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机头回头控制及防撞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437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机头回头控制及防撞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特别是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机头回头控制及防撞机构。
背景技术
电脑针织横机在正常的编织过程中,机头在导轨上左、右往复运动,即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如何使电脑横机在运行到边侧时横机机头能够回头进行反方向编织,这就需要一种横机机头回头控制技术;同样在左、右边侧方向再过一段行程可能要发生撞机现象,如何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需要一种防撞技术;不同的机型配备不同的回头控制及防撞机构。现有的机头控制及防撞机构,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结合从事电脑针织横机领域工作多年的经验,对上述技术领域的缺陷进行长期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电脑针织横机机头回头控制及防撞机构,能有效实现机头回头控制及防撞。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机头回头控制及防撞机构,包括呈左右对称的左限位装置和右限位装置,呈左右对称的左带接近开关装置和右带接近开关装置;左右限位装置和左右带接近开关装置,均固定安装于可带动箱体左右运动的同步装置左右两侧,同步装置上固定有撞块,左右限位装置与撞块两侧面相对应。进一步,所述同步装置包括同步带连接板6,同步带连接板6具有一未通孔6A,磁钢7,同步带14,同步带压紧板15,同步带压紧板15具有主体部15A及弯折部15B,主体部15A上开设有通孔15A1,弯折部15B上开设有通孔15B1,撞块16,撞块16具有沉孔16A,连接块17,连接块17具有缺口 17A及沉孔17B ;箱体18,箱体18上开设有螺孔18A ;连接块17通过沉孔17B固设于箱体18螺孔18A,同步带压紧板15的弯折部15B通过通孔15B1设置于连接块的缺口 17A中,同步带14处于同步带压紧板15及同步带连接板6之间,螺钉通过撞块沉孔16A及同步带压紧板主体部15A上的通孔与同步带连接板6上的螺孔固接,磁钢7设置于同步带连接板上的未通孔6A中。从而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加低廉,且更加有效控制机头回头及防撞。进一步,所述左限位装置包括限位体(一)I、限位螺钉(一)2、缓冲接头板(一)3,缓冲接头板(一)3具有螺孔3A,右限位装置包括限位体(二)11、限位螺钉(二)12、缓冲接头板(二)13,缓冲接头板(二)13具有螺孔13A ;限位螺钉(一)2设置于缓冲接头板(一)3上的螺孔3A中,限位体(一)I与限位螺钉(一)2涨紧配合,限位螺钉(二)12设置于缓冲接头板(二)13上的螺孔13A中,限位体(二)11与限位螺钉(二)12涨紧配合。从而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加低廉,且更加有效控制机头回头及防撞。[0009]进一步,左带接近开关装置包括开关支座(一)4、接近开关(一)5和支撑梁,支撑梁开设有螺孔A,开关支座(一)4具有通槽4A及通孔4B,右带接近开关装置包括开关支座(二)9、接近开关(二)10和支撑梁,支撑梁开设有螺孔B,开关支座(二)9具有通槽9A及通孔9B ;开关支座(一)4通过通孔4B与支撑梁上的螺孔A结合,接近开关(一)5设置于开关支座(一)4上的4A部位,开关支座(二)9通过通孔9B与支撑梁上的螺孔B结合,接近开关
(二)10设置于开关支座(二)9上的9A部位。从而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加低廉,且更加有效控制机头回头及防撞。进一步,开关支座(一)4和开关支座(二)9上的通槽为通长眼槽,接近开关(一)5的位置可沿开关支座(一)4上的通长眼槽上下调节,接近开关(二)10的位置也可沿开关支座(二)9上的通长眼槽上下调节;接近开关(一)5与接近开关(二)10分别设置于限位体(一)I与限位体(二)11的内侧。从而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加低廉,且由于位置可调,进而更加有效控制机头回头及防撞。 进一步,所述开关支座(一)4上开设通长眼槽4A的部位与开设通孔4B的部位相互垂直,开关支座(二)9与开关支座(一)4左右对称。从而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加低廉,且更加有效控制机头回头及防撞。进一步,所述限位体(一 )1及限位体(二 )11的材料为弹性体,所述缓冲接头板(一)3的外观呈倒L形状,缓冲接头板(二)13与缓冲接头板(一)3外观呈左右对称。从而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加低廉,且更加有效控制机头回头及防撞。