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纱器的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631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压纱器的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压纱器的改良构造,是将压纱器的支轴件改用陶瓷棒配合C型扣环将陶瓷支轴件固定在压纱器支架上,使在组装时,快速又准确,且因陶瓷支轴件的斜向导纱口没有毛边又具耐摩性高,磨损率较低,而不易刮伤纱线表面,从而使织布的品质优良。
【专利说明】压纱器的改良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压纱器的结构,尤指一种用于织机的压纱器的改良构造。【背景技术】
[0002]有关现有的送纱器、送纱停车器,由于纱线送纱时,务必加设压纱器,但是,现有压纱器具有下列的缺点,请参阅图1、图2、图3,以送纱器为例说明:(I)现有送纱器的压纱器7的支轴件71是以铁材车成斜向导纱口 711,该导纱口 711往往未修饰而有毛边,导致纱线在送纱过程中,容易于在纱线表面构造受伤而起毛,极易刮伤而使纱线表面构造受损,影响织布的品质;(2)现有送纱器的压纱器7的支轴件71固定在压纱器支架18上是以螺母72锁固,不仅安装或维修费工、费时,且使用后会因机台的震动易使螺母72松动,而使压纱器7有恍动情形发生,影响送纱品质;(3)现有送纱器的压纱器7的支轴件71是以铁材车成斜向导纱口 711,该导纱斜口易于被纱线磨损,一旦操作员未将纱线导入导纱斜口 711易使纱线表面结构起毛,影响织布的品质而有待改善。
[0003]请参阅图4以送纱停车器为例说明:该现有送纱停车器8的压纱器9的支轴件91固定在压纱器支架81上是以铆钉92铆合与现有送纱器的压纱器7不同外,其缺点与现有送纱器的压纱器7相同,不另赘述,所以也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纱器的改良构造,支轴件改用陶瓷棒,其斜向导纱口没有毛边,致使纱线在送纱过程中纱线表面构造不受伤而不起毛,使织布的品质优良。
[0005]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纱器的改良构造,由于陶瓷支轴件是以C型扣环将陶瓷支轴件固定在导纱架上,使安装方便快速、而可省工、省时。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纱器的改良构造,由于支轴件改用陶瓷棒后,其硬度增强不易磨耗且无纱线被刮伤的问题,使织布的品质良好。
[0007]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该压纱器设置于一导纱架上,且该压纱器包括:一陶瓷支轴件,该陶瓷支轴件的一端设两个凹槽,用以穿过该导纱架的一穿孔并与该穿孔的凸柱崁合,该陶瓷支轴件设有一环形凹槽,使配合一 C型扣环固定,使该陶瓷支轴件对应于该导纱架的穿孔处固定其位置及方向,以利该压纱器的安装;两个压纱片,该陶瓷支轴件的中间适当位置设一斜向导纱口,以供该两个压纱片卡合,用以将使纱线导入斜向导纱口。
[0008]上述的陶瓷支轴件的另一端设一环形凹槽以套合一软性套圈,而使该软性套圈顶持该压纱片。
[0009]上述的C型扣环可由E型扣环所替代。
[0010]上述的导纱架为送纱器的入纱导纱架、出纱导纱架、送纱停车器的入纱导纱架及双纱送纱停车器的导纱架的其中一种。[0011]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配合如下附图的实施例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现有送纱装置压纱器的组合立体图;
[0013]图2为现有送纱装置压纱器的立体分解图;
[0014]图3为现有送纱装置压纱器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0015]图4为现有送纱停车器压纱器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0019]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0020]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组合剖面示意图;
[0022]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0023]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4]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阅图5至图7,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压纱器的改良构造是以送纱器为例说明。其包括:一送纱器基座1,其上方组设一具有传动轴(图中未示)的纱轮驱动组11,该基座I外端设一组固有压纱器2的入纱导纱架12,且入纱导纱架12的上、下端分别组固第一入纱眼13及第二入纱眼14,并于基座I外端的入纱导纱架12下方设一入纱导纱侦知臂15,另一基座I下端设有出纱导纱架17及出纱导纱侦知臂16,该出纱导纱架17包含出纱眼171及压纱器2所构成。
