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生产弹性间隔织物的方法

文档序号:1681532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生产弹性间隔织物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生产弹性间隔织物的方法。经编机中梳栉包括间隔纱导纱梳栉、地梳栉、弹性梳栉;所述间隔纱导纱梳栉设置在中间位置;所述地梳栉设置于所述间隔纱导纱梳栉两侧;所述弹性梳栉设置于所述地梳栉外侧;根据生产的间隔织物的不同用途,相应地配置经编机针床间的距离;纱线包括间隔纱、面纱、弹性纱线,根据间隔织物表层结构的不同,选用相应线密度的面纱和弹性纱线;所述间隔纱导纱梳栉穿入间隔纱,所述地梳栉穿入面纱,所述弹性梳栉穿入弹性纱线;面纱与弹性纱线相配合编织间隔织物的上下两面表层,间隔纱编织间隔织物的中间间隔层;本发明生产出的间隔织物弹性好、回复率高,织物紧致密实,手感很好,舒适性高。
【专利说明】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生产弹性间隔织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织物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生产弹性间隔织物的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很多鞋材用、服装用、箱包用、座椅用的产品采用经编间隔织物制成,因为经 编间隔织物透气透湿性能良好、质量轻、抗压弹性好、易洗快干,服用过程中可以提供良好 的微环境,有效地散热、透气并补充新鲜的空气,提高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并且经编间隔 织物还具有一次成型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0003] 生产经编间隔织物的机型有很多。进口机型有RD4N?RD7N、RD6DPLM?RD8DPLM 和 Racop D4 ?Racop D6 等。国产机型有 GE298、GE2291B、GE6N、E2291/6 和 E2291/7 等。 这些机型都配有1?3把间隔纱导纱梳,其它均为地梳,间隔纱导纱梳通常穿入涤纶、锦纶、 丙纶等单丝,地梳通常穿入涤纶、锦纶、丙纶等化纤长丝进行编织。由于双针床机器均没有 配置氨纶梳栉,因此这些机器生产的经编间隔织物弹性不足、形变能力小、结构不紧致,使 用过程中,舒适性和美观性均受到影响。
[0004] 最常用的经编间隔织物经编机机号为E24,即一英寸排列24枚织针。为增加间隔 织物的细密和紧致程度,可提高双针床间隔织物经编机的机号,目前最高机号为E32。双针 床间隔织物经编机有两个针床、两组织针、两组导纱针、两组沉降片和两组脱圈板。两针床 之间、两针床中各成圈机件之间、两针床与梳栉之间都有很高的运动配合要求,因此双针床 经编机成圈运动装置较单针床经编机复杂,配合要求更高,很难生产高机号的双针床经编 机。所以大部分间隔织物采用较粗机号生产,织物风格偏粗犷,难以生产较密实的间隔织 物。
[0005] 综上所述,现有的双针床经编机生产的间隔织物弹性不足,不够紧致密实,舒适性 不好,满足不了人们对其在服用和装饰用领域的需求。
[0006]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 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生产弹性间隔织物的方法,从而克服上 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
[0009] -种双针床经编机生产弹性间隔织物的方法,其步骤为:
[0010] (1)梳栉配置:经编机中梳栉包括间隔纱导纱梳栉、地梳栉、弹性梳栉;所述间隔 纱导纱梳栉设置在中间位置;所述地梳栉设置于所述间隔纱导纱梳栉两侧;所述弹性梳栉 设置于所述地梳栉外侧;
[0011] (2)配置隔距:根据生产的间隔织物的不同用途,相应地配置经编机针床间的距 离;
[0012] (3)纱线准备:纱线包括间隔纱、面纱、弹性纱线,根据间隔织物表层结构的不同, 选用相应线密度的面纱和弹性纱线;
[0013] (4)上机织造:所述间隔纱导纱梳栉穿入间隔纱,所述地梳栉穿入面纱,所述弹性 梳栉穿入弹性纱线;面纱与弹性纱线相配合编织间隔织物的上下两面表层,间隔纱编织间 隔织物的中间间隔层。
[0014]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生产的间隔织物包括鞋材、服装、箱包、座椅。
[0015]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经编机针床间隔距通常为1. 5mm?12mm。
[0016]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间隔纱选用但不仅限于涤纶、锦纶、丙纶单丝或复丝中 的一种。
[0017]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面纱选用但不仅限于涤纶、锦纶、丙纶长丝中的一种。
[0018]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弹性纱线选用但不仅限于氨纶长丝。
[0019]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间隔织物表层结构为弹性平纹或弹性网眼结构。
[0020]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间隔织物表层结构为弹性平纹时,通常选用线密度为 22dtex?78dtex的氨纟仑纱线作为弹性纱线,选用线密度为22dtex?78dtex的漆纟仑或锦给 或丙纶长丝作为面纱。
[0021]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间隔织物表层结构为弹性网眼时,通常选用线密度为 133dtex?933dtex的氨纟仑纱线作为弹性纱线,选用线密度为44dtex?llOdtex的漆给或 锦纶或丙纶长丝作为面纱。
[0022]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生产间隔织物的方法还包括织物染整步骤,将织好的坯 布进行煮练、定型,根据需要进行染色,并进行复定型。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 采用新的梳栉配置方式,利用氨纶纱线优良的延伸率和弹性优点,编织出弹性好、 服用舒适、紧致密实的经编间隔织物;同时通过改变机器隔距配置,可以生产多种用途的经 编间隔织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 附图1为本发明6梳双针床经编机梳栉配置示意图;
