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65938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方法与装置,在环锭细纱机的前罗拉输出侧纱道上,设置有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从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一经前罗拉钳口输出,即被从负压气仓上的进纱孔中产生的气流引入进纱孔集聚成束、捻合成纱,纺纱采用负压气流,即时吸引、集聚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通过调整、改变进纱孔与纤维须条的相对位置、改变进纱孔口的形状、改变进纱孔纱道内腔的形状,阻止位于须条边际的单纤维和纤维头端的飘散,控制纤维束内纤维的捻合效果,减少长毛羽的产生,在纺纱过程中,改变纤维须条捻回的加捻三角区形态,影响纤维在成纱中的分布与结构,改变纱线的力学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纺纱成形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方法及适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纱线长毛羽是纱线的有害疵点,纱线的结构对纱线的力学性能关系很大,为了在环锭细纱加工工序中细消除有害长毛羽,改善纱线的力学性能,人们针对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的集聚与捻合,提出了多种纺纱方法:紧密纺——在纤维输出前罗拉,进入加捻区前,利用气流把纤维须条,集合在一个多孔的表面上,因负压气流吸力作用被聚集,缩小钳口处纤维须条宽度;赛络纺一一在细纱机上喂入两根保持一定间距的粗纱,经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这两根单纱须条,由于捻度的传递而使单纱须条上带有少量的捻度,拼合后被进一步加捻成类似合股的纱线;赛络菲纺——在赛络纺基础上变化,在环锭细纱机将一根长丝与另一根牵伸后的短纤维须条交捻成纱;索罗纺纱——在前罗拉下加装一个表面有许多沟槽的分割罗拉,利用沟槽将前钳口下输出的扁平须条分割成许多窄条,这些纤维窄条由于捻度传递而围绕自身捻心回转,带有小量捻度,再被汇聚加捻,形成类似多股纱条捻成的缆绳纱;赛络紧密纺——以紧密纺为基础,配以赛络纺特色;喷气纺——利用喷射气流对牵伸后纤维条施行假捻时,纤维条上一些头端自由纤维包缠在纤维条外围。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方法,采用负压形成气流,进纱口直接吸入、集聚纤维须条,采用动态进纱口,变动加捻三角区形态,减少长毛羽的产生,改变纱线的力学性能。
[0004]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接头方法,用于本发明纺纱方法的实现。
[0005]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装置,在前罗拉输出侧设置带移动接头指的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以实现本发明纺纱方法与接头方法。
[0006]本发明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方法,在环锭细纱机的前罗拉输出侧纱道上,设置有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主体是一个与负压空气源连通、内腔保持有一定空气负压的负压气仓,负压气仓上设有贯通负压气仓内外的进纱口纱道和出纱口纱道,纱道中因负压而产生由外向内流向负压气仓内腔的气流,进纱口纱道的进纱口贴近前罗拉钳口,纺纱时,经罗拉牵伸后的一束或二束纤维须条,一经前罗拉钳口输出,立即被负压气仓上进纱口纱道中的气流吸引进入进纱口纱道,在进纱口纱道的进纱口,受进纱口形状及进纱口与纤维须条相对位置的限止集聚成束,同时在细纱机锭子或假捻器的转动作用下,纱线捻回传递至进纱口前后,在进纱口与前罗拉钳口之间形成加捻三角区,加捻三角区的纤维在气流引导、进纱口形状与位置的限止下,集聚捻合成纱,捻合后的纱线从负压气仓上的出纱口纱道引出,经导纱钩、钢丝圈后卷绕在纱管上,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方法采用负压产生的气流,用直接吸入的方式,在靠近前罗拉钳口处,即时吸引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进入进纱口纱道,阻止位于纤维须条边缘的单纤维和纤维头端的飘散,通过变动进纱口与前罗拉输出纤维须条的相对位置、改变进纱口端口截面的形状,控制纤维须条的集聚与加捻三角区的形态,采用锭子(带动钢丝圈)或假捻器的回转捻转纱线,在加捻三角区中边集聚、边捻转,实现气流集聚与加捻同步作用,减少纱线上长毛羽的产生,改变纱线的力学性能,所述的变动进纱口与前罗拉输出纤维须条的相对位置,是事先调正,在纺纱过程中保持不变,或者是在纺纱过程中,动态变动进纱口与前罗拉输出纤维须条的相对位置。
