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棉机同步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78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抓棉机同步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抓棉机的辅助设备,具体说是一种抓棉机同步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阶段纺织产品多组份差别化生产中,因各种原料性质和静电比电阻不同,使得原料在预处理中做不到均匀开松加湿,这样会造成棉卷直径大小不一,成型不良。还会造成棉卷棉层互相粘连,纤维易粘附在设备表面,导致后道工序中的棉条不匀,粘罗拉,粘皮辊等现象频繁发生,产生大量回花。从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产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抓棉机同步加湿装置,与抓棉机配套使用,实现对原料的均匀加湿,减少静电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抓棉机同步加湿装置,包括:抓棉机中心机壳、抓棉机中心机壳顶部的滑环、抓棉小车悬臂、驱动抓棉小车的电机启动开关、水箱、气流管、水流管、电磁阀、设置在抓棉小车悬臂上的喷嘴,所述的喷嘴有进气口和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棉机中心机壳顶部的滑环中间设置通孔,所述的气流管一端连接气源,另一端从滑环中间通孔引出,并连接到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喷嘴的进气口,所述水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箱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喷嘴的进水口,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连接一同步开关,所述同步开关与所述电机启动开关同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喷嘴包括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气流管配置第一气流控制阀、第二气流控制阀和三通管,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气流管连接三通管一端的进气口,三通管的两出气口接出的两路气流管上分别连接第一气流控制阀和第二气流控制阀的输入端,第一气流控制阀和第二气流控制阀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的进气口。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喷嘴包括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气流管配置第一气流控制阀、第二气流控制阀和三通管,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气流管连接第二气流控制阀的输入端,第二气流控制阀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通管一端的进气口,三通管的一出气口接出的气流管直接与第二喷嘴的进气口连接,三通管的另一出气口接出的气流管设置第一气流控制阀的输入端,第一气流控制阀的输出端与第一喷嘴的进气口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气流控制阀和第二气流控制阀是手动或电动气流调节阀。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气源是空压机或抓棉机的供气气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气流管上设置的电磁阀,电磁阀的控制端连接一同步开关,所述同步开关与所述电机启动开关同步。当纺织原料前处理设备工作时加湿装置同步工作,实施对纺织原料同步喷雾,解决了目前差别化生产中的加湿不匀问题,提高了成卷质量,进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各喷嘴配设的气流控制阀可以根据不同原料有针对性地调节喷雾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同步加湿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同步加湿装置的实施例2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抓棉机同步加湿装置的实施例1,包括:抓棉机中心机壳、抓棉机中心机壳顶部的滑环12、抓棉小车悬臂13、驱动抓棉小车的电机启动开关、水箱
2、气流管3、水流管4、电磁阀10、设置在抓棉小车悬臂13上的喷嘴,所述的喷嘴有进气口和进水口。所述的喷嘴包括第一喷嘴5和第二喷嘴7,所述气流管3配置第一气流控制阀6、第二气流控制阀8和三通管9。所述抓棉机中心机壳顶部的滑环12中间设置通孔,所述的气流管3 —端连接气源1,另一端从滑环12中间通孔引出,并连接到所述电磁阀10的输入端,所述电磁阀10的输出端通过气流管3连接三通管9 一端的进气口,三通管9的两出气口接出的两路气流管3上分别连接第一气流控制阀6和第二气流控制阀8的输入端,第一气流控制阀6和第二气流控制阀8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喷嘴5和第二喷嘴7的进气口。所述水流管4的一端与所述水箱2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的进水口。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1中,第一喷嘴5和第二喷嘴7都可以单独控制其开关和加湿量,不需要单独控制时,将第一、第二气流控制阀6、8开到最大即可。实施例1的电磁阀10的控制端连接一同步开关11,所述同步开关11与所述电机启动开关同步。当抓棉机启动工作时,加湿装置同时工作,实施对纺织原料同步喷雾。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抓棉机同步加湿装置的实施例2,包括:抓棉机中心机壳、抓棉机中心机壳顶部的滑环12、抓棉小车悬臂13、驱动抓棉小车的电机启动开关、水箱
