍微较低的温度时进行热定形的弹性纤维(例如参见US5948875或US6472494)。另一方法报道于US2006/0021387A1中,其披露了圆型针织(circular knit)弹性织物,该织物包含无包覆的弹性体材料如斯潘德克斯,所述弹性体材料用短纤纱或连续长丝硬质纱线添纱。该织物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经受称作“湿定形”的含水定形步骤。一种无需传统的高温热定形或湿定形的尺寸稳定的织物是令人期望的。US2005/0164577A1披露了由交联烯烃类弹性纤维制造的圆型针织伸长织物。这些织物显示了改善的增长特性但仍没有所期望的尺寸稳定性。因此,具有更高的尺寸稳定性的织物是令人期望的,尤其是在诸如竞技游泳者所遇到的那些情形下。同样令人期望的是,具有改善的尺寸稳定性以允许在诸如印花等最终衣物加工中柔韧性(flexibility)较高。已发现包含弹性纤维以及硬质配对纱线的改进织物可这样获得利用针织条件诸如供料速率和细号数(gauge)织针,得到细紧密线圈(fine tight loop)。而且,还发现通过选择显示固有弹性响应的硬质纱线可提高尺寸稳定性,其或是该纤维的化学本性的结果或是在纤维制造工艺诸如变形工艺中引入的。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崇尚健康的生活。夏天来临时,去海边游泳是个很好的选择。目前泳衣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人们在享受水里的乐趣后一出水面都会感觉到冷。因为衣服上有水,出水后水份挥发会突然降低体温,而且因为面料含水,在沙滩上玩耍时容易沾上沙子,让人总感到美中不足,也让人不免感到不舒服,由于采用遇水后不容易干的面料制作游泳衣,因此设计一种保暖快干的泳衣面料可以很好地改进一般泳装的不足。游泳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件非常有意义的运动,游泳时就需要穿游泳衣,才能够在水里边自由自在的游泳,所以就需要针对游泳衣的面料,来方便的制作精美的泳衣。如中国申请号201120144743. 8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纺织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暖快干的泳衣面料,包括依次从上到下的线圈结构层、弹性纤维层以及线型纤维层组成,各层通过编织而成,采用功能性纱线,该纱线在纺丝过程中形成特殊的中空结构,外层做成导槽形,中空结构可以避免身体中热量的快速传递,导槽形的外表,可以将水、湿气快速地传递到织物表面,让人感觉到干爽,在编织过程中,通过工艺改进,将面料做成紧密的三层立体结构,分别为第一层形成紧密的线圈结构层,可以减少沙子进入面料中,第二层由弹性纤维组成,保证面料的弹性,第三层是线型纤维层,由中空结构的功能纱线组成,形成一层保暖层,并将水分及时导出。但是,这种面料的结构和生产工艺都较为复杂,实用性能不佳,不方便将水排出,生产成本较高,所以不利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讲功能性与舒适性有机结合优良的游泳衣面料,从而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游泳衣面料,能够解决传统的面料中弹性低,弹性长时间使用快速降低,弹性回复差、抗菌效果差、织物密度差、舒适性中的防水透湿低,以及传统中对苎麻纤维、竹炭纤维处理后其功能性、舒适性中的柔软性和强度不能用于泳衣的面料原料的缺陷等技术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通过特殊的纺纱原料的预处理、平衡各原料纤维的各种性能,创造性的设计纺纱原料的预处理、纺纱前后、纱线织前处理、上机编织和后整理的工艺步骤和工艺参数,优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避免了化学试剂的后整理对人体的损伤,达到用于泳衣针织面料的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和高密等性能;其中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和高密等性能的效果是常规方法中的数倍,得到更高功能性和舒适性的高质量的泳衣针织面料产品,保证了游泳者的身心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纺纱、纱线织前处理、上机编织和后整理步骤。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纺纱步骤按2 9 1 2 1重量配比分别选用莫代尔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苎麻纤维、竹炭纤维作为原料,先依次将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以及将竹炭纤维进行柔湿处理后,再与莫代尔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经过并条、粗纱和细纱工序进行混纺纱;其中,上述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为在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前,首先对苎麻纤维进行脱胶处理,梳理成单根苎麻长纤维,再将上述单根苎麻长纤维依次进行调湿处理、抗静电处理和柔软处理;所述调湿处理为在调湿处理液中浸泡4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27 29°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调湿处理液起始温度为32°C,用20分钟升温至52°C,并在52°C保持25分钟,所述调湿处理液为聚氧丙烯醚、仲辛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按重量比为60:3 4 I 3均匀混合制备而得;所述抗静电处理为在抗静电剂中浸泡65 