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送纱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73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陶瓷送纱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陶瓷送纱轮,包括:一设有上阶部、下阶部及中心孔的上轮盖。多数上端嵌入上阶部的陶瓷块。一设有第一阶部、第二阶部、第三阶部及穿轴孔的下轮盖。陶瓷杆下端嵌入第一阶部,上端嵌入上阶部。一组设于上、下轮盖之间的导电板。一包含多数插块座、一中环体及多数立柱的支撑元件,该插块座与陶瓷块的数量相同,该中环体环设于第二阶部外围,其上端面连结各插块座,且于外缘相邻插块座中间各设一向外延伸部,该立柱设于中环体下端面并触及第一阶部。藉由陶瓷块与陶瓷杆提供纱线绕设,各陶瓷杆中段与向外延伸部靠合,可增进陶瓷杆中段承受径向应力的强度,各陶瓷块的斜面使纱线可自动往下滑移,以使陶瓷送纱轮的导纱作业顺畅。
【专利说明】陶瓷送纱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陶瓷送纱轮,特别关于一种藉由多个且呈环状交错排列的陶瓷块与陶瓷杆提供纱线绕设,各陶瓷杆的中段与支撑元件的向外延伸部靠合,其可增进陶瓷杆中段承受径向应力的强度,各陶瓷块的斜面使陶瓷杆外围的纱线可自动往下滑移,以使陶瓷送纱轮的导纱作业顺畅。
【背景技术】
[0002]一般针织送纱储纱筒,包括直立的筒形的支撑体,及呈片体状的导纱片,支撑体上开设多条彼此相隔一定间距的直形的安装槽,导纱片插固于安装槽,多条导纱片组合形成纱线的缠绕体;支撑体包括上盖及下盖,上盖及下盖插套式拼接并固装成封闭的整体。其中,导纱片为陶瓷片、呈片体状,因而能在储纱筒上组合在一起。支撑体上方设置安装槽,使导纱片插固于安装槽中。
[0003]该储纱筒在实际使用时仍然有以下的缺点亟待改善:
[0004]1.储纱筒导纱片是由陶瓷材质烧制,其上端、下端形状大小不同(上端大于下端),致使导纱片烧制成品的不良率偏高,其造成导纱片生产成本徒增问题。
[0005]2.又该导纱片的中段部份,于储纱使用时往往无法承受径向应力而容易折断。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解决上述现有储纱筒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将陶瓷块与陶瓷杆分别烧结成型,其制造容易并且精度易于控制,各陶瓷杆环设的内部设有支撑元件,使以增强陶瓷杆中段承受应力,使陶瓷杆在送纱过程中的中段得以获得有效支撑,且同时可将陶瓷块予以支撑固定,不仅导纱顺畅且储纱功能无瑕疵,从而达到实用的陶瓷送纱轮的功能。
[0007]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所实行的技术手段包括有一上轮盖与一组装于该上轮盖的下轮盖,该上轮盖具有一中心孔并设有一上阶部与一下阶部,该上阶部底面交错排列有多个上嵌杆槽与多个上嵌块槽;该下轮盖设有一第一阶部、一第二阶部与一第三阶部,该第三阶部穿设于该上轮盖的中心孔中,该第一阶部对应该上嵌杆槽设有多个下嵌杆槽;一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具有一中环体,该中环体环设于该下轮盖的第二阶部外围,并于该中环体上端面连结有多个插块座,该中环体外缘于相邻的插块座中间各设一向外延伸部并另于该中环体下端面环设有多个立柱,各该立柱触及该下轮盖的第一阶部上端面;多个陶瓷块,该陶瓷块与该插块座的数量相同,该陶瓷块下方藉由斜面构成一尖部,该插块座对应该尖部凹设有一下嵌块槽,以供该陶瓷块的下方的尖部插置于该下嵌块槽中,而该陶瓷块的上端嵌入该上轮盖的上嵌块槽;多个陶瓷杆,该陶瓷杆上端嵌入该上轮盖的上嵌杆槽,而下端嵌入该下轮盖的下嵌杆槽。
[0008]所述的上轮盖具有一中心孔,该下轮盖具有一穿轴孔,该下轮盖的穿轴孔及该上轮盖的中心孔穿设一金属轮轴,该金属轮轴下端藉一垫片及螺固元件与下轮盖锁固成一体。
[0009]所述的上轮盖的中心孔上方设一上轴承座,该上轴承座用以供一上轴承嵌固。
[0010]所述的穿轴孔下方设一下轴承座,该下轴承座用以供一下轴承嵌固。