[0007]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环锭细纱机牵伸机构每锭喂入牵伸的粗纱条是单根,经前罗拉输出的单束纤维须条被气流吸入进纱口纱道、经出纱口纱道引出,纤维须条的加捻,是在锭子(带动钢丝圈)或假捻器的转动作用下,被回转捻合成纱,或者环锭细纱机牵伸机构每锭喂入牵伸的粗纱条是并行的二根,经前罗拉输出的二束纤维须条,在气流的作用下,分别经Y形进纱口纱道的二个进纱口吸入,在进纱口纱道中汇聚、捻合,从出纱口纱道引出,纤维须条是在锭子(带动钢丝圈)或假捻器的转动作用下,回转捻合成纱,气流对前罗拉输出的二束纤维须条分别集聚成束后,再汇聚捻合,二束纤维须条呈股纱结构抢合。
[0008]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在纺纱过程中,负压气仓上进纱口纱道的进纱口与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或者进纱口纱道的进纱口与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相对位置是动态变化的,动态变化时,负压气仓上的进纱口始终以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中心为中轴线,沿罗拉轴的水平方向左右快速摆动,确定进纱口摆动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所纺粗纱条纤维的平均长度L (mm)、前罗拉线表面线速度S (mm /秒),在前罗拉转过等同于纤维平均长度L周长时,进纱口至少要完成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一个单向摆动,即每秒钟以左右往复为一个循环的摆动频率,大于S / 2L次,进纱口纱道的进纱口与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相对位置的动态变化,使以前罗拉钳口处纤维须条宽度为底边、两侧纤维为斜边、纤维捻合角为顶点的加捻三角形,随进纱口的左右摆动,加捻三角区纤维捻合角的位置随之移动发生变化,造成加捻三角区两侧的纤维在捻合过程中,张力发生变化,力口剧两侧纤维内外交替转移的变化程度,通过控制进纱口的摆动频率,实现控制纤维在纱线加捻过程中,发生内外转移变化的程度,改变纱线结构,最终改变纱线的力学性能。
[0009]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接头方法,纺纱开机时或断头后,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被进纱口纱道中的气流吸入负压气仓,在负压气仓内部,吸入的纤维须条顺着气流方向,被引向、进入与负压气源连通的接入口,负压气仓内采用一个可伸缩移动的接头指,接头指上设一条贯通负压气仓内外的出纱口纱道,并设有辅吸气道,生头引纱时,接头指向外退出,处于引纱位置,此时,在负压气仓内负压空气产生的气流作用下,生头引纱可逆着纺纱引离的方向,从接头指贯通负压气仓内外的出纱口纱道,吸入到负压气仓内,控制生头引纱一定吸入长度,吸入的生头引纱尾端将顺着负压气仓内气流流向,飘向纤维须条吸走的同一方向,推进可移动的接头指至顶点接头位置,生头弓I纱尾端与纤维须条重合,接头指进口端的外侧面与负压气仓中的内壁构成对生头引纱尾端与纤维须条的柔弹性夹持或微间隙夹持,被夹持的生头引纱纱尾可在纺纱张力的作用产生滑移,同时随着接头指推进至顶点,接头指上的辅吸气道与负压气源接通,负压气源通过辅吸气道产生的气流,改变接头指上出纱口纱道进口端局部纱道内的气流流向,吸引纤维须条进入接头指出纱口纱道的进口端,纤维须条在气流吸引与生头引纱的滑移磨擦带动下,进入接头指出纱口纱道,与生头引纱纱尾端捻合,带动纤维须条的回转加捻,实现生头引纱与纤维须条的捻合接头,松开推进的接头指,接头指在弹簧弹力的作用或加上人工的操作下,回复至正常纺纱位置,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接头利用接头指在负压气仓内位置的移动变化,实现引纱、接头、纺纱,生头引纱通过负压气仓内负压产生的气流,从出纱口纱道逆向吸入负压气仓内,吸入的生头引纱长度是受控制的,在负压气仓内,生头引纱纱尾随可移动的接头指的移动而移动,在接头位置,生头引纱贴近、接触吸入负压气仓内的纤维须条,并受接头指外壁与负压气仓内壁的夹持,其夹持力的大小,能保证生头引纱在纺纱张力的作用下,从出纱口纱道引离,在接头指移动至接头位置时,接头指上的辅吸气道与负压气源接通,负压气源通过辅吸气道产生的气流,改变接头指上出纱口纱道进口端局部纱道内的气流流向,在生头引纱纱尾端的摩擦带动和气流的吸引引导下,纤维须条进入出纱口纱道,与生头引纱在出纱口纱道中重合,在锭子或假捻器的转动作用下,纤维须条与生头引纱纱尾捻合连接。
[0010]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接头方法,在接头过程中,因引纱、接头、纺纱的需要,在接头指移动至不同的位置时,通过空气阀门开、关或者负压空气源接入口与辅吸气道之间的通、闭,负压空气源接入口有效口径大、小变动,改变负压气仓内腔、辅吸气道、出纱口纱道中气流流量、方向,接头指处于引纱位置、接头位置是依靠可调节的限位板、限位块控制,接头指从接头位置调整至纺纱位置是通过弹簧弹力自动回复或人工手动操作,接头指从纺纱位置退出至引纱位置是人工手动控制,或者是通过在纱线通道上设置纱线断头传感器,在纱线断头后,通过电磁动程开关,自动将接头指退至引纱位置。
