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圆纬机上针床提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23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针织圆纬机上针床提花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针织圆纬机上针床提花机构,涉及针织圆纬机机械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针织圆纬机上针床提花机构。包括针盘、织针、提花片、三角单元、选针器和复位三角,所述织针尾端与提花片头端不相连接;所述提花片上依次间隔形成有下压片脚、提花齿、和挺针片脚;所述三角单元包括对应织针设置的编织三角、对应提花片下压片脚设置的压针三角、对应提花片挺针片脚设置的挺针三角,所述压针三角和挺针三角分别形成有波形侧面供与下压片脚和挺针片脚运动接触形成提花片的运动导向轨迹,该提花机构减少织针和提花片在提花动作时的阻力,增加机件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针织圆纬机上针床提花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圆纬机机械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针织圆纬机上针床提花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双面针织圆纬机包括上针床,上针床上设有提花机构用于对针织面料的一面进行提花。提花机构发展到目前为止,提花机构的动作都是由提花片推送织针完成整个编织过程,在起针时,提花片推送织针,而在压针时,织针不仅需要完成自身的压针动作,还需要将提花片推送至提花片的起始位置,恰是这一过程给织针及提花片增加了阻力且集中磨损点,这不仅使两元件的磨损点过于集中而造成提花片及织针的使用寿命减少而且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织机的负载,甚至会出现编织、提花动作不平稳、误动作,导致影响面料上的提花效果。
[0003]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500596.7,申请日2013年10月23日,申请公布日2014年I月15日公开的一种双面上下电脑提花圆机,具有上选针提花装置,所述上选针提花装置包括上针筒、织针、提花片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提花片与织针完成提花动作的多路选针器和三角装置;所述上针筒设置有若干安放所述织针、提花片的针槽,所述提花片头端与所述织针相扣合,由所述提花片带动所述织针完成出针动作;所述提花片具有与所述选针器刀头活动配合的片齿,所述提花片尾端上部设置有工作踵,下部设置有复位踵,所述复位踵具有片尾与支撑踵;所述三角装置包括挺针三角与复位三角,所述挺针三角具有使所述工作踵滑动推出的突出面;所述复位三角设置于所述挺针三角的工位前,所述复位三角具有将所述提花片从所述针槽中复位纸所述突出面上的抬升面;所述选针器选择性地压动所述片齿使所述工作踵脱离所述挺针三角的突出面;所述提花片呈弧形状(更具体的结构详见该专利申请公布的说明书及说明书附图)。该专利申请中的提花片的头端与所述织针相扣合,两者相互牵动,且提花片呈弧形嵌入针槽,与针槽的槽壁产生张力,这样即加大了阻力,阻力增加磨损自然也增加,织针与提花片的使用寿命也减少,磨损率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可能会出现如上所述的缺陷,需及时更换织针和提花片,而且无形之中也增加针织圆纬机的动力负荷,负荷增大驱动功率自然也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圆纬机上针床提花机构,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使机件能够持久、平稳、精准的动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织圆纬机上针床提花机构,包括设有针槽的针盘、放置在针槽内的织针和提花片、设置在针盘上方供与织针和提花片配合动作的三角单元、设置在针盘上方用于拨动选中提花片的选针器、以及设置在提花片尾端下方用于将提花片顶至待选状态的复位三角,所述三角单元包括对应织针设置的编织三角和对应提花片设置的挺针三角,所述编织三角形成有两路供织针运动的运动轨迹,所述两路运动轨迹包括织针不动作时运动的提花轨迹和织针动作时从提花轨迹导入并能够使织针自动回至提花轨迹的编织轨迹,所述织针尾端与提花片头端不相连接;所述提花片与三角单元相对的侧边上依次间隔形成有下压片脚、提花齿、和挺针片脚;所述三角单元还包括设置在编织三角与挺针三角之间的压针三角,所述压针三角对应提花片下压片脚设置,所述挺针三角对应提花片挺针片脚设置,所述压针三角形成有波形侧面供与下压片脚运动接触使提花片回压的导向轨迹,所述挺针三角形成有波形侧面供与挺针片脚运动接触使提花片推进推送织针进入编织轨迹的推动轨迹;所述提花片的尾端与针盘之间还设有在提花片推送完织针后,回压时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结构。
