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变形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50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变形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丝变形设备,包括机架、上履带、下履带、动力系统、供气系统、供线系统和绕线系统。其中,上履带与下履带采用由若干履带件和两个履带轮共同组成的椭圆形履带。本实用新型采用上履带与下履带夹持式方法制作变形丝,因履带的宽度大可以同时并列多股丝线同时加工生产,又因履带的长度长,丝线可以得到的变形、定型时间长;本实用新型采用上部气管和下部气管连接外部暖气源和冷气源,通过阀门调节温度来设置和控制上履带与下履带的温度的不同,从而达到热变形不一致;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履带的转速和压力可调,可以针对多种纤维丝线设计多种丝变形工艺参数,并且可以将不同的纤维丝变形工艺参数存储备用。
【专利说明】一种丝变形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丝变形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丝线变形加工是纺织行业常用的一种素材二次加工手段,其目的是改变丝线的外观几何形态,从而在获得卷曲变形效果的同时,使丝线的伸缩弹性和蓬松丰满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变形丝在丰富纺织品的种类,改进织物手感,增加织物弹性、丰满性及毛型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最典型的产品是合成纤维弹力丝,如:涤纶低弹丝、锦纶高弹丝等。
[0003]对于合成纤维丝而言,一般是利用其热塑性进行物理机械变形加工,专利号为200820215664.X、201010122127的两个专利,是采用在主动轮加热,主动轮上部设置压丝轮,丝线经主动轮加热和压丝轮压力产生变形,但是由于主动轮和压丝轮是两个圆柱形,其接触面只有一个齿,并且时间短,虽然可以产生变形,但是效果不理想,并且由于主动轮和压丝轮宽度小,不方便一次加工多根丝线,因此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丝变形设备,本设备采用履带夹持,夕卜部供热,并且速度、压力和温度可调,可以适合多种纤维丝线生产变形丝。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丝变形设备,所述丝变形设备包括机架、上履带、下履带、动力系统、供气系统、供线系统和绕线系统;其中,
[0006]所述上履带和所述下履带上下并列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上履带的下端面与所述下履带的上端面相配合贴合在一起用于夹持所述丝线;
[0007]所述供气系统设置在所述上履带和所述下履带内,用于加热和/或冷却相贴合的所述上履带的下端面与所述下履带的上端面;
[0008]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上履带和所述下履带相连,所述动力系统提供动力使所述上履带和所述下履带的履带轮转动;
[0009]所述供线系统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一侧,用于将所述丝线送进所述所述上履带和所述下履带贴合面之间进行压制;所述绕线系统位于所述机架的另一侧,用于收集压制好的丝线。
[0010]较佳地,所述上履带和所述下履带结构相同,均包括:
[0011]若干履带件,呈长条形,且所述履带件的断面呈V形;所述若干履带件顺序排列并连接形成一环形履带,且所述若干履带件的V形开口朝向一致,相邻两所述履带件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连;
[0012]履带轮,所述环形履带内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履带轮,用于支撑所述环形履带。
[0013]较佳地,所述履带件两端的V形开口上均设置有三角形加强板。
[0014]较佳地,所述履带件的断面呈直角V形。
[0015]较佳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0016]凹点结构,设置在所述履带件一侧边外侧面的两端上均设置有所述凹点结构,且所述凹点结构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0017]凸点结构,与所述凹点结构相匹配,所述履带件另一侧侧边外侧面的两端上均设置有所述凸点结构,且所述凹点结构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凸点结构的设置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凸点结构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
[0018]相邻两所述履带件相连时,所述凸点结构伸进所述凹点结构内,并配备轴伸进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实现连接。
[0019]较佳地,所述履带件V形开口背面的两端上均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凹点结构和所述凸点结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凹槽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凹点结构和所述凸点结构的尺寸。
[0020]较佳地,所述履带轮的外圆面上设置与所述履带件V形开口相匹配的轮齿,所述轮齿伸进所述所述履带件V形开口内。
[0021]较佳地,所述下履带的履带轮的中心部分均设置有下轮轴,所述下履带通过所述下轮轴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下侧;所述上履带的履带轮的中心部分均设置有上轮轴,所述上履带通过所述上轮轴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侧。
[0022]较佳地,所述机架的上侧设置有U型槽,所述上轮轴的两端设置在所述U型槽内,且所述上轮轴可沿所述U型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所述上履带与所述下履带之间的距离。
[0023]较佳地,所述供气系统包括:
