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罗拉超大牵伸中区用上销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573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四罗拉超大牵伸中区用上销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罗拉超大牵伸中区用上销装置,包括上销体、活动上销、后一压力棒和后二压力棒,上销体的前部注塑成型有两个对称呈L形的前压力棒,前压力棒的前端位于活动上销的前部并接近前钳口处,所述后一压力棒卡接在上销体后下部的第一握持槽上,后二压力棒卡接在上销体的后上部的第二握持槽内,后一压力棒位于后二压力棒的前部,且后一压力棒的中心位置低于后二压力棒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能缩小纤维浮游区的特点。
【专利说明】四罗拉超大牵伸中区用上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罗拉超大牵伸中区用上销装置,属于紧密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牵伸系统是细纱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成纱质量。目前通用的细纱机均采用三罗拉牵伸形式,其中包括普通的三罗拉双皮圈结构与可实现80?100倍大牵伸的三罗拉四皮圈结构。普通的三罗拉双皮圈结构共分两个牵伸区:前牵伸区和后牵伸区,而后区由于仅采用简单罗拉牵伸,使得中部的摩擦力界较弱,牵伸倍数一般小于1.4倍,这对提高细纱机的总的牵伸倍数不利,因而其总牵伸倍数在20?50之间。为了解决后区牵伸能力低的问题,三罗拉三皮圈与三罗拉四皮圈牵伸机构,较好的解决了三罗拉形式牵伸机构的后区牵伸能力弱的问题,使得总牵伸倍数可提高到100。但是,由于其采用三罗拉形式,也即只有两个牵伸区,因而不能够实现超大牵伸。针对此,目前环锭细纱机的四罗拉牵伸机构,包括前罗拉与前皮辊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后罗拉与后皮辊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以及含有双皮圈的中罗拉、中上罗拉与中后罗拉组成的中部牵伸区,有效提高了牵伸倍数,总牵伸倍数提高到150。现有的上销装置大都在三罗拉三皮圈与三罗拉四皮圈牵伸机构基础上改进,由于四罗拉的牵伸倍数较大,而现有的上销体上安装有压力棒隔距块,以增强对须条的控制,但在中区隔距较小时,会与前区压力棒上销体干涉,而且还需来更换压力棒隔距块,造成使用维族不便,对成纱的一致造成影响,不利于成纱质量的提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缩小纤维浮游区的四罗拉超大牵伸中区用上销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罗拉超大牵伸中区用上销装置,包括上销体、活动上销、后一压力棒和后二压力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销体的前部注塑成型有两个对称呈L形的前压力棒,前压力棒的前端位于活动上销的前部并接近前钳口处,所述后一压力棒卡接在上销体后下部的第一握持槽上,后二压力棒卡接在上销体的后上部的第二握持槽内,后一压力棒位于后二压力棒的前部,且后一压力棒的中心位置低于后二压力棒中心位置。
[000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四罗拉超大牵伸中区用上销装置,将前压力棒通过注塑成型技术直接固定于上销体上并近前钳口处,能增强对须条的控制,缩小纤维浮游区,避免了中区隔距较小时采用压力棒隔距块时压力棒与前区压力棒上销体的接触,解决了罗拉加压不足问题。本实用新型将前压力棒直接固定在上销体上,避免了来回更换压力棒隔距块的烦恼,使用维护方便,且成纱的一致性好,能有效提高成纱质量。本实用新型将后一压力棒和后二压力棒分别卡接在上销体后部的对应的握持槽内,且后一压力棒的中心位置和后二压力棒的中心位置不同水平面上,可对后区须条起到V型牵伸的作用,提高成纱质量。与传统上销相比,具有结构稳定、维护方便,能提供稳定的中区牵伸区状态,实现对须条的强效控制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四罗拉超大牵伸中区用上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上销体结构示意图。
[0009]其中:1 一活动上销,2—前压力棒,3—上销体,31 —第一握持槽,32—第二握持槽,33中二皮辊夹持槽,4一后一压力棒,41 一凹槽,5—后二压力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10]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四罗拉超大牵伸中区用上销装置,包括上销体3、活动上销1、后一压力棒4和后二压力棒5。
[0011]见图1、2所示,上销体3的前部注塑成型有两个对称呈L形的前压力棒2,前压力棒2的前端位于活动上销I的前部并接近前钳口处,前压力棒2直径在3-4nim之间,以缩小纤维浮游区,结构稳定,后一压力棒4卡接在上销体3后下部的第一握持槽31上,后二压力棒5卡接在上销体3的后上部的第二握持槽32内,后一压力棒4位于后二压力棒5的前部,且后一压力棒4的中心位置低于后二压力棒5中心位置,对后区须条起到V型牵伸的作用,提高成纱质量。
[0012]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后一压力棒4和后二压力棒5的直径均在5-6mm之间,后一压力棒4与后二压力棒5水平距离L控制在11-13皿1之间、垂直距离h控制在l_3mm之间。
[0013]后一压力棒4上设有与第一握持槽31相配的左右两个凹槽41,后一压力棒4通过凹槽41卡接在第一握持槽31的槽壁上。后二压力棒5上也设有与第二握持槽32相配的左右两个凹槽41,后二压力棒5通过凹槽41卡接在第二握持槽32的槽壁上,通过卡接的结构将后一压力棒4和后二压力棒5分别连接在上销体3上,并能有效防止两后压力棒左的右窜动。
[0014]使用过程中,上销体3通过中二皮辊夹持槽33安装于中二皮辊上,粗纱通过喇叭口喂入细纱机牵伸装置,依次经过后罗拉、中二罗拉、中一罗拉和前罗拉完成牵伸的过程,其中须条经过后罗拉后依次经过后二压力棒5和后一压力棒4的作用,实现在后区的V型牵伸效果,而后经过中二罗拉后在前压力棒2的作用下实现对纤维的有效控制,须条从前罗拉钳口输出经过加捻、卷绕纺成细纱,完成纺纱过程。
【权利要求】
1.一种四罗拉超大牵伸中区用上销装置,包括上销体(3)、活动上销(I)、后一压力棒(4)和后二压力棒(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销体(3)的前部注塑成型有两个对称呈L形的前压力棒(2),前压力棒(2)的前端位于活动上销(I)的前部并接近前钳口处,所述后一压力棒(4)卡接在上销体(3)后下部的第一握持槽(31)上,后二压力棒(5)卡接在上销体(3)的后上部的第二握持槽(32)内,后一压力棒(4)位于后二压力棒(5)的前部,且后一压力棒(4)的中心位置低于后二压力棒(5)中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罗拉超大牵伸中区用上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压力棒(2)直径在3-4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罗拉超大牵伸中区用上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一压力棒(4)和后二压力棒(5)的直径均在5-6nim之间,且后一压力棒(4)与后二压力棒(5)水平距离L控制在11-13皿1之间、垂直距离h控制在1-3皿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罗拉超大牵伸中区用上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一压力棒(4)上设有与第一握持槽(31)槽壁相配的左右两个凹槽(41),后一压力棒(4)通过凹槽(41)卡接在第一握持槽(31)的槽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罗拉超大牵伸中区用上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二压力棒(5)上设有与第二握持槽(32)相配的左右两个凹槽,后二压力棒(5)通过凹槽卡接在第二握持槽(32)的槽壁上。
【文档编号】D01H5/88GK203602810SQ201320777588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周豪, 郭桂松 申请人: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