[0006]所述限位结构为所述提花片尾端与针槽槽底相对的侧边上形成有限位脚,所述针盘的针槽上对应提花片限位脚的位置还设有可定位限位脚的限位槽。
[0007]所述挺针三角的波形侧面以及挺针片脚与挺针三角波形侧面的接触面为能够防止提花片因自重下落的相应倾斜面。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织针与提花片之间不相连接,起针时同样由挺针三角推进提花片,提花片推送织针进入编织轨迹,而提花片的退回(即压针)是通过提花片上的下压片脚顺着压针三角的导向轨迹将提花片回压,织针顺着编织轨迹自动退回。
[0009]如此,织针与提花片在完成一次提花动作过程中仅有一次触动,两者各自退回,没有相互牵动,这样就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相互牵连而导致阻力大的问题,阻力减小机械的动力负荷也相对减小,驱动功率自然可以减小具有节能之效果;机件之间相互配合的冲突动作少,动作时磨损点分散,减少机件的磨损,即增加了各机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磨损率,同时也避免了因磨损大导致各机件繁琐配合而难以掌握的精度要求。
[0010]还有,提花片在被压针三角回压时有限位脚与限位槽的限制起到定位作用,能够避免因压针三角快速回压时的惯性缓冲使其跑位,导致复位三角无法将提花片精确复位,造成提花片不动作影响提花效果。
[0011]另外,克服提花片自重下落的问题,现有技术采用的方式虽解决了自重下落,但是却带来了阻力大、磨损大,甚至是影响提花精度的问题,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够防下滑的相应倾斜面,结构简单且不带来负面影响。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的提花机构能够持久保持动作平稳,精确,及增加机件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针织圆纬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织圆纬机上针床提花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角单元与织针、提花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花片起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花片回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花片复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位三角与提花片复位动作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花片待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花片被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的充分理解。
[0022]如图1所示,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针织圆纬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一种针织圆纬机上针床提花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针盘1、放置在针槽内的织针2和提花针3、设置在针盘I上方供与织针2和提花片3配合动作的三角单元4、设置在针盘I上方用于拨动选中提花片的选针器5、以及设置在提花片3尾端下方用于将提花片3顶至待选状态的复位二角6。
[0024]如图2、图4所示,所述织针2放置在提花片3的前方,所述织针2的尾端与提花片3的头端不相连接;所述提花片3与三角单元4相对的侧边上从头端至尾端依次间隔形成有下压片脚31、提花齿32和挺针片脚33,所述提花片3与针槽11槽底相对的侧边上形成有限位脚34,所述针盘I的针槽11上对应提花片3限位脚34的位置还设有可定位限位脚34的限位槽12。
[0025]如图2、图3所示,所述三角单元4依次包括对应织针2设置的编织三角41、对应提花片3下压片脚31设置的压针三角42、对应提花片3挺针片脚33设置的挺针三角43 ;所述压针三角42形成有波形侧面42a供与下压片脚31运动接触使提花片3回压的导向轨迹,所述挺针三角43形成有波形侧面43a供与挺针片脚33运动接触使提花片3推进推送织2针进入编织轨迹B的推动轨迹,从图中可以看出下压片脚31和挺针片脚33运动在压针三角42和挺针三角43的波形侧面42a (43a)之间,两波形侧面42a (43a)的波形相呼应;所述挺针三角43的波形侧面43a以及挺针片脚33与挺针三角43波形侧面43a的接触面为能够防止提花片3因自重下落的相应倾斜面,如图中所示;所述编织三角形41成有两路供织针2运动的运动轨迹,所述两路运动轨迹包括织针2不动作时运动的提花轨迹A和织针2动作时从提花轨迹A导入并能够使织针2自动退回提花轨迹A的编织轨迹B,如图2中所示,编织轨迹B的入口和出口同是在提花轨迹A上,织针2上形成有工作片脚21,工作片脚21嵌入运动轨迹内,。
