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绒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188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自动上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上绒装置,其包括中空管体状的收纳口,所述收纳口的一端为敞口,装有羽绒口袋的袋口套在敞口上,所述收纳口的另一端由进气孔和出气孔构成,气流经进气孔进入口袋将羽绒吹散,出气孔的气流将羽绒带出;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羽绒在进入出气孔之前被吹散,这样就有利于出气的气流将羽绒抽出,从而提高出绒的效率。
【专利说明】自动上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上绒装置,属于充绒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充绒机在充绒前需要将口袋内的羽绒充入充绒箱内,在此过程中,通过电机转动产生气流将羽绒带入充绒箱内,这是传统的抽羽绒机的工作过程。
[0003]抽羽绒机在工作时,羽绒必然放置在诸如口袋的容器内,否则羽绒将满天飞舞,不仅造成大量的浪费,而且造成环境污染。
[0004]但是,若羽绒装在容器中,如将羽绒装在口袋中,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密度,在羽绒静止的状态下,光靠抽羽绒机吸气的方式抽绒效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上绒装置,该装置上绒时间短、效率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上绒装置,其包括中空管体状的收纳口,所述收纳口的一端为敞口,装有羽绒口袋的袋口套在敞口上,所述收纳口的另一端由进气孔和出气孔构成,气流经进气孔进入口袋将羽绒吹散,出气孔的气流将羽绒带出。
[0007]为了使进气孔的气流直接吹向绒面,有利于将羽绒吹散,所述进气孔设置有气管通入到口袋内。
[0008]为了更加广泛地收集被吹散的羽绒,所述出气孔为喇叭状。
[0009]进一步地,为了有利于将羽绒吹散,所述进气孔为三个,分别为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和第三进气孔,第一进气孔和出气孔设置在两边,第二进气孔和第三进气孔设置在中间,第一进气孔设置的气管延伸至口袋的中部,第二进气孔设置的气管延伸至口袋的上部,第三进气孔设置的气管延伸至口袋底部上。
[0010]为了使进气孔的气流直接吹向绒面,所述第二进气孔、第三进气孔设置的气管端部设置有配重块,这样气管的出气孔将紧贴绒面。
[0011]所述出气孔与储绒箱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孔与储绒箱的出气口连接,进入储绒箱的气流仍然可以加以回收利用。
[0012]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羽绒在进入出气孔之前被吹散,这样就有利于出气的气流将羽绒抽出,从而提高出绒的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自动上绒装置整体为箱体状,在箱体上部包括中空管体状的收纳口,收纳口的一端为敞口 1,箱体内放置羽绒口袋,口袋的袋口套在敞口 I上。
[0016]收纳口的另一端由进气孔和出气孔5构成,进气孔为三个,分别为第一进气孔2、第二进气孔3和第三进气孔4,第一进气孔2和出气孔5分别设置在两边,第二进气孔3和第三进气孔4设置在中间,为了有利于将羽绒吹散,所述进气孔上均设置有气管通入到口袋内。第一进气孔2设置的气管延伸至口袋的中部,第二进气孔3设置的气管延伸至口袋的上部,第三进气孔4设置的气管延伸至口袋底部上,气流经进气孔进入口袋将羽绒吹散,出气孔5的气流将羽绒带出。
[0017]具体地,可以将出气孔5与储绒箱连接,将气流携带的羽绒置入储绒箱内,而此时气流经储绒箱的出气口流出进入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第一进气孔2,这样进入储绒箱的气流仍然可以加以回收利用。第二进气孔3、第三进气孔4的气流则是通过压缩空气来提供。
[0018]第一进气孔2设置的气管延伸至口袋的中部、第二进气孔3设置的气管延伸至口袋的上部、第三进气孔4设置的气管延伸至口袋底部上,本装置开始工作时,第二进气孔3将绒面羽绒吹散,第一进气孔2、第三进气孔4的气管摆放在绒面上,第一进气孔2、第三进气孔4的气管端部跟随绒面的高低变化始终位于绒面上将羽绒吹散,直至延伸至其最大的长度。
[0019]当绒面到达中部时,第一进气孔2开始主要工作,此时第二进气孔3的气流由于距离较远,吹散羽绒的效果不是太别理想。此时第三进气孔4的气管依然位于绒面上,气管的气流仍然对绒面的羽绒进行吹散。
[0020]当绒面到达口袋底部时,第三进气孔4通过气管(一般延伸至口袋底部向上IOcm处)开始主要工作,此时第一进气孔2、第二进气孔3的气流由于距离较远,吹散羽绒的效果不是太别理想。
[0021]三个进气孔以高中低的位置摆放,这样便可以全方位地将口袋中的羽绒吹散,不会因为口袋中羽绒面的高低而影响将羽绒吹散的效果,从而不会最终影响抽绒。
[0022]由于第一进气孔2的气流是由储绒箱供给的,储绒箱的进气经过储绒箱的缓冲,其气流强度减弱,将其通入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第一进气孔后2,气流强度也不会很强,因此将第一进气孔2放置在一边。而第二进气孔3、第三进气孔4的气流由压缩空气来提供,气流强度较高,由于第二进气孔3、第三进气孔4上设置的气管端部无固定,因此在气流的驱动下,气管会大范围的运动。这样的运动方式是我们想要的,因为这样会大范围地将绒面羽绒吹散。为了不限制此种运动,使羽绒大范围地被吹散,将第二进气孔3、第三进气孔4的位置设置在中间,这样气管可以触及的地方便是以气管长度为半径,第二进气孔3或第三进气孔4为圆点的范围了。
[0023]为了使进气孔的气流直接吹向绒面,所述第二进气孔3、第三进气孔4设置的气管端部设置有配重块,这样气管的出气孔将紧贴绒面。
[0024]为了更加广泛地收集被吹散的羽绒,所述出气孔5为喇叭状。因为第二进气孔3、第三进气孔4要设置在中间,所以第二进气孔3、第三进气孔4便位于喇叭状的出气孔5上。
[0025]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上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管体状的收纳口,所述收纳口的一端为敞口,装有羽绒口袋的袋口套在敞口上,所述收纳口的另一端由进气孔和出气孔构成,气流经进气孔进入口袋将羽绒吹散,出气孔的气流将羽绒带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设置有气管通入到口袋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为喇叭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上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为三个,分别为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和第三进气孔,第一进气孔和出气孔设置在两边,第二进气孔和第三进气孔设置在中间,第一进气孔设置的气管延伸至口袋的中部,第二进气孔设置的气管延伸至口袋的上部,第三进气孔设置的气管延伸至口袋底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上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孔、第三进气孔设置的气管端部设置有配重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上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与储绒箱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孔与储绒箱的出气口连接。
【文档编号】D01G23/02GK203440521SQ201320433469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9日
【发明者】顾杰, 褚俭 申请人:常熟市百联自动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