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梳理天然纤维的栉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69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梳理天然纤维的栉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梳理天然纤维的栉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然纤维精细化处理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梳理天然纤维的栉梳机。
背景技术
竹纤维、麻纤维等天然纤维具有抗菌保健、凉爽透气、抗紫外线等作用,属于天然环保型纤维,而且可以完全自然降解,在纺织及复合材料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纺纱过程中,对纤维进行梳理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众多梳理技术中,从保护纤维上讲,栉梳原理是最佳选择。栉梳机出现于19世纪初,由手工梳理方式演变来。其基本特征是握持纤维条一端而梳理其余;之后,握持另一端再梳理其余,以达梳理整个纤维条的目的。传统栉梳机,为达到纤维条自动调头的目的,机构十分复杂,机器维护成本高。如CN200620160078. O加长型亚麻栉梳机、CN201010186766. 5 一种环行式汉麻专用栉梳机、CN200720142278. 8 一种开合式亚麻栉梳机、CN200820003113. 7直列式亚麻联合栉梳机等。另外,由于这种机构是间隙式工作,大量能源作了无用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梳理天然纤维的栉梳机,结构简单,纤维条不需调头即可实现梳理纤维条的前端、中段和后端。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梳理天然纤维的栉梳机,包括复数个沿纤维条运动方向并列设置的梳理单元;每所述梳理单元均包括一传送机构、一喂入机构、一梳理部件、一拔取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喂入机构、梳理部件和拔取机构沿天然纤维运动方向依序设置;所述梳理部件具有相互交替分布的栉针阵列和喂入器;所述栉针阵列尖端与喂入机构边缘的最短距离为O. I O. 5mm,所述栉针阵列尖端与拔取机构边缘的最短距离为O. I O. 5mm ;所述喂入器为弹性部件,且该喂入器在旋转状态下紧贴并滑过拔取机构。。较佳地,该栉梳机还包括一位于所述复数个梳理单元下方的传动部件。较佳地,所述复数个梳理单元中的第一个梳理单元还包括一喷雾装置,该喷雾装置设于传送机构上方并位于喂入机构前方。较佳地,所述喂入机构为沟槽罗拉组。较佳地,所述拔取机构为沟槽罗拉组。本实用新型的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栉梳机结构简单,纤维条不需调头即可实现梳理纤维条的前端、中段和后端,既实现了栉梳的握持梳理又做到了连续生产,有效提高了天然纤维的细度、均匀度和柔软度。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0012]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梳理天然纤维的栉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一种梳理天然纤维的栉梳机200,包括复数个沿纤维条I运动方向并列设置的梳理单元2和一位于所述复数个梳理单元2下方的传动部件3。每所述梳理单元2均包括一传送机构21、一喂入机构22、一梳理部件23、一拔取机构24 ;所述传送机构21、喂入机构22、梳理部件23和拔取机构24沿天然纤维I运动方向依序设置;所述复数个梳理单元2中的第一个梳理单元2a还包括一喷雾装置25,该喷雾装置25设于传送机构21上方并位于喂入机构22前方。所述喂入机构22可为沟槽罗拉组;所述拔取机构24可为沟槽罗拉组。所述梳理部件23具有相互交替分布的栉针阵列231和喂入器232 ;所述栉针阵列231尖端与喂入机构22边缘的最短距离为O. I O. 5mm,所述栉针阵列231尖端与拔取机构24边缘的最短距离为O. I O. 5mm ;所述喂入器232为弹性部件,且该喂入器232在旋转状态下紧贴并滑过拔取机构24。请再参阅图I,当应用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栉梳机200对纤维条I进行梳理,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步骤I :纤维条I进入所述复数个梳理单元2中的第一个梳理单元2a,所述纤维条I由传送机构21传送至喂入机构22,在此过程中,喷雾装置25对纤维条I进行持续给湿,使纤维条I的回潮率达13%。