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除锈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89859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料除锈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布料除锈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金属探测仪、除锈槽以及清洗槽,所述除锈槽与清洗槽连接,所述除锈槽内设置有除锈剂,所述清洗槽内设置有清洗剂,所述本体还包括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包括升降装置、安装条以及导辊,所述导辊设置在除锈槽以及清洗槽上,所述安装条与导辊连接,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导辊对应除锈槽以及清洗槽的另一侧,所述升降装置与安装条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发现布料上沾染的铁锈并将铁锈除去。
【专利说明】一种布料除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品生产设备,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布料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内衣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用于贴身穿着的衣物,与皮肤进行直接的接触,是现代 人必不可少的服饰之一;由于内衣是直接与人体进行接触的,使得内衣的表面以及制作内 衣的面料的质量变得尤为重要;而且现有的纺织厂当中,各种设备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内衣 的水平与档次也参差不齐;由于纺织设备当中大多都由铁制成,而这些设备在长久的使用 过程中会产生部分锈蚀的现象,且这些内衣面料会与这些设备接触时,会不可避免的混入 一部分的铁锈,这些铁锈的成份包括铁粉、氧化铁以及三氧化二铁,铁锈的混入不仅会对后 期的布料的染色造成影响,同时混有铁锈的衣物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如果带有铁锈的内 衣与伤口接触时,更有可能会引起破伤风等疾病;但是目前的内衣布料生产过程中没有发 现布料上的铁锈以及去除布料上铁锈的装置,无法发现并去除布料上沾染的铁锈,所以具 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能够发现布料上沾 染的铁锈并将铁锈除去的布料除锈装置。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布料除锈装置,包括本 体,所述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金属探测仪、除锈槽以及清洗槽,所述除锈槽与清洗槽连接, 所述除锈槽内设置有除锈剂,所述清洗槽内设置有清洗剂,所述本体还包括引导部,所述引 导部包括升降装置、安装条以及导辊,所述导辊设置在除锈槽以及清洗槽上,所述安装条与 导辊连接,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导辊对应除锈槽以及清洗槽的另一侧,所述升降装置与安 装条连接。
[00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探测仪是现有技术,是能够检测布料上的铁锈,且灵 敏度很高,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利用交流电通过线圈,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 这个磁场可以在铁锈颗粒内部感应出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又产生变化的磁场,从而影响原 磁场,引发金属探测仪发出鸣叫;除锈剂能够将铁锈从布料上除去,一般可以使用1%的温 热的草酸溶液,清洗剂能够将布料上的草酸溶液洗掉,防止布料脆化,一般可以使用纯水作 为清洗剂;升降装置能够带动导辊,使导辊从除锈槽内以及清洗槽内向上升,从而使布料离 开除锈槽与清洗槽;布料设置在导辊上,并沿着导辊前进运动;布料先从金属探测仪内通 过,如果布料上没有沾染铁锈的话,金属探测仪不发出警报,此时布料沿着导辊运动,且导 辊位于除锈槽以及清洗槽上方,布料从清洗槽以及除锈槽上方经过,进入下一道工序;当布 料上沾染了铁锈的话,从金属探测仪内经过的话,金属探测仪会发出警报,且布料沿着导辊 前进,此时操作人员启动升降装置,使升降装置带动导辊下降,从而使导辊处于除锈槽以及 清洗槽内,所述布料沿着导辊依次经过除锈槽以及清洗槽,通过除锈槽时,除锈槽内的除锈 剂将铁锈从布料上洗去,再通过清洗槽时,清洗剂清洗布料,将残余除锈剂从布料上洗去, 然后离开清洗槽,并进入下一道工序;该设计能够发现布料上沾染的铁锈并将铁锈除去。
[00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 设置有活塞杆,所述安装条固定在活塞杆上。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固定在除锈槽以及清洗槽上方,且活塞杆朝向除 锈槽以及清洗槽,安装条水平设置在活塞杆上,且安装条对应除锈槽以及清洗槽,通过活塞 杆在液压缸内上下活动,就能够带动安装条上下活动;当活塞杆向上移动时,导辊从除锈槽 以及清洗槽内离开,并处于除锈槽以及清洗槽上方,这样布料就不经过除锈剂以及清洗剂, 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当活塞杆向下移动时,导辊从除锈槽以及清洗槽上方进入除锈槽以 及清洗槽内,这样布料就与除锈剂以及清洗剂接触;该设计通过液压缸来控制导辊上下移 动。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条的横截面呈"W"形,所述导辊的一端连接 在安装条的端面上。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辊分为上下两排,上排导辊以及下排导辊均至少为两 个,下排导辊分别位于除锈槽下部以及清洗槽下部,上排导辊分别位于除锈槽上部以及清 洗槽上部,这样就能引导布料进入除锈槽,并从清洗槽出去;该设计能够有效引导布料通过 除锈槽以及清洗槽。