7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32 34°C温度下低温烘干,所述抗静电剂是按照重量比为1:2 :97取甲基硅烷乳液柔软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去离子水进行均匀混合配置成的溶液;所述柔软处理为在柔软处理液中浸泡16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22 26°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柔软处理液起始温度为17°C,用140分钟升温至87°C,并在87°C保持25分钟,所述柔软处理液为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甲基硅烷乳液、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3 :7 9 46均匀混合制备而得;其中竹炭纤维进行柔湿处理为所述柔湿处理为在柔湿处理溶液中浸泡93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31 33°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柔湿处理溶液起始温度为36°C,用30分钟升温至66°C,并在66°C保持63分钟,所述柔湿处理溶液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甲基硅烷乳液、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5 :3 :7 9 46均匀混合制备而得;其中,上述粗纱的工序中将加抢后的混纺纱进行定抢,定抢温度为55 58°C,定抢时间为13-15分钟,通过恒温热烘定捻;其中,上述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后的苎麻纤维的单纤强力为32. 5cN-33. 5cN,平均长度为65-70mm;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 %,纤维细度为1. 90dtex_2. 40dtex ;上述涤纶纤维的单纤强力为61. 5cN-23. 5cN,平均长度为65_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O. 12dtex-0. 14dtex ;上述莫代尔纤维的单纤强力为30. 7cN_33. 5cN,平均长度为65-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1. 12dtex_l. 18dtex ;上述氨纶纤维的单纤强力为18. 7cN-19. 5cN,平均长度为65_70_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O. 32dtex-0. 48dtex ;上述进行柔湿处理后的竹炭纤维的单纤强力为23. 6cN_26. 5cN,平均长度为65-70_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O. 37dtex_0. 52dtex。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中,纱线织前处理步骤将上述纺纱步骤得到的混纺纱依次进行氧漂、第一蒸纱处理、亚漂、第二蒸纱处理;其中,上述氧漂过程为先在去离子水中加入O. 5g/L的双氧水,保持pH值9. 5-9. 7,起始温度为23°C,用8分钟升温至39 °C,然后保温20分钟后进行水洗;再进行第一蒸纱处理,所述第一蒸纱处理为在85°C蒸45分钟后再保温I小时,再在95°C蒸35分钟后再保温40分钟;再进行亚漂,上述亚漂过程为先在去离子水中加入1. 5g/L的烧碱,保持pH值9. 7-9. 9,起始温度为35°C,用16分钟升温至83°C,然后保温10分钟后进行水洗;再进行第二蒸纱处理,所述第二蒸纱处理为在75°C蒸55分钟后再保温40分钟,再在100°C蒸25分钟后再保温I小时。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中,上机编织步骤将经过上述纱线织前处理后的混纺纱线喂入34英寸28G单面圆机织造,其中,进纱张力控制在5N,织造的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的坯布下机克重85克/平方米。其经过上述步骤产生的织物轻薄,但强度、柔软度、抗菌等功能性提高了若干倍。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中,后整理步骤步骤将经过上述上机编织后的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的坯布依次进行练漂、皂洗、染色、低温烘干和漂清工序;其中,上述练漂工序的温度为65-75°C,时间为120-140分钟;皂洗工序在皂洗液内进行,皂洗液由水与皂洗剂按照重量比为5 1调配而成,皂洗工序时间控制在6 8分钟;将上述皂洗工序后的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的坯布水洗后进行低温烘干,所述低温烘干温度为35 37°C,时间为30-39分钟;上述漂清工序为在清水槽内进行,漂清时间控制在32 36分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适用于泳衣对高弹性、高强度、耐磨等舒适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又同时实现了保健、降温、抗菌等功能性的要求,其得到的面料环保、对人无污染,而且还具有以下特点抗静电、抗起球、柔软亲肤、吸湿导湿、绿色保暖、防蛀防虫。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 :
一种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纺纱、纱线织前处理、上机编织和后整理步骤。实施例2