[0011]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装置,装置是由支架、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和至少一个负压空气源组成,所述的支架用于安装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所述的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的主要组件是负压气仓、进纱口导纱器、接头指,负压气仓、进纱口导纱器、接头指是单个零件或者是多个零件组合而成的组合件,所述的负压空气源是对空气抽吸产生负压的设备,负压气仓上至少有一个负压气源接入口,负压气仓至少与一个负压空气源连通,负压气仓与多个负压空气源连接时,各负压空气源的负压值不同,与其连通的负压气源接入口产生的空气负压值就不同,各接入口连通的方式是持续连通、或者是通过气阀控制间断连通,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的负压气仓位于前罗拉输出侧钳口至导纱钩的纱线通道上,负压气仓在纱线通道靠前罗拉一侧设有进纱口导纱器,进纱口导纱器上具有管孔状的进纱口纱道,进纱口纱道孔径I?5mm,长度4?20mm,进纱口纱道的进纱口贴近前罗拉钳口,进纱口纱道的另一端通向负压气仓内腔,不同型号、规格、不同纱道形状的进纱口导纱器,与负压气仓连接部位的形状、尺寸一致可互换,负压气仓内腔有一个可伸缩移动的接头指,接头指上有一条贯通负压气仓内外的出纱口纱道,纱道孔径I?5mm,接头指上出纱口纱道的进口端处于负压气仓内,另一端出纱口处于负压气仓外,进纱口导纱器的进纱口纱道与接头指上的出纱口纱道构成负压气仓内部的导纱通道,接头指上至少有一条与出纱口纱道连通的辅吸气道,辅吸气道轴线与出纱口纱道轴线成一锐角夹角,夹角范围在10?45°,由外向内斜向出纱口纱道进口端方向,辅吸气道连通出纱口纱道的孔径为0.2?0.8mm,辅吸气道另一端,在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时,与负压气源连通,在负压作用下,从辅吸气道至接头指出纱口纱道的进口端产生吸入的气流,吸引纤维须条随生头引纱纱尾进入接头指出纱口纱道的进口端,接头指进口端的外形是圆锥形,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时,与接头指进口端圆锥形相对应部位的进纱口导纱器或负压气仓的内腔形状为圆锥孔形,接头指进口端的圆锥体伸入进纱口导纱器或负压气仓的圆锥孔内,构成对生头引纱尾端与纤维须条的柔弹性或者微间隙、可滑移的夹持。
[0012]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装置,接头指推进至接头位置,与进纱口导纱器或负压气仓的内壁贴近或接触,构成对生头引纱尾端与纤维须条的柔弹性或者微间隙、可滑移的夹持,接头指进口端圆锥体外表是光滑的或者是覆有弹性胶质圈,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时,弹性胶质圈与进纱口导纱器或负压气仓的圆锥孔壁形成对生头引纱纱尾与纤维须条的柔弹性接触,接头指是一个整体单件或者是由接头指头、接头指套、弹簧组成的组合件,接头指套、弹簧套装在接头指头上,接头指推进时,接头指套通过弹簧推动接头指头与气仓内壁接触,形成对生头引纱纱尾与纤维须条的弹性夹持,用调整弹簧规格、调整控制动程的限位块,控制其弹性夹持力,或者接头指进口端圆锥体外表面是光滑的、或者接头指进口端圆锥体外表面沿锥线有凹槽,或者沿圆周有凹凸边缘,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时,接头指进口端外表面与负压气仓圆锥孔壁形成直线的或者是曲线的微间隙,在生头引纱在纺纱张力作用下引离时,对生头引纱纱尾产生磨擦阻力,形成松弛可滑移的夹持,阻缓生头引纱的引离速度,使生头引纱纱尾的滑移速度与纤维须条的输出速度保持大致相等。
[0013]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装置,可移动的接头指上有一个与负压气仓接入口对应的轴肩,控制负压气源接入口有效口径的大小,在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时,轴肩随接头指的移动,可减小或者堵住连通负压气仓内腔的负压气源接入口。
[0014]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装置,移动的接头指在纺纱、生头、接头的各环节,有三种状态位置:纺纱位置、引纱位置、接头位置,接头指处于引纱位置,接头指伸出的极限位置受限位板限止,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接头指推进的极限位置受限位块限止,限位块的限位位置可作微调,接头指由接头位置退至纺纱位置,是受回复弹簧的作用,回复弹簧安装在负压气仓上,在接头指推进至接头位置时,回复弹簧被压缩,推力释放时,回复弹簧的弹力将接头指回复至纺纱位置,回复弹簧对接头指的回复动程可调,在断头后,接头指由人工操作退至引纱位置或由电磁控制自动退至引纱位置,或者移动的接头指在纺纱、生头、接头的各环节是二种状态位置:纺纱与引纱位置、接头位置,接头指处于纺纱与引纱位置,接头指伸出的极限位置受限位板限止,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接头指推进的极限位置受限位块限止,限位块的限位位置可作微调,接头指由纺纱与引纱位置推进至接头位置,或由接头位置退至纺纱与引纱位置,是受人工的操作控制,直接退至纺纱与引纱位置,或者是受电磁控制自动回复至纺纱与弓I纱位置。
[0015]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装置,进纱口导纱器的进纱口纱道是一字形、或Y形、或曲折的一字异形,进纱口端口形状是直通形或是喇叭形,进纱口截面是圆形、或是椭圆形、或是三角形、或是方形、或是长方形、或是梳子形,进纱口纱道横截面形状是圆形,或是椭圆形,或是三角形,或是方形,或是长方形。