[0026]压纱器2由陶瓷支轴件21、压纱片22、C型扣环23及软性套圈24所构成。陶瓷支轴件21的一端设两个凹槽211以穿过出纱导纱架17的穿孔172与凸柱173崁合,陶瓷支轴件21的前端设环形凹槽212,使配合C型扣环23固定,而使陶瓷支轴件21在出纱导纱架17上固定位置及方向;陶瓷支轴件21的中间适当位置设斜向导纱口 213配合两个压纱片22卡合,以导引纱线进入斜向导纱口 213,陶瓷支轴件21的另一端设环形凹槽214以套合软性套圈24,而使软性套圈24顶持压纱片22。
[0027]该压纱器2的陶瓷支轴件21由于改用陶瓷棒,其斜向导纱口 213光滑没有毛边,致使纱线在送纱过程中纱线表面构造不受伤而不起毛,且其硬度增强不易磨耗且无纱线被刮伤的问题,使织布的品质优良。
[0028]且该压纱器2由于陶瓷支轴件21是以C型扣环23将陶瓷支轴件21固定在出纱导纱架17上,使安装方便快速、而可省工、省时。
[0029]请参阅图8至图10,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压纱器的改良构造以送纱停车器为例说明。
[0030]送纱停车器3,其包括:一停车器本体31,该停车器本体31上方设一组固有压纱器4的入纱导纱架32,该停车器本体31 —侧设一导纱侦知臂33。[0031]压纱器4由陶瓷支轴件41、压纱片42、C型扣环43及软性套圈44所构成。陶瓷支轴件41的一端设两个凹槽411以穿过入纱导纱架32的穿孔321与凸柱322崁合,陶瓷支轴件41的前端设环形凹槽412,使配合C型扣环43固定,而使陶瓷支轴件41在入纱导纱架32上固定位置及方向;陶瓷支轴件41的中间适当位置设斜向导纱口 413配合两个压纱片42卡合,以导引纱线进入斜向导纱口 413,陶瓷支轴件41的另一端设环形凹槽414以套合软性套圈44,而使软性套圈44套合在陶瓷支轴件41上。
[0032]请参阅图11至图13,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压纱器的改良构造以双纱送纱停车器为例说明。
[0033]双纱送纱停车器5,其包括:一停车器本体51,该停车器本体51两侧设固有压纱器6的导纱架52,该导纱架52设穿孔521。
[0034]压纱器6由陶瓷支轴件61、压纱片62及C型扣环63所构成。陶瓷支轴件61的一端设两个凹槽611以穿过导纱架52的穿孔521与凸柱523崁合,陶瓷支轴件61的前端设环形凹槽612,使配合C型扣环63固定,而使陶瓷支轴件61在导纱架52上固定位置及方向;陶瓷支轴件61的中间适当位置设斜向导纱口 613配合两个压纱片62卡合,陶瓷支轴件61的另一端设环形凹槽614以崁合在穿孔522,而使陶瓷支轴件61顶持在导纱架52。
[0035]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支轴件改用陶瓷棒,其斜向导纱口没有毛边,致使纱线在送纱过程中纱线表面构造不受伤而不起毛,其硬度增强不易磨耗且无纱线被刮伤的问题,使织布的品质优良。
[0036]且本实用新型由于陶瓷支轴件是以C型扣环将支轴件固定在导纱架上,使安装、维修方便快速、而可省工、省时。
[0037]前述实施例中的C型扣环也可以用E型扣环替代,以获得与较佳实施例相同的效
果O
[0038]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的,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压纱器的改良构造,该压纱器设置于一导纱架上,其特征在于,该压纱器包括: 一陶瓷支轴件,该陶瓷支轴件的一端设两个凹槽,用以穿过该导纱架的一穿孔并与该穿孔的凸柱崁合,该陶瓷支轴件设有一环形凹槽,使配合一 C型扣环固定,使该陶瓷支轴件对应于该导纱架的穿孔处固定其位置及方向,以利该压纱器的安装; 两个压纱片,该陶瓷支轴件的中间适当位置设一斜向导纱口,以供该两个压纱片卡合,用以将使纱线导入斜向导纱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纱器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陶瓷支轴件的另一端设一环形凹槽以套合一软性套圈,而使该软性套圈顶持该压纱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纱器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C型扣环可由E型扣环所替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纱器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导纱架为送纱器的入纱导纱架、出纱导纱架、送纱停车器的入纱导纱架及双纱送纱停车器的导纱架的其中一种。
【文档编号】D04B15/60GK203729038SQ201420052063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7日
【发明者】陈仁惠, 陈伯霖 申请人:陈仁惠, 陈伯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