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67066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浆料,包括主料和助剂,各成份在纺织浆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主料80~90%,助剂10~20%,主料包括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5~15%,丙烯酰胺8~18%,余量为淀粉;还公开了制备浆料的方法,(1)制备主料;(2)将主料和助剂均匀混合,得到纺织浆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从制备主料、浆料,再利用该浆料上浆都无需高温条件,通过减少调浆烧煮的过程,完全不用蒸汽,在浆纱机浆槽也不需要加热保温,减少能耗,制备方法简单,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专利说明】一种纺织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纺织物上浆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纺织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织物在制造过程中,都要经过上浆这道工序,上浆是织物生产的关键,经纱上浆是织造工程中的主要环节,对牛仔布生产来说,尤为重要。因牛仔布是粗特高密织物,重磅牛仔布的织物密度系数都在100以上。为了追求牛仔布布面平整、纹路清晰的风格,在织造过程中都采取大张力、强打纬的工艺,经纱在织造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反复的拉伸力及弯曲力特别大。牛仔布的经纱在染色过程中已受到很大的损伤,要求通过上浆使经纱表面被覆一层光滑、耐磨、柔韧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浆膜,使纱的表面的缠绕纤维紧贴纱条的主干,大大降低经纱表面的摩擦系数,同时使部分浆液渗入纱线的内部,增加纤维之间的粘附力,提高纱线的抗拉强度,以适应织造过程的大张力、中打纬工艺。特别是采用剑杆、片梭、喷气等性能先进的织机,这些织机速度快,在织造过程中经纱受力更大,因此对上浆要求更高。同时,现代的牛仔布的纤维种类也已经增加到天丝、麻类等各种新型纤维。纺纱结构也已经是各类竹节、包芯。纺纱机型也不仅仅是气流纺类纱,包括各种涡流纺,精密纺等等。这些变化对牛仔布的浆纱都有很高的新要求,但是,只有良好的上浆效果才能使先进的织机发挥它的最大的经济效能,才能满足现代工厂的接单要求。
[0003]目前纺织浆料的配方是,包括主浆料和辅助浆料。目前的主浆料考虑到上浆难度和上浆成本,仅仅用单一的低廉的变性淀粉很难满足上浆要求,往往采用变性淀粉与丙烯酸浆料、PVA混合浆为主,主料与助剂需将温度升至95°C以上反应,最终才能得到浆料,辅助浆料主要起柔软光滑的油剂、蜡片。
[0004]采用现有浆料上浆的方法,应用现有浆料在上浆时必须在90度以上,防止温度降低后的粘度增加影响上浆质量,也防止浆皮、浆斑等很多浆纱疵点,所以就要一直维持这样的高温,蒸汽量浪费的很多,而且一直持续高温不能做到节能生产,在上浆时由于浆纱机的浆槽里,一直有蒸汽加热保温,会使蒸汽中的冷凝水带入到浆槽,降低浆液的含固量,造成浆纱的上浆量变化,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蒸汽管里的冷凝水容易产生,而且是很不稳定的,这也是许多工厂,这也是浆纱过程中不知不觉出现上浆偏轻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需高温才能制作出纺织浆料,以及上浆时还需高温条件,不节能,而且极易伤到工人的技术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得到了更节能的制备方法,同时保证对布料上浆质量稳定。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调配出的纺织浆料,包括主料和助剂,各成份在纺织浆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主料80?90%,助剂10?20%,主料包括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5?15%,丙烯酰胺8?18%,余量为淀粉。淀粉与丙烯酸、丙烯酰胺发生聚合反应,可以增加淀粉的粘着力,同时也提高淀粉的浆膜延伸性。
[0007]主料包括氨基磺酸钠、二苯甲烷、蛋白氨基酸中任意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氨基磺酸钠5?10%,二苯甲烷I?15%,蛋白氨基酸I?12%。加入氨基磺酸钠进一步的使制成的浆料渗透进织物中的性能更强,加入二苯甲烷可以增加浆料的表面活性,进一步的保证织物上浆的效果稳定,加入的蛋白氨基酸可以增强浆料的粘结力,使浆料在对织物上浆时,无需高温即可上浆,并且上浆效果和高温上浆效果一样,质量稳定。
