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862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其包括设有熨烫底板的熨斗、通过管路与熨斗连通的锅炉及与锅炉连通的水箱,连通锅炉与水箱的管路上设有电磁泵,锅炉的下部设有加热部件,该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还包括连通在熨斗与水箱之间的预热装置,连通预热装置与水箱的管路上设有电磁泵,熨斗和锅炉及预热装置之间采用三通管连通,并且预热装置、第二电磁泵与锅炉、第一电磁泵并联。预热装置为由热的良导体制成的管状构件,该管状构件紧靠着电热管布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且能够连续供应较大蒸汽量的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解决了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无法维持较大且连续的蒸汽量的问题。
【专利说明】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站电熨斗,是一种大大提高的持续蒸汽量的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它能大大提高热效率,可以提供大量且连续稳定的蒸汽,同时具有根据用户需求调节蒸汽湿度的功能。

【背景技术】
[0002]在现今的熨烫产品市场上,蒸汽站电熨斗已经非常普及,蒸汽站电熨斗主要包含压力式和即热式两种。目前,市场上较流行的是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的锅炉,另一部分是对锅炉产生的蒸汽进行二次加热的具有熨烫底板的熨斗。这种熨斗所需的蒸汽量全部由锅炉产生提供。在实际使用中,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电熨斗经常出现无法维持较大且连续的蒸汽量的问题(蒸汽量一般小于50克/分钟)。
[0003]为了使蒸汽站电熨斗提供足够大的连续蒸汽量,现有技术只能通过提高锅炉的功率来实现,此方法提高的蒸汽量是很有限的。还有,这样不仅会使产品安全性大打折扣,严重威胁用户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而且制造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0004]现今的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还存在一个重大缺陷,就是无法准确的调节蒸汽的湿度。而不同的布料所需的蒸汽湿度是不同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无法维持较大且连续的蒸汽量,提供一种安全有效且能够连续供应较大蒸汽量的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并在此基础上使得蒸汽的湿度能够调节。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包括设有熨烫底板的熨斗、通过管路与所述熨斗连通的锅炉及与所述锅炉连通的水箱,连通所述锅炉与所述水箱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熨斗与水箱之间设有通过管路与二者连通的第二电磁泵。
[0007]作为优选,所述熨斗与第二电磁泵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预热装置。
[0008]作为优选,所述预热装置为即热式发热芯。
[0009]作为优选,所述锅炉的下部设有电热管作为加热部件,所述的预热装置为由热的良导体制成的管状构件,所述的管状构件紧靠着所述的电热管布置。尤其是,所述的管状构件与所述的电热管均呈弯曲状,所述的管状构件位于所述电热管的下侧。
[0010]作为优选,一三通管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的熨斗、锅炉、预热装置连接,所述的预热装置、第二电磁泵与所述的锅炉、第一电磁泵并联。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在水箱与熨斗之间设置与锅炉、第一电磁泵并联的第二电磁泵,工作时可由第二电磁泵向熨斗供水,增大对熨斗的供水量,从而增加熨斗的蒸汽产生量;
[0013]2.在熨斗与第二电磁泵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预热装置,工作时可由预热装置产生蒸汽并与锅炉产生的蒸汽汇集,汇集后形成的水汽混合物再被输送至电熨斗的熨烫底板进行二次加热形成大流量的更高温度蒸汽,预热装置产生的蒸汽配合锅炉产生的蒸汽可以安全且有效地为电熨斗提供大量连续的蒸汽量,使电熨斗在熨烫衣物时产生更加明显的熨烫效果;
