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洗涤水循环利用功能的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及洗衣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53323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洗涤水循环利用功能的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及洗衣机与流程

本发明涉洗衣机领域,具体是循环节水洗衣机,尤其是一种具有洗涤水循环利用功能的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机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家电之一,洗衣机的洗衣过程主要包括洗涤、漂洗、甩干几个阶段,在洗涤阶段洗衣机进水和洗涤剂对衣物进行洗涤,进入漂洗阶段后为了漂净污渍和残留的洗涤剂,需要进更多的水或执行更多的漂洗次数对衣物进行漂洗,这势必耗费大量的水资源,即使是省水的滚筒洗衣机,为了漂净衣物也需要漂洗至少两次,这一过程至少要消耗30L以上的自来水。有时衣物上的污渍较少或投放的洗涤剂较少,可能两次就漂洗干净了,但由于用户选择了3次漂洗,势必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比如6Kg的全自动洗衣机一般两次漂洗水基本用水量在100升左右。如何在洗净衣服的同时能够做到省水省电,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目前为止尚未有家用洗衣机配套使用的水净化及循环利用装置,即便是所谓的带有节水功能的洗衣机,一般在洗衣机的侧位安装储水箱,采用水泵进行注水和排水,一般能够一次注水,漂洗3次,起到节水功能。但洗涤后的水不能够保存,同时使洗衣机本身结构复杂、庞大,不利于运输、回收处理等。由于体积、结构以及灵活性等方面的限制,影响了洗衣机原有功能以及节水箱本身功能的充分发挥。并且该技术的节水效率低。

同时,在现有洗衣方式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节约水资源,通过技术方式净化洗涤和/或漂洗水,洗涤过程中循环利用,达到节水目的。采用了絮凝的方法处理洗涤水,并把处理后的水用作漂洗。絮凝剂和洗涤水中的污渍和洗涤剂发生反应生成絮状物,并沉淀或者漂浮,从而使得水和污染物分离开,达到净化的目的。

因此,提供一种采用絮凝方式净化洗涤水并用于漂洗的洗衣机控制方法,使得洗衣机的洗漂过程与水处理过程结合在一起,只使用一桶水就可以完成洗涤和漂洗的全部过程。但是,现有技术中没有类似的控制方法实现对洗涤水的循环利用。

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洗涤水循环利用功能的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将水絮凝过程与洗衣机的洗漂过程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洗涤过程。将洗涤水能够循环利用,达到节水的目的。该方法还采用了搅拌的方式对水絮凝过程中的循环水进行充分的净化。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洗涤水循环利用功能的洗衣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洗衣机洗涤结束后,将洗涤水进入絮凝桶;

步骤2、絮凝桶内搅拌、絮凝、静置分层;

步骤3、将絮凝后的干净的循环水回流至洗涤桶,残留絮凝物的污水排出;

步骤4、向洗涤桶内补自来水至漂洗水位;

步骤5、执行漂洗。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首先对絮凝桶中的洗涤水搅拌一定时间,并在搅拌过程中投放絮凝剂以进行絮凝反应;搅拌结束后静置一定时间,使絮凝物与水分层。

本发明中,向洗涤桶内补自来水至漂洗水位,并判断洗涤桶内洗涤水是否到达漂洗水位L4,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如果否,则执行步骤4直至到漂洗水位L4。

优选的,仅第一次漂洗程序前判断水位并且补水至漂洗水位L4。

进一步的,步骤5执行结束后,判断是否达到预定的漂洗次数,如果是,则清洗絮凝桶,然后将洗涤桶内洗涤水排出;如果否,则执行步骤1。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的控制步骤为:

步骤21、判断絮凝桶是否达到搅拌处理水位L2,如果否,则继续向絮凝桶进入洗涤水;如果是,则启动搅拌程序,所述的搅拌程序时间设定为T1,所述的搅拌程序中搅拌至T2时间后投放絮凝剂;

步骤22、执行步骤21进程的同时判断是否达到处理水位L1,如果否,则继续向絮凝桶进入洗涤水;如果是,则停止向絮凝桶进入洗涤水;