[0024]若干上部气管,设置在所述上履带内的内侧,所述若干上部气管沿所述上履带的长度方向并列排布,且所述上部气管一端的出气口朝向所述上履带的下端面;
[0025]若干下部气管,设置在所述下履带内的内侧,所述若干下部气管沿所述下履带的长度方向并列排布,所述下部气管一端的出气口朝向所述下履带的上端面;
[0026]所述上部气管和所述下部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暖气源和/或冷气源。
[0027]较佳地,所述若干上部气管和所述若干下部气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0028]较佳地,所述上部气管和所述下部气管上均设置有温度检测器。
[0029]较佳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相连的一组齿轮,所述齿轮分别与所述上轮轴和所述下轮轴传动连接。
[0030]较佳地,所述供线系统包括:
[0031]进气管,一端连接暖气源,且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阀门;
[0032]套筒,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伸进所述套筒的一端内,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履带和所述下履带的贴合处相对;
[0033]所述套筒与所述进气管相连端上设置有一喇叭形开口,所述丝线从所述喇叭形开口处伸进所述套筒内,所述丝线在所述进气管提供的暖气作用下被吹进所述上履带与所述下履带之间。
[0034]较佳地,所述绕线系统包括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采用配合所述丝线的出丝速度的无张力绕丝设备。
[0035]较佳地,所述丝变形设备还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外围上,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供线系统相对的进行孔、与所述绕线系统相对的出线孔以及排气孔,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丝变形设备运行状态的显示屏。
[0036]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37]I)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履带夹持的方法来制作变形丝,因履带的宽度大可以同时并列多股丝线同时加工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因履带的长度长,丝线可以得到的变形、定型时间长,保证了变形丝品质;
[0038]2)本实用新型在上履带和下履带里设置连接暖气源、冷气源的上部气管和下部气管,并通过上部气管和下部气管上设置的阀门来调节温度,易于设置和控制上履带和下履带贴合面的温度的不同,从而达到热变形不一致;
[0039]3)本实用新型上履带和下履带的转速以及两者间的压力可调,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丝变形设备可以针对多种纤维丝线设计多种丝变形工艺参数,具有使用范围广的效果O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0]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004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履带件的主视图;
[004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履带件主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履带件后视图;
[004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履带件后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5]图5为图3中履带件的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3个履带件组装后的后视图;
[0047]图7为图6中所示3个履带件组装后的正视图;
[004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履带与下履带交合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49]图9为图8中所示上履带与下履带交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0050]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丝变形设备去掉外壳的工作状态正视图;
[0051]图11为图10中的丝变形设备的去掉外壳的工作状态俯视图;
[0052]图12为图9中的A-A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0053]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丝变形设备的去掉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4]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丝变形设备的进气管及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丝变形设备的工作状态正面结构示意图。
[0056]符号说明:
[0057]1-履带件2-凹点结构 3-凸点结构4-轴
[0058]5-凹槽6-加强板701-第一连接孔 702-第二连接孔
[0059]8-丝线9-进气管10-套管11-阀门
[0060]12-连接板13-履带轮14-上履带15-上部气管
[0061]16-下部气管 17-轮齿18-轮轴19-下履带
[0062]20-变形丝21-螺栓22-轴套23-机架
[0063]24-支架结构 25-动力系统 26-调控按钮 27-显示屏
[0064]28-绕丝装置 29-排气管30-U型槽31-喇叭形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65]参见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006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丝变形设备,参考图1-15,该丝变形设备包括机架23、上履带14、下履带19、动力系统25、供气系统、供线系统和绕线系统,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设置在机架23上,供线系统和绕线系统分别位于机架23的左右两侧。