2、气流管3、水流管4、电磁阀10、设置在抓棉小车悬臂13上的喷嘴,所述的喷嘴有进气口和进水口。所述的喷嘴包括第一喷嘴5和第二喷嘴7,所述气流管3配置第一气流控制阀6、第二气流控制阀8和三通管9。所述抓棉机中心机壳顶部的滑环12中间设置通孔,所述的气流管3 —端连接气源1,另一端从滑环12中间通孔引出,并连接到所述电磁阀10的输入端,所述电磁阀10的输出端通过气流管3连接第二气流控制阀8的输入端,第二气流控制阀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通管9 一端的进气口,三通管9的一出气口接出的气流管3直接与第二喷嘴7的进气口连接,三通管9的另一出气口接出的气流管3设置第一气流控制阀6的输入端,第一气流控制阀6的输出端与第一喷嘴5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水流管4的一端与所述水箱2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喷嘴5和第二喷嘴7的进水口。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2中,第一、第二喷嘴5、7与第一、第二气流控制阀6、8的连接方法与图1不同,喷嘴5的进气口上连接第一气流控制阀6,第二气流控制阀8连接在电磁阀10的输出端与三通管9之间,这样,第二气流控制阀8控制着第一、第二喷嘴5、7,第一气气流控制阀6受控于第二气流控制阀8,但可以对第一喷嘴5实施调节。实施例2的电磁阀10的控制端连接一同步开关11,所述同步开关11与所述电机启动开关同步。当抓棉机启动工作时,加湿装置同时工作,实施对纺织原料同步喷雾。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述的第一气流控制阀和第二气流控制阀是手动或电动气流调节阀。所述的气源I是空压机或抓棉机的供气气源。当喷嘴较多时,多个喷嘴和多个气流调节阀可以分级分层连接,组成加湿量大小相间的喷雾效果,以满足不同的加湿需求。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抓棉机同步加湿装置,包括:抓棉机中心机壳、抓棉机中心机壳顶部的滑环、抓棉小车悬臂、驱动抓棉小车的电机启动开关、水箱、气流管、水流管、电磁阀、设置在抓棉小车悬臂上的喷嘴,所述的喷嘴有进气口和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棉机中心机壳顶部的滑环中间设置通孔,所述的气流管一端连接气源,另一端从滑环中间通孔引出,并连接到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喷嘴的进气口,所述水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箱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喷嘴的进水口,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连接一同步开关,所述同步开关与所述电机启动开关同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棉机同步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包括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气流管配置第一气流控制阀、第二气流控制阀和三通管,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气流管连接三通管一端的进气口,三通管的两出气口接出的两路气流管上分别连接第一气流控制阀和第二气流控制阀的输入端,第一气流控制阀和第二气流控制阀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的进气口。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棉机同步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包括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气流管配置第一气流控制阀、第二气流控制阀和三通管,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气流管连接第二气流控制阀的输入端,第二气流控制阀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通管一端的进气口,三通管的一出气口接出的气流管直接与第二喷嘴的进气口连接,三通管的另一出气口接出的气流管设置第一气流控制阀的输入端,第一气流控制阀的输出端与第一喷嘴的进气口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抓棉机同步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气流控制阀和第二气流控制阀是手动或电动气流调节阀。
5.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抓棉机同步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源是空压机或抓棉机的供气气源。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抓棉机同步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源是空压机或抓棉机的供气气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抓棉机同步加湿装置,包括机壳、机壳顶部的滑环、抓棉小车悬臂、电机启动开关、水箱、气流管、水流管、电磁阀、抓棉小车悬臂上的喷嘴,其特点是所述抓棉机中心机壳顶部的滑环中间设置通孔,所述的气流管一端连接气源,另一端从滑环中间通孔引出,并连接到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喷嘴的进气口,所述水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箱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喷嘴的进水口,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连接一同步开关,所述同步开关与所述电机启动开关同步。与抓棉机配套使用,当抓棉机工作时,同步实现对原料的均匀加湿,减少静电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D01G7/06GK203049118SQ20122074376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发明者鞠彦军, 王伟, 李振强, 高新洁 申请人:青岛纺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