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锈剂由草酸溶液制成,所述清洗剂由纯水制成, 所述除锈槽内还设置有用于加热除锈剂的加热管道。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管道内有高温蒸汽流动,除锈剂一般使用1%的温热 的草酸溶液,所以用加热管道对除锈槽内的除锈剂进行加热,从而使除锈剂处于合适的温 度;清洗剂一般使用纯水,能够将布料上的草酸溶液洗掉,防止布料脆化;该设计能够洗掉 布料上的铁锈,并防止布料被除锈剂破坏。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洗槽对应除锈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烘干通道,所 述烘干通道内设置有电加热管。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加热管是现有技术,当电流通过电加热管内的电阻丝 时,电加热管就会发热,布料从烘干通道中通过时,就能烘干布料;当布料从除锈槽以及清 洗槽上方经过时,或者布料从除锈槽内通过时,均通过烘干通道;当布料从清洗槽内出来 时,处于潮湿的状态,经过烘干通道后,就能使布料干燥;该设计能够烘干布料。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金属探测仪;2、除锈槽;3、清洗槽;4、引导部;5、除锈剂;6、清洗剂;7、升 降装置;8、安装条;9、导辊;10、液压缸;11、活塞杆;12、加热管道;13、烘干通道;14、电加 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参照图1所示,本案例实施的一种布料除锈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依次设 置的金属探测仪1、除锈槽2以及清洗槽3,所述除锈槽2与清洗槽3连接,所述除锈槽2内 设置有除锈剂5,所述清洗槽3内设置有清洗剂6,所述除锈剂5由草酸溶液制成,所述清洗 剂6由纯水制成,所述除锈槽2内还设置有用于加热除锈剂5的加热管道12 ;所述本体还 包括引导部4,所述引导部4包括升降装置7、安装条8以及导辊9,所述导辊9设置在除锈 槽2以及清洗槽3上,所述安装条8与导辊9连接,所述升降装置7设置在导辊9对应除锈 槽2以及清洗槽3的另一侧,所述升降装置7与安装条8连接,所述升降装置7包括固定设 置的液压缸10,所述液压缸10上设置有活塞杆11,所述安装条8固定在活塞杆11上,所述 安装条8的横截面呈"W"形,所述导辊9的一端连接在安装条8的端面上,所述清洗槽3对 应除锈槽2的另一端设置有烘干通道13,所述烘干通道13内设置有电加热管14。
[0017] 布料沿着导辊9前进,且从金属探测仪1内经过,如果布料上沾染了铁锈的话,金 属探测仪1会发出警报,操作人员控制液压缸10,使液压缸10上的活塞杆11向下运动,将 导辊9浸入除锈槽2以及清洗槽3内,加热管道12能够加热除锈剂5,使除锈剂5能够去除 布料上的铁锈,通过除锈槽2时,除锈槽2内的除锈剂5将铁锈从布料上洗去,再通过清洗 槽3,清洗剂6清洗布料,将残余除锈剂5从布料上洗去,然后离开清洗槽3,并进入烘干通 道13,且烘干通道13内的电加热管14将布料烘干,进入下一道工序;当布料上没有沾染铁 锈的话,布料先从金属探测仪1内通过,金属探测仪1不发出警报,操作员控制液压缸10,使 活塞杆11向上运动,此时导辊9位于除锈槽2以及清洗槽3上方,布料从清洗槽3以及除 锈槽2上方经过,经过烘干通道13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0018]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能够发现布料上沾染的铁锈并将铁锈除去。
[001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 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布料除锈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金属探测仪、 除锈槽以及清洗槽,所述除锈槽与清洗槽连接,所述除锈槽内设置有除锈剂,所述清洗槽内 设置有清洗剂,所述本体还包括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包括升降装置、安装条以及导辊,所述 导辊设置在除锈槽以及清洗槽上,所述安装条与导辊连接,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导辊对应 除锈槽以及清洗槽的另一侧,所述升降装置与安装条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设 置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设置有活塞杆,所述安装条固定在活塞杆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布料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条的横截面呈"W" 形,所述导辊的一端连接在安装条的端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布料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剂由草酸溶液制 成,所述清洗剂由纯水制成,所述除锈槽内还设置有用于加热除锈剂的加热管道。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布料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槽对应除锈槽的 另一端设置有烘干通道,所述烘干通道内设置有电加热管。
【文档编号】D06B23/22GK203890683SQ201420280977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8日
【发明者】孙金兵, 刘晓宜, 胡青山 申请人:宁波武田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