采用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采用该方案能有效地控制电脑横机机头来回运动及防止机头撞击其它零部件,提高了电脑横机机头的使用寿命及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I该机构的一种结构装配图;图2该机构的一种机头回头控制示意图;图3该机构的一种机头防撞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至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机头回头控制及防撞机构,包括左限位装置和右限位装置,左带接近开关装置和右带接近开关装置,均呈左右对称结构;左右限位装置和左右带接近开关装置,均固定安装于可带动箱体左右运动的同步装置左右两侧,同步装置上固定有撞块,左右限位装置与撞块两侧面相对应。上述箱体,及其他可实现机头运动的未提及部分,均为电脑针织横机机头领域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在该机构中采用了接近开关,接近开关又称无触点行程开关,它除可以完成行程控制和限位保护外,还是一种非接触型的检测装置,在各类开关中,有一种对接近它物件有“感知”能力的元件——位移传感器,利用位移传感器对接近物体的敏感特性达到控制开关通或断的目的。其中,同步装置可以有多种选择,只要其可带动箱体左右运动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I至图3所示,包括同步带连接板6,同步带连接板6具有一未通孔6A,磁钢7,同步带14,同步带压紧板15,同步带压紧板15具有主体部15A及弯折部15B,主体部15A上开设有通孔15A1,弯折部15B上开设有通孔15B1,撞块16,撞块16具有沉孔16A,连接块17,连接块17具有缺口 17A及沉孔17B ;箱体18,箱体18上开设有螺孔18A ;连接块17通过沉孔17B固设于箱体18螺孔18A,同步带压紧板15的弯折部15B通过通孔15B1设置于连接块的缺口 17A中,同步带14处于同步带压紧板15及同步带连接板6之间,螺钉通过撞块沉孔16A及同步带压紧板主体部15A上的通孔与同步带连接板6上的螺孔固接,磁钢7设置于同步带连接板上的未通孔6A中。从而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加低廉,且更加有效控制机头回头及防撞。限位装置也可以有多种选择。在本实施例中,如图I至图3所示,左限位装置包括限位体(一)I、限位螺钉(一)2、缓冲接头板(一)3,缓冲接头板(一)3具有螺孔3A,右限位装置包括限位体(二)11、限位螺钉(二)12、缓冲接头板(二)13,缓冲接头板(二)13具有螺孔13A ;限位螺钉(一)2设置于缓冲接头板(一)3上的螺孔3A中,限位体(一)I与限位螺钉
(一)2涨紧配合,限位螺钉(二)12设置于缓冲接头板(二)13上的螺孔13A中,限位体(二)11与限位螺钉(二)12涨紧配合。从而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加低廉,且更加有效控制机头回头及防撞。带接近开关装置也可以有多种选择。在本实施例中,如图I至图3所示,左带接近开关装置包括开关支座(一)4、接近开关(一)5和支撑梁8,支撑梁8开设有螺孔8A,开关支座(一)4具有通槽4A及通孔4B,右带接近开关装置包括开关支座(二)9、接近开关(二)10和支撑梁8,支撑梁8开设有螺孔8B,开关支座(二)9具有通槽9A及通孔9B ;开关支座(一)4通过通孔4B与支撑梁8上的螺孔8A结合,接近开关(一)5设置于开关支座(一)4上的4A部位,开关支座(二)9通过通孔9B与支撑梁8上的螺孔SB结合,接近开关(二)10设置于开关支座(二)9上的9A部位。从而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加低廉,且更加有效控制机头回头及防撞。上述支撑梁可以是共用的,也可以是各自配备。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梁是共用的。特别的,如图2所示,开关支座(一)4和开关支座(二)9上的通槽为通长眼槽,接近开关(一)5的位置可沿开关支座(一)4上的通长眼槽上下调节,接近开关(二)10的位置也可沿开关支座(二)9上的通长眼槽上下调节;接近开关(一)5与接近开关(二)10分别设置于限位体(一)I与限位体(二)11的内侧。本技术方案的回头控制和防撞的工作原理如下当伺服电机及同步轮机构带动同步带14朝图示P方向运动时,同步带连接板6、磁钢7、同步带压紧板15、撞块16、连接块17及箱体18等零件也朝P方向运动,当上述零件移向接近开关(二)10,并接近到一定距离时,位于接近开关(二)10头部的位移传感器有“感知”,接近开关(二)10发出一个信号且被主控电脑接收,接着伺服电机也接到一个指令且切换转动方向,伺服电机带动横机机头朝Q方向运动,当上述零件移近接近开关(一)5时,同样位于接近开关(一)5头部的位移传感器有“感知”,接近开关(一)5也发出一个信号且被主控电脑接收,接着伺服电机也接到一个指令且切换转动方向,伺服电机带动横机机头朝P方向运动;就这样电脑针织横机的机头在接近开关(一)5及接近开关(二)10的左右控制下循环往复地运行于横机方导轨上参加各种编织。如图3所示,限位体(一)I及限位体(二)11的材料为弹性体,具有高变形及缓冲作用。横机伺服电机及同步带轮带动同步带14、同步带连接板6、磁钢7、同步带压紧板15、撞块16、连接块17及箱体18等来回运行于横机的方导轨上,参加成圈(移圈)、集圈(接圈)及不编织编织,当机头如图示箭头P方向运动且靠近接近开关(二)10时,当由于接近开关
