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腈基原丝拔丝装置及拔丝方法,属于化学纤维制造业领域。
背景技术:
21世纪仍是世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的快速发展时期,目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产量约占全球碳纤维总产量的90%。国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产品集中在通用、基础和低档次品种上,在产品性能和成本上难以与国外产品竞争,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国内市场缺口巨大。国内碳纤维虽然经过了一段时期的发展,但是与国外的技术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全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市场95%以上的份额掌握在国外大型企业的手中。而制约我国碳纤维发展的诸多原因中,聚丙烯腈基原丝水平的落后是制约碳纤维水平提高的“瓶颈”。
聚丙烯腈基原丝的制备过程中,拔丝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拔丝质量直接影响聚丙烯腈基原丝线密度等性能指标、原丝合格率及质量稳定性等,在本发明提出以前,聚丙烯腈溶液通过喷丝组件进入凝固浴后,人为用手拔丝,无拔丝装置,凝固浴为高温高浓的二甲基亚砜溶液,高温易造成人员烫伤,且二甲基亚砜溶液对人体皮肤有渗透性,能够灼伤皮肤;人为用手拔丝还存在拔丝效率低、时间长、效果差、影响工艺稳定性等诸多弊端,大大提高了成本,造成原材料、能源动力介质的浪费。为此,本发明拔丝方法可以避免人手与凝固浴接触,拔丝过程不受环境影响,可显著提高拔丝质量,降低安全风险,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聚丙烯腈基原丝拔丝装置及拔丝方法,该方法不受作业环境影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腈基原丝拔丝装置,由树脂固定端、操作把手,连接支撑杆组成,树脂固定端与操作把手通过连接支撑杆相连。所述连接支撑杆为圆柱形结构;树脂固定端为圆圈形、u形、螺旋状中的一种;操作把手为半圆形或w形结构。
上述装置使用表面光滑的金属材料或镀陶材料制成,所述金属材料为304或316。
上述装置中,所述连接支撑杆的直径为0.1-1cm、长度为5-60cm,树脂固定端横向直径为5-10cm,纵向长度为1-10cm,操作把手直径为4-20c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腈基原丝拔丝方法,用于将聚丙烯腈溶液纺制成固态纤维丝束;
具体步骤为:聚丙烯腈溶液通过喷丝组件后进入凝固浴;通过拔丝装置将聚丙烯腈溶液从凝固浴喷丝组件拔出;聚丙烯腈溶液在凝固浴中与温度为40-60℃、质量浓度为40-75%二甲基亚砜溶液进行双扩散,形成固态纤维丝束,拔丝过程不受作业环境影响。
本方法和装置可以替代人手进行拔丝操作,改善了作业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聚丙烯腈原丝拔丝方法,可实现将聚丙烯腈树脂由液态转变为纤维态,拔丝过程不受拔丝环境影响,拔丝后形成的纤维形态完整,拔丝效果好,满足纺丝技术要求;
(2)本发明方法涉及的聚丙烯腈原丝拔丝装置,可用于高温高浓或低温低浓溶液中拔丝,该装置可以替代人手进行拔丝操作,改善了作业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4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2-1、3-1、4-1为树脂固定端,1-2、2-2、3-2、4-2为连接支撑杆,1-3、2-3、3-3、4-3为操作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由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聚丙烯腈溶液纺制成固态纤维丝束的拔丝装置,该装置由树脂固定端(1-1、2-1、3-1、4-1)、连接支撑杆(1-2、2-2、3-2、4-2)、操作把手(1-3、2-3、3-3、4-3)组成,是一根圆柱型拔丝杆,一端为用于固定聚丙烯腈溶液的树脂固定端(1-1、2-1、3-1、4-1),一端为操作把手(1-3、2-3、3-3、4-3)。