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毛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68258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毛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毛纺面料,面料的经纱和纬纱均为60s的高支粗纺纱,高支粗纺纱的组成材料由细支羊毛纤维和竹纤维混合而成,高支粗纺纱中细支羊毛纤维的重量比为70%。本发明通过采用中药抑菌混合液处理细支羊毛纤维,赋予细支羊毛织物一定的抗菌抑菌功能,与纳米银及有机抗菌剂相比,抑菌组分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抗菌毛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品及纺织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毛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市场上功能性面料应用愈来愈多的今天,对于抗菌产品的安全性评估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主流抗菌产品还是银离子抗菌,但是已有研究证实:15nm的银离子经呼吸道进入白鼠体内后,可以在一周内杀死白鼠;而且纳米银本身有很强的经口毒性,其在与人体接触后,虽不能直接进入血液,但可通过毛孔进入皮下组织,进而在体内逐步释放并蓄积,对人体造成长期的潜在影响;澳大利亚和日本的一些非政府组织早已发表了报告并警告纳米银的广泛使用会导致人体细胞的抗药性,从而导致“超级病毒”的增加;目前市场上的有机抗菌剂基本上都是溶出型,都有很强的渗透性,从抑菌圈的测试就能看出。其杀菌能力不具有选择性,一样可以杀死有益菌,这种“通杀”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人体正常的代谢能力的紊乱,绝不是纺织品抗菌的最好选择。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抗菌毛纺面料,采用中药抗菌成分赋予面料优良的抗菌性能。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菌毛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经纱和纬纱均为60s的高支粗纺纱,所述高支粗纺纱的组成材料由细支羊毛纤维和竹纤维混合而成,所述高支粗纺纱中细支羊毛纤维的重量比为70%?80%。
[0005]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毛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按比例配置纤维,并对纤维进行染色;
52:将染色后的细支羊毛纤维含中药的抑菌混合液中浸泡,所述抑菌混合液的组分为:大黄提取物1%?2.5%、苦参提取物1.5%?2%、荆芥提取物0.5%?1.5%、满天星提取物0.25%?0.75%、渗透剂0.2%?0.3%,其余为水;
53:将染色后的竹纤维和抑菌处理后的细支羊毛纤维通过和毛、打毛、开松、梳毛成条、并条、气流纺和自动络筒工艺制成60s的高支粗纺纱;
54:织造,对S3所的纱线进行整经,将整经后作为经纱和纬纱的60s高支粗纺纱在剑杆织机上织造;
55:后整理,将S4所织得的布料通过坯检、修布、复验、缝边、预洗、缩呢、洗呢、脱水、蒸呢、起毛、湿刷、剪毛、烫光定型制成成品。
[0006]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渗透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000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脂肪酸聚氧乙烯酯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0008]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采用中药抑菌混合液处理细支羊毛纤维,赋予细支羊毛织物一定的抗菌抑菌功能,与纳米银及有机抗菌剂相比,抑菌组分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0]实施例1
一种抗菌毛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经纱和纬纱均为60s的高支粗纺纱,所述高支粗纺纱的组成材料由细支羊毛纤维和竹纤维混合而成,所述高支粗纺纱中细支羊毛纤维的重量比为70%。
[0011]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毛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按比例配置纤维,并对纤维进行染色;
52:将染色后的细支羊毛纤维含中药的抑菌混合液中浸泡,所述抑菌混合液的组分为:大黄提取物2.5%、苦参提取物2%、荆芥提取物0.5%、满天星提取物0.25%、渗透剂0.2%,其余为水;
S3:将染色后的竹纤维和抑菌处理后的细支羊毛纤维通过和毛、打毛、开松、梳毛成条、并条、气流纺和自动络筒工艺制成60s的高支粗纺纱;
54:织造,对S3所的纱线进行整经,将整经后作为经纱和纬纱的60s高支粗纺纱在剑杆织机上织造;