[0026]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7] GB1、GB6-弹性梳栉,GB2、GB3、GB5-地梳栉,GB4-间隔纱导纱梳栉,7-前针床,8-后 针床。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 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9]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 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 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3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6梳双针床经编机生产鞋材的方法, 其步骤为:
[0031] ⑴梳栉配置:GB1和GB6为弹性梳柿,GB2、GB3、GB5为地梳柿,GB4为间隔纱导纱 梳栉;
[0032] (2)配置隔距:间隔织物用于鞋材面料,设置前针床7与后针床8间的距离为 3. 5mm ;
[0033] (3)纱线准备:间隔织物表层结构为弹性网眼结构,选用22dtex锦纶单丝、44dtex 的锦纶长丝、133dtex的氨纶纱线;
[0034] (4)上机织造:弹性梳栉GB1、GB6满穿穿入133dtex的氨纶纱线,地梳栉GB2、GB3 采用1穿1空穿入44dtex的锦纟仑长丝,间隔纱导纱梳柿GB4满穿穿入22dtex的锦纟仑单丝, 地梳栉GB5满穿穿入44dtex的锦纶长丝,GB2、GB3、GB5与GB1、GB6相配合编织间隔织物的 上下两面表层,GB4编织间隔织物的中间间隔层;各把梳栉的垫纱数码如下:
[0035] GB1 : (0-0-0-0/2-2-2-2) X6 满穿
[0036] GB2 :2-3-3-3/2-1-1-1/2-3-3-3/2-1-1-1/2-3-3-3/2-1-1-1/1-0-0-0/1-2-2-2/
[0037] 1-0-0-0/1-2-2-2/1-0-0-0/1-2-2-2// 1 穿 1 空
[0038] GB3 :1-0-0-0/1-2-2-2/1-0-0-0/1-2-2-2/1-0-0-0/1-2-2-2/2-3-3-3/2-1-1-1/
[0039] 2-3-3-3/2-1-1-1/2-3-3-3/2-1-1-1// 1 穿 1 空
[0040] GB4 : (l_0_l_l/2_3_l _l) X 6 满芽
[0041] GB5 : (1-1-1-0/0-0-1-2/2-2-2-1/1-1-1-2/2-2-1-0/0-0-0-1) X2 满穿
[0042] GB6 : (1-1-0-0/0-0-2-2/2-2-1-1/1-1-2-2/2-2-0-0/0-0-1-1) X2 满穿
[0043] (5)织物染整:将织好的坯布进行煮练、定型,根据需要进行染色,并进行复定型。
[0044] 该方法生产出的间隔织物弹性好、回复率高,织物紧致密实,手感很好,舒适性高。
[0045]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 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 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 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 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生产弹性间隔织物的方法,其步骤为: (1) 梳栉配置:经编机中梳栉包括间隔纱导纱梳栉、地梳栉、弹性梳栉;所述间隔纱导 纱梳栉设置在中间位置;所述地梳栉设置于所述间隔纱导纱梳栉两侧;所述弹性梳栉设置 于所述地梳栉外侧; (2) 隔距配置:根据生产的间隔织物的不同用途,相应地配置经编机针床间的距离; (3) 纱线准备:纱线包括间隔纱、面纱和弹性纱线,根据间隔织物表层结构的不同,选 用相应线密度的面纱和弹性纱线; (4) 上机织造:所述间隔纱导纱梳栉穿入间隔纱,所述地梳栉穿入面纱,所述弹性梳栉 穿入弹性纱线;面纱和弹性纱线相配合编织间隔织物的上下两面表层,间隔纱编织间隔织 物的中间间隔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的织物包括鞋材、服装、箱包、座 椅。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机针床间隔距为1. 5_? 12mm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纱选用但不仅限于涤纶、锦纶、 丙纶单丝或复丝中的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纱选用但不仅限于涤纶、锦纶、丙 纶长丝中的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纱线选用但不仅限于氨纶长丝。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织物表层结构为弹性平纹或弹 性网眼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织物表层结构 为弹性平纹时,选用线密度为22dtex?78dtex的氨纶纱线作为弹性纱线,选用线密度为 22dtex?78dtex的漆纟仑或锦纟仑或丙纟仑长丝作为面纱。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织物表层结构为 弹性网眼时,选用线密度为133dtex?933dtex的氨纶纱线作为弹性纱线,选用线密度为 44dtex?llOdtex的漆纟仑或锦纟仑或丙纟仑长丝作为面纱。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间隔织物的方法还包括织物染 整步骤,将织好的坯布进行煮练、定型,根据需要进行染色,并进行复定型。
【文档编号】D04B27/24GK104141197SQ201410348616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1日
【发明者】丛洪莲, 蒋高明, 张爱军, 钟君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