[0067]参考图1-5,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结构相同,其均包括若干履带件I。履带件I整体呈长条形,且每个履带件I为由两个侧边组成的断面呈“V”形或三角形的结构,两个侧边之间的夹角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优选为90°,即履带件I的断面呈直角V形或三角形;履带件I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V形开口上均设置有三角形加强板6,加强板6的两侧与V形开口固定连接,加强板6用于减少履带件I的变形,增加履带件I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若干履带件I依次相连形成一环形履带,且各履带件I的V形开口一致朝向环形履带的内侧方向,相邻两履带件I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连。
[0068]具体的,连接结构包括凹点结构2和凸点结构3,凸点结构3与凹点结构2相匹配;履带件I 一侧边的外侧面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凹点结构2,凹点结构包括两个圆柱结构,两圆柱结构间隔一定距离并沿履带件I的长度方向同轴设置,且其外表面与履带件I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两圆柱结构的圆心位置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孔701 ;履带件I另一侧边的外侧面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凸点结构3,凸点结构3呈圆柱状,凸点结构3的轴向沿履带件I的长度方向设置,其外表面与履带件I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凸起结构3的圆心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孔。如图6-7所示,当相邻两履带件I连接时,其中一个履带件I的凸点结构3伸进另一个履带件I的凹点结构2的两圆柱结构之间,并配备轴4穿插在凹点结构2上的第一连接孔701和凸点结构3上的第二连接孔702内,从而实现相邻两履带件I之间的连接;当然,履带件I之间的连接结构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此处不作限制。
[0069]每个环形履带内侧还至少包括两个履带轮,履带轮13呈圆柱形,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两个履带轮13。履带轮13的圆心位置处设置有轮轴18,且轮轴18伸出履带轮13的两端1cm左右;履带轮1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轮齿17,轮齿17与环形履带的内表面的V形开口相匹配;两个履带轮13设置在由若干履带件I依次连接形成的环形履带的内侧,用于撑起环形履带使其呈一椭圆形履带,且履带轮13外表面上的轮齿17刚好伸进履带件I的V形开口内,当对履带轮13的轮轴18施加一定外力使其转动时,履带轮13带动椭圆形履带转动。
[0070]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履带件I的V形开口背面弯折角的两端上还分别设置有一凹槽5,凹槽5的位置与V形开口背面两侧的凹点结构2和凸点结构3的位置相对应,凹槽5的长度大于等于凹点结构2的长度,且凹槽5的半径大于等于凹点结构2和凸点结构3的半径。当上履带14的下端面与下履带19的上端面相匹配贴合用于压制丝线8时,如图8-9所示;由于履带件I的上设置的凹点结构2和凸点结构3突出履带件I的外表面,当上履带14与下履带19相贴合时会造成贴合不紧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凹槽5,使得连接结构不会碰到对应位置处的V形弯折角,从而保证了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紧密贴合,有利于丝线的压制,如图8-9中所示。
[0071]在本实施例中,机架23包括两个侧面整体呈一 U形的支架结构24,且两个支架结构24通过一连接板12连接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如图13中所示;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等长等宽,且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并列设置在机架23上。具体的,下履带19的椭圆形履带内并行设置的两个履带轮13的轮轴18分别安装到两个支架结构24的中下部分上,从而使得下履带19固定到机架23上。每个支架结构24的前后侧上端上均设置有U型槽30,上履带14椭圆形履带内并列设置的两个履带轮13的轮轴分别安装到两个支架结构24的U型槽30内,且使得上履带14的下端面与上履带19的上端面经其表面的凹凸结构而匹配贴合在一起,上履带14与下履带19之间贴合用于夹持待处理的丝线8。在本实施例中,上履带14的每个轮轴18的两端上均设置有轴套22,且轴套22位于支架结构24的U型槽30内,轴套22上还设置有旋转螺栓21,通过调节旋转螺栓21来推、拉轴套22使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上履带14的轮轴18在竖直方向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U型槽30、轴套22以及旋转螺栓21来改变上履带14与下履带19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或者可用来改变上履带14与下履带19贴合面之间夹持力的大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丝变形设备采用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夹持的方式来使得丝线受压变形,因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的宽度大可以同时并列多股丝线同时加工生产,具体的可沿上、下履带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套筒,每个套筒对应一股丝线;又因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的长度长,丝线8可以得到的变形、定型的时间长,从而保证了丝线8的品质。另外,由于上履带14与下履带19贴合面间的压力可调,本实用新型可以针对多种纤维丝线设计多种丝变形工艺参数,并可将这些不同的纤维丝变形工艺参数存储起来备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较广。