[0014]3.此外,通过与锅炉、第一电磁泵并联的预热装置、第二电磁泵形成第二独立加热化汽系统便于调节输给熨斗的水汽的干湿程度,从而可以调节熨斗最终输出的蒸汽的湿度,尤其是,通过控制第二电磁泵的流量、预热装置的功率(如通过调节旋钮调节)来调节大流量蒸汽的同时调节蒸汽的湿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热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电熨斗、11-熨烫底板、2-锅炉、21-加热部件、3-第一电磁泵、4-水箱、5-第二电磁泵、6-预热装置、7-三通管、8-管状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如图1所示,其包括设有熨烫底板11的电熨斗1、通过管路与电熨斗I连通的锅炉2及与锅炉2连通的水箱4,连通锅炉2与水箱4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泵3,锅炉2的下部设有加热部件21,水箱4、第一电磁泵3、锅炉2构成第一独立加热化汽系统;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还包括与电熨斗I和水箱4通过管路连通的预热装置6,在连通预热装置6与水箱4的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泵5,电熨斗I和锅炉2及预热装置6之间采用三通管7连通,水箱4、第二电磁泵5、预热装置6构成第二独立加热化汽系统,所述的预热装置6、第二电磁泵5与所述的锅炉2、第一电磁泵3呈并联关系,使得第一独立加热化汽系统与第二独立加热化汽系统构成并联关系。上述预热装置6可以为即热式发热芯或者发热组件等用于加热的部件,具体的,即热式发热芯可以是公布号为CN101907286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所述的即热式发热芯;预热装置6也可以包括内部呈空腔的由热的良导体制成的管状构件8,如图2所示,当预热装置6为管状构件8时,加热部件21为电热管为佳,此时该管状构件8紧靠着电热管布置,电热管在给锅炉2中的水加热的同时,也可以对管状构件8内的水进行加热;具体的,管状构件8与电热管均呈弯曲状,管状构件8位于电热管的下侧。
[0020]上述锅炉2和连通锅炉2与水箱4的管路上的第一电磁泵3构成的“锅炉加热系统(第一独立加热化汽系统)”的第一电磁泵3将水箱4内的水供应给锅炉2,锅炉2对水加热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所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软管向电熨斗I输送;与此同时,上述预热装置6和连通预热装置6与水箱4的管路上的第二电磁泵5构成的“即热化汽系统(第二独立加热化汽系统)”的第二电磁泵5将水箱内的水供应给预热装置6,预热装置6对其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产生高温的水或者蒸汽,所产生的水或蒸汽通过一软管向电熨斗I输送。电熨斗I和锅炉2及预热装置6之间采用三通管7连通,使锅炉2产生的蒸汽和预热装置6产生的水或蒸汽汇集混合在一起形成水汽混合物,然后再输送至电熨斗I的熨烫底板11,熨烫底板11对混合蒸汽进行二次加热后形成大量且连续的蒸汽量。此外,通过预热装置
6、第二电磁泵5输入干湿程度不同于锅炉的水汽,从而可以调节熨斗最终输出的蒸汽的湿度。此外,通过并联的预热装置、第二电磁泵与锅炉、第一电磁泵便于调节输给熨斗的水汽的干湿程度,从而可以调节熨斗最终输出的蒸汽的湿度。
[0021]具体实施时,为了增大蒸汽量,可以省略预热装置6,此时从水箱4向熨斗输送的水量增加,使得熨斗输出的蒸汽量增加,该蒸汽的温度会较低且湿度相对较大。
【权利要求】
1.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包括设有熨烫底板(11)的熨斗(I)、通过管路与所述熨斗(I)连通的锅炉(2)及与所述锅炉(2)连通的水箱(4),连通所述锅炉(2)与所述水箱(4)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熨斗(I)与水箱(4)之间设有通过管路与二者连通的第二电磁泵(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熨斗(I)与第二电磁泵(5 )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预热装置(6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装置(6)为即热式发热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2)的下部设有电热管作为加热部件(21),所述的预热装置(6)为由热的良导体制成的管状构件(8),所述的管状构件(8)紧靠着所述的电热管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构件(8)与所述的电热管均呈弯曲状,所述的管状构件(8)位于所述电热管的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式蒸汽站电熨斗,其特征在于,一三通管(7)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的熨斗(I)、锅炉(2)、预热装置(6)连接,所述的预热装置(6)、第二电磁泵(5)与所述的锅炉(2)、第一电磁泵(3)并联。
【文档编号】D06F75/06GK203855843SQ201420281062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8日
【发明者】严杰波, 林火木 申请人: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