[0008]助剂包括甲醇、一氯乙酸、NaOH,各成份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甲醇50?80%,一氯乙酸I?8%,NaOHl?10%。采用这些助剂可以很好的和主料混合均匀,在低温状态下,就可以制备出浆料,并且制备出的浆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渗透性,保证浆料对织物上浆后增加的强度以及耐磨性与高温上浆效果一样。
[0009]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所述纺织浆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制备主料:在温度为30?50°C条件下,将淀粉先加入水中得到淀粉溶液,所加水的量以能够充分溶解淀粉为准,再将丙烯酸、丙烯酰胺加入淀粉溶液中,混合均匀即得到主料,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5?15%,丙烯酰胺8?18%,余量为淀粉;(2)将主料和助剂按照各自在纺织浆料中的质量百分比混合,主料80?90%,助剂10?20%,主料和助剂均匀混和后得到纺织浆料。所使用的主料的成份使之在低温条件下就可以形成浆料,现有的得用95度以上的高温才能得到浆料,实现了一种更为节能的方法,这样就降低了制备成本,而且也简化了方法。
[0010]步骤(2)的操作方法是,将步骤(I)制备好的主料转移至捏合机中,先将甲醇添加进捏合机中,甲醇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0?80%,再将一氯乙酸和NaOH加入到捏合机中,均匀混合主料与助剂,一氯乙酸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I?8%,NaOH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I?10%。
[0011]步骤(2)主料与助剂混合的温度为45?50°C,混合时间为3?4小时,加入助剂也无需使用高温,在低温状态下,就可以得到成品浆料,从制备主料到主料与助剂混合得到最终的浆料,都无需维持高温,节能环保,方法简单,尤其对于规模化生产是非常有利的。
[0012]当主料包括氨基磺酸钠、二苯甲烷、蛋白氨酸中任意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时,步骤(I)的操作方法是,在温度为30?50°C条件下,将淀粉先加入水中得到淀粉溶液,所加水的量以能够充分溶解淀粉为准,再将丙烯酸、丙烯酰胺加入淀粉溶液中均匀混合,最后加入氨基磺酸钠、二苯甲烷、蛋白氨基酸中任意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均匀即得到主料,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5?15%,丙烯酰胺8?18%,氨基磺酸钠5?10%,二苯甲烷I?15%,蛋白氨基酸I?12%,余量为淀粉。所加的对浆料性能有进一步增强效果的成份时,也无需高温条件。
[0013]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I)所采用的成份均是低毒、环保型材料,并且使浆料渗透性、与织物粘结性能增强;
(2)从制备主料、浆料,再利用该浆料上浆都无需高温条件,通过减少调浆烧煮的过程,完全不用蒸汽,在浆纱机浆槽也不需要加热保温,减少能耗;
(3)以上浆I万米织物来算,应用本发明方法可以节省2吨蒸汽量的使用,同时也减少操作工烫伤的机会,工作更安全、简便,节约了工作时间,非常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
【发明内容】

[0015]实施例一:本发明的一种纺织浆料,包括主料和助剂,各成份在纺织浆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主料80%,助剂20%,主料包括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5%,丙烯酰胺18%,余量为淀粉。
[0016]助剂包括甲醇、一氯乙酸、NaOH,各成份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甲醇50%,一氯乙酸 1%,Na0H10%o
[0017]制备所述纺织浆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制备主料:在温度为30°C条件下,将淀粉先加入水中得到淀粉溶液,所加水的量以能够充分溶解淀粉为准,然后再将丙烯酸、丙烯酰胺加入淀粉溶液中,混合均匀即得到主料,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5%,丙烯酰胺18%,余量为淀粉;
(2)将步骤(I)制备好的主料转移至捏合机中,先将甲醇添加进捏合机中,甲醇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0%,搅拌均匀后,加入一氯乙酸和NaOH,一氯乙酸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NaOH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0%,
