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纤维投纬吸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04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短纤维投纬吸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短纤维投纬吸绒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短纤维生产用吸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织布机上使用棉、人丝等短纤维做纬纱时,由于纬纱的高速退绕,形成气流,产生大量棉尘以及细小的短绒毛(俗称飞花)等纤维形粉尘。纺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纤维形粉尘需要及时地分离排出,否则不仅会影响布面质量和生产进度,而且会使空气质量变差, 降低能见度,恶化工人工作环境,此类粉尘如吸入人体的呼吸道内,会严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此外,纤维形粉尘的大量聚集还会影响机台的清洁、工艺设备的正常运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制约了生产顺畅。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高效节能的短纤维投纬吸绒装置。该装置能有效地去除使用短纤维生产中产生棉尘、飞花等尘污染,保持环境的卫生,吸绒效果好。[0004]本实用新型短纤维投纬吸绒装置包括吸绒罩、至少一层过滤网和吸风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绒罩的顶部有纱线出口孔,所述吸绒罩的底板上设有吸风软管的通孔,所述吸风软管穿过通孔与吸绒罩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吸绒罩的底板与周壁活动连接,至少一层过滤板设置在吸绒罩的底板的上方。[0005]所述吸绒罩的内壁近底板处设有至少一圈平行凸肋,所述过滤板放置凸肋上。[0006]所述所述吸绒罩的内壁上设有两圈平行凸肋,吸绒罩腔内设有两层过滤板。[0007]所述吸绒罩呈圆柱状或圆台状。[0008]本实用新型短纤维投纬吸绒装置固定纬纱架上,纬纱筒置于吸绒罩内,纬纱筒在吸绒罩内高速运转产生的量棉尘以及细小的飞花,立即被吸绒罩吸收。应用本短纤维投纬吸绒罩可以产生如下的优点提高了除尘的效率,真正从源头上切断了棉尘、飞花向空气中扩散的途径;该实用新型吸绒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过滤板、底板与吸绒罩壁可拆卸连接, 故更换过滤板非常方便,可以随时清理吸绒装置内的集绒,使用寿命长;该实用新型吸绒罩可以在较低压力下工作,降低耗能。


[0009]图I是吸绒罩的剖面结构图;[0010]图2是过滤网的A向视图[0011]图中I、吸绒罩;2、底板;3、纱线出口孔;4、纬纱筒;5、过滤板;[0012]5-1、滤孔6、吸风软管;7、凸肋;8、软管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0014]图I是本实用新型短纤维投纬吸绒装置的结构如图所示,包括吸绒罩I、过滤板5和吸风软管6,在吸绒罩的顶部设有纱线出口孔3,吸绒罩的底板2与罩底周壁活动连接,在吸绒罩I的内壁近底板2处设有平行凸肋7,过滤板5放置凸肋7上;吸绒罩的底板2 上设有吸风软管的通孔8,吸风软管穿过通孔8进入吸绒罩内腔到达设置在吸绒罩的底板2 的上方过滤网5处。本短纤维投纬吸绒装置的吸绒罩可以设置呈圆柱状或圆台状,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吸绒罩内壁上设有两圈或多圈平行凸肋,吸绒罩腔内设有两层或多层过滤网。[0015]工作时,将短纤维投纬吸绒装置置于织机的纬纱架上,将纬纱筒放入吸绒装置内, 将吸风软管连接喷水织机的吸水风机管。当织机运转时,伴随着纬纱的高速飞行,产生大量的短纤维的飞花被吸风软管的风力吸附在过滤网上,为了防止飞花伴随纬纱飞出吸绒罩外,本短纤维投纬吸绒装置的纱线出口孔孔口很小,设置成倒锥形。在生产过程中,为有效防止了飞花的过度堆积,一般每四小时更换一次过滤板,待飞花清理干净后,过滤板可以进行重复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地更换过滤板,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和生产时间,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又保证了生产安全,避免了飞花乱飞,减少了污染,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权利要求1.一种短纤维投纬吸绒装置,包括吸绒罩(I)、至少一层过滤板(5)和吸风软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绒罩的顶部有纱线出口孔(3),所述吸绒罩的底板(2)上设有吸风软管的通孔(8),所述吸风软管穿过通孔(8)与吸绒罩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吸绒罩的底板(2)与周壁活动连接,至少一层过滤板(5)设置在吸绒罩的底板(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短纤维投纬吸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绒罩(I)的内壁近底板(2)处设有至少一圈平行凸肋(7),所述过滤板(5)放置凸肋(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纤维投纬吸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绒罩(I)的内壁上设有两圈平行凸肋(7),吸绒罩腔内设有两层过滤板(5)。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短纤维投纬吸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绒罩呈圆柱状或圆台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短纤维投纬吸绒装置,包括包括吸绒罩(1)、至少一层过滤板(5)和吸风软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绒罩的顶部有纱线出口孔(3),所述吸绒罩的底板(2)上设有吸风软管的通孔(8),所述吸风软管穿过通孔(8)与吸绒罩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吸绒罩的底板(2)与周壁活动连接,至少一层过滤板(5)设置在吸绒罩的底板(2)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清理方便,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又保证了生产安全,减少了污染,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文档编号D03J1/00GK202730391SQ20122035631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
发明者冯智男 申请人:苏州迪盛织造整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