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旋转气流来减少纱线表面长毛羽的双喷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44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旋转气流来减少纱线表面长毛羽的双喷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涡流双喷嘴装置,它具有减少环锭细纱表面≥3mm的长毛羽数量、增加纱线表面<3mm的短毛羽数量的作用。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直接安装在环锭细纱机上进行使用。它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个圆柱形纱道和两个与之相切的气道,气道用来提供压缩空气,纱线从前罗拉出来后直接进入纱道,与纱道内的高速气流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减少纱线表面长毛羽、增加短毛羽作用,同时对纱线的其他性能也有一定的改善。
【专利说明】一种利用旋转气流来减少纱线表面长毛羽的双喷管
【技术领域】
[0001]一种利用旋转气流来减少纱线表面长毛羽的喷管,称为旋流双喷管,本发明属于纺织工程【技术领域】,它涉及一种新型的提高细纱质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环锭纺是目前纺纱生产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纺纱方法,具有技术成熟,成纱质量稳定和品种适应性好的优点。但是,在环锭纺细纱机上,纱线在加捻成形过程中存在纺纱三角区,纺纱三角区须条中纤维不能被完全控制,一部分自由纤维头端因不能卷入纱体而露在外面形成毛羽,另一方面在纱线张力的作用下,纤维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不同而在纱条的径向发生反复的内外转移,在转移过程中被挤出纱身的纤维头端,由于不再受到向心力的作用而留在纱线表面形成了毛羽。
[0003]在织造、上浆、染色等的许多纺织生产工序中,毛羽是一个不可避免问题,研究表明,纱线毛羽的长短数量及其分布对后道工序、生产效率、终端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过多的毛羽带来许多问题,如在织造过程中纱线之间缠结,纱线不能顺利通的过经停片、综眼和筘齿,造成开口不清、断头增加等现象;影响纱线的上浆,造成布面染色深浅不均匀,形成色差;容易使织物表面长生起毛起球现在,影响织物的手感、风格、服用性能。毛羽现象已成为当前普受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并作为评定纱线的一个重要指标得到重视,减少毛羽也就成为当今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因此,在环锭细纱机上研究新型减羽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0004]传统的减羽技术如合适量提高所纺纱的捻系数,捻系数的适度增加可以降低纱线表面毛羽;选择合适的钢领和钢丝圈并及时更换,钢丝圈过重或过轻都会使纱线毛羽增加;适当控制纺纱锭速。纺纱锭速过大时会使纱线所受的离心力增大,导致已捻入纱体的纤维或正在加捻的纤维被甩出纱体表面而形成毛羽;加强车间温湿度的控制。细纱车间的温度在30°C以下,相对湿度在46%?86%之间;采用合理的上浆技术,除去单纱表面突起的短纤维;二次梳棉提高纱线质量,可除去飞花、短绒等。
[0005]新型的技术有紧密纺、赛络菲尔纺、赛络纺等,它们在减少毛羽、提高纱线质量方面效果很好,但是其设备投资大、维护费用高。在环锭细纱机上加装旋流双喷管是利用喷管的特殊结构,产生高速旋转气流,可以有效减少纱线毛羽,该喷管减羽效果显著,设备改造费用低,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旋转气流来减少纱线表面长毛羽的喷管,称为旋流双喷管,其特征是:旋流双喷管主要由一个纱道和两个气道组成。纱道和气道在相交处垂直相切,气道的轴线位于纱道长度中L1: L2 = I: 2处,气道的直径为1.4-1.6mm,长度为5mm ;纱道的直径为2mm,长度为21mm。
[0007]所述旋流双喷管的应用:粗纱经过牵伸系统后,由输出罗拉将细纱喂入旋流双喷管。喷管固定在输出罗拉的下方,其安装角度与罗拉座相同,喷管的最上端距输出罗拉为
6.5-12.5cm。 细纱经过喷管的作用后,再通过导纱钩、钢丝圈、钢领,卷绕到由锭子传动的筒管上。在纺纱过程中,压强(表压)为0.05MPa-0.25MPa的压缩、干燥空气由喷管的气道进入纱道,气流在纱道内膨胀、旋转,有利于纱线表面的毛羽卷入到纱线的主干,从而有效减少纱线表面长毛羽数量,增加纱线表面短毛羽数量,同时对纱线的断流强度和条干均匀度也有一定的改善,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旋流双喷管的模型图
[0009]图2,旋流双喷管的三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原料:定量为5.21g/10m的纯棉棉纱。纺纱工艺条件为:旋流双喷管气道入口处的压强(表压)为0.15MPa,旋流双喷管气道的轴线到输出罗拉的距离为8.5cm ;锭速为1000Orpm0纺制捻系数为330、细度为30tex的Z捻纯棉细纱。
[0011]纱线性能的测试按照国家标准GB/T7243-1987《纱线毛羽测定方法投影计数法》、国家标准GB/T3916-1997《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GB/T3292-1997《纱线条干不匀纺织品纱线条干不匀试验方法电容法》进行。表1列出了普通环锭纺纱线和加装了旋流双喷管后加工的纱线的性能比较。
[0012]表1普通环锭纺纱线和加装了旋流双喷管后加工的纱线的性能比较
[0013]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旋转气流来减少纱线表面长毛羽、改善成纱性能的喷管,称为旋流双喷管,其特征是:喷管主要由纱道和气道组成;纱道和气道在相交处垂直相切,气道的轴线位于纱道长度中L1: L2 = I: 2处,气道的直径为1.4mm,长度为5mm;纱道的直径为2mm,长度为 21mm。
2.该喷管的应用特征为:粗纱经过牵伸系统后,由输出罗拉将细纱喂入旋流双喷管;喷管固定在输出罗拉的下方,安装角度与输出罗拉座相同,喷管的最上端距输出罗拉为6.5-12.5cm;细纱经过喷管的作用后,再通过导纱钩,钢丝圈、钢领,卷绕到由锭子传动的筒管上。
【文档编号】D01H13/00GK103993401SQ201410256136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6日
【发明者】付玉叶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