[0072]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系统设置在机架23外部后侧,用于为上履带14和下履带15提供动力使其转动。具体的,动力系统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相连的一组齿轮,该组齿轮分别与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的两个履带轮13的轮轴18传动连接。丝变形设备在工作时,启动电机,电机通过该组齿轮将动力传递给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是使其按照规定的方向转动,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在转动的同时带动两者之间夹持的丝线移动。其中,电机航天齿轮可只连接上履带中的一个轮轴以及下履带中的一个轮轴,也可两个都连接,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作限制。
[0073]在本实施例中,供气系统设置在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的内侧,用于加热和/或冷却相贴合的上履带14的下端面与下履带19的上端面。具体的,供气系统包括若干上部气管15和下部气管16 ;若干上部气管15并列设置在上履带14的两个履带轮之间,且上部气管15 —端的出气口朝向上履带14下端面的内侧;若干下部气管16并列设置在下履带19的两个履带轮之间,且下部气管16—端的出气口朝向下履带19上端面的内侧;上部气管15和下部气管16的另一端连接暖气源和/或冷气源。
[0074]在本实施例中,上履带14内侧从左向右依次排列设置有五个上部气管15,且各上部气管15上均设置有阀门,用于调节各上部气管15上的出气量以及出气温度;其中,靠近供线系统一侧的三个上部气管15连接暖气源,另一侧的两个上部气管15连接冷气源,设置冷气源的目是为了增加丝线的保形性,同时降低丝线的黏附性,便于后期微张力或无张力的绕线;同样的,下履带19内侧从左向右一侧排列设置有五个下部气管16,且各下部气管16上均设置有阀门,其中靠近供线系统一侧的三个下部气管16连接暖气源,另一侧的两个下部气管16连接冷气源。各上部气管15和下部气管16的出气口上均设置有温度检测器,用于时刻检测上部气管15和下部气管16的出气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暖气源为100°C-300°C热电厂的高压管道蒸汽或锅炉、电热热空气等,冷气源为常温压缩空气。当然,上部气管15和下部气管16的设置数目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此处不作限制。
[0075]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暖气源的上部气管15和下部气管16上除了连接暖气源外还连接有冷气源,且在连接暖气源的管路上和连接冷气源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各自独立的阀门;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调节各阀门,来调节上部气管15和下部气管16的出气温度,可控制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的受热温度不同,达到热变形不一致的效果,控制温度使得丝线的热变形不一致,是为了增加丝线品种的多样性,提高产品是适应性。
[0076]本实用新型在丝变形设备内设置的供气系统,一方面使得待测丝线8在上履带14与下履带19间移动的受温度的影响产生变形;另一方面,通过调节上部气管和下部气管上设置的各个阀门来控制出气温度,从而易于控制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的温度的不同,从而达到热变形不一致的效果。
[0077]在本实施例中,供线系统设置在机架23的一端,其主要包括一纵向进气管9和横向套管10。具体的,进气管9的一端连接暖气源,进气管9的另一端弯折伸进套筒10的一端内,进气管9折弯在横向套筒10内的长度为10-20cm,当然也可根据具体请情况来设定进气管9折弯在套筒10内的长度,此处不作限制;套筒10平行于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且套筒10的另一端与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的结合处相对。套筒10为一截面呈椭圆形的管道,其套设在进气管9的一端的下部设置有一喇叭形开口 31,待处理的丝线8从该喇叭形开口 31处伸进套管10内,在由进气管9提供的暖气的作用下,将丝线8从套管10内吹出进入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之间,并随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的转动向后移动。
[0078]在本实施例中,绕线系统设置在机架23的另一端,其主要包括一绕线装置28,将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之间移出的压制好的变形丝20绕到绕线装置28上;其中,绕线装置28采用配合变形丝20的出丝速度的无张力绕丝设备,从而防止了变形丝20在绕到绕线装置28上的时候,发生二次变形或扯断。
[0079]在本实施例中,在机架23外围六面上还设有外壳,夕卜壳上至少设置有一可开启闭合的活动结构,便于丝变形设备内部维修等;外壳与供线系统和绕线系统相对的左右两侧上还分别设置有进线孔和出线孔;外壳内部还设置有PLC及各信号监控器件,外壳的前面可设置能够显示丝变形设备内部运行状态的显示屏27和调控旋钮26,且显示屏27和调控旋钮26与PLC及各信号监控器件实现电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丝变形设备具有自动化、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外壳的上部可设置有设置排气管29,在排气管29内也可设置排风扇。当然,关于机架23外壳的设置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此处不作限制。