[0016]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装置,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安装在支架上,支架相对于细纱机机架是固定的,或者是来回摆动的,或者是往复移动的,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随支架的摆动或转动而动,使进纱口导纱器的进纱口作平行于前罗拉轴线方向往复摆动或移动,摆动或移动动程1.5?6mm。
[0017]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
[0018]纱线的长毛羽不利于纱线的后道加工,纤维在纱线中的分布结构,对纱线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减少有害长毛羽、改善纱线力学性能,是许多纺织技术人员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也是纺纱的关键技术,本发明提出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方法,利用负压气流,直接有效地吸附控制前罗拉钳口处纤维,阻止纤维的飘散,减少有害长毛羽的产生,以及利用进纱口摆动,控制、改变加捻三角区内纤维的捻合张力变化,调控纤维在成纱过程中的分布,达到控制改变成纱结构,为改善成纱力学性能,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与手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纺纱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发明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装置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发明接头指纺纱、接头、引纱位置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发明接头指接头、纺纱与引纱位置的另一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发明一种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发明加捻三角区变化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发明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发明转轮与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发明进纱口导纱器不同纱道形态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发明进纱口导纱器直通形与喇叭形纱道形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以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装置的结构、功能,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仅供说明具体方法,该方法的其规模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0030]实施例
[0031]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装置示意,装置是由支架8、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2和负压空气源31、32组成,所述的支架8用于安装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2,所述的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2的主要组件是负压气仓21、进纱口导纱器22、接头指23,负压气仓21、进纱口导纱器22、接头指23是单个零件或者是多个零件组合而成的组合件,所述的负压空气源31、32是对空气抽吸产生负压的设备,通过气管、气阀与负压气仓连接,为了图面清晰,图中仅用空心箭头示意,负压气仓21上有负压气源接入口 211、212,分别和负压空气源31、32连接,负压气流吸入式弓I纱机构2的负压气仓21位于前罗拉I输出侧钳口至导纱钩的纱线通道上,负压气仓21在纱线通道靠前罗拉I 一侧设有进纱口导纱器22,进纱口导纱器上具有管孔状的进纱口纱道221,进纱口纱道221的进纱口 Al贴近前罗拉钳口,进纱口纱道221的另一端通向负压气仓21内腔,不同型号、规格、不同纱道形状的进纱口导纱器22,与负压气仓21联接部位的形状、尺寸一致可互换,负压气仓内腔有一个可伸缩移动的接头指23,接头指23上有一条贯通负压气仓内外的出纱口纱道231,接头指上出纱口纱道231的进口端Cl处于负压气仓21内,另一端出纱口 C2处于负压气仓21外,进纱口导纱器22的进纱口纱道221与接头指23上的出纱口纱道231构成负压气仓21内部的导纱通道,接头指23上至少有一条与出纱口纱道231连通的辅吸气道232,辅吸气道232轴线与出纱口纱道231轴线成一锐角夹角,夹角范围在10?45°,由外向内斜向出纱口纱道进口端方向,辅吸气道232连通出纱口纱道的孔径为0.2?0.8mm,辅吸气道232另一端,在接头指23处于接头位置(图3b)时,与负压气源32连通,在负压作用下,从辅吸气道232至接头指出纱口纱道231的进口端Cl产生吸入的气流Q3,吸引纤维须条LI随生头引纱L2纱尾进入接头指出纱口纱道231的进口端Cl,接头指进口端的外形是圆锥形,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图3b)时,与接头指进口端圆锥形相对应部位的负压气仓的内腔形状为圆锥孔形,接头指进口端的圆锥体伸入负压气仓的圆锥孔内,构成对生头引纱尾端与纤维须条的柔弹性或者微间隙、可滑移的夹持。