因为纤维条I如竹纤维在干燥状态下易脆,而在湿态下强力大幅度降低,因而对纤维条I进行给湿,可使纤维条I在梳理过程中不易断裂的;再由喂入机构22将纤维条I逐渐送出,同时所述梳理部件23顺时针旋转,梳理部件23上的栉针阵列231梳理纤维条I的前端,剔除纤维条I前端的短纤,被剔除的短纤落入所述传动部件3以回收。步骤2 :当纤维条I被喂入机构22送出的长度至能达到拔取机构24时,梳理部件23上的喂入器232将纤维条I的前端喂入拔取机构24,纤维条I的两端在喂入机构22和拔取机构24的握持下,梳理部件23上的栉针阵列231梳理纤维条I的中段,剔除纤维条I中段的短纤,被剔除的短纤落入所述传动部件3以回收。步骤3 :当纤维条I的后端脱出喂入机构22,纤维条I的后端沿着梳理部件23的栉针阵列231或喂入器232前进至自然下垂,随之,所述栉针阵列231梳理纤维条I的后端,剔除纤维条I后端的短纤,被剔除的短纤落入所述传动部件3以回收;步骤4 :所述纤维条I再逐一进入下一梳理单元2,直至所有梳理单元2均完成对该纤维条I的梳理;每所述梳理单元2对纤维条I的梳理方法均与所述第一个梳理单元2的梳理方法相同。梳理部件23的栉针阵列231在旋转过程中会梳理纤维条1,将纤维条I中的短纤剔除,而梳理部件23的喂入器232在旋转过程中,会不断地抖打纤维条1,使纤维条I中的短纤抖落下来,为使栉针阵列231能将纤维条I中的短纤剔除地更干净,同时喂入器232将纤维条I中的短纤抖落地更干净,所述梳理单元2的数量为3个,且第一梳理单元2a中栉针阵列231的线速度为4 10m/min,喂入机构22和拔取机构24的线速度均为2 5m/min ;第二梳理单元2中栉针阵列231的线速度为6 15m/min,喂入机构22和拔取机构24的线速度均为3 7m/min ;第三梳理单元2中栉针阵列231的线速度为8 20m/min,喂入机构22和拔取机构24的线速度均为4 8m/min。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纤维条不需调头即可实现梳理纤维条的前端、中段和后端,既实现了栉梳的握持梳理又做到了连续生产,有效提高了天然纤维的细度、均匀度和柔软
度。·
权利要求1.一种梳理天然纤维的栉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沿纤维条运动方向并列设置的梳理单元;每所述梳理单元均包括一传送机构、一喂入机构、一梳理部件、一拔取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喂入机构、梳理部件和拔取机构沿天然纤维运动方向依序设置;所述梳理部件具有相互交替分布的栉针阵列和喂入器;所述栉针阵列尖端与喂入机构边缘的最短距离为O. I O. 5_,所述栉针阵列尖端与拔取机构边缘的最短距离为O. I O. 5mm ;所述喂入器为弹性部件,且该喂入器在旋转状态下紧贴并滑过拔取机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梳理天然纤维的栉梳机,其特征在于该栉梳机还包括一位于所述复数个梳理单元下方的传动部件。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梳理天然纤维的栉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梳理单元中的第一个梳理单元还包括一喷雾装置,该喷雾装置设于传送机构上方并位于喂入机构前方。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梳理天然纤维的栉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机构为沟槽罗拉组。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梳理天然纤维的栉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拔取机构为沟槽罗拉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梳理天然纤维的栉梳机,包括复数个沿天然纤维运动方向并列设置的梳理单元;每所述梳理单元均包括一传送机构、一喂入机构、一梳理部件、一拔取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喂入机构、梳理部件和拔取机构沿天然纤维运动方向依序设置;所述梳理部件具有相互交替分布的栉针阵列和喂入器;所述栉针阵列尖端与喂入机构边缘的最短距离为0.1~0.5mm,所述栉针阵列尖端与拔取机构边缘的最短距离为0.1~0.5mm;所述喂入器为弹性部件,且该喂入器在旋转状态下紧贴并滑过拔取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纤维条不需调头即可实现梳理纤维条的前端、中段和后端,既实现了栉梳的握持梳理又做到了连续生产。
文档编号D01B5/00GK202705574SQ2012203302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彭建新 申请人:张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