55:后整理,将S4所织得的布料通过坯检、修布、复验、缝边、预洗、缩呢、洗呢、脱水、蒸呢、起毛、湿刷、剪毛、烫光定型制成成品。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渗透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脂肪酸聚氧乙烯酯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0014]实施例2
一种抗菌毛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经纱和纬纱均为60s的高支粗纺纱,所述高支粗纺纱的组成材料由细支羊毛纤维和竹纤维混合而成,所述高支粗纺纱中细支羊毛纤维的重量比为80%。
[0015]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毛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按比例配置纤维,并对纤维进行染色;
52:将染色后的细支羊毛纤维含中药的抑菌混合液中浸泡,所述抑菌混合液的组分为:大黄提取物1%、苦参提取物1.5%、荆芥提取物1.5%、满天星提取物0.75%、渗透剂0.3%,其余为水;
53:将染色后的竹纤维和抑菌处理后的细支羊毛纤维通过和毛、打毛、开松、梳毛成条、并条、气流纺和自动络筒工艺制成60s的高支粗纺纱;
54:织造,对S3所的纱线进行整经,将整经后作为经纱和纬纱的60s高支粗纺纱在剑杆织机上织造;
55:后整理,将S4所织得的布料通过坯检、修布、复验、缝边、预洗、缩呢、洗呢、脱水、蒸呢、起毛、湿刷、剪毛、烫光定型制成成品。
[0016]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渗透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001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脂肪酸聚氧乙烯酯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0018]实施例3
一种抗菌毛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经纱和纬纱均为60s的高支粗纺纱,所述高支粗纺纱的组成材料由细支羊毛纤维和竹纤维混合而成,所述高支粗纺纱中细支羊毛纤维的重量比为75%。
[0019]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毛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按比例配置纤维,并对纤维进行染色;
52:将染色后的细支羊毛纤维含中药的抑菌混合液中浸泡,所述抑菌混合液的组分为:大黄提取物1.75%、苦参提取物1.75%、荆芥提取物1%、满天星提取物0.5%、渗透剂0.25%,其余为水;
S3:将染色后的竹纤维和抑菌处理后的细支羊毛纤维通过和毛、打毛、开松、梳毛成条、并条、气流纺和自动络筒工艺制成60s的高支粗纺纱;
54:织造,对S3所的纱线进行整经,将整经后作为经纱和纬纱的60s高支粗纺纱在剑杆织机上织造;
55:后整理,将S4所织得的布料通过坯检、修布、复验、缝边、预洗、缩呢、洗呢、脱水、蒸呢、起毛、湿刷、剪毛、烫光定型制成成品。
[002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渗透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0021]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脂肪酸聚氧乙烯酯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0022]采用从天然植物的中药所提出的具有活性成分的物质作为抑菌物质,可有效抑制衣物生长细菌和霉菌。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菌毛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经纱和纬纱均为60s的高支粗纺纱,所述高支粗纺纱的组成材料由细支羊毛纤维和竹纤维混合而成,所述高支粗纺纱中细支羊毛纤维的重量比为70%?80%。
2.一种抗菌毛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按比例配置纤维,并对纤维进行染色; 52:将染色后的细支羊毛纤维含中药的抑菌混合液中浸泡,所述抑菌混合液的组分为:大黄提取物1%?2.5%、苦参提取物1.5%?2%、荆芥提取物0.5%?1.5%、满天星提取物0.25%?0.75%、渗透剂0.2%?0.3%,其余为水; S3:将染色后的竹纤维和抑菌处理后的细支羊毛纤维通过和毛、打毛、开松、梳毛成条、并条、气流纺和自动络筒工艺制成60s的高支粗纺纱; 54:织造,对S3所的纱线进行整经,将整经后作为经纱和纬纱的60s高支粗纺纱在剑杆织机上织造; 55:后整理,将S4所织得的布料通过坯检、修布、复验、缝边、预洗、缩呢、洗呢、脱水、蒸呢、起毛、湿刷、剪毛、烫光定型制成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毛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毛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酸聚氧乙烯酯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文档编号】D02G3/04GK104294451SQ201410445189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陆芳, 王榴兴, 石小正 申请人: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