[0032]如图3所示,接头指进口端圆锥体外表覆有弹性胶质圈233,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时,弹性胶质圈233与进纱口导纱器或负压气仓的圆锥孔壁形成对生头引纱L2纱尾与纤维须条LI的柔弹性夹持。
[0033]如图3、图5所示,接头指是由接头指头234、接头指套235、弹簧236组成的组合件,接头指套235、弹簧236套装在接头指头234上,接头指推进时,接头指套235通过弹簧236推动接头指头234与气仓内壁接触,形成对生头引纱纱尾与纤维须条的柔弹性夹持,调整弹簧规格、调整接头指套235的行程限位位置方法,来控制其弹性夹持力大小。
[0034]如图3、图5所示,可移动的接头指23上有一个与负压气仓接入口 211对应的轴肩D,控制负压气源接入口 211有效口径的大小,在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图3b)时,轴肩随接头指23的移动,可减小或者堵住连通负压气仓内腔的负压气源接入口 211。
[0035]如图3所示,移动的接头指在纺纱、生头、接头的各环节,有三种状态位置:纺纱位置(图3a)、接头位置(图3b)、引纱位置(图3c),接头指处于引纱位置,接头指23伸出的极限位置受限位板限止,接头指23处于接头位置,接头指推进的极限位置受限位块24限止,限位块24的限位位置可作微调,接头指由接头位置退至纺纱位置,是受回复弹簧25的作用,回复弹簧25安装在负压气仓上,在接头指23推进至接头位置时,回复弹簧25被压缩,推力释放时,回复弹簧25的弹力将接头指23回复至纺纱位置,回复弹簧25对接头指25的回复动程可调,在断头后,接头指由人工操作退至引纱位置或由电磁控制自动退至引纱位置,或者如图4所示,移动的接头指在纺纱、生头、接头的各环节是二种状态位置:接头位置(图4a)、纺纱与引纱位置(图4b),接头指处于纺纱与引纱位置,接头指伸出的极限位置受限位板限止,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接头指推进的极限位置受限位块24限止,限位块的限位位置可作微调,接头指由接头位置退至纺纱与引纱位置,是受人工的操作控制,直接退至纺纱与引纱位置。
[0036]纺纱过程:从前罗拉输出的一束或二束纤维须条LI,一经前罗拉I钳口输出,立即被从负压气仓21上进纱口纱道221中产生的气流Ql吸引控制,在进纱口纱道221的进纱口 Al,受进纱口形状及进纱口 Al与纤维须条LI相对位置的限止集聚成束,同时在细纱机锭子6(通过纱线L带动钢丝圈5)的转动作用下,纱线捻回传递至进纱口 Al前后,在进纱口Al与钳口之间形成加捻三角区,加捻三角区的纤维在气流Ql吸引集聚与纤维须条LI捻回的同步作用下捻合成纱线L,捻合后的纱线L从负压气仓上的出纱口纱道231引出,经导纱钩4、钢丝圈5后卷绕在纱管7上,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方法采用负压产生的气流,在靠近前罗拉I钳口处,即时吸引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LI,阻止位于纤维须条边际的单纤维和纤维头端的飘散,通过调整、改变进纱口 Al与前罗拉输出纤维须条LI的相对位置、改变进纱口 Al端口的形状,控制纤维须条LI的集聚与加捻三角区的形态,采用锭子6 (带动钢丝圈5)或假捻器的回转捻转纱线L,在加捻三角区中,实现气流集聚与加捻同步,通过改变负压气仓21内腔负压、出纱口纱道231内气流方向、气流流量,实现正常纺纱工艺开机生头、断头接头必要的操作,通过在纺纱过程中,进纱口纱道的进纱口 Al与纤维须条LI相对位置的动态变动,改变纤维须条LI捻回的加捻三角区形态,影响纤维在成纱中的分布与结构,减少长毛羽的产生,改变纱线的力学性能。
[0037]如图3所示,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纺纱生头与断头接头,图3c所示,接头指23处于引纱位置,接头指23向外退出,前罗拉I输出的纤维须条LI,被具有负气压空气的负压气仓21上的进纱口纱道221中的气流Ql吸入负压气仓21,在负压气仓21内腔,吸入的纤维须条LI顺气流方向,被引向、进入与负压气源31连通的接入口 211,在负压气仓21内负压空气产生的气流Q2作用下,生头引纱L2逆着纺纱引离的方向,从出纱口纱道231吸入到负压气仓21内腔,控制生头引纱L2 —定吸入长度,吸入的生头引纱L2尾端将顺着负压气仓21内气流流向,飘向纤维须条LI吸走的同一方向,推进可移动的接头指23至顶点接头位置(图3b),生头引纱L2尾端与纤维须条LI重合,接头指23指端的弹性胶质圈233与负压气仓21的内壁构成对生头引纱L2尾端与纤维须条LI的柔弹性夹持,同时随着接头指23推进至顶点,辅吸气道232通过接入口 212与负压气源32连通,负压气源32通过辅吸气道232产生的气流Q3,改变接头指出纱口纱道231进口端Cl局部纱道内气流流向,吸引纤维须条LI进入接头指23的进口端Cl纱道,纤维须条LI在气流Q3吸引与生头引纱L2的滑移磨擦带动下,进入到接头指23的进口端纱道内,与生头引纱L2纱尾端捻合,带动纤维须条LI的回转加捻,实现生头引纱L2与纤维须条LI的捻合接头,松开推进的接头指23,接头指23在弹簧25弹力的作用下,回复至正常纺纱位置(图3a),
