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毛呢面料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68133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毛呢面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毛呢面料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以我国青藏高原天然牦牛毛、绒为原料,利用有机硅对材料进行两步法处理;在毛、绒纤维表面接枝二乙酰氯,使得纤维表面具有高活性的基团;通过已接枝的酰氯基团与有机硅进行反应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对牦牛毛、绒的基本物理性质研究,包括:处理前后的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微观结构、表面形态、防水性能、保暖性能、密度等;对牦牛毛、绒超疏水表面进行测试。该毛呢面料是一种天然材料;无毒,人体接触感觉舒适;具有仿生超疏水结构;同时具有防水、防雪功能;透气性能好等优点,且牦牛毛、绒资源丰富,便于采集;本发明可有效的提高牦牛制品的经济价值,可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毛纺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专利说明】一种防水毛呢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毛呢面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超疏水性能的防 水面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牦牛被称作高原之舟,是西藏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种,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 青藏高原。牦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体两侧和胸、腹、尾毛长而密,四肢短而粗健。牦牛生 长在海拔300(Γ5000米的高寒地区,能耐零下30°C ~40°C的严寒,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 最高处的哺乳动物。牦牛分为野牦牛和家牦牛,野牦牛又叫野牛,英文名wild yak,藏名音 译亚归。偶蹄目,牛科,牛亚科、牦牛属,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 这与其毛、绒具有的高保暖性能有密切关系。牦牛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为国家一类保护动 物。我国耗牛毛纤维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耗牛毛纤维大部分 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只含有极少的髓质层,强力较高,但因其鳞片紧贴毛干、比较光滑、 抱合力极差。又因纤维粗、长、卷曲少、硬挺、刚直、给纺纱带来极大困难。牦牛绒纤维弹性 好,滑糯,光泽柔和,不易起球,保暖性与羊绒相似,其价格比羊绒低,纯纺或混纺具有较高 的经济价值(畅衍荣·牦牛毛(绒)的分梳[J]·毛纺科技,1986,(3) : 49-53·)。但整 体上来说,牦牛毛、绒的生产长期都处于粗加工、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 占相当大的比重,高附加值、高技含量的加工生产相对较少,制约了牦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 相关产业发展。
[0003] 疏水织物可用于防雨/雪服、帐篷、军用作战服等方面,其巨大潜在市场和经济效 益使其成为纺织工业研究的热点。为了提高材料表面的疏水性,就必须解决表面的浸润 性。浸润性是固体表面的重要特征之一,由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共同决定(Jiang L, Wang R, Yang B. Binary cooperative complementary nanoscale interfacial materials [J]· Pure Appl. Chem·, 2000, 72:73-77·)。近年来,超疏水表面引起了人 们的普遍关注,如在自清洁材料、微流体和无损液体传输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超疏水表 面是指与水的接触角>150°的表面。接触角是衡量固体表面疏水性的标准之一,但判断 一个表面的疏水效果时,还应考虑到它的动态过程,一般用滚动角来衡量。滚动角为前进 接触角(简称前进角)与后退接触角(简称后退角)之差值,代表了水滴在固体表面上的滞 后现象。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疏水表面,应该既具有较大的静态接触角,又具有较小的滚 动角。自然界中有许多超疏水表面的实例,如荷叶、水稻叶、蝉翼以及水黾腿等,这些天然 材料的特殊表面结构在材料表面制造超疏水表面提供了模型(高雪峰,江雷.天然超疏 水生物表面研究的新进展[J].物理,2006,35(7):559-564.)。研究发现,微米结构与 纳米结构相结合的阶层结构是引起表面超疏水的根本原因。对这样的特殊生物表面,在纺 织品表面上进行模仿,通过控制合适的表面形态,可以得到超疏水自清洁表面、滚动各向异 性表面和闻粘附性超疏水表面等具有特殊表面性质的纺织品材料。最典型的如荷叶表面、 蝴蝶等鳞翅目昆虫的翅膀及水鸟的羽毛等。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此类表面除有疏水的化 学组分外,在微观尺度上还有微细的粗糙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荷叶表面具有双层微观 结构,即由微米尺度的乳突和其上的纳米尺度蜡状晶体组成;蝶类翅膀上的粉末由约100 μηι的扁平囊状物组成,囊状物由无数角质层(对称的甲壳质组成)构成,其表面并不光洁, 这就是蝴蝶常具有色彩斑斓的结构色及较好疏水性的原因。所以制备超疏水表面就要求: (1)在疏水材料(接触角>90° )表面上构建粗糙结构;(2)在粗糙表面上修饰低表面能物 质。常通过在表面覆盖氟碳链或硅烷链来降低表面能。从制备方法来说,主要有诱导相分 离法、电纺法、溶胶一凝胶法等。
[0004] 近年来,在织物表面进行超疏水处理,制备功能性防水、防污、防雪等服装面料是 界面科学领域以及纺织工业中一个研究热点。而在动物纤维织物表面进行超疏水处理的研 究却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建立一种防水毛呢面料的制备方法,该聚合物材料具有以下优 点:该毛呢面料是一种天然材料;无毒,人体接触感觉舒适;具有仿生超疏水结构;同时具 有防水、防雪功能;透气性能好等优点。本专利中拟利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对 牦牛毛、绒进行表面修饰,利用硅作为低表面能物质降低织物表面能,而十六烷基作为疏水 物质构建纳米级的表面粗糙结构,从而制备仿生的超疏水表面。本专利中以我国青藏高原 天然牦牛毛、绒为原料,利用有机硅对材料进行两步法处理,使材料表面具有仿生超疏水结 构,从而制备一种新型的防水透气毛呢面料。
[0006] 防水毛呢面料的制备技术方案如下: 1)在毛、绒纤维表面接枝二乙酰氯

【权利要求】
1. 一种防水毛呢面料,其结构特征在于:所述的毛呢面料是由通过表面超疏水改性制 备而成的。
2. -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毛呢面料的方法是通过如下步骤进行的: 1) 在毛、绒纤维表面接枝二乙酰氯; 2) 将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浸泡到甲醇中使其Si - OCH3基团充分水解成为Si - 0H硅 醇; 3) 利用酰氯与硅醇之间的取代反应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随后利用脱水反应使硅醇之 间形成Si - 0键,固定疏水烷基于材料表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毛呢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方法中步骤 1)所使用的表面超疏水材料为十7K烧基二甲氧基娃烧。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毛呢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还在于上述方法中步 骤3)所使用的表面修饰剂为二乙酰氯。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毛呢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还在于上述方法中步 骤3)所进行表面改性反应中,需进行水解反应,将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浸泡到甲醇中使 其水解成为硅醇。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毛呢面料,其特征还在于:该毛呢面料为牦牛毛、绒 类的纤维所制成。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毛呢面料,其特征还在于:该毛呢面料具有良好的 防水性能,其表面接触角应大于120°。
【文档编号】D06M101/12GK104088145SQ201410331655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3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成都市绿科华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