步骤23、步骤21和步骤22进程都结束后,将絮凝桶静置时间T3,絮凝反应物漂浮在洁净的循环水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L1处理水位大于L2处理水位,T1时间大于T2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3执行絮凝桶干净的循环水回流入洗涤桶进程前设有循环水浊度检测,如果絮凝桶内循环水达标则执行步骤3;如果循环水不达标则将洗涤桶和絮凝桶内的循环水和絮凝反应物全部经排水管排出,并向洗涤桶重新进自来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絮凝桶第一次将干净的循环水回流入洗涤桶时,判断是否达到了絮凝次数,如果否,则执行继续执行步骤2;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

进一步的,在絮凝桶执行步骤3执行絮凝桶干净的循环水回流入洗涤桶进程中,判断絮凝桶内是否达到水位L3,如果否,则继续回流至水位L3;如果是,则停止回流。

进一步的,洗衣机开始执行洗涤程序前,用户选择和/或洗衣机自动判断洗涤模式,如果用户选择正常模式,则洗衣机执行普通的洗涤程序;如果用户选择节水模式,则洗衣机按照步骤1至5依次执行。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节水洗涤程序,洗衣机启动后,设置为节水洗涤程序模式,执行衣物量检测,计算出进水量、洗涤剂用量和洗涤时间等洗涤参数,并根据计算量执行洗涤过程,然后执行步骤1。

本发明,通过设置将洗衣机的洗涤过程和漂洗过程与絮凝过程结合起来,洗涤过程结束后将洗涤水进入絮凝桶,排水过程中同时搅拌洗涤水,搅拌一段时间投放絮凝剂并且继续搅拌使得洗涤水充分的净化,将处理好的洗涤水重新回流入洗涤桶,并且测量洗涤桶内的漂洗水位L4,如果未到达漂洗水位则通过进水阀进水到达漂洗水位,然后进行漂洗过程;漂洗过程结束后将洗涤水进入絮凝桶按上述步骤处理洗涤水,然后回流至洗涤桶直至达到漂洗次数并结束洗涤。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包括外桶、设于外桶内的洗衣结构及设于外桶外部的循环水处理装置,所述的循环水处理装置包括对外桶排出的水进行絮凝处理的絮凝桶,所述的絮凝桶内设有对其内水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本发明所述的洗衣机采用上述控制方法对洗涤水进行循环利用。

进一步,所述洗衣机包括主控制板、洗涤剂自动投放装置、水位测量装置和衣物量获取装置,所述的主控制板设定洗涤程序,然后通过衣物量获取装置获取衣物量,通过 终端计算出洗涤水量、洗涤剂投放量和洗涤时间等洗涤参数,然后启动洗涤。并根据计算量通过洗涤剂自动投放装置投放洗涤剂和水位测量装置测量进水量。

进一步,所述絮凝桶中设有水平设置的旋转轴,旋转轴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绕其旋转的搅拌杆,搅拌杆上分别设有搅拌叶片,絮凝桶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经皮带带动旋转轴旋转。

进一步,所述的絮凝桶的顶端设有供进水流入絮凝桶的喷头,所述的喷头将进水水流均匀地喷射至絮凝桶的侧壁各部分,使得进水水流可将絮凝桶侧壁上附着的絮凝物得到有效自清洁。

进一步,所述的絮凝桶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水口;外桶的出水口经设有第一水泵的管路与絮凝桶的进水口相连通,絮凝桶的出水口经设有第二水泵的管路与外桶的进水口相连通,以形成洗涤水在外桶与絮凝桶之间的可控循环回路。所述絮凝桶的排水口经设有排水阀的管路与洗衣机外部相连通。

进一步,循环水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一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两端分别与絮凝桶的出水口、外桶的进水口相连通,以对回流入外桶中的絮凝水进行絮凝物与洁净水分离,实现絮凝处理后的洁净水回流如外桶的目的。

本发明中,所述洗衣机采用了上述的装置,通过所述的方法将洗漂程序和絮凝程序结合,实现了洗涤水的循环利用,最终实现了仅使用一桶水即可完成对衣物洗涤和漂洗过程。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节水效果显著,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洗涤水循环利用流程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洗衣机工作的流程图;