[0038]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2利用接头指23在负压气仓21内位置的伸缩变化,实现生头引纱L2的吸入、生头引纱L2与纤维须条LI的重合与柔弹性握持、负压气仓21内腔与接头指23出纱口纱道气流流量与方向的改变,实现正常纺纱的生头与断头后的接头功倉泛。
[0039]图3c中,接头指23处于引纱位置,接头指23拉出的极限位置受限位板限止,图3b中,接头指23处于接头位置,推进的极限位置受限位块24限止,限位块24的限位位置可作微调,回复弹簧25在接头指推进至接头位置时被压缩,释放时将接头指回复至纺纱位置,回复弹簧25对接头指23的回复动程可调。
[0040]如图6所示,在纺纱过程中,进纱口纱道221的进纱口 Al与纤维须条LI相对位置的动态频繁变动,H是前罗拉对纤维须条夹持的钳口线,前罗拉I输出的纤维须条宽度为B,负压气流引纱机构2上的进纱口 Al始终以前罗拉I输出的纤维须条中心为中轴线,沿罗拉轴的水平方向左右快速摆动,使得以前罗拉钳口处纤维宽度B为底边、两侧纤维为斜边、纤维捻合角为顶点的加捻三角形,随进纱口 Al的左右摆动,加捻三角区纤维捻合角的位置,随之移动发生变化,构成加捻三角区两斜边处的纤维在捻合过程中张力发生变化,引起纤维在成纱过程中,两侧的纤维内外交替转移,使成纱结构发生变化。[0041]如图7、图8所示,是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2的进纱口产生摆动的一种机械作用方式,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2安装在支架8上,支架8可以绕O轴心来回转动,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2的出纱口 C2 口端与支架轴心重合,不随支架摆动产生移位,支架8上装有转子81,转子81在弹簧的作用下,始终保持与转轮9外圆的接触,转轮9外圆的表面均布有凹陷,转轮9转动时,转轮外圆表面的凹陷通过转子与弹簧,使支架8发生摆动,从而使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2的进纱口始终以前罗拉I输出的纤维须条宽度B的中心为中轴线,沿罗拉轴的水平方向左右快速摆动,调节转轮9的转速,即可改变进纱口 Al的摆动频率,使以前罗拉钳口处纤维宽度B为底边、两侧纤维为斜边、纤维捻合角为顶点的加捻三角形,随进纱口的左右摆动、加捻三角纤维捻合角的位置,随之移动发生变化,构成加捻三角两斜边处的纤维在捻合过程中张边发生变化,引起纤维在成纱过程中,两侧的纤维内外交替转移,使成纱结构发生变化。
[0042]使负压气流引纱机构2的进纱口产生移动或摆动的机械结构形式有很多,也可采用电磁原理使其产生摆动。
[0043]如图9所示,进纱口导纱器22的进纱口纱道有一字形、Y形、曲折的一字异形,不同形式,不同规格的进纱口导纱器与负压气仓的配合可互换。
[0044]如图10所示,进纱口导纱器22的进纱口形状有直通形,喇叭形。
[0045]本发明采用改变纱道通道的形状、进纱口的形状、纱道横截面的形状,调节纤维束的集聚效果,Y型进纱口导纱器用于赛络纺双束纤维的集聚。
【权利要求】
1.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方法,在环锭细纱机的前罗拉输出侧纱道上,设置有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主体是一个与负压空气源连通、内腔保持有一定空气负压的负压气仓,负压气仓上设有贯通负压气仓内外的进纱口纱道和出纱口纱道,纱道中因负压而产生由外向内流向负压气仓内腔的气流,进纱口纱道的进纱口贴近前罗拉钳口,纺纱时,经罗拉牵伸后的一束或二束纤维须条,一经前罗拉钳口输出,立即被负压气仓上进纱口纱道中的气流吸引进入进纱口纱道,在进纱口纱道的进纱口,受进纱口形状及进纱口与纤维须条相对位置的限止集聚成束,同时在细纱机锭子或假捻器的转动作用下,纱线捻回传递至进纱口前后,在进纱口与前罗拉钳口之间形成加捻三角区,加捻三角区的纤维在气流引导、进纱口形状与位置的限止下,集聚捻合成纱,捻合后的纱线从负压气仓上的出纱口纱道引出,经导纱钩、钢丝圈后卷绕在纱管上,其特征是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方法采用负压产生的气流,用直接吸入的方式,在靠近前罗拉钳口处,即时吸引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进入进纱口纱道,阻止位于纤维须条边缘的单纤维和纤维头端的飘散,通过变动进纱口与前罗拉输出纤维须条的相对位置、改变进纱口端口截面的形状,控制纤维须条的集聚与加捻三角区的形态,采用锭子(带动钢丝圈)或假捻器的回转捻转纱线,在加捻三角区中边集聚、边捻转,实现气流集聚与加捻同步作用,减少纱线上长毛羽的产生,改变纱线的力学性能,所述的变动进纱口与前罗拉输出纤维须条的相对位置,是事先调正,在纺纱过程中保持不变,或者是在纺纱过程中,动态变动进纱口与前罗拉输出纤维须条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方法,其特征是在纺纱过程中,负压气仓上进纱口纱道的进纱口与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或者进纱口纱道的进纱口与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相对位置是动态变化的,动态变化时,负压气仓上的进纱口始终以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中心为中轴线,沿罗拉轴的水平方向左右快速摆动,确定进纱口摆动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所纺粗纱条纤维的平均长度L(mm)、前罗拉线表面线速度S (mm /秒),在前罗拉转过等同于纤维平均长度L周长时,进纱口至少要完成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一个单向摆动,即每秒钟以左右往复为一个循环的摆动频率,大于S / 2L次,进纱口纱道的进纱口与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相对位置的动态变化,使以前罗拉钳口处纤维须条宽度为底边、两侧纤维为斜边、纤维捻合角为顶点的加捻三角形,随进纱口的左右摆动,加捻三角区纤维捻合角的位置随之移动发生变化,造成加捻三角区两侧的纤维在捻合过程中,张力发生变化,加剧两侧纤维内外交替转移的变化程度,通过控制进纱口的摆动频率,实现控制纤维在纱线加捻过程中,发生内外转移变化的程度,改变纱线结构,最终改变纱线的力学性能。
3.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方法的接头方法,纺纱开机时或断头后,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被进纱口纱道中的气流吸入负压气仓,在负压气仓内部,吸入的纤维须条顺着气流方向,被引向、进入与负压气源连通的接入口,负压气仓内采用一个可伸缩移动的接头指,接头指上设一条贯通负压气仓内外的出纱口纱道,并设有辅吸气道,生头引纱时,接头指向外退出,处于引纱位置,此时,在负压气仓内负压空气产生的气流作用下,生头引纱可逆着纺纱引离的方向,从接头指贯通负压气仓内外的出纱口纱道,吸入到负压气仓内,控制生头引纱一定吸入长度,吸入的生头引纱尾端将顺着负压气仓内气流流向,飘向纤维须条吸走的同一方向,推进可移动的接头指至顶点接头位置,生头引纱尾端与纤维须条重合,接头指进口端的外侧面与负压气仓中的内壁构成对生头引纱尾端与纤维须条的柔弹性夹持或微间隙夹持,被夹持的生头引纱纱尾可在纺纱张力的作用产生滑移,同时随着接头指推进至顶点,接头指上的辅吸气道与负压气源接通,负压气源通过辅吸气道产生的气流,改变接头指上出纱口纱道进口端局部纱道内的气流流向,吸引纤维须条进入接头指出纱口纱道的进口端,纤维须条在气流吸引与生头引纱的滑移磨擦带动下,进入接头指出纱口纱道,与生头引纱纱尾端捻合,带动纤维须条的回转加捻,实现生头引纱与纤维须条的捻合接头,松开推进的接头指,接头指在弹簧弹力的作用或加上人工的操作下,回复至正常纺纱位置,其特征是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接头利用接头指在负压气仓内位置的移动变化,实现引纱、接头、纺纱,生头引纱通过负压气仓内负压产生的气流,从出纱口纱道逆向吸入负压气仓内,吸入的生头引纱长度是受控制的,在负压气仓内,生头引纱纱尾随可移动的接头指的移动而移动,在接头位置,生头引纱贴近、接触吸入负压气仓内的纤维须条,并受接头指外壁与负压气仓内壁的夹持,其夹持力的大小,能保证生头引纱在纺纱张力的作用下,从出纱口纱道引离,在接头指移动至接头位置时,接头指上的辅吸气道与负压气源接通,负压气源通过辅吸气道产生的气流,改变接头指上出纱口纱道进口端局部纱道内的气流流向,在生头引纱纱尾端的摩擦带动和气流的吸引引导下,纤维须条进入出纱口纱道,与生头引纱在出纱口纱道中重合,在锭子或假捻器的转动作用下,纤维须条与生头引纱纱尾捻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接头方法,其特征是在接头过程中,因引纱、接头、纺纱的需要,在接头指移动至不同的位置时,通过空气阀门开、关或者负压空气源接入口与辅吸气道之间的通、闭,负压空气源接入口有效口径大、小变动,改变负压气仓内腔、辅吸气道、出纱口纱道 中气流流量、方向,接头指处于引纱位置、接头位置是依靠可调节的限位板、限位块控制,接头指从接头位置调整至纺纱位置是通过弹簧弹力自动回复或人工手动操作,接头指从纺纱位置退出至引纱位置是人工手动控制,或者是通过在纱线通道上设置纱线断头传感器,在纱线断头后,通过电磁动程开关,自动将接头指退至引纱位置。
5.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装置,其特征是装置是由支架、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和至少一个负压空气源组成,所述的支架用于安装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所述的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的主要组件是负压气仓、进纱口导纱器、接头指,负压气仓、进纱口导纱器、接头指是单个零件或者是多个零件组合而成的组合件,所述的负压空气源是对空气抽吸产生负压的设备,负压气仓上至少有一个负压气源接入口,负压气仓至少与一个负压空气源连通,负压气仓与多个负压空气源连接时,各负压空气源的负压值不同,与其连通的负压气源接入口产生的空气负压值就不同,各接入口连通的方式是持续连通、或者是通过气阀控制间断连通,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的负压气仓位于前罗拉输出侧钳口至导纱钩的纱线通道上,负压气仓在纱线通道靠前罗拉