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棉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07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棉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棉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将竹纤维和棉纤维经混纺制成纱线,然后再织部即得。所得面料经印染加工处理后,做出的服装具有吸湿透气、悬垂保形、易洗易干、凉爽舒适、光泽柔和和抑菌保健等特性。加之竹纤维具有特殊的结构,截面呈高度“中空”被称为“会呼吸的面料”和“绿色面料”,有关方面检测竹纤维还,有独特的抗菌功能。
【专利说明】一种竹棉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竹棉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物质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对衣着的需求已从耐穿转向追求良好的服用性能,这已成为未来纺织面料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利用新型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改善面料的服用性能是产、学、研发展的方向。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棉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利用经纬纱均为精梳的竹棉混纺纱制织,经印染加工处理后,做出的服装具有吸湿透气、悬垂保形、易洗易干、凉爽舒适、光泽柔和和抑菌保健等特性。
[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竹棉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 I)竹棉混纺纱的制备
[0007]开清棉:轻打多松,适当减慢A092给棉机与A076成卷机的打手速度,以减轻纤维损伤及返花造成的棉结;
[0008]梳棉:采用“轻定量、低车速、较大隔距,降低锡林刺辊转速,适当放大锡林与盖板、刺辊与给棉板的隔距”。以减少纤维损伤,保证纤维伸直、平行分离;
[0009]并条:采用“轻加压、大隔距、中定量、低车速”的工艺;
[0010]粗纱:采用“大隔距、小张力、中加压、后区牵伸偏大、轻定量”的工艺原则,同时粗纱捻系数比正常纯棉纱加10 - 20% ;
[0011]细纱:主要降低成纱条干cv%、细节、粗节和棉结为重点,采用合理的后区牵伸倍数,适当的钳口隔距,并使用软弹性皮辊;
[0012]筒子工序:要控制好车间温湿度,防止纱线吸湿过大伸长变形,同时工艺上采用较大的张小的张力配置;
[0013](2)织部
[0014]整经工序:选用贝宁格整经机,稳定车速500-600转/分,要求各班车速一致,以控制三均匀;
[0015]配浆工艺:浆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磷酸酯变性淀粉70-80、PVA 20-30,SL-90丙稀酸浆料20-30、SL — O丙稀酸浆料2_4,将上述原料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制成固含量为10-15%的浆料即可;
[0016]浆纱工艺:采用“中上浆、低粘度、重被覆、求渗透、小张力、轻加压”的工艺,选择祖克S432浆纱机,浆槽温度88 - 920C,烘房温度100 — 115°C ;浆纱分区张力:退绕张力5OO-55O N、喂入张力200_250N、湿区张力400-450N、干区张力1200_1300N、卷绕张力2000-2200N、压纱力2200-2500N ;车速和回潮需相配合,车速稍慢在35 — 55米/分,回潮率在 7.5 — 9% ;
[0017]织造工序:在舒美特喷气织机上织造,采用“小张力、中开口、低后梁”的工艺,开口时间为280-300°,温度为25-28°C,车速控制在550 — 600转/分,相对湿度控制在65 —68%,该织物为(I / 1+3 / I)小提花组织,即为I / I平纹在前3 / I在后的穿综方法,边部穿法由原来利用3 / I地组织,后另外增加1、2两页综框,用2 / 2独立边。
[00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9]本发明竹棉混纺面料就是利用经纬纱均为精梳的竹棉混纺纱制织,所得面料经印染加工处理后,做出的服装具有吸湿透气、悬垂保形、易洗易干、凉爽舒适、光泽柔和和抑菌保健等特性。加之竹纤维具有特殊的结构,截面呈高度“中空”被称为“会呼吸的面料”和“绿色面料”,有关方面检测竹纤维还,有独特的抗菌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一种竹棉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1 ] (I)竹棉混纺纱的制备
[0022]开清棉:轻打多松,适当减慢A092给棉机与A076成卷机的打手速度,以减轻纤维损伤及返花造成的棉结;
[0023]梳棉:采用“轻定量、低车速、较大隔距,降低锡林刺辊转速,适当放大锡林与盖板、刺辊与给棉板的隔距”。以减少纤维损伤,保证纤维伸直、平行分离;
[0024]并条:采用“轻加压、大隔距、中定量、低车速”的工艺;
[0025]粗纱:采用“大隔距、小`张力、中加压、后区牵伸偏大、轻定量”的工艺原则,同时粗纱捻系数比正常纯棉纱加15% ;
[0026]细纱:主要降低成纱条干CV%、细节、粗节和棉结为重点,采用合理的后区牵伸倍数,适当的钳口隔距,并使用软弹性皮辊;
[0027]筒子工序:要控制好车间温湿度,防止纱线吸湿过大伸长变形,同时工艺上采用较大的张小的张力配置;
[0028]竹棉混纺纱的质量指标如下表:
[0029]
【权利要求】
1.一种竹棉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竹棉混纺纱的制备 开清棉:轻打多松,适当减慢A092给棉机与A076成卷机的打手速度,以减轻纤维损伤及返花造成的棉结; 梳棉:采用“轻定量、低车速、较大隔距,降低锡林刺辊转速,适当放大锡林与盖板、刺辊与给棉板的隔距” 以减少纤维损伤,保证纤维伸直、平行分离; 并条:采用“轻加压、大隔距、中定量、低车速”的工艺; 粗纱:采用“大隔距、小张力、中加压、后区牵伸偏大、轻定量”的工艺原则,同时粗纱捻系数比正常纯棉纱加10 - 20% ; 细纱:主要降低成纱条干CV%、细节、粗节和棉结为重点,采用合理的后区牵伸倍数,适当的钳口隔距,并使用软弹性皮辊; 筒子工序:要控制好车间温湿度,防止纱线吸湿过大伸长变形,同时工艺上采用较大的张小的张力配置; (2)织部 整经工序:选用贝宁格整经机,稳定车速500-600转/分,要求各班车速一致,以控制三均匀; 配浆工艺:浆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磷酸酯变性淀粉70-80、PVA 20-30、SL—90丙稀酸浆料20-30、SL — O丙稀酸浆料2-4,将上述原料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制成固含量为10-15%的浆料即可; 浆纱工艺:采用“中上浆、低粘度、重被覆、求渗透、小张力、轻加压”的工艺,选择祖克S432浆纱机,浆槽温度88 — 92°C,烘房温度100 — 115°C;浆纱分区张力:退绕张力500-550N、喂入张力200_250N、湿区张力400-450N、干区张力1200-1300N、卷绕张力2000_2200Ν、压纱力2200-2500Ν ;车速和回潮需相配合,车速稍慢在35 — 55米/分,回潮率在7.5 — 9%; 织造工序:在舒美特喷气织机上织造,采用“小张力、中开口、低后梁”的工艺,开口时间为280-300°,温度为25-28°C,车速控制在550 — 600转/分,相对湿度控制在65 - 68%,该织物为(I / 1+3 / I)小提花组织,即为I / I平纹在前3 / I在后的穿综方法,边部穿法由原来利用3 / I地组织,后另外增加1、2两页综框,用2 / 2独立边。
【文档编号】D03D13/00GK103451803SQ201310347457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0日
【发明者】郭淑华, 任学超, 李飞 申请人:郭淑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