主体圆柱型拔丝杆直径为0.1-1cm,中间的连接支撑杆(1-2、2-2、3-2、4-2)长度为5-60cm,树脂固定端横向直径为5-10cm,纵向长度为1-10cm,操作把手直径为4-20cm;材质可选用304、316等金属材料或镀陶材料,且表面光滑。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丙烯腈基原丝拔丝装置,由树脂固定端1-1、操作把手1-3、连接支撑杆1-2组成,树脂固定端1-1与操作把手1-3通过连接支撑杆1-2相连。所述连接支撑杆1-2为圆柱形结构;树脂固定端1-1为u形,所述u形结构的一端与连接支撑杆平滑连接;操作把手1-3为w形结构。
湿法纺丝过程中,聚丙烯腈溶液通过喷丝组件后进入凝固浴。聚丙烯腈溶液充满喷丝组件后进行放料,待喷丝组件表面没有气泡时开始拔丝;操作人员手握住操作把手(1-3),利用操作把手(1-3)和连接支撑杆(1-2)实现对树脂固定端的稳定、恒速运动,通过树脂固定端(1-1)模仿人手从喷丝组件一端缓慢匀速滑至另一端,确保无漏料,将树脂固定端沿着滑动方向旋转两圈,即可将聚丙烯腈溶液从喷丝组件匀速缓慢拔出;聚丙烯腈溶液在凝固浴中与温度为40℃、浓度为50%的二甲基亚砜溶液进行双扩散,形成固态纤维丝束。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丙烯腈基原丝拔丝装置,由树脂固定端2-1、操作把手2-3、连接支撑杆2-2组成,树脂固定端2-1与操作把手2-3通过连接支撑杆2-2相连。所述连接支撑杆2-2为圆柱形结构;树脂固定端2-1为u形,所述u形结构的中心处与连接支撑杆连接;操作把手2-3为半圆形结构。
湿法纺丝过程中,聚丙烯腈溶液通过喷丝组件后进入凝固浴。聚丙烯腈溶液充满喷丝组件后进行放料,待喷丝组件表面没有气泡时开始拔丝;操作人员手握住操作把手(2-3),利用操作把手(2-3)和连接支撑杆(2-2)实现对树脂固定端的稳定、恒速运动,通过树脂固定端(2-1)模仿人手从喷丝组件一端缓慢匀速滑至另一端,确保无漏料,将树脂固定端沿着滑动方向旋转两圈,即可将聚丙烯腈溶液从喷丝组件匀速缓慢拔出;聚丙烯腈溶液在凝固浴中与温度为50℃、浓度为60%的二甲基亚砜溶液进行双扩散,形成固态纤维丝束。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丙烯腈基原丝拔丝装置,由树脂固定端3-1、操作把手3-3、连接支撑杆3-2组成,树脂固定端3-1与操作把手3-3通过连接支撑杆3-2相连。所述连接支撑杆3-2为圆柱形结构;树脂固定端3-1为螺旋状,螺旋状的一端与连接支撑杆连接;操作把手3-3为半圆形结构。
干喷湿纺过程中,聚丙烯腈溶液经喷丝孔喷出后,先经过空气层,再进入凝固浴进行双扩散,形成丝条。聚丙烯腈溶液充满喷丝组件后进行放料,待喷丝组件表面没有气泡时开始拔丝;操作人员手握住操作把手(3-3),利用操作把手(3-3)和连接支撑杆(3-2)实现对树脂固定端的稳定、恒速运动,通过树脂固定端(3-1)模仿人手从喷丝组件一端缓慢匀速滑至另一端,确保无漏料,将树脂固定端沿着滑动方向旋转两圈,即可将聚丙烯腈溶液从喷丝组件匀速缓慢拔出;拔出后的聚丙烯腈树脂先经过空气层,然后进入凝固浴与温度为45℃、浓度为40%的二甲基亚砜溶液进行双扩散,形成固态纤维丝束。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丙烯腈基原丝拔丝装置,由树脂固定端4-1、操作把手4-3、连接支撑杆4-2组成,树脂固定端4-1与操作把手4-3通过连接支撑杆4-2相连。所述连接支撑杆4-2为圆柱形结构;树脂固定端4-1为圆圈形结构,圆圈的中部与连接支撑杆连接;操作把手4-3为w形结构。
干喷湿纺过程中,聚丙烯腈溶液经喷丝孔喷出后,先经过空气层,再进入凝固浴进行双扩散,形成丝条。聚丙烯腈溶液充满喷丝组件后进行放料,待喷丝组件表面没有气泡时开始拔丝;操作人员手握住操作把手(4-3),利用操作把手(4-3)和连接支撑杆(4-2)实现对树脂固定端的稳定、恒速运动,通过树脂固定端(4-1)模仿人手从喷丝组件一端缓慢匀速滑至另一端,确保无漏料,将树脂固定端沿着滑动方向旋转两圈,即可将聚丙烯腈溶液从喷丝组件匀速缓慢拔出;拔出后的聚丙烯腈树脂先经过空气层,然后进入凝固浴与温度为40℃、浓度为40%的二甲基亚砜溶液进行双扩散,形成固态纤维丝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