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棉整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050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燃棉整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棉整理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合成阻燃剂:将乙二醇加入反应釜中,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亚磷酸和催化剂;将反应容器温度加热至180~200℃,反应3~4h后,降温到室温,得阻燃剂产物;2)配置工作液:阻燃剂350~400g/L,6MD树脂75~90g/L,柔软剂30~40g/L,磷酸20~30g/L;3)将棉织物在上述工作液中二浸二轧,将浸润后的织物经预烘后烘焙,产物经碱洗工艺、水洗工艺得最终阻燃棉产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合成的阻燃剂并配置工作液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阻燃时间长久,且环境友好,不损伤织物的强力和手感。
【专利说明】一种阻燃棉整理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燃棉整理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安全意识的增强,阻燃纺织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扩 大,需求量与日俱增。普通棉织物以其优异的性能深受人们喜爱,但是棉的氧指数仅为18, 阻燃性能较差。为此,国内很多化纤企业加速对阻燃纤维的开发和研究。特别是在公共场 所使用的纺织品,如旅馆等场所,对各种窗帘及床上用品的阻燃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世界 各国纷纷立法规定公共场所用纺织纤维用品、老人、儿童、残疾人的服装等都要达到一定的 阻燃标准。
[0003] 目前,用于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剂主要有四羟甲基氯化膦系列、十溴二苯醚、氮-羟 甲基系列等,这些阻燃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有毒致癌物或甲醛,危害人体健康,未来的 阻燃剂将朝着无甲醛环保方向发展。
[0004] 磷酸酯型阻燃剂符合这一发展趋势,但是单体型磷酸酯分子质量低、沸点低、耐热 性差,整理时容易发散到空气中产生臭味。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阻燃棉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阻燃棉整理工艺,阻燃 时间长久,且环境友好,不损伤织物的强力和手感。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棉整理工艺,包括以下 工艺步骤:1).合成阻燃剂:将乙二醇加入反应釜中,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亚磷酸和催化剂; 在反应釜中通入氮气以排除空气,并将反应容器温度加热至18(T200°C,反应:T4h后,降温 到室温,将产物减压蒸馏出除未反应的反应物,得阻燃剂产物。
[0007] 2).配置工作液:按如下浓度配置阻燃剂工作液:阻燃剂35(T400g/L,6MD树脂 75?90g/L,柔软剂30?40g/L,磷酸20?30g/L ; 3 ).将棉织物在上述工作液中二浸二轧,乳液率为65~80%,将浸润后的织物在 9(TlO(TC下预烘2?4min,在17(Tl75°C下进行烘焙:T4min,产物经碱洗工艺、水洗工艺得最 终阻燃棉产物。温度过高,时间过长织物的脆损严重,且织物手感粗糙发硬。
[0008] 优选的,所述碱洗工艺所用的碳酸钠浓度为2~3g/L,碱洗温度为45飞0°C,时间为 7~10min ; 优选的,所述水洗工艺的温度为45?50°C,时间为riOmin ; 阻燃剂用量增加,阻燃性能越好,但用量过多,会影响织物手感并成本增加,综合各种 因素,取阻燃剂浓度为350-400g/L为宜。
[0009] pH越小,阻燃性能越好,但是pH值太小,织物手感硬,易泛黄,综合各种因素,取pH 值取4-5。
[0010] 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乙二醇与亚磷酸的摩尔比为3. 5?4:3?3. 5。
[0011]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工作液的配方中,还包括渗透剂,所述渗透剂的浓度为 2?5g/L。