图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循环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絮凝桶,2、第一水泵,3、第二水泵,4、排水阀,5、搅拌叶片,6、驱 动电机,7、喷头,8、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洗衣机,其内设有现有的洗衣机结构,还设有循环水处理装置,洗衣机结构包括外桶、设于外桶内的内桶、门体、控制面板、进水系统及洗涤电机,外桶底部和上部分别通过阻尼器和悬挂弹簧与外壳框架连接,进水系统包括进水结构和洗涤剂自动投放装置。所述的外桶为容纳洗涤水的容纳结构,设于外桶内的内桶为洗衣结构。外桶与进水结构相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循环水处理装置至少包括絮凝处理单元;絮凝处理单元,包括与外桶连通的絮凝桶和向絮凝桶内投放絮凝剂的絮凝剂投放器,由外桶排水至絮凝桶内絮凝处理。

如图5所示,所述的絮凝桶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水口;外桶的出水口经设有第一水泵2的管路与絮凝桶1的进水口相连通,絮凝桶1的出水口经设有第二水泵3的管路与外桶的进水口相连通,以形成洗涤水在外桶与絮凝桶之间的可控循环回路。所述絮凝桶1的排水口经设有排水阀4的管路与洗衣机外部相连通。

优选的,循环水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一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将经絮凝处理单元处理后的絮凝处理水进行过滤处理,以分离絮凝物和洁净水。而为了实现对絮凝物和洁净水的分离还可以不采用过滤装置,例如:在絮凝桶中设置水位传感器,使得絮凝桶中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高度,以使得漂浮在絮凝桶水面处的絮凝物始终留存在絮凝桶中,也达到了对絮凝水中絮凝物进行去除的目的。

本发明中,所述的絮凝桶1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水口。外桶的出水口经设有第一水泵2的管路与絮凝桶1的进水口相连通,絮凝桶1的出水口经设有第二水泵3的管路与外桶的进水口相连通,以形成洗涤水在外桶与絮凝桶1之间的可控循环回路。所述絮凝桶1的排水口经设有排水阀4的管路与洗衣机外部相连通。

本发明中,在絮凝桶中设有对其内水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一结构的,可对絮凝桶中的水进行搅拌的装置。例如:如图5所示,一种絮凝桶用搅拌结构,搅拌结构包括絮凝桶1中水平设置的旋转轴,旋转轴上安装有绕旋 转轴竖直旋转的皮带轮8,皮带轮8沿径向延伸有多个搅拌杆。搅拌杆上分别设有搅拌叶片5。絮凝桶1的顶部还设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经皮带带动皮带轮8旋转。从而,使得絮凝桶中的水可被搅拌,而搅拌水流可将絮凝物打散后与水相互混合。并且进水水流自絮凝桶顶部的喷头7流入絮凝桶中。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洗衣机装置的洗漂程序和絮凝程序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洗涤过程。使该装置具有洗涤水循环利用的功能的洗衣机。

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所述洗衣机的洗涤水循环利用,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洗涤水循环利用功能的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洗衣机洗涤结束后,将洗涤水进入絮凝桶;

步骤2、絮凝桶内搅拌、絮凝、静置分层;

步骤3、将絮凝后的干净的循环水回流至洗涤桶,残留絮凝物的污水排出;

步骤4、向洗涤桶内补自来水至漂洗水位;

步骤5、执行漂洗。

通过所述的方法将洗漂程序和絮凝程序结合,实现了洗涤水的循环利用,最终实现了仅使用一桶水即可完成对衣物洗涤和漂洗过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步骤4向洗涤桶内补自来水至漂洗水位,并判断洗涤桶内洗涤水是否到达漂洗水位L4,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如果否,则执行步骤4直至到漂洗水位L4。

优选的,仅第一次漂洗程序前判断水位并且补水至漂洗水位L4。

本实施例中,步骤5执行结束后,判断是否达到预定的漂洗次数,如果是,则清洗絮凝桶,然后将洗涤桶内洗涤水排出;如果否,则执行步骤1。

本实施例中仅第一次漂洗程序前判断水位并且补充洗涤水至目标水位。主要是由于絮凝桶内留存的絮凝层内有一定量的水残留,以及循环过程中的管路、过滤器中同样会有一定量的水残留,使得洗涤桶内水量减少,会导致洗涤电机过载影响寿命,并且常规程序中漂洗使用较高水位可以提升漂洗效果。由于循环利用,只需要补水一次就可以提升所有循环的漂洗效果,所以检测水位并补水仅在第一次漂洗中进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絮凝桶内首先进行搅拌,然后投放絮凝剂,投放絮凝剂后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并结束,最后静置分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2的控制步骤为:

步骤21、判断絮凝桶是否达到搅拌处理水位L2,如果否,则继续向絮凝桶进入洗涤水;如果是,则启动搅拌程序,所述的搅拌程序时间设定为T1,所述的搅拌程序中搅拌至T2时间后投放絮凝剂;

步骤22、执行步骤21进程的同时判断是否达到处理水位L1,如果否,则继续向絮凝桶进入洗涤水;如果是,则停止向絮凝桶进入洗涤水;

步骤23、步骤21和步骤22进程都结束后,将絮凝桶静置时间T3,絮凝反应物漂浮在洁净的循环水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L1处理水位大于L2处理水位,但是L1与L2水位很接近。所述的L1絮凝桶的满载水位,L2水位为没过搅拌装置的水位,防止搅拌装置的空搅拌,延长搅拌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的T1时间大于等于T2时间,T1时间为整个搅拌程序的时间,所述的T2时间为投放絮凝剂的时间点,投放絮凝剂的时间极短,且搅拌程序开始后搅拌很短的时间则到达T2时间并投放絮凝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搅拌至T2时间后投放絮凝剂,并继续搅拌一段时间使絮凝剂和洗涤水充分的接触反应。所述的水位L1大于L2,使洗涤水进入絮凝桶过程中对洗涤水进行搅拌,保证洗涤水混合均匀更好的与絮凝剂接触反应。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絮凝桶内还设有浊度检测装置,对絮凝桶内处理后的循环水进行浊度检测。

如图3所述,所述的步骤3执行絮凝桶干净的循环水回流入洗涤桶进程前设有循环水浊度检测,如果絮凝桶内循环水达标则执行步骤3;如果循环水不达标则将洗涤桶和絮凝桶内的循环水和絮凝反应物全部经排水管排出,并向洗涤桶重新进自来水。

本实施例中,由于洗衣机设有多种洗涤模式,在不同模式下对应的进水量和所洗涤衣物的参数不同;因此,洗衣机需要相对应的设定不同絮凝次数,以保证絮凝程序后盛水筒中洗涤水的洁净度满足漂洗要求。所以,在步骤3中加入对絮凝次数是否满足的判断:所述步骤3絮凝桶第一次将干净的循环水回流入洗涤桶时,判断是否达到了絮凝次数,如果否,则执行继续执行步骤2;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

对絮凝次数是否达标判断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31、依据洗涤水进水量和/或所洗涤衣物参数对应设定基础絮凝次数N1;并在洗涤程序结束后对盛水筒中洗涤水的浊度进行检测,依据浊度检测值对应设定变量絮凝次数N2;

步骤32、得出洗衣机将洗涤水得到漂洗水所需絮凝次数N=N1+N2;

步骤33、在执行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3后,对累计值加1,并将得到的累计值与絮凝次数N比较;在累计值小于N时,执行步骤34;在累计值达到N时,执行步骤35;

步骤34、再次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2;

步骤35、絮凝完成,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4。

通过上述方式,使得洗衣机通过进水量和/或衣物参数和/或洗涤水洁净度对应预设絮凝桶对洗涤水的絮凝次数N,并在每次絮凝后干净的循环水回流入洗涤桶前判断是否达到预设次数N,以判断絮凝是否完成,以保证不同洗涤程序下所对应的不同容量、不同洁净度的洗涤水均可被絮凝处理以满足后续漂洗要求。

从而,保证了洗涤水进行絮凝处理后的循环水的清洁度,避免絮凝后依然浊度较高的水回流造成洗涤衣物的二次污染,保证衣物洗涤和漂洗过程的高清洁能力。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在絮凝桶执行步骤5将循环水回流至洗涤桶过程时,判断絮凝桶是否达到水位L3,如果否,则继续回流至水位L3;如果是,则停止回流,然后洗涤桶进行漂洗程序,所述的漂洗过程时间设为T4。执行完漂洗程序后,需判断是否达到预定的漂洗次数,如果是,则清洗絮凝桶,然后将洗涤桶内洗涤水排出;如果否,则执行步骤1。

本实施例中,L3水位为絮凝桶回流的最低水位,该水位为了保证絮凝桶内的絮凝物全部留存于絮凝桶内,不被回流入洗涤桶。所述的T4时间为洗衣机根据执行的洗涤模式计算设置的漂洗时间。