[008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丝变形设备,其工作步骤具体如下:
[0081]步骤一、启动电机,电机通过一组齿轮带动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的履带轮转动,从而带动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按照规定的方向旋转;例如,如图10中所示,上履带14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下履带19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0082]步骤二、根据丝线种类设定暖气管温度和冷却管风力大小,来调节上部气管15和下部气管16上设置的各个阀门,从而使得各上部气管15和下部气管16输出所需温度的气体;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同时连接暖气源和冷气源的上部气管15和同时连接暖气源和冷气源的下部气管的出气温度相差5-20°C,从而达到热变形不一致的效果,有利于丝线8的变形;当然,同时连接暖气源和冷气源的上部气管15和同时连接暖气源和冷气源的下部气管的出气温度差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此处不做限制;
[0083]步骤三、将丝线8伸进套筒10内,打开进气管9上的阀门11,使得暖气经由进气管9后进入到套筒10内,使得丝线8预先受热;然后在暖气流的作用下,被吹进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之间;在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的压力,以及受热温度不同、间断舍热的作用下,使得丝线8被压制变形;最后在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转动下带动变形丝20从外壳的出线孔移出;
[0084]步骤四、将位于机架23出线段得绕丝装置28的转速设定为出丝速度,保持变形丝20实现无张力绕丝,避免被损坏;由上履带14和下履带19之间移出的变形丝20绕到绕线装置28上,完成变形丝20的收集;
[0085]步骤五、丝变形设备在关机时保存各生产工艺参数,以备以后查询和生产应用。
[0086]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丝变形设备生产出的丝线具有均匀的波浪形外观,其中在丝变形设备工作时,变形温度可设定为80-180° C,变形速度可设定为2米/秒,且可以数十股纤维丝同时生产变形,得到的变形丝的外观形态呈规律的、均匀的卷曲蓬松状态,且具有很强的弹性和恢复性。
[008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丝变形设备,包括机架、上履带、下履带、动力系统、供气系统、供线系统和绕线系统。其中,上履带与下履带采用由若干履带件和两个履带轮共同组成的椭圆形履带。本实用新型采用上履带与下履带夹持式方法制作变形丝,因履带的宽度大可以同时并列多股丝线同时加工生产,又因履带的长度长,丝线可以得到的变形、定型时间长;本实用新型采用上部气管和下部气管连接外部暖气源和冷气源,通过阀门调节温度来设置和控制上履带与下履带的温度的不同,从而达到热变形不一致;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履带的转速和压力可调,可以针对多种纤维丝线设计多种丝变形工艺参数,并且可以将不同的纤维丝变形工艺参数存储备用。
[0088]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其他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限制为这些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之内作出变化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丝变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变形设备包括机架、上履带、下履带、动力系统、供气系统、供线系统和绕线系统;其中, 所述上履带和所述下履带上下并列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上履带的下端面与所述下履带的上端面相配合贴合在一起用于夹持所述丝线; 所述供气系统设置在所述上履带和所述下履带内,用于加热和/或冷却相贴合的所述上履带的下端面与所述下履带的上端面; 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上履带和所述下履带相连,所述动力系统提供动力使所述上履带和所述下履带的履带轮转动; 所述供线系统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一侧,用于将所述丝线送进所述所述上履带和所述下履带贴合面之间进行压制;所述绕线系统位于所述机架的另一侧,用于收集压制好的丝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变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履带和所述下履带结构相同,均包括: 若干履带件,呈长条形,且所述履带件的断面呈V形;所述若干履带件顺序排列并连接形成一环形履带,且所述若干履带件的V形开口朝向一致,相邻两所述履带件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连; 履带轮,所述环形履带内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履带轮,用于支撑所述环形履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变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件两端的V形开口上均设置有三角形加强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变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件的断面呈直角V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变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凹点结构,设置在所述履带件一侧边外侧面的两端上均设置有所述凹点结构,且所述凹点结构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凸点结构,与所述凹点结构相匹配,所述履带件另一侧侧边外侧面的两端上均设置有所述凸点结构,且所述凹点结构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凸点结构的设置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凸点结构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 