一种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纺纱、纱线织前处理、上机编织和后整理步骤;其中,纺纱步骤按2 9 1 2 1重量配比分别选用莫代尔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苎麻纤维、竹炭纤维作为原料,先依次将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以及将竹炭纤维进行柔湿处理后,再与莫代尔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经过并条、粗纱和细纱工序进行混纺纱;其中,上述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为在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前,首先对苎麻纤维进行脱胶处理,梳理成单根苎麻长纤维,再将上述单根苎麻长纤维依次进行调湿处理、抗静电处理和柔软处理;所述调湿处理为在调湿处理液中浸泡4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27 29°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调湿处理液起始温度为32°C,用20分钟升温至52°C,并在52°C保持25分钟,所述调湿处理液为聚氧丙烯醚、仲辛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按重量比为60:3 4 I 3均匀混合制备而得;所述抗静电处理为在抗静电剂中浸泡65 7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32 34°C温度下低温烘干,所述抗静电剂是按照重量比为1:2 :97取甲基硅烷乳液柔软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去离子水进行均匀混合配置成的溶液;所述柔软处理为在柔软处理液中浸泡16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22 26°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柔软处理液起始温度为17°C,用140分钟升温至87°C,并在87°C保持25分钟,所述柔软处理液为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甲基硅烷乳液、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3:7 9 46均匀混合制备而得;其中竹炭纤维进行柔湿处理为所述柔湿处理为在柔湿处理溶液中浸泡93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31 33°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柔湿处理溶液起始温度为36°C,用30分钟升温至66°C,并在66°C保持63分钟,所述柔湿处理溶液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甲基硅烷乳液、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5 :3 :7 9 46均匀混合制备而得;其中,上述粗纱的工序中将加抢后的混纺纱进行定抢,定抢温度为55 58°C,定抢时间为13-15分钟,通过恒温热烘定捻;其中,上述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后的苎麻纤维的单纤强力为32. 5cN-33. 5cN,平均长度为65-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1. 90dtex_2. 40dtex ;上述涤纶纤维的单纤强力为61. 5cN-23. 5cN,平均长度为65_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O. 12dtex-0. 14dtex ;上述莫代尔纤维的单纤强力为30. 7cN_33. 5cN,平均长度为65-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1. 12dtex_l. 18dtex ;上述氨纶纤维的单纤强力为18. 7cN-19. 5cN,平均长度为65_70_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O. 32dtex-0. 48dtex ;上述进行柔湿处理后的竹炭纤维的单纤强力为23. 6cN_26. 5cN,平均长度为65-70_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O. 37dtex_0. 52dtex。实施例3:
一种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纺纱、纱线织前处理、上机编织和后整理步骤;其中,纺纱步骤按2 9 1 2 1重量配比分别选用莫代尔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苎麻纤维、竹炭纤维作为原料,先依次将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以及将竹炭纤维进行柔湿处理后,再与莫代尔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经过并条、粗纱和细纱工序进行混纺纱;其中,上述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为在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前,首先对苎麻纤维进行脱胶处理,梳理成单根苎麻长纤维,再将上述单根苎麻长纤维依次进行调湿处理、抗静电处理和柔软处理;所述调湿处理为在调湿处理液中浸泡4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27 