步骤(2)主料与助剂混合的温度为45?50°C,混合时间为3?4小时。
[0018]本发明制备浆料的温度为45?50°C,而现有主料的成份主要是淀粉,制备温度需要90°以上的高温。
[0019]应用本发明浆料上浆时,温度在30_50°C即可,织物即可上浆,采用现有浆料上浆时,温度得95°C以上需要高温蒸汽才能上浆,本发明上浆得到的织物与现有高温蒸汽上浆的效果相同。以上浆I万米织物来算,应用本发明方法可以节省2吨蒸汽量的使用。
[0020]实施例二:本发明的纺织浆料,包括主料和助剂,各成份在纺织浆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主料90%,助剂10%,主料包括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15%,丙烯酰胺8%,余量为淀粉,主料还包括氨基磺酸钠,氨基磺酸钠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
[0021]助剂包括甲醇、一氯乙酸、NaOH,各成份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甲醇80%,一氯乙酸 8%,NaOHl%。
[0022]制备该纺织浆料的方法为,(I)在温度为50°C条件下,将淀粉先加入水中得到淀粉溶液,所加水的量以能够充分溶解淀粉为准,然后再将丙烯酸、丙烯酰胺加入淀粉溶液中均匀混合,最后加入氨基磺酸钠,混合均匀即得到主料,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15%,丙烯酰胺8%,氨基磺酸钠5%,余量为淀粉;
(2)将步骤(I)制备好的主料转移至捏合机中,先将甲醇添加进捏合机中,甲醇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80%,搅拌均匀后,加入一氯乙酸和NaOH,一氯乙酸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8%,NaOH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
[0023]本发明制备浆料的温度为45?50°C,而现有主料的成份主要是淀粉,制备温度需要90°以上的高温。
[0024]应用本发明浆料上浆时,温度在30_50°C即可,织物即可上浆,采用现有浆料上浆时,温度得95°C以上需要高温蒸汽才能上浆,本发明上浆得到的织物与现有高温蒸汽上浆的效果相同。以上浆I万米织物来算,应用本发明方法可以节省2吨蒸汽量的使用。[0025]应用本实施例的浆料进行上浆与实施例一的浆料对比,取相同米数、相同纤维度纱线的两条,用手拉着纱线的一端,另一端浸溃在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浆料中,可以观察到本实施例的浆料能够很快速渗透进纱线中,并迅速向未浸入浆液中的一端前进,实施例一浆料渗透再向未浸入浆液一端的时间比本实施例的时间长3-5分钟。
[0026]实施例三:本发明的一种纺织浆料,包括主料和助剂,各成份在浆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主料85%,助剂15%,主料包括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10%,丙烯酰胺15%,余量为淀粉,主料还包括氨基磺酸钠、二苯甲烷、蛋白氨基酸,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氨基磺酸钠10%,二苯甲烷1%,蛋白氨基酸12%。
[0027]助剂包括甲醇、一氯乙酸、NaOH,各成份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甲醇65%,一氯乙酸 4%,Na0H5%。
[0028]制备本实施例浆料的方法为,(I)在温度为40°C条件下,将淀粉先加入水中得到淀粉溶液,所加水的量以能够充分溶解淀粉为准,然后再将丙烯酸、丙烯酰胺加入淀粉溶液中均匀混合,最后加入氨基磺酸钠、二苯甲烷、蛋白氨基酸,混合均匀即得到主料,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10%,丙烯酰胺15%,氨基磺酸钠10%,二苯甲烷1%,蛋白氨基酸12%,余量为淀粉。
[0029](2)将步骤(I)制备好的主料转移至捏合机中,先将甲醇添加进捏合机中,甲醇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65%,搅拌均匀后,加入一氯乙酸和NaOH,一氯乙酸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4%,NaOH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
[0030]步骤(2)主料与助剂混合的温度为45?50°C,混合时间为3?4小时。
[0031]本发明制备浆料的温度为45?50°C,而现有主料的成份主要是淀粉,制备温度需要90°以上的高温。