本实施例中,将洗涤桶内的洗涤水进入絮凝桶并冲洗絮凝桶,然后由絮凝桶排出。或者,打开进水阀向絮凝桶内进水冲洗絮凝桶并排出。通过在漂洗程序结束后,利用洗涤水或重新进水对絮凝桶进行及时清洗,以保证絮凝桶内壁的洁净度,避免絮凝桶内滋生细菌。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絮凝桶排除絮凝物的过程中,首先测量絮凝桶内水位是否到设定水位,如果否,则絮凝桶进水至设定水位;如果是,则对蓄水进行搅拌一定时间T5,再对絮凝桶执行排水;在排水过程中每当排水量达到设定量Q的倍数时,对絮凝桶中的水搅拌一定时间T6。通过在排水过程中间隔执行搅拌步骤,使得在排水一定时间后絮凝物聚集上浮时对水再次进行搅拌,以使絮凝物始终与水相混合,避免絮凝物在排水过程中聚集至水面情况的发生,提高絮凝桶的洁净度。

本实施例中,每当排水量达到设定量Q的倍数时,均需对絮凝桶水位进行检测,当检测值为0时,絮凝桶排空,絮凝桶自清洁过程结束;否则,开始执行搅拌步骤。从而,避免絮凝桶已经排空后,絮凝桶依然执行搅拌步骤情况的发生。然后想絮凝桶中进水冲洗并排出。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所述洗衣机还包括主控制板、洗涤剂自动投放装置、水位测量装置和衣物量获取装置,所述的主控制板设定洗涤程序,然后通过衣物量获取装置获取衣物量,通过终端计算出洗涤水量、洗涤剂投放量和洗涤时间等洗涤参数,然后启动洗涤。并根据计算量通过洗涤剂自动投放装置投放洗涤剂和水位测量装置测量进水量。

如图2所示,用户放好衣物后启动电源,用户选择洗涤模式,如果用户选择正常模式,则洗衣机执行普通的洗涤程序洗涤;

如果用户选择节水模式,则执行节水模式洗涤,首先进行衣物量检测,洗衣机主控 制板根据衣物量结果和用户选择的程序计算出进水量/目标水位和洗涤剂投放量(如果洗衣机没有衣物量获取装置,用户可通过手动选择水位/水量)。洗衣机通过进水阀向洗涤桶进水并自动投放洗涤剂,到达设定水位/水量后开始洗涤,洗涤程序与常规程序一致,直到设定的洗涤过程完成。此过程中,洗衣机主控制板会根据进水量和洗涤剂投放量计算出絮凝处理水的循环次数,以及每次循环过程中的絮凝剂投放量。

洗涤结束后,洗涤水从洗涤桶排到絮凝桶,并在此过程中持续测量絮凝桶水位。到达搅拌水位L2时,开始搅拌设定时间T1,并在搅拌开始T2后投放絮凝剂,持续进水至目标处理水位L1时停止进水。其中L1>L2;T2>T1。搅拌结束后进入静置过程使得絮凝物和处理水分层,计时T3时间后静置结束,处理后的水从底部排出,使用水泵抽回主桶。当水位测量值达到L3时,排水结束,L3为设定值,使得尽可能多的处理后水返回洗涤桶并确保絮凝层留在絮凝桶内,洗衣机开始漂洗。

在回水结束后漂洗开始前,增加一个补水过程,补水的目标水位与常规程序中的漂洗水位一致。漂洗结束后计数,并开始下一循环周期,直到计数值达到设定值即达到了设定的漂洗次数。漂洗结束后,将洗涤水外排并对絮凝桶进行清洗;排水结束后,依据用户所选择的程序,执行后续的脱水和/或烘干等程序。

进入絮凝桶清洗程序,清洗程序结束后进入排水、甩干过程直至结束。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置将洗衣机的洗涤过程和漂洗过程与絮凝过程结合起来,洗涤过程结束后将洗涤水进入絮凝桶,排水过程中同时搅拌洗涤水,搅拌一段时间投放絮凝剂并且继续搅拌使得洗涤水充分的净化,将处理好的洗涤水重新回流入洗涤桶,并且测量洗涤桶内的洗涤水位,如果未到达洗涤水位则通过进水阀进水到达洗涤水位,然后进行漂洗过程;漂洗过程结束后将洗涤水进入絮凝桶按上述步骤处理洗涤水,然后回流至洗涤桶直至达到漂洗次数并结束洗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