29°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调湿处理液起始温度为32°C,用20分钟升温至52°C,并在52°C保持25分钟,所述调湿处理液为聚氧丙烯醚、仲辛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按重量比为60:3 4 I 3均匀混合制备而得;所述抗静电处理为在抗静电剂中浸泡65 7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32 34°C温度下低温烘干,所述抗静电剂是按照重量比为1:2:97取甲基硅烷乳液柔软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去离子水进行均匀混合配置成的溶液;所述柔软处理为在柔软处理液中浸泡16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22 26°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柔软处理液起始温度为17°C,用140分钟升温至87°C,并在87°C保持25分钟,所述柔软处理液为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甲基硅烷乳液、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3:7 9 46均匀混合制备而得;其中竹炭纤维进行柔湿处理为所述柔湿处理为在柔湿处理溶液中浸泡93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31 33°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柔湿处理溶液起始温度为36°C,用30分钟升温至66°C,并在66°C保持63分钟,所述柔湿处理溶液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甲基硅烷乳液、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5 :3 :7 9 46均匀混合制备而得;其中,上述粗纱的工序中将加抢后的混纺纱进行定抢,定抢温度为55 58°C,定抢时间为13-15分钟,通过恒温热烘定捻;其中,上述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后的苎麻纤维的单纤强力为32. 5cN-33. 5cN,平均长度为65-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1. 90dtex_2. 40dtex ;上述涤纶纤维的单纤强力为61. 5cN-23. 5cN,平均长度为65_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O. 12dtex-0. 14dtex ;上述莫代尔纤维的单纤强力为30. 7cN_33. 5cN,平均长度为65-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1. 12dtex_l. 18dtex ;上述氨纶纤维的单纤强力为18. 7cN-19. 5cN,平均长度为65-70mm;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O. 32dtex-0. 48dtex ;上述进行柔湿处理后的竹炭纤维的单纤强力为23. 6cN_26. 5cN,平均长度为65-70_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O. 37dtex_0. 52dtex ;其中,纱线织前处理步骤将上述纺纱步骤得到的混纺纱依次进行氧漂、第一蒸纱处理、亚漂、第二蒸纱处理;其中,上述氧漂过程为先在去离子水中加入O. 5g/L的双氧水,保持pH值9. 5-9. 7,起始温度为23°C,用8分钟升温至39°C,然后保温20分钟后进行水洗;再进行第一蒸纱处理,所述第一蒸纱处理为在85°C蒸45分钟后再保温I小时,再在95°C蒸35分钟后再保温40分钟;再进行亚漂,上述亚漂过程为先在去离子水中加入1. 5g/L的烧碱,保持pH值9. 7-9. 9,起始温度为35°C,用16分钟升温至83°C,然后保温10分钟后进行水洗;再进行第二蒸纱处理,所述第二蒸纱处理为在75°C蒸55分钟后再保温40分钟,再在100°C蒸25分钟后再保温I小时。实施例4
一种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纺纱、纱线织前处理、上机编织和后整理步骤;其中,纺纱步骤按2 9 1 2 1重量配比分别选用莫代尔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苎麻纤维、竹炭纤维作为原料,先依次将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以及将竹炭纤维进行柔湿处理后,再与莫代尔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经过并条、粗纱和细纱工序进行混纺纱;其中,上述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为在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前,首先对苎麻纤维进行脱胶处理,梳理成单根苎麻长纤维,再将上述单根苎麻长纤维依次进行调湿处理、抗静电处理和柔软处理;所述调湿处理为在调湿处理液中浸泡4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27 29°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调湿处理液起始温度为32°C,用20分钟升温至52°C,并在52°C保持25分钟,所述调湿处理液为聚氧丙烯醚、仲辛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按重量比为60:3 4 I 3均匀混合制备而得;所述抗静电处理为在抗静电剂中浸泡65 7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32 