相邻两所述履带件相连时,所述凸点结构伸进所述凹点结构内,并配备轴伸进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实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丝变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件V形开口背面的两端上均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凹点结构和所述凸点结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凹槽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凹点结构和所述凸点结构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变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轮的外圆面上设置与所述履带件V形开口相匹配的轮齿,所述轮齿伸进所述所述履带件V形开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变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履带的履带轮的中心部分均设置有下轮轴,所述下履带通过所述下轮轴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下侧;所述上履带的履带轮的中心部分均设置有上轮轴,所述上履带通过所述上轮轴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丝变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上侧设置有U型槽,所述上轮轴的两端设置在所述U型槽内,且所述上轮轴可沿所述U型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所述上履带与所述下履带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变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系统包括: 若干上部气管,设置在所述上履带内的内侧,所述若干上部气管沿所述上履带的长度方向并列排布,且所述上部气管一端的出气口朝向所述上履带的下端面; 若干下部气管,设置在所述下履带内的内侧,所述若干下部气管沿所述下履带的长度方向并列排布,所述下部气管一端的出气口朝向所述下履带的上端面; 所述上部气管和所述下部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暖气源和/或冷气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丝变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上部气管和所述若干下部气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丝变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气管和所述下部气管上均设置有温度检测器。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丝变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相连的一组齿轮,所述齿轮分别与所述上轮轴和所述下轮轴传动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变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线系统包括: 进气管,一端连接暖气源,且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阀门; 套筒,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伸进所述套筒的一端内,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履带和所述下履带的贴合处相对; 所述套筒与所述进气管相连端上设置有一喇叭形开口,所述丝线从所述喇叭形开口处伸进所述套筒内,所述丝线在所述进气管提供的暖气作用下被吹进所述上履带与所述下履带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变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系统包括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采用配合所述丝线的出丝速度的无张力绕丝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变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变形设备还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外围上,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供线系统相对的进行孔、与所述绕线系统相对的出线孔以及排气孔,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丝变形设备运行状态的显示屏。
【文档编号】D02G1/00GK203923529SQ201420255295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9日
【发明者】张小英, 官伟波, 牛建涛, 刘雷艮, 潘秀石 申请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