[0026]如图2中所示,所述选针器5对应提花片3的提花齿32区段设置,选针器5的选针刀5用于拨动选中对应的提花片3的提花齿32。
[0027]其工作原理是:
[0028]提花机构进入工作状态,织针2的工作片脚21处于提花轨迹A上,复位三角6将提花片3的尾端顶置待选状态,即提花片3的下压片脚31、提花齿32和挺针片脚33嵌入在压针三角42和挺针三角43的波形侧面42a (43a)之间,如图6、图8中所示;针盘I转动,选针器5工作,未被选针器5的选针刀51选中的提花片3随着针盘I的转动,挺针片脚33沿着挺针三角43的波形侧面43a挺进,至波形侧面43a的波峰处(这里由于挺针三角43的波形侧面43a及挺针片脚33与波形侧面43a的接触面为相应倾斜面,所以能够防止提花片3因自重而下落),如图2、图3、图4所示;提花片3被推出,即为提花片3的起针状态,提花片3的头端顶到织针2的尾端并推动织针2,此时织针2的工作片脚21从提花轨迹A导入到编织轨迹B,并沿着编织轨迹B行进出针,进行提取纱线编织;织针2沿着编织轨迹B继续行进回至提花轨迹A,即织针2收针,于此同时,提花片3的压针片脚31行进在压针三角42的波形侧面42a上,随着波形侧面42a的波形行进,提花片3被回压,参考图3、图5中所示,在此处提花片3被回压时挺针片脚33处于脱离挺针三角43的波形侧面43a,所以在压针片脚31被回压时,提花片3的头端与针槽11槽底形成一个支点受压力及自重使提花片3的尾端下摆落至针槽11槽底,提花片3上限位脚34嵌入针槽11槽底的限位槽12内将提花片3定位住(能够防止提花片2推送完织针2后回压时因惯性缓冲导致提花片3跑位,即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结构);接着再由复位三角6将提花片3的尾端顶置待选状态,如图7所示,进入下一轮待选。
[0029]提花片3从待选状态到被选状态如图8、图9中所示,选针器5的选针刀51在提花片3的提花齿32之间的缺口内,工作时,电脑设定的对应的选针刀51摆动抵压对应该选针刀51的提花片3的提花齿32,该提花片3被下压,选针刀51回位,该提花片3的挺针片脚33脱离挺针三角43落入针槽11内,提花片3上限位脚34嵌入针槽11槽底的限位槽12内将提花片3定位住,即被选中,挺针三角43无法带动提花片3推进,提花片3不动作,此轮织针2行进在提花轨迹A上不出针,接着再由复位三角6将提花片3的尾端顶置待选状态,如图7所示,进入下一轮待选,如此实现了针织面料上的提花效果。
[0030]综上所述仅为本创作技术内容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创作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创作主张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针织圆纬机上针床提花机构,包括设有针槽的针盘、放置在针槽内的织针和提花片、设置在针盘上方供与织针和提花片配合动作的三角单元、设置在针盘上方用于拨动选中提花片的选针器、以及设置在提花片尾端下方用于将提花片顶至待选状态的复位三角,所述三角单元包括对应织针设置的编织三角和对应提花片设置的挺针三角,所述编织三角形成有两路供织针运动的运动轨迹,所述两路运动轨迹包括织针不动作时运动的提花轨迹和织针动作时从提花轨迹导入并能够使织针自动回至提花轨迹的编织轨迹,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针尾端与提花片头端不相连接;所述提花片与三角单元相对的侧边上依次间隔形成有下压片脚、提花齿、和挺针片脚;所述三角单元还包括设置在编织三角与挺针三角之间的压针三角,所述压针三角对应提花片下压片脚设置,所述挺针三角对应提花片挺针片脚设置,所述压针三角形成有波形侧面供与下压片脚运动接触使提花片回压的导向轨迹,所述挺针三角形成有波形侧面供与挺针片脚运动接触使提花片推进推送织针进入编织轨迹的推动轨迹;所述提花片的尾端与针盘之间还设有在提花片推送完织针后,回压时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圆纬机上针床提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所述提花片尾端与针槽槽底相对的侧边上形成有限位脚,所述针盘的针槽上对应提花片限位脚的位置还设有可定位限位脚的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针织圆纬机上针床提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挺针三角的波形侧面以及挺针片脚与挺针三角波形侧面的接触面为能够防止提花片因自重下落的相应倾斜面。
【文档编号】D04B15/32GK203938839SQ201420379366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0日
【发明者】白羽, 刘炳山, 倪荣林 申请人:惠安金天梭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