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二层有机鞣制皮革生产的阴离子染料上染的方法

文档序号:1679548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二层有机鞣制皮革生产的阴离子染料上染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层有机鞣制皮革生产的阴离子染料上染的方法。该方法是在转鼓中投入需要染色的坯革或已装有完成前工序的坯革,调整鼓内pH为4.0~5.0,液比为1.0~1.5,温度为45~55℃,加入助剂1,转动20~30min,再加入助剂2,转动20~30min,排液;然后加液使液比为1.0~1.5,温度为45~55℃,加入阴离子染料进行染色30min;完成染色后,进行后续工序。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经过干燥后的皮,其湿热稳定性良好,色调均匀浓艳,耐洗性好。
【专利说明】—种用于二层有机鞣制皮革生产的阴离子染料上染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皮革加工工艺,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二层有机鞣制皮革生产的阴离子染料上染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一般说来,对于铬鞣鞣制的坯革进行阴离子染料染色是比较容易上染。近年来,醛鞣(甲醛、戊二醛、改性戊二醛、噁唑烷等)以及白色合成鞣剂鞣革在制造与皮肤接触的皮革用品日益增加。这些绒面革不能采用铬鞣或其他金属鞣剂,但又需要染色增加花色品种提高档次。这些二层皮革通常用于制造绒面革,手套革、儿童用革,其特征在于有大的表面积和较大的胶原纤维孔径。通常皮革染色需要阴离子染料。因此,对于醛鞣(甲醛、戊二醛、改性戊二醛、噁唑烷等)以及白色合成鞣剂鞣制的坯革由于缺乏结合基团很难使阴离子染料上染,成为有色有机鞣皮革制造的一大难题。
[0003]淀粉、纤维素等天然植物多糖在氧化剂作用下能够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后在粒子表面产生了羧基、醛基、羟基的多基团的集合,不同的氧化剂及氧化条件将产生各种基团的比例不同,导致反应活性的差异。但是,氧化造成了这些天然物质颗粒表面的降解与溶解,结果形成了特殊的粒子表面缺陷,淀粉由光滑的颗粒表面变成氧化后坑洼的形态,纤维素从紧密的晶体结构氧化变成疏松絮状的形态。这些化学活化与物理形态的变化给染料造成了良好地吸附及结合的条件。但是,这种较高的反应活性状态在环境(氧气、杂质等)作用以及自身的相互作用下,极易被“钝化”而失活。因此,在短时间内进行染色处理,这种高活性表面能够与其他物质获得良好的结合。
[0004]阴离子偶氮染料分子中具有氨基、羟基、偶氮基、酰胺基等,可与多聚糖中醛基、羧基及羟基形成键合或由此被吸附。研究表明,多聚糖物质如淀粉、纤维素等通过氧化后对阴离子偶氮类染料(如: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有良好地亲和力。其吸附特征是:在Ih时达到最大吸附容量,但随后吸附容量又有所降低,最终达到平衡;高于30°c后,随着温度提高促进染料吸附;染料浓度增大有利于吸附,浓度增大以后,吸附容量的增长趋势减缓;PH对直接性和酸性两种染料的吸附也有影响,最佳的pH在4?6之间,低于3及高于6吸附减少。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二层有机鞣制皮革生产的阴离子染料上染的方法。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用于二层有机鞣制皮革生产的阴离子染料上染的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在转鼓中投入需要染色的坯革或已装有完成前工序的坯革,调整鼓内pH为4.0?5.0,液比为1.0?1.5,温度为45?55°C,加入助剂I,转动20?30min,再加入助剂2,转动20?30min,排液;然后加液使液比为1.0?1.5,温度为45?55°C,加入阴离子染料进行染色30min ;完成染色后,进行后续工序。
[0008]所述的坯革是经过醛鞣(甲醛、戊二醛、改性戊二醛、噁唑烷等)及白色合成鞣剂鞣制,或主鞣后经过大量植物鞣剂、丙烯酸树脂鞣剂复鞣,用阴离子染料上染不良的坯革。
[0009]所述助剂I是一种天然多聚糖物质的改性产品,其用量以固体成分计,其是粉状的商品可溶性玉米淀粉、商品可溶性纤维素钠盐或商品可溶性壳聚糖钠盐;助剂I的加量为坯革重量的2 0Z0~4%。助剂I分散在温度45~55°C,pH4.0~5.0的溶液中具有平均粒度< 0.5μπι,如此粒度的粉体在机械作用下可以较好地渗透入坯革的粒面与肉面浅层。
[0010]所述的助剂2是过硼酸钠、过硫酸钠或Ce(VI)盐的混合物中的一种;助剂2的有效成份量以质量计,其加量为含有效成份的重量是坯革重量的0.5%~I %。助剂2在温度45~55°C,pH4.0~5.0的溶液中氧化助剂1,形成短时稳定的氧化产物,增加阴离子染料上染。
[0011]所述阴离子染料的加量是坯革重量的2%~4%。
[0012]所述的方法,经助剂2处理排去氧化后浴液,换入新浴,在10~20min内进行染色。
[0013]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经过干燥后的皮,其湿热稳定性良好,色调均匀浓艳,耐洗性好。表1为黄棕色二层戊二醛及白色合成鞣剂鞣制后坯革的阴离子染料染色效果。
[0014]表1黄棕色二层戊二醛及白色合成鞣剂鞣制后坯革的阴离子染料染色效果
[0015]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二层有机鞣制皮革生产的阴离子染料上染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转鼓中投入需要染色的坯革或已装有完成前工序的坯革,调整鼓内pH为4.0?5.0,液比为1.0?1.5,温度为45?55。。,加入助剂1,转动20?30min,再加入助剂2,转动20?30min,排液;然后加液,使液比为1.0?1.5,温度为45?55°C,加入阴离子染料进行染色30min ;完成染色后,进行后续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坯革是经过醛鞣及白色合成鞣剂鞣制,或主鞣后经过大量植物鞣剂、丙烯酸树脂鞣剂复鞣,用阴离子染料上染不良的坯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助剂I是一种天然多聚糖物质的改性产品,其用量以固体成份计,其是粉状的商品可溶性玉米淀粉、商品可溶性纤维素钠盐或商品可溶性壳聚糖钠盐;助剂I的加量为坯革重量的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助剂2是过硼酸钠、过硫酸钠或Ce(VI)盐的混合物中的一种;助剂2的有效成份量以质量计,其加量为含有效成份的重量是坯革重量的0.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阴离子染料的加量是坯革重量的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经助剂2处理排去氧化后浴液,换入新浴,在10?20min内进行染色。
【文档编号】D06P1/00GK103924460SQ201410175414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9日
【发明者】周鑫樑, 王力武, 单志华, 陈慧 申请人:湖南省怀其皮革集团制革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