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29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绒布的后整理工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广大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纺织业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纺织品的品种、品质、风格和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纺织品企业在深加工、精加工、多品种、功能布料的开发上要求越来越高,纺织品的后整理技术无疑担当着重要角色,后整理助剂使纺织品幅宽均一,尺寸和形态稳定,增进和美化纺织品的外观,改善纺织品的手感,赋予纺织品一定的特殊功能,但是,现有的纺织品的后整理助剂,对于平绒布的使用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平绒布的绒感饱满、手感柔软、更富弹性、增加了平绒布的耐磨性、专门针对平绒布使用的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成分组成:3-4份的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0.5-1.5份的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和I份的阳离子烯烃化合物,其余为水,所述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的PH值为3-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中还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镁,所述氯化镁占所述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的重量百分比为15-25%。
·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的浓度为40-150克/升,所述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在20度时密度为1.23克/立方厘米。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的浓度为5-20克/升,所述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在20度时密度为1-1.02克/立方厘米。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阳离子烯烃化合物的浓度为10-20克/升,所述阳离子烯烃化合物在20度时密度为1-1.05克/立方厘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使得平绒布的色彩更饱满浓艳、绒感饱满、更富弹性、增加了平绒布的耐磨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1:
一种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成分组成:3.5份的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I份的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和I份的阳离子烯烃化合物,其余为水,所述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的PH值为5,即本实施例中,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的配比为:使用I个单位重量的阳离子烯烃化合物,I个单元重量的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3.5个单位重量的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另外,所述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中还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镁,所述氯化镁占所述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的重量百分比为20%,即本实施例中氯化镁的含量为0.7个单位重量。另外,所述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的浓度为40克/升,所述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在20度时密度为1.23克/立方厘米。另外,所述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的浓度为5克/升,所述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在20度时密度为I克/立方厘米。另外,所述阳离子烯烃化合物的浓度为10克/升,所述阳离子烯烃化合物在20度时密度为I克/立方厘米。本实施例中,首先按比例称取相应的上述组分,接着将3.5个单位重量的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稀释成40克/升浓度的溶液,将I个单位重量的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稀释成5克/升浓度的溶液,将I个单位重量的阳离子烯烃化合物稀释成10克/升浓度的溶液,然后用0.7个单位的氯化镁溶于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溶液中,一边加入水,一边充分搅拌,完成溶解后,再一边加入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溶液和阳离子烯烃化合物溶液,一边搅拌,直到形成均相的溶液,即得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本实施例中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使得平绒布的色彩更饱满浓艳、绒感饱满、更富弹性、增加了平绒布的耐磨性、反复洗涤仍能保持其特性。实施例2:
一种平绒布的后整 理助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成分组成:4份的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I份的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和I份的阳离子烯烃化合物,其余为水,所述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的PH值为4.5,即本实施例中,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的配比为:使用I个单位重量的阳离子烯烃化合物,I个单元重量的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4个单位重量的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另外,所述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中还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镁,所述氯化镁占所述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的重量百分比为20%,即本实施例中氯化镁的含量为0.8个单位重量。另外,所述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的浓度为150克/升,所述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在20度时密度为1.23克/立方厘米。另外,所述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的浓度为20克/升,所述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在20度时密度为1.02克/立方厘米。另外,所述阳离子烯烃化合物的浓度为20克/升,所述阳离子烯烃化合物在20度时密度为1.05克/立方厘米。本实施例中,首先按比例称取相应的上述组分,接着将4个单位重量的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稀释成150克/升浓度的溶液,再用0.8个单位的氯化镁溶于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溶液中,一边加入水,一边充分搅拌,完成溶解后,再一边加入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和阳离子烯烃化合物,一边搅拌,直到形成均相的溶液,即得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使用本实施例中的后整理助剂处理平绒布时,尤其是纤维素纤维超过95%的平绒布面料,处理后的平绒布色泽饱满、更富弹性、平绒布的绒感更丰富、手感细腻柔软、赋予平绒布丝绸般的触感、并且增加了平绒布免熨烫的效果、使得平绒布的外观平整美观度高、提高了平绒布的耐磨性。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使得平绒布的色彩更饱满浓艳、绒感饱满、更富弹性、增加了平绒布的耐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比的成分组成3-4份的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O. 5-1. 5份的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和I份的阳离子烯烃化合物,其余为水,所述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的PH值为3-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中还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镁,所述氯化镁占所述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的重量百分比为15-25%。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的浓度为40-150克/升,所述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在20度时密度为I.23克/立方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的浓度为5-20克/升,所述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在20度时密度为1-1. 02克/立方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烯烃化合物的浓度为10-20克/升,所述阳离子烯烃化合物在20度时密度为1-1. 05克/立方厘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成分组成3-4份的改性的N-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0.5-1.5份的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和1份的阳离子烯烃化合物,其余为水,所述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的PH值为3-7。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平绒布的后整理助剂使得平绒布的色彩更饱满浓艳、绒感饱满、更富弹性、增加了平绒布的耐磨性。
文档编号D06M13/325GK103255617SQ20131017825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5日
发明者陆永平 申请人:江苏格玛斯特种织物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