34°C温度下低温烘干,所述抗静电剂是按照重量比为1:2:97取甲基硅烷乳液柔软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去离子水进行均匀混合配置成的溶液;所述柔软处理为在柔软处理液中浸泡16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22 26°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柔软处理液起始温度为17°C,用140分钟升温至87°C,并在87°C保持25分钟,所述柔软处理液为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甲基硅烷乳液、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3:7 9 46均匀混合制备而得;其中竹炭纤维进行柔湿处理为所述柔湿处理为在柔湿处理溶液中浸泡93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31 33°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柔湿处理溶液起始温度为36°C,用30分钟升温至66°C,并在66°C保持63分钟,所述柔湿处理溶液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甲基硅烷乳液、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5 :3 :7 9 46均匀混合制备而得;其中,上述粗纱的工序中将加抢后的混纺纱进行定抢,定抢温度为55 58°C,定抢时间为13-15分钟,通过恒温热烘定捻;其中,上述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后的苎麻纤维的单纤强力为32. 5cN-33. 5cN,平均长度为65-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1. 90dtex_2. 40dtex ;上述涤纶纤维的单纤强力为61. 5cN-23. 5cN,平均长度为65_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O. 12dtex-0. 14dtex ;上述莫代尔纤维的单纤强力为30. 7cN_33. 5cN,平均长度为65-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1. 12dtex_l. 18dtex ;上述氨纶纤维的单纤强力为18. 7cN-19. 5cN,平均长度为65-70mm;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O. 32dtex-0. 48dtex ;上述进行柔湿处理后的竹炭纤维的单纤强力为23. 6cN_26. 5cN,平均长度为65-70_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O. 37dtex_0. 52dtex ;其中,纱线织前处理步骤将上述纺纱步骤得到的混纺纱依次进行氧漂、第一蒸纱处理、亚漂、第二蒸纱处理;其中,上述氧漂过程为先在去离子水中加入O. 5g/L的双氧水,保持pH值9. 5-9. 7,起始温度为23°C,用8分钟升温至39°C,然后保温20分钟后进行水洗;再进行第一蒸纱处理,所述第一蒸纱处理为在85°C蒸45分钟后再保温I小时,再在95°C蒸35分钟后再保温40分钟;再进行亚漂,上述亚漂过程为先在去离子水中加入1. 5g/L的烧碱,保持pH值9. 7-9. 9,起始温度为35°C,用16分钟升温至83°C,然后保温10分钟后进行水洗;再进行第二蒸纱处理,所述第二蒸纱处理为在75°C蒸55分钟后再保温40分钟,再在100°C蒸25分钟后再保温I小时;其中,上机编织步骤将经过上述纱线织前处理后的混纺纱线喂入34英寸28G单面圆机织造,其中,进纱张力控制在5N,织造的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的坯布下机克重85克/平方米。实施例5
一种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纺纱、纱线织前处理、上机编织和后整理步骤;其中,纺纱步骤按2 9 1 2 1重量配比分别选用莫代尔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苎麻纤维、竹炭纤维作为原料,先依次将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以及将竹炭纤维进行柔湿处理后,再与莫代尔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经过并条、粗纱和细纱工序进行混纺纱;其中,上述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为在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前,首先对苎麻纤维进行脱胶处理,梳理成单根苎麻长纤维,再将上述单根苎麻长纤维依次进行调湿处理、抗静电处理和柔软处理;所述调湿处理为在调湿处理液中浸泡4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27 29°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调湿处理液起始温度为32°C,用20分钟升温至52°C,并在52°C保持25分钟,所述调湿处理液为聚氧丙烯醚、仲辛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按重量比为60:3 4 I 3均匀混合制备而得;所述抗静电处理为在抗静电剂中浸泡65 7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32 