(二)10的损坏及其它原因,位于接近开关(二)10头部的位移传感器没有“感知”,横机机头不回头运动,接着设置于同步带压紧板15上的撞块16 —侧面16B碰到限位体(二)11的主侧面11A,再接着限位体(二)11限制横机机头运动起保护作用;同样当机头如图示箭头Q方向运动且靠近接近开关(一)5时,当由于接近开关(一)5的损坏及其它原因,位于接近开关(一)5头部的位移传感器没有“感知”,接近开关(一)5不发出信号,电脑横机机头不回头运动,接着设置于同步带压紧板15上的撞块16 —侧面16C碰到限位体(一)1的主侧面1A,再接着限位体(一)5限制横机机头运动起保护作用。 该机构能有效地控制电脑横机机头来回运动及防止机头撞击其它零部件,提高了电脑横机机头的使用寿命及经济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机头回头控制及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左右对称的左限位装置和右限位装置,呈左右对称的左带接近开关装置和右带接近开关装置;左右限位装置和左右带接近开关装置,均固定安装于可带动箱体左右运动的同步装置左右两侧,同步装置上固定有撞块,左右限位装置与撞块两侧面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机头回头控制及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限位装置包括限位体(一)I、限位螺钉(一)2、缓冲接头板(一)3,缓冲接头板(一)3具有螺孔3A,右限位装置包括限位体(二)11、限位螺钉(二)12、缓冲接头板(二)13,缓冲接头板(二)13具有螺孔13A ;限位螺钉(一)2设置于缓冲接头板(一)3上的螺孔3A中,限位体(一)I与限位螺钉(一)2涨紧配合,限位螺钉(二)12设置于缓冲接头板(二)13上的螺孔13A中,限位体(二)11与限位螺钉(二)12涨紧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机头回头控制及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限位体(一)I及限位体(二)11的材料为弹性体,所述缓冲接头板(一)3的外观呈倒L形状,缓冲接头板(二)13与缓冲接头板(一)3外观呈左右对称。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机头回头控制及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左带接近开关装置包括开关支座(一)4、接近开关(一)5和支撑梁,支撑梁开设有螺孔A,开关支座(一)4具有通槽4A及通孔4B,右带接近开关装置包括开关支座(二)9、接近开关(二)10和支撑梁,支撑梁开设有螺孔B,开关支座(二)9具有通槽9A及通孔9B ;开关支座(一)4通过通孔4B与支撑梁上的螺孔A结合,接近开关(一)5设置于开关支座(一)4上的4A部位,开关支座(二)9通过通孔9B与支撑梁上的螺孔B结合,接近开关(二)10设置于开关支座(二)9上的9A部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机头回头控制及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开关支座(一)4和开关支座(二)9上的通槽为通长眼槽,接近开关(一)5的位置可沿开关支座(一)4上的通长眼槽上下调节,接近开关(二)10的位置也可沿开关支座(二)9上的通长眼槽上下调节;接近开关(一)5与接近开关(二)10分别设置于限位体(一)I与限位体(二)11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机头回头控制及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支座(一)4上开设通长眼槽4A的部位与开设通孔4B的部位相互垂直,开关支座(二)9与开关支座(一)4左右对称。
7.如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机头回头控制及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装置包括同步带连接板6,同步带连接板6具有一未通孔6A,磁钢7,同步带14,同步带压紧板15,同步带压紧板15具有主体部15A及弯折部15B,主体部15A上开设有通孔15A1,弯折部15B上开设有通孔15B1,撞块16,撞块16具有沉孔16A,连接块17,连接块17具有缺口 17A及沉孔17B ;箱体18,箱体18上开设有螺孔18A ;连接块17通过沉孔17B固设于箱体18螺孔18A,同步带压紧板15的弯折部15B通过通孔15B1设置于连接块的缺口 17A中,同步带14处于同步带压紧板15及同步带连接板6之间,螺钉通过撞块沉孔16A及同步带压紧板主体部15A上的通孔与同步带连接板6上的螺孔固接,磁钢7设置于同步带连接板上的未通孔6A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机头回头控制及防撞机构,包括呈左右对称的左限位装置和右限位装置,呈左右对称的左带接近开关装置和右带接近开关装置;左右限位装置和左右带接近开关装置,均固定安装于可带动箱体左右运动的同步装置左右两侧,同步装置上固定有撞块,左右限位装置与撞块两侧面相对应。采用该方案能有效地控制电脑横机机头来回运动及防止机头撞击其它零部件,提高了电脑横机机头的使用寿命及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D04B35/10GK202482599SQ201220086879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唐彪, 钱福海 申请人:绍兴市越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钱福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