一侧设有进纱口导纱器,进纱口导纱器上具有管孔状的进纱口纱道,进纱口纱道孔径I~5mm,长度4~20_,进纱口纱道的进纱口贴近前罗拉钳口,进纱口纱道的另一端通向负压气仓内腔,不同型号、规格、不同纱道形状的进纱口导纱器,与负压气仓连接部位的形状、尺寸一致可互换,负压气仓内腔有一个可伸缩移动的接头指,接头指上有一条贯通负压气仓内外的出纱口纱道,纱道孔径I~5mm,接头指上出纱口纱道的进口端处于负压气仓内,另一端出纱口处于负压气仓外,进纱口导纱器的进纱口纱道与接头指上的出纱口纱道构成负压气仓内部的导纱通道,接头指上至少有一条与出纱口纱道连通的辅吸气道,辅吸气道轴线与出纱口纱道轴线成一锐角夹角,夹角范围在10~45°,由外向内斜向出纱口纱道进口端方向,辅吸气道连通出纱口纱道的孔径为0.2~0.8_,辅吸气道另一端,在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时,与负压气源连通,在负压作用下,从辅吸气道至接头指出纱口纱道的进口端产生吸入的气流,吸引纤维须条随生头引纱纱尾进入接头指出纱口纱道的进口端,接头指进口端的外形是圆锥形,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时,与接头指进口端圆锥形相对应部位的进纱口导纱器或负压气仓的内腔形状为圆锥孔形,接头指进口端的圆锥体伸入进纱口导纱器或负压气仓的圆锥孔内,构成对生头引纱尾端与纤维须条的柔弹性或者微间隙、可滑移的夹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装置,其特征是接头指推进至接头位置,与进纱口导纱器或负压气仓的内壁贴近或接触,构成对生头引纱尾端与纤维须条的柔弹性或者微间隙、可滑移的夹持,接头指进口端圆锥体外表是光滑的或者是覆有弹性胶质圈,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时,弹性胶质圈与进纱口导纱器或负压气仓的圆锥孔壁形成对生头引纱纱尾与纤维须条的柔弹性接触,接头指是一个整体单件或者是由接头指头、接头指套、弹簧组成的组合件,接头指套、弹簧套装在接头指头上,接头指推进时,接头指套通过弹簧推动接头指头与气仓内壁接触,形成对生头引纱纱尾与纤维须条的柔弹性夹持,用调整弹簧规格、调整控制动程的限位块,控制其弹性夹持力,或者接头指进口端圆锥体外表面是光滑的、或者接头指进口端圆锥体外表面沿锥线有凹槽,或者沿圆周有凹凸边缘,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时,接头指进口端外表面与负压气仓圆锥孔壁形成直线的或者是曲线的微间隙,在生头引纱在纺纱张力作用下引离时,对生头引纱纱尾产生磨擦阻力,形成松弛可滑移的夹持,阻缓生头引纱的引离速度,使生头引纱纱尾的滑移速度与纤维须条的输出速度保持大致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装置,其特征是可移动的接头指上有一个与负压气仓接入口对应的轴肩,控制负压气源接入口有效口径的大小,在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时,轴肩随接头指的移动,可减小或者堵住连通负压气仓内腔的负压气源接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装置,其特征是移动的接头指在纺纱、生头、接头的各环节,有三种状态位置:纺纱位置、引纱位置、接头位置,接头指处于引纱位置,接头指伸出的极限位置受限位板限止,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接头指推进的极限位置受限位块限止,限位块的限位位置可作微调,接头指由接头位置退至纺纱位置,是受回复弹簧的作用,回复弹簧安装在负压气仓上,在接头指推进至接头位置时,回复弹簧被压缩,推力释放时,回复弹簧的弹力将接头指回复至纺纱位置,回复弹簧对接头指的回复动程可调,在断头后,接头指由人工操作退至引纱位置或由电磁控制自动退至引纱位置,或者移动的接头指在纺纱、生头、接头的各环节是二种状态位置:纺纱与引纱位置、接头位置,接头指处于纺纱与引纱位置,接头指伸出的极限位置受限位板限止,接头指处于接头位置,接头指推进的极限位置受限位块限止,限位块的限位位置可作微调,接头指由纺纱与引纱位置推进至接头位置,或由接头位置退至纺纱与引纱位置,是受人工的操作控制,直接退至纺纱与引纱位置,或者是受电磁控制自动回复至纺纱与引纱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装置,其特征是进纱口导纱器的进纱口纱道是一字形、或Y形、或曲折的一字异形,进纱口形状是直通形或是喇叭形,进纱口端口截面是圆形、或是椭圆形、或是三角形、或是方形、或是长方形、或是梳子形,进纱口纱道横截面形状是圆形,或是椭圆形,或是三角形,或是方形,或是长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纺纱装置,其特征是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安装在支架上,支架相对于细纱机机架是固定的,或者是来回摆动的,或者是往复移动的,负压气流吸入式引纱机构随支架的摆动或转动而动,使进纱口导纱器的进纱口作平行于前罗拉轴线方向往复摆动或移动,摆动或移动`动程1.5~6mm。
【文档编号】D01H13/04GK103498224SQ201310403847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日
【发明者】陈伟雄 申请人:陈伟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