[0011]所述的上轮盖具有一中心孔,该下轮盖具有一穿轴孔,该上轮盖具有一中心孔,该下轮盖具有一穿轴孔,该第三阶部穿设于该中心孔中,该穿轴孔纵向穿贯该下轮盖的中心,并于该下轮盖的穿轴孔及该上轮盖的中心孔内部穿设一金属轮轴,该金属轮轴下端藉一垫片及螺固元件与下轮盖锁固,该金属轮轴可带动上轮盖、陶瓷杆及下轮盖同步旋转。
[0012]所述的陶瓷送纱轮更包括有一导电板,该导电板组设于该下轮盖的第二阶部上方并设有一中心孔,且于该中心孔的内径中凸设一导电弹片,该导电弹片穿设出该第三阶部的一纵向缺口的内部,该金属轮轴外径与该导电板的导电弹片端部靠合,以达成静电通地的目的。
[0013]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所实行的另一技术手段包括有一上轮盖与一组装于该上轮盖的下轮盖,该上轮盖具有一中心孔并设有一上阶部与一下阶部,该上阶部底面交错排列有多个上嵌杆槽与多个上嵌块槽;该下轮盖设有一第一阶部、一第二阶部与一第三阶部,该第三阶部穿设于该上轮盖的中心孔中,该第一阶部对应该上嵌杆槽设有多个下嵌杆槽,该第二阶部外围一体成形有多个插块座;多个陶瓷块,该陶瓷块与该插块座的数量相同,该陶瓷块下方藉由斜面构成一尖部,该插块座对应该尖部凹设有一下嵌块槽,以供该陶瓷块的下方的尖部插置于该下嵌块槽中,而该陶瓷块的上端嵌入该上轮盖的上嵌块槽;多个陶瓷杆,该陶瓷杆上端嵌入该上轮盖的上嵌杆槽,而下端嵌入该下轮盖的下嵌杆槽。
[0014]所述的陶瓷杆具有导电性,且该上轮盖或该下轮盖的其一对应具有导电性。
[0015]所述的陶瓷杆中有部份的表面设为非光滑面。
[0016]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所实行的又一技术手段包含:一设有上阶部、下阶部及中心孔的上轮盖。多个上端嵌入上轮盖及下方藉由斜面构成一尖部。一设有第一阶部、第二阶部、第三阶部及穿轴孔的下轮盖。多个下端嵌入下轮盖第一阶部的陶瓷杆,各陶瓷杆具有导电性,且部份陶瓷杆的表面设为非光滑面。一包含多个插块座、一中环体及多个立柱的支撑元件,该插块座与陶瓷块的数量相同,其对应陶瓷块的尖部凹设有下嵌块槽,该中环体环设于下轮盖的第二阶部外围,其中环体上端面连结各插块座,该立柱等间距环设于中环体下端面,各立柱站立于下轮盖的第一阶部上端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8]图2是图1的构件立体分解图;
[0019]图2A是图1中上轮盖下端面的立体图;
[0020]图3图为图1的纵断面剖面图;
[0021]图4为图1的横断面剖视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第一实施送纱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4]图7是图6的构件立体分解图;[0025]图7A是图7中上轮盖下端面的立体图;
[0026]图8为图6的纵断面剖面图;
[0027]图9为图6的横断面剖视图;
[00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第二实施送纱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第三实施的构件立体分解图;
[0030]图12为第三实施例的横断面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相关申请专利特色与技术内容,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可清楚的呈现。
[0032]参阅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10第一实施例,包括:一上轮盖1、多个陶瓷块2、一下轮盖3、多个陶瓷杆4、一导电板5及一支撑兀件6。
[0033]该上轮盖I设有上阶部11、下阶部12及中心孔13,该上阶部11底面交错设有相等数量及呈环状排列的上嵌杆槽111与上嵌块槽112,该下阶部12底面设有数个呈环状排列的凹室121 (见图3)。该上轮盖I的中心孔13上方设一供上轴承14嵌固的上轴承座131。
[0034]各陶瓷块2上端对应嵌入上轮盖I的上嵌块槽112,各陶瓷块2下方藉由斜面21构成一尖部22。
