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片成形方法

文档序号:168541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丝片成形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片成形方法,涉及制丝生产设备制造【技术领域】,使用复摇机对丝片进行成形,按以下方法进行:(1)、将复摇机的五只导丝圈设为一排;(2)、五只导丝圈的中心线与复摇机中的前排三只小芋和后排两只小芋的中点垂直;(3)、将导丝圈到前排三只小芋和后排两只小芋的距离设为H,距离H为550毫米;(4)、复摇机中的玻璃棒设在导丝圈的上方L1毫米处,L1为20毫米;(5)、复摇机中的移丝钩与玻璃棒之间的距离设为L2毫米,距离L2为150毫米;(6)、小芋与移丝钩之间的距离设为L3毫米,距离L3为720毫米。它可以解决复摇机复摇张力大,丝片成形不佳的问题。
【专利说明】丝片成形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制丝生产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茧丝的丝片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茧丝的丝片成形在制丝生产中是用复摇机来实现的,它是制丝生产中的关键工序之一,目前在我国的制丝厂家中,用得比较多的复摇机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复摇张力大,丝片成形不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丝片成形方法,它可以解决复摇机复摇张力大,丝片成形不佳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丝片成形方法,使用复摇机对丝片进行成形,按以下方法进行:(I)、将所述复摇机的五只导丝圈设为一排;(2)、所述五只导丝圈的中心线与所述复摇机中的前排三只小芋和后排两只小芋的中点垂直;(3 )、将所述导丝圈到所述前排三只小芋和后排两只小芋的距离设为H,距离H为550毫米;(4)、所述复摇机中的玻璃棒设在所述导丝圈的上方LI毫米处,LI为20毫米;(5)、所述复摇机中的移丝钩与所述玻璃棒之间的距离设为L2毫米,距离L2为150毫米;(6)、所述小芋与所述移丝钩之间的距离设为L3毫米,距离L3为720毫米。
[000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在用复摇机进行生产时,小芋上的退绕张力均匀一致,丝片成形良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丝片成形方法,使用复摇机对丝片进行成形,按以下方法进行:(I)、将复摇机的五只导丝圈2设为一排;(2)、五只导丝圈2的中心线与复摇机中的前排三只小芋I和后排两只小芋I的中点垂直;(3)、将导丝圈2到前排三只小芋I和后排两只小芋I的距离设为H,距离H为550毫米;(4)、复摇机中的玻璃棒3设在导丝圈2的上方LI毫米处,LI为20毫米;
(5)、复摇机中的移丝钩4与玻璃棒3之间的距离设为L2毫米,距离L2为150毫米;(6)、小芋I与移丝钩4之间的距离设为L3毫米,距离L3为720毫米。
[000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张力对照,现有技术的前排三只小芋丝条张力为66.40牛顿/米,后排二只小芋张力为94.70牛顿/米,前后排差异-28.30牛顿/米;使用本发明后:前排三只小芋张力为57.00牛顿/米,后排二只小芋张力为58.00牛顿/米,前后排差异-1.00
牛顿/米。
[0009]由此可看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小芋上的退绕张力均匀一致,差别很小,所以丝片成形良好。
【权利要求】
1.一种丝片成形方法,使用复摇机对丝片进行成形,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方法进行:(1)、将所述复摇机的五只导丝圈设为一排;(2)、所述五只导丝圈的中心线与所述复摇机中的前排三只小芋和后排两只小芋的中点垂直;(3)、将所述导丝圈到所述前排三只小芋和后排两只小芋的距离设为H,距离Η为550毫米;(4)、所述复摇机中的玻璃棒设在所述导丝圈的上方L1毫米处,L1为20毫米;(5)、所述复摇机中的移丝钩与所述玻璃棒之间的距离设为L2毫米,距离L2为150毫米;(6)、所述小芋与所述移丝钩之间的距离设为L3毫米,距离L3为720毫米。
【文档编号】D01B7/04GK104404633SQ201410739446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8日
【发明者】陈瑞文 申请人:融安桂华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