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纺面料固色剂及其染色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1663574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纺面料固色剂及其染色处理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毛纺面料固色剂及其染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匀染剂A1%(owf),醋酸B35%(owf),染料CX%(owf),甲酸D1%(owf),甲酸E1%(owf),红矾F15%(owf);上述工艺染色同时,不同阶段用固色剂清洗,染色前处理(A):加入2%(owf)固色剂,在50℃对羊毛进行前处理,染色,增溶处理(B):加入染料同时加1%(owf)固色剂,染色。对酸性媒介染料有增溶作用,染料充分溶解,进入纤维内部,摩擦牢度提高1级。被染物后处理,毛条摩擦牢度提高15~2级,条件为50℃,20min,处理液pH值为5~55,效果显著。染色过程中对染料增溶和染色后处理,摩擦牢度提高2级。
【专利说明】一种毛纺面料固色剂及其染色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毛纺染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毛纺面料固色剂及其染色处理方法。【背景技术】
[0002]毛纺行业羊毛染深色时的摩擦牢度一直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它不仅给梳理、纺纱和织造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而且也达不到面料和服装的环保要求。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一是羊毛品质羊毛纤维本身含有羊脂、羊汗以及在毛条加工过程中为便于梳理加入的滑石粉,在染色过程中这些将会阻碍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导致染色后“浮色”产生,从而使摩擦牢度降低。二是染色处方在整个染色体系中,染料、助剂与纤维之间缔合力的强弱,对染料能否顺利到达纤维内部有很大影响。由于分子量大、立体位阻大的染料很难渗透到纤维内部,所以,染色处方中染料、助剂如选用不当,也会引起摩擦牢度的下降。另外,染色处方中染料总用量过多,纤维表面“杂质”增多,同样会引起摩擦牢度的下降。三是染料性能染料中大多含有无机电解质添加剂成分,这些无机盐成分不仅会阻碍染料溶解,更有促使染料盐析或形成色淀的作用,尤其是媒介染料,在媒介处理时更容易在纤维表面形成色淀,造成“浮色”。另外,染料结晶度大、颗粒粗会影响其在水中的分散和溶解,阻碍了染料顺利到达纤维内部,容易造成“浮色”。
[0003]四是染色过程染色过程中若染料上染过快过于集中,则染料多会集中在纤维表面,阻碍了染料进一步向纤维内部扩散,使最终上染率低,在媒介处理时形成色淀,构成“浮色”。另外,媒介染料染色时,媒介前染料上染率越高,对提高摩擦牢度越有利。基于上述几点,要使摩擦牢度得到提高,就必须采取在染色过程中添加合适的助剂,以提高染料的摩擦牢度。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了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E O值(环氧乙烷加成数)为8时的强洗涤性和E O值为15时的强乳化作用对染色中产生的“浮色”进行洗涤并将其乳化分散于水中,弱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与染料结合后起到固色作用,并在纤维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达到提高摩擦牢度的目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6]一、固色剂配方及其使用工艺:
[0007]匀染剂A 1%( owf),醋酸 B 35%( owf),染料 C X %( O w f ),甲酸 D1%( owf),甲酸E 1%( ο w f ),红矾F 15%( owf)。在用上述工艺染色的同时,在不同的阶段分别用固色剂P S进行清洗处理,染色前处理(A ):加入2%( ο w f )固色剂P S,在50°C对羊毛进行前处理,然后根据染色工艺染色。增溶处理(B ):加入染料时同时加入1%( ο w f )固色剂P S,然后根据染色工艺染色。
[0008]二、固色剂媒介前处理(C):
[0009]染色进行至染料上染完全后(媒介处理前),加入2%( owf)固色剂P S,在50°C处理20 m i η,换染浴后进行媒介处理,按照染色工艺媒介阶段工艺进行。
[0010]三、固色剂染色后处理(D):
[0011]按照染色工艺染色完毕后,加入2%( O w f )固色剂P S,在50°C处理20 m iη,降温出缸。
[0012]四、固色剂P S的增溶效果:
[0013]取4%酸性媒介漂兰B溶液50 m I置于烧杯中,加入10%元明粉溶液5 m I,发现溶液中出现絮状沉淀,然后在溶液中加入I g L固色剂P S后,沉淀消失,并且2天后仍为清澈透明溶液。
[0014]所述的洗涤固色剂是利用了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E O值(环氧乙烷加成数)为8时的强洗涤性和E O值为15时的强乳化作用,对染色中产生的“浮色”进行洗涤,并将其乳化分散于水中,弱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与染料结合后起到固色作用,并在纤维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达到提高摩擦牢度的目的。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①在酸性媒介染料染羊毛时,羊脂、羊汗以及滑石粉等杂质产生的“浮色”不是影响摩擦牢度的主要原因。②媒介前染料获得尽可能高的上染率,也是减少“浮色”提高摩擦牢度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好是排掉残液重新换染液后进行媒介处理。③固色剂P S对酸性媒介染料有明显的增溶作用,增溶后染料充分溶解,能够顺利进入纤维内部,摩擦牢度可提高I级。④染色后对被染物进行后处理,处理后的毛条摩擦牢度能提高15?2级,后处理的条件为50°C,20 m i η,处理液ρ H值为5?55,效果显著。⑤在染色过程中同时对染料增溶和染色后处理,可使摩擦牢度提高2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例一、一种毛纺面料固色剂及其染色处理方法