[0035]该下轮盖3设有第一阶部31、第二阶部32、第三阶部33及穿轴孔34,该第一阶部31对应上轮盖I的上嵌杆槽111设有多个下嵌杆槽311,该第二阶部32上端面对应上轮盖I的凹室121设有多个凸部321,该第三阶部33设一纵向缺口 331,其第三阶部33穿设于上轮盖I的中心孔13中,该穿轴孔34纵向穿贯下轮盖3的中心。该下轮盖3的穿轴孔34下方设一供下轴承35嵌固的下轴承座341 (见图3)。
[0036]各陶瓷杆4下端嵌入下轮盖3的下嵌杆槽311及上端嵌入上轮盖I的上嵌杆槽111。各陶瓷杆4是为上宽、下窄的锥形杆体。
[0037]该导电板5组设于第二阶部32上方,该导电板5设有一中心孔51、多数个供下轮盖3的凸部321穿设的凸部穿孔52及多数个向外的延伸片53,各延伸片53外端抵住对应的陶瓷杆4内杆壁,该中心孔51内径凸设一导电弹片511,其导电弹片511穿设于第三阶部33的纵向缺口 331内部和金属轮轴7接触。
[0038]该支撑兀件6包含多个插块座61、一中环体62及多个立柱63,该插块座61与陶瓷块2的数量相同,其对应陶瓷块2的尖部22凹设有下嵌块槽611,该中环体62环设于下轮盖3的第二阶部32外围,其上端面连结各插块座61,且中环体62外缘的两两相邻插块座61中间各设一向外延伸部621,该立柱63等间距环设于中环体62下端面,各立柱63触及下轮盖3的第一阶部31上端面。
[0039]参阅图3及图4,该下轮盖3的穿轴孔34及该上轮盖I的中心孔13内部穿设一金属轮轴7,该金属轮轴7下端藉一垫片71及螺固元件72与下轮盖3锁固。该金属轮轴7可带动上轮盖1、陶瓷杆4及下轮盖3同步旋转。该金属轮轴7的外径与导电板5的导电弹片511端部靠合,以达成静电接地的目的。
[0040]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10将各陶瓷块2与陶瓷杆4分别烧制成型,不仅生产制造容易,其制造精度易于控制。该陶瓷块2下端的尖部22与支撑元件6的插块座61嵌合,各陶瓷杆4的中段与支撑元件6的向外延伸部621靠合,其可增进陶瓷杆4中段承受应力的强度。
[0041]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环状排列的陶瓷杆4及陶瓷块2,在纱线A绕设的送纱过程中,藉由支撑元件6的向外延伸部621使各陶瓷杆4的中段得以获得有效支撑,且同时可将陶瓷块2予以支撑固定,则使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的储纱及导纱功能顺畅。
[0042]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的导电板5设于上轮盖I与下轮盖3之间,该导电板5的导电弹片511端部与金属轮轴7的外径靠合,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在纱线A绕设的送纱过程中,可将陶瓷送纱轮上的静电通地,使以消除静电。
[0043]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10的各陶瓷杆4设为上宽、下窄的锥形杆体。当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供纱线A绕设实施送纱,该呈上宽、下窄锥形的陶瓷杆4,可使纱线A自行下滑而顺利送纱。
[0044]参阅图6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10第二实施例,包括:一上轮盖1、多个陶瓷块2、一下轮盖3及多个陶瓷杆4。
[0045]该上轮盖I设有上阶部11、下阶部12及中心孔13,该上阶部11底面交错设有相等数量及呈环状排列的上嵌杆槽111与上嵌块槽112,该下阶部12底面设有数个呈环状排列的凹室121。
[0046]各陶瓷块2上端嵌入上轮盖I的上嵌块槽112,各陶瓷块2下方藉由斜面21构成一尖部22。
[0047]该下轮盖3设有第一阶部31、第二阶部32、第三阶部33及穿轴孔34,该第一阶部31对应上轮盖I的上嵌杆槽111设有多个下嵌杆槽311,该第二阶部32上端面对应上轮盖I的凹室121设有数个凸部321,且第二阶部32外围对应陶瓷块2 —体成有多个插块座320,并在插块座320上端面凹设有下嵌块槽329,该第三阶部33穿设于上轮盖I的中心孔13中,该穿轴孔34纵向穿贯下轮盖3的中心。