34°C温度下低温烘干,所述抗静电剂是按照重量比为1:2:97取甲基硅烷乳液柔软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去离子水进行均匀混合配置成的溶液;所述柔软处理为在柔软处理液中浸泡16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22 26°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柔软处理液起始温度为17°C,用140分钟升温至87°C,并在87°C保持25分钟,所述柔软处理液为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甲基硅烷乳液、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3:7 9 46均匀混合制备而得;其中竹炭纤维进行柔湿处理为所述柔湿处理为在柔湿处理溶液中浸泡93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31 33°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柔湿处理溶液起始温度为36°C,用30分钟升温至66°C,并在66°C保持63分钟,所述柔湿处理溶液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甲基硅烷乳液、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5 :3 :7 9 46均匀混合制备而得;其中,上述粗纱的工序中将加抢后的混纺纱进行定抢,定抢温度为55 58°C,定抢时间为13-15分钟,通过恒温热烘定捻;其中,上述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后的苎麻纤维的单纤强力为32. 5cN-33. 5cN,平均长度为65-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 %,纤维细度为1. 90dtex_2. 40dtex ;上述涤纶纤维的单纤强力为61. 5cN-23. 5cN,平均长度为65_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O. 12dtex-0. 14dtex ;上述莫代尔纤维的单纤强力为30. 7cN_33. 5cN,平均长度为65-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1. 12dtex_l. 18dtex ;上述氨纶纤维的单纤强力为18. 7cN-19. 5cN,平均长度为65-70mm;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O. 32dtex-0. 48dtex ;上述进行柔湿处理后的竹炭纤维的单纤强力为23. 6cN_26. 5cN,平均长度为65-70_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O. 37dtex_0. 52dtex ;其中,纱线织前处理步骤将上述纺纱步骤得到的混纺纱依次进行氧漂、第一蒸纱处理、亚漂、第二蒸纱处理;其中,上述氧漂过程为先在去离子水中加入O. 5g/L的双氧水,保持pH值9. 5-9. 7,起始温度为23°C,用8分钟升温至39°C,然后保温20分钟后进行水洗;再进行第一蒸纱处理,所述第一蒸纱处理为在85°C蒸45分钟后再保温I小时,再在95°C蒸35分钟后再保温40分钟;再进行亚漂,上述亚漂过程为先在去离子水中加入1. 5g/L的烧碱,保持PH值9. 7-9. 9,起始温度为35°C,用16分钟升温至83°C,然后保温10分钟后进行水洗;再进行第二蒸纱处理,所述第二蒸纱处理为在75°C蒸55分钟后再保温40分钟,再在100°C蒸25分钟后再保温I小时;其中,上机编织步骤将经过上述纱线织前处理后的混纺纱线喂入34英寸28G单面圆机织造,其中,进纱张力控制在5N,织造的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的坯布下机克重85克/平方米;其中,后整理步骤步骤将经过上述上机编织后的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的坯布依次进行练漂、皂洗、染色、低温烘干和漂清工序;其中,上述练漂工序的温度为65-75°C,时间为120-140分钟;皂洗工序在皂洗液内进行,皂洗液由水与皂洗剂按照重量比为5 1调配而成,皂洗工序时间控制在6 8分钟;将上述皂洗工序后的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的坯布水洗后进行低温烘干,所述低温烘干温度为35 37°C,时间为30-39分钟;上述漂清工序为在清水槽内进行,漂清时间控制在32 36分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纺纱、纱线织前处理、上机编织和后整理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纺纱步骤按2 9 1 2 1重量配比分别选用莫代尔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苎麻纤维、竹炭纤维作为原料,先依次将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以及将竹炭纤维进行柔湿处理后,再与莫代尔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经过并条、粗纱和细纱工序进行混纺纱;其中,上述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为在苎麻纤维进行梳理成条前,首先对苎麻纤维进行脱胶处理,梳理成单根苎麻长纤维,再将上述单根苎麻长纤维依次进行调湿处理、抗静电处理和柔软处理;所述调湿处理为在调湿处理液中浸泡4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27 29°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调湿处理液起始温度为32°C,用20分钟升温至52°C,并在52°C保持25分钟,所述调湿处理液为聚氧丙烯醚、仲辛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按重量比为60 :3 4 I 3均匀混合制备而得;所述抗静电处理为在抗静电剂中浸泡65 7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32 34°C温度下低温烘干,所述抗静电剂是按照重量比为1:2 :97取甲基硅烷乳液柔软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去离子水进行均匀混合配置成的溶液;所述柔软处理为在柔软处理液中浸泡165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22 26°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柔软处理液起始温度为17°C,用140分钟升温至87°C,并在87°C保持25分钟,所述柔软处理液为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甲基硅烷乳液、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3:7 9 46均匀混合制备而得;其中竹炭纤维进行柔湿处理为所述柔湿处理为在柔湿处理溶液中浸泡93分钟后进行水洗,再在31 33°C温度下低温烘干,其中,所述柔湿处理溶液起始温度为36°C,用30分钟升温至66°C,并在66°C保持63分钟,所述柔湿处理溶液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甲基硅烷乳液、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5 :3:7 9 46均匀混合制备而得;其中,上述粗纱的工序中将加捻后的混纺纱进行定抢,定抢温度为55 58°C,定抢时间为13-15分钟,通过恒温热烘定抢;其中,上述进行梳理成条预处理后的苎麻纤维的单纤强力为32. 5cN-33. 5cN,平均长度为65_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1.90dtex-2. 40dtex ;上述涤纶纤维的单纤强力为61. 5cN-23. 5cN,平均长度为65_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 %,纤维细度为O.12dtex-0. 14dtex ;上述莫代尔纤维的单纤强力为30. 7cN-33. 5cN,平均长度为65_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1. 12dtex-l. 18dtex ;上述氨纶纤维的单纤强力为18. 7cN-19. 5cN,平均长度为65_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 %,纤维细度为O.32dtex-0. 48dtex ;上述进行柔湿处理后的竹炭纤维的单纤强力为23. 6cN_26. 5cN,平均长度为65-70mm ;长度变异系数为16. 2-18. 4%,纤维细度为O. 37dtex_0. 52dtex。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纱线织前处理步骤将上述纺纱步骤得到的混纺纱依次进行氧漂、第一蒸纱处理、亚漂、第二蒸纱处理;其中,上述氧漂过程为先在去离子水中加入O. 5g/L的双氧水,保持pH值9. 5-9. 7,起始温度为23°C,用8分钟升温至39°C,然后保温20分钟后进行水洗;再进行第一蒸纱处理,所述第一蒸纱处理为在85°C蒸45分钟后再保温I小时,再在95°C蒸35分钟后再保温40分钟;再进行亚漂,上述亚漂过程为先在去离子水中加入1. 5g/L的烧碱,保持PH值9. 7-9. 9,起始温度为35°C,用16分钟升温至83°C,然后保温10分钟后进行水洗;再进行第二蒸纱处理,所述第二蒸纱处理为在75°C蒸55分钟后再保温40分钟,再在100°C蒸25分钟后再保温I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上机编织步骤将经过上述纱线织前处理后的混纺纱线喂入34英寸28G单面圆机织造,其中,进纱张力控制在5N,织造的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的坯布下机克重85克/平方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后整理步骤步骤将经过上述上机编织后的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的坯布依次进行练漂、皂洗、染色、低温烘干和漂清工序;其中,上述练漂工序的温度为65_75°C,时间为120-140分钟;阜洗工序在阜洗液内进行,阜洗液由水与阜洗剂按照重量比为5 :1调配而成,皂洗工序时间控制在6 8分钟;将上述皂洗工序后的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的坯布水洗后进行低温烘干,所述低温烘干温度为35 37°C,时间为30-39分钟;上述漂清工序为在清水槽内进行,漂清时间控制在32 36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型泳衣针织面料织造处理工艺,依次通过原料纺纱、纱线织前处理、上机编织和后整理步骤的特殊设计和相关参数的特殊优化,解决了传统的面料中弹性低,弹性长时间使用快速降低,弹性回复差、抗菌效果差、织物密度差、舒适性中的防水透湿低等技术难题;优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避免了化学试剂的后整理对人体的损伤,达到用于泳衣针织面料的高弹性、抗菌、防水、透湿和高密等性能;得到了更高功能性和舒适性的泳衣针织面料产品,保证了游泳者的身心安全。
文档编号D02G3/04GK103014969SQ2012105780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郑春华, 潘宇 申请人:郑春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