[0017]1、用相同的染色处方分别对同一批羊毛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染色,对染色后的毛条进行摩擦牢度实验。
[0018]工艺配方:匀染剂A 1%( owf),醋酸 B 35%( owf),染料 C X %( owf),甲酸D 1%( owf),甲酸E 1%( ο w f ),红矾F 15%( owf)。在用上述工艺染色的同时,在不同的阶段分别用固色剂P S进行清洗处理,具体方法如下,染色前处理(A):加入2%( owf)固色剂P S,在50°C对羊毛进行前处理,然后根据染色工艺染色。增溶处理(B ):加入染料时同时加入1%( O w f )固色剂P S,然后根据染色工艺染色。
[0019]媒介前处理(C):染色进行至染料上染完全后(媒介处理前),加入2%( O wf )固色剂P S,在50°C处理20 m i η,换染浴后进行媒介处理,按照染色工艺媒介阶段工艺进行。
[0020]染色后处理(D):按照染色工艺染色完毕后,加入2%( O w f )固色剂P S,在50°C处理20 m i η,降温出缸。
[0021]2、固色剂
[0022]固色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弱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
[0023]2.1增溶作用固色剂中含有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高效增溶作用。酸性媒介染料是水溶性染料,所能用的增溶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 L B )必须与染料匹配,又因为增溶剂与染料生成混合胶束后其亲水性会下降,故在选用增溶剂时其H L B值应比染料稍大为宜。增溶剂复配物的H L B值分量之和应在180?220之间。经测定,固色剂的H L B值为196,符合增溶原则。下述实验可验证固色剂的增溶效果。取4%酸性媒介漂兰B溶液50 m I置于烧杯中,加入10%元明粉溶液5 m I,发现溶液中出现絮状沉淀,然后在溶液中加入I g L固色剂后,沉淀消失,并且2天后仍为清澈透明溶液。
[0024]2.2洗涤固色作用固色剂利用了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E O值(环氧乙烷加成数)为8左右时的强洗涤性和E O值为15左右时的强乳化作用对染色中产生的“浮色”进行洗涤并将其乳化分散于水中,弱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与染料结合后起到固色作用,并在纤维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达到提高摩擦牢度的目的。
[002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①用固色剂进行前处理,对酸性媒介染料染羊毛的摩擦牢度只勉强提高05级,说明在酸性媒介染料染羊毛时,羊脂、羊汗以及滑石粉等杂质产生的“浮色”不是影响摩擦牢度的主要原因。②媒介处理前加入固色剂,摩擦牢度只提高05级,所以,媒介前染料获得尽可能高的上染率,也是减少“浮色”提高摩擦牢度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好是排掉残液重新换染液后进行媒介处理。③固色剂P S对酸性媒介染料有明显的增溶作用,增溶后染料充分溶解,能够顺利进入纤维内部,摩擦牢度可提高I级。④染色后对被染物进行后处理,处理后的毛条摩擦牢度能提高15?2级,后处理的条件为50°C,20 m i η,处理液ρ H值为5?55,效果显著。⑤在染色过程中同时对染料增溶和染色后处理,可使摩擦牢度提高2级。
【权利要求】
1.一种毛纺面料固色剂及其染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为:匀染剂A 1%( ο wf ),醋酸 B 35%( O w f ),染料 C X %( ο w f ),甲酸 D 1%( ο w f ),甲酸 E 1%( o wf ),红矾F 15%( owf);在用上述工艺染色的同时,在不同的阶段分别用固色剂进行清洗处理,染色前处理(A ):加入2%( O w f )固色剂,在50°C对羊毛进行前处理,然后根据染色工艺染色,增溶处理(B ):加入染料时同时加入1%( owf)固色剂,然后根据染色工艺染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毛纺面料固色剂及其染色处理方法其固色剂媒介前处理(C):染色进行至染料上染完全后(媒介处理前),加入2%(owf)固色剂,在50°C处理20m i η,换染浴后进行媒介处理,按照染色工艺媒介阶段工艺进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毛纺面料固色剂及其染色处理方法其固色剂染色后处理(D):按照染色工艺染色完毕后,加入2%(O w f )固色剂,在50°C处理20 m i η,降温出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毛纺面料固色剂及其染色处理方法其固色剂的增溶效果实验显示:取4%酸性媒介漂兰B溶液50 m I置于烧杯中,加入10%元明粉溶液5 m I,发现溶液中出现絮状沉淀,然后在溶液中加入I g L固色剂后,沉淀消失,并且2天后仍为清澈透明溶液。
5.一种毛纺面料固色剂及其染色处理方法所述的洗涤固色剂是利用了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E O值(环氧乙烷加成数)为8时的强洗涤性和EO值为15时的强乳化作用,弱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与染料结合后起到固色作用,并在纤维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达到提高摩擦牢度的目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毛纺面料固色剂及其染色处理方法所述的在酸性媒介染料染羊毛时,羊脂、羊汗以及滑石粉等杂质产生的“浮色”不是影响摩擦牢度的主要原因。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毛纺面料固色剂及其染色处理方法所述的染色后对被染物进行后处理,处理后的毛条摩擦牢度能提高15?2级,后处理的条件为50°C,20 m i η,处理液P H值为5?55,效果显著。⑤在染色过程中同时对染料增溶和染色后处理,可使摩擦牢度提高2级。
【文档编号】D06P3/14GK104032600SQ201310073193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7日
【发明者】张天国 申请人:张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