[0048]各陶瓷杆4的下端嵌入下轮盖3的下嵌杆槽311,上端嵌入上轮盖I的上嵌杆槽111。本实施例中该陶瓷杆4,上轮盖I或下轮盖3具有导电性,该上轮盖I或下轮盖3以具导电性金属或导电性橡胶、塑料材料制成。部份陶瓷杆4的表面为非光滑面41,可防止纱线A绕设实施送纱时打滑。本实施例的陶瓷杆4断面设为圆形,其于上轮盖I与下轮盖3的整体配置是呈上大、下小的锥状外周面,使各圆形陶瓷杆4也可以使纱线自行下滑而顺利送纱。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结构部份的说明从略,不再赘述。
[0049]参阅图11至图12,为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10第三实施例,包括:一上轮盖1、多个陶瓷块2、下轮盖3、多个陶瓷杆4及支撑元件6。
[0050]该上轮盖I设有上阶部11、下阶部12及中心孔13。
[0051]各陶瓷块2上端嵌入上轮盖I而其下方藉由斜面21构成一尖部22。
[0052]下轮盖3设有第一阶部31、第二阶部32、第三阶部33及穿轴孔34。
[0053]各陶瓷杆4下端嵌入下轮盖3第一阶部31的下嵌杆槽。各陶瓷杆4具有导电性,且部份陶瓷杆4的表面为非光滑面41,可防止纱线A绕设实施送纱时打滑。
[0054]支撑兀件6包含多数个插块座61、一中环体62及多个立柱63,该插块座61与陶瓷块2的数量相同,其对应陶瓷块2的尖部22凹设有下嵌块槽611,该中环体62环设于下轮盖3的第二阶部32外围,其中环体62上端面连结各插块座61,该立柱63等间距环设于中环体62下端面,各立柱63立于下轮盖3的第一阶部31上端面。本实施例与第一、第二实施例相同结构部份的说明从略,不再赘述。
[0055]经由以上实施例的叙述,可知本案确实具有以下功效增进之处:
[0056]1.生产制造容易: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块2与陶瓷杆4分别成型,其使生产制造过程变得容易,并且使陶瓷块2与陶瓷杆4的精确度易于掌握。
[0057]2.陶瓷杆4无断裂之忧:各陶瓷杆4的中段与下轮盖30的插块座320靠合,其可增进陶瓷杆4的中段所承受的径向应力强度,当纱线A绕设在本实用新型送纱轮上进行储纱时,各陶瓷杆4无断裂之忧,使以杜绝陶瓷杆4断裂影响送纱作业的问题。
[0058]3.具有顺利送纱的功能:通过支撑元件6的插块座61将陶瓷块2予以支撑固定,其陶瓷块2的斜面21不仅使导纱顺畅,并使储纱功能完全无瑕疵,而达到实用的陶瓷送纱轮的功能。
[0059]4.具有消除静电的作用:该上轮盖I及下轮盖3之间夹设一导电板5,藉由导电板5的导电弹片511与金属轮轴7接触,将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10上的静电通地,使以消除静电。而第二、三实施例虽无导电板5,但其该陶瓷杆4及上轮盖I或下轮盖3可以具有导电性材料制成,即使该上轮盖I或下轮盖3以具导电性金属或导电性橡胶、塑料材料制成,也可以达到消除静电的功能。
[0060]5.具有纱线自动下滑的功效:当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10的陶瓷杆4断面设为矩形,并且呈上大、下小的锥状,各陶瓷杆4可使纱线自行下滑而顺利送纱。至陶瓷杆4断面设为圆形,也呈上大、下小的锥状外周面配置,使各圆形陶瓷杆4也可以使纱线自行下滑而顺利送纱。
[0061]6.具有防止纱线打滑的功效:当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10的陶瓷杆4断面设为圆形,于部分陶瓷杆4设为非光滑面,可防止纱线A打滑。
[006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陶瓷送纱轮,藉由多个且呈环状排列的陶瓷块与陶瓷杆提供纱线绕设,各陶瓷杆的中段与支撑元件的向外延伸部靠合,其可增进陶瓷杆中段承受径向机械应力的强度,各陶瓷块的斜面(或锥面)使陶瓷杆外围的纱线可自动往下滑移送纱,以使陶瓷送纱轮的导纱作业顺畅。