[0012] 优选的,所述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聚氧乙烯醚、曲通中的一种。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合成的阻燃剂并配置工作液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 理,阻燃时间长久,且环境友好,不损伤织物的强力和手感,通过对整理后的棉织物性能检 测表明本发明的产品达到了阻燃织物B1级标准,织物损毁长度< 98mm,氧指数> 25。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5] 一种阻燃棉整理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合成阻燃剂:将乙二醇加入反应釜 中,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亚磷酸和催化剂;在反应釜中通入氮气以排除空气,并将反应容器温 度加热至18(T20(TC,反应:T4h后,降温到室温,将产物减压蒸馏去除未反应的反应物,得 阻燃剂产物; 2).配置工作液:按如下浓度配置阻燃剂工作液:阻燃剂35(T400g/L,6MD树脂 75?90g/L ;柔软剂 3(T40g/L ;磷酸 2(T30g/L ; 3 ).将棉织物在上述工作液中二浸二轧,乳液率为65~80%,将浸润后的织物在 9(TlO(TC下预烘2?4min,在17(Tl75°C下进行烘焙:T4min,产物经碱洗工艺、水洗工艺得最 终阻燃棉产物。
[0016] 具体的,碱洗工艺使用的碳酸钠浓度为2~3g/L,碱洗温度为45~50°C,时间为 7?lOmin。水洗工艺的温度为45飞0°C,时间为riOmin。工作液的配方还包括渗透剂,渗透 剂的浓度为2~5g/L。
[0017] 实施例1 所述步骤1)中,乙二醇与亚磷酸的摩尔比为3. 5:3,在200°C下反应3h ;步骤2)中,阻 燃剂380g/L,6MD树脂90g/L,柔软剂40g/L,磷酸25g/L ;步骤3)中,乳液率为75%,将浸 润后的织物在90°C下预烘4min,在172°C下进行烘焙3. 5min,使用碳酸钠浓度为2. 5g/L在 48°C下碱洗8min ;45°C下水洗7min。
[0018] 实施例2 所述步骤1)中,乙二醇与亚磷酸的摩尔比为3. 5:3. 5,在180°C下反应4h ;步骤2)中, 阻燃剂350g/L,6MD树脂80g/L,柔软剂35g/L,磷酸20g/L,渗透剂2g/L;步骤3)中,乳液 率为65%,将浸润后的织物在100°C下预烘2min,在170°C下进行烘焙3min,使用碳酸钠浓 度为3g/L在45°C下碱洗lOmin ;48°C下水洗8min。
[0019] 实施例3 所述步骤1)中,乙二醇与亚磷酸的摩尔比为4:3. 5,在190°C下反应3. 5h ;步骤2)中, 阻燃剂400g/L,6MD树脂85g/L,柔软剂30g/L,磷酸30g/L,渗透剂5g/L;步骤3)中,乳液 率为75%,将浸润后的织物在95°C下预烘2. 5min,在172°C下进行烘焙3. 5min ;使用碳酸钠 浓度为3g/L,在48°C下碱洗lOmin ;50°C下水洗8min。
[0020] 上述实施例1~3中,渗透剂可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聚氧乙烯醚、曲通中的 一种。
[0021] 通过对以上实施例中整理后的棉织物性能检测表明本发明的产品达到了阻燃织 物B1级标准,织物损毁长度< 98mm,氧指数> 25。
[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阻燃棉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 .合成阻燃剂:将乙二醇加入反应釜中,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亚磷酸和催化剂;在反 应釜中通入氮气以排除空气,并将反应容器温度加热至18(T200°C,反应:T4h后,降温到室 温,将产物减压蒸馏去除未反应的反应物,得阻燃剂产物; 2) .配置工作液:按如下浓度配置阻燃剂工作液:阻燃剂35(T400g/L,6MD树脂 75?90g/L,柔软剂30?40g/L,磷酸20?30g/L ; 3 ).将棉织物在上述工作液中二浸二轧,乳液率为65~80%,将浸润后的织物在 9(TlO(TC下预烘2?4min,在17(Tl75°C下进行烘焙:T4min,产物经碱洗工艺、水洗工艺得最 终阻燃棉产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棉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乙二醇与亚磷 酸的摩尔比为3. 5?4:3?3. 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棉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工作液的配方 还包括渗透剂,渗透剂的浓度为2~5g/L。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燃棉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 烯醚、烷基聚氧乙烯醚、曲通中的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棉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碱洗工艺使用 的碳酸钠浓度为2?3g/L,碱洗温度为45飞0°C,时间为riOmin。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棉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水洗工艺的温 度为45?50°C,时间为7?lOmin。
【文档编号】D06M13/292GK104153196SQ201410392652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2日
【发明者】张延新 申请人:安徽一隆羽绒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