[0032]应用本发明浆料上浆时,温度在30_50°C即可,织物即可上浆,采用现有浆料上浆时,温度得95°C以上需要高温蒸汽才能上浆,本发明上浆得到的织物与现有高温蒸汽上浆的效果相同。以上浆I万米织物来算,应用本发明方法可以节省2吨蒸汽量的使用。
[0033]应用本实施例的浆料进行上浆与现有浆料对比,取相同米数、相同纤维度的纱线两条,用手拉着纱线的一端,另一端浸溃在本实施例和现有浆料中,可以观察到本实施例的浆料能够很快速渗透进纱线中,并迅速向未浸入浆液中的一端延伸,布满整个纱线的时间比现有浆料缩短了 3-8分钟,晾干后,对两条纱线同等条件洗涤,本实施例织物仍然稳定,无脱落现象,能保持均匀,现有的织物会产生上浆不均匀现象。
[0034]实施例四:本发明的一种纺织浆料,包括主料和助剂,各成份在浆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主料81%,助剂19%,主料包括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7%,丙烯酰胺9%,余量为淀粉,主料还包括氨基磺酸钠、二苯甲烷、蛋白氨基酸,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氨基磺酸钠6%,二苯甲烷15%,蛋白氨基酸1%。
[0035]助剂包括甲醇、一氯乙酸、NaOH,各成份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甲醇70%,一氯乙酸 2%,Na0H3%。
[0036]制备本实施例浆料的方法,(I)的操作方法是,在温度为40°C条件下,将淀粉先加入水中得到淀粉溶液,所加水的量以能够充分溶解淀粉为准,然后再将丙烯酸、丙烯酰胺加入淀粉溶液中均匀混合,最后加入氨基磺酸钠、二苯甲烷、蛋白氨酸,混合均匀即得到主料,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7%,丙烯酰胺9%,氨基磺酸钠6%,二苯甲烷15%,蛋白氨酸1% ;
(2)将步骤(I)制备好的主料转移至捏合机中,先将甲醇添加进捏合机中,甲醇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70%,搅拌均匀后,加入一氯乙酸和NaOH,一氯乙酸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2%,NaOH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3%。
[0037]步骤(2)主料与助剂混合的温度为45?50°C,混合时间为3?4小时。
[0038]本发明制备浆料的温度为45?50°C,而现有主料的成份主要是淀粉,制备温度需要90°以上的高温。
[0039]应用本发明浆料上浆时,温度在30_50°C即可,织物即可上浆,采用现有浆料上浆时,温度得95°C以上需要高温蒸汽才能上浆,本发明上浆得到的织物与现有高温蒸汽上浆的效果相同。以上浆I万米织物来算,应用本发明方法可以节省2吨蒸汽量的使用。
[0040]应用本实施例的浆料进行上浆与现有浆料对比,将上浆后的相同米数、相同纤维度的两条纱线,相同条件下洗涤,然后测两条纱线的增加强度及耐磨性,本发明增加的强度为30%,现有增加强度28%,本发明耐磨性增加了 18%,现有增加了 16%,可以看出本发明没有使用高温蒸汽,但是上浆后的纱线性能仍然稳定。
[0041]实施例五:本发明的一种纺织浆料,包括主料和助剂,各成份在浆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主料88%,助剂12%,主料包括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14%,丙烯酰胺17%,余量为淀粉,主料还包括氨基磺酸钠、二苯甲烷、蛋白氨基酸,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氨基磺酸钠9%,二苯甲烷10%,蛋白氨基酸8%。
[0042]助剂包括甲醇、一氯乙酸、NaOH,各成份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甲醇55%,一氯乙酸 7%,Na0H2%。
[0043]制备本实施例浆料的方法,(I)在温度为33°C条件下,将淀粉先加入水中得到淀粉溶液,所加水的量以能够充分溶解淀粉为准,然后再将丙烯酸、丙烯酰胺加入淀粉溶液中均匀混合,最后加入氨基磺酸钠、二苯甲烷、蛋白氨酸,混合均匀即得到主料,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14%,丙烯酰胺17%,氨基磺酸钠9%,二苯甲烷10%,蛋白氨基酸8% ;
(2)将步骤(I)制备好的主料转移至捏合机中,先将甲醇添加进捏合机中,甲醇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5%,搅拌均匀后,加入一氯乙酸和NaOH,一氯乙酸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7%,NaOH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2%。