[0063]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陶瓷送纱轮,该送纱轮包括有一上轮盖与一组装于该上轮盖的下轮盖,其特征在于: 该上轮盖具有一中心孔并设有一上阶部与一下阶部,该上阶部底面交错排列有多个上嵌杆槽与多个上嵌块槽; 该下轮盖设有一第一阶部、一第二阶部与一第三阶部,该第三阶部穿设于该上轮盖的中心孔中,该第一阶部对应该上嵌杆槽设有多个下嵌杆槽; 一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具有一中环体,该中环体环设于该下轮盖的第二阶部外围,并于该中环体上端面连结有多个插块座,该中环体外缘于相邻的插块座中间各设一向外延伸部并另于该中环体下端面环设有多个立柱,各该立柱触及该下轮盖的第一阶部上端面; 多个陶瓷块,该陶瓷块与该插块座的数量相同,该陶瓷块下方藉由斜面构成一尖部,该插块座对应该尖部凹设有一下嵌块槽,以供该陶瓷块的下方的尖部插置于该下嵌块槽中,而该陶瓷块的上端嵌入该上轮盖的上嵌块槽; 多个陶瓷杆,该陶瓷杆上端嵌入该上轮盖的上嵌杆槽,而下端嵌入该下轮盖的下嵌杆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上轮盖具有一中心孔,该下轮盖具有一穿轴孔,该下轮盖的穿轴孔及该上轮盖的中心孔穿设一金属轮轴,该金属轮轴下端藉一垫片及螺固元件与下轮盖锁固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上轮盖的中心孔上方设一上轴承座,该上轴承座用以供一上轴承嵌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穿轴孔下方设一下轴承座,该下轴承座用以供一下轴承嵌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上轮盖具有一中心孔,该下轮盖具有一穿轴孔,该上轮盖具有一中心孔,该下轮盖具有一穿轴孔,该第三阶部穿设于该中心孔中,该穿轴孔纵向穿贯该下轮盖的中心,并于该下轮盖的穿轴孔及该上轮盖的中心孔内部穿设一金属轮轴,该金属轮轴下端藉一垫片及螺固元件与下轮盖锁固,该金属轮轴可带动上轮盖、陶瓷杆及下轮盖同步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陶瓷送纱轮更包括有一导电板,该导电板组设于该下轮盖的第二阶部上方并设有一中心孔,且于该中心孔的内径中凸设一导电弹片,该导电弹片穿设出该第三阶部的一纵向缺口的内部,该金属轮轴外径与该导电板的导电弹片端部靠合,以达成静电通地的目的。
7.一种陶瓷送纱轮,该送纱轮包括有一上轮盖与一组装于该上轮盖的下轮盖,其特征在于: 该上轮盖具有一中心孔并设有一上阶部与一下阶部,该上阶部底面交错排列有多个上嵌杆槽与多个上嵌块槽; 该下轮盖设有一第一阶部、一第二阶部与一第三阶部,该第三阶部穿设于该上轮盖的中心孔中,该第一阶部对应该上嵌杆槽设有多个下嵌杆槽,该第二阶部外围一体成形有多个插块座; 多个陶瓷块,该陶瓷块与该插块座的数量相同,该陶瓷块下方藉由斜面构成一尖部,该插块座对应该尖部凹设有一下嵌块槽,以供该陶瓷块的下方的尖部插置于该下嵌块槽中,而该陶瓷块的上端嵌入该上轮盖的上嵌块槽; 多个陶瓷杆,该陶瓷杆上端嵌入该上轮盖的上嵌杆槽,而下端嵌入该下轮盖的下嵌杆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陶瓷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陶瓷杆具有导电性,且该上轮盖或该下轮盖的其一对应具有导电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陶瓷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陶瓷杆中有部份的表面设为非光滑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陶瓷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陶瓷送纱轮更包括有一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具有一中环体,该中环体环设于该下轮盖的第二阶部外围,并于该中环体上端面连结有多个插块座,该中环体外缘于相邻的插块座中间各设一向外延伸部并另于该中环体下端面环设有多个立柱,各该立柱触及该下轮盖的第一阶部上端面。
【文档编号】D04B27/10GK203729031SQ201320777629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陈仁惠, 陈伯霖 申请人:陈仁惠, 陈伯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