[0044]本发明制备浆料的温度为45?50°C,而现有主料的成份主要是淀粉,制备温度需要90°以上的高温。
[0045]应用本发明浆料上浆时,温度在30_50°C即可,织物即可上浆,采用现有浆料上浆时,温度得95°C以上需要高温蒸汽才能上浆,本发明上浆得到的织物与现有高温蒸汽上浆的效果相同。以上浆I万米织物来算,应用本发明方法可以节省2吨蒸汽量的使用。
[0046]应用本实施例的浆料进行上浆与现有浆料对比,将上浆后的相同米数、相同纤维度的两条纱线,相同条件下洗涤,然后测两条纱线的增加强度及耐磨性,本发明增加的强度为30%,现有增加强度28%,本发明耐磨性增加了 18%,现有增加了 16%,可以看出本发明没有使用高温蒸汽,但是上浆后的纱线性能仍然稳定。
[0047]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纺织浆料,包括主料和助剂,各成份在纺织浆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主料80?90%,助剂10?20%,其特征在于,主料包括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5?15%,丙烯酰胺8?18%,余量为淀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浆料,其特征在于,主料包括氨基磺酸钠、二苯甲烷、蛋白氨基酸中任意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氨基磺酸钠5?10%,二苯甲烷I?15%,蛋白氨基酸I?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浆料,其特征在于,助剂包括甲醇、一氯乙酸、NaOH,各成份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甲醇50?80%,一氯乙酸I?8%,NaOHl?10%。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纺织浆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制备主料:在温度为30?50°C条件下,将淀粉加入水中得到淀粉溶液,所加水的量以能够充分溶解淀粉为准,再将丙烯酸、丙烯酰胺加入淀粉溶液中,混合均匀即得到主料,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5?15%,丙烯酰胺8?18%,余量为淀粉;(2)将主料和助剂按照各自在纺织浆料中的质量百分比混合,主料80?90%,助剂10?20%,主料和助剂混合均匀后得到纺织浆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纺织浆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助剂包括甲醇、一氯乙酸、NaOH时,步骤(2)的操作方法是,将步骤(I)制备好的主料转移至捏合机中,先将甲醇添加进捏合机中,甲醇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0?80%,再将一氯乙酸和NaOH加入到捏合机中,均匀混合主料与助剂得到纺织浆料,一氯乙酸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I?8%,Na0H在助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I?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纺织浆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主料与助剂混合的温度为45?50°C,混合时间为3?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纺织浆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主料包括氨基磺酸钠、二苯甲烷、蛋白氨酸中任意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时,步骤(I)的操作方法是,在温度为30?50°C条件下,将淀粉加入水中得到淀粉溶液,所加水的量以能够充分溶解淀粉为准,再将丙烯酸、丙烯酰胺加入淀粉溶液中均匀混合,最后加入氨基磺酸钠、二苯甲烷、蛋白氨基酸中任意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均匀即得到主料,各成份在主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5?15%,丙烯酰胺8?18%,氨基磺酸钠5?10%,二苯甲烷I?15%,蛋白氨基酸I?12%,余量为淀粉。
【文档编号】D06M13/144GK103643515SQ201310742449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张海峰 申请人:张海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