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毛/羊绒织物或纱线的抗起毛起球的整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12871阅读:10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或纱线的整理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羊毛/羊绒织物或纱线的抗起毛起球的整理方法。



背景技术:

羊绒是高级的纺织原料,其制品具有轻柔蓬松,保暖舒适的特点。但由于羊绒纤维细度细、长度偏短、卷曲数少,使得纤维在纱中抱合力小,露出织物表面的纤维端多,加上羊绒纤维表面有鳞片,容易产生定向摩擦效应,这样在羊绒制品的使用过程中,端部露出织物表面或接近织物表面的羊绒纤维容易滑出织物表面,受到外力作用后,容易相互纠缠勾结成小毛球,这种起球现象严重影响了织物的外观和服用性能。

专利名称《羊绒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的处理方法》,(申请号:02156640.2,公开号:cn1508352a,公开日:2004.06.30),具体是将羊绒织物放入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腔内,通入非聚合性气体调节腔内压力10~200pa,在功率10~200w下处理10秒~600秒来得到抗起毛起球性优异的羊绒织物。专利名称《一种整理液、制备方法及其作为羊毛织物抗起毛起球处理的应用》,(申请号:200510060908.2,公开号:cn1786330a,公开日:2006.06.14),具体是用由纳米硅溶胶、增强剂和水配制而成的整理液,通过纺织染整常规的浸渍或浸轧方法将硅溶胶处理上羊毛织物,使其在织物上发生凝胶化,进而通过热处理在羊毛纤维表面形成氧化硅干凝胶多孔膜,覆盖羊毛的鳞片结构,达到改善羊毛织物抗起毛起球的目的。专利名称《一种还原剂和角蛋白对羊毛织物的抗起球整理方法》(申请号:201310592871.2,公开号:cn103628315a,公开日:2014.03.12),具体以4mol/l的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入少量尿素和十六烷基磺酸钠溶解羊毛制备羊毛角蛋白溶液并用其对还原剂(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处理后的羊毛进行抗起球整理。专利名称《一种羊毛织物抗起球的整理方法》(申请号:201310636295.7,公开号:cn103614926a,公开日:2014.03.05),具体过程是将羊毛织物经过酶和还原处理;再经过氧化和柔软处理;然后经过聚氨脂处理;脱水处理后经过微波处理或热空气处理即得到抗起球羊毛织物。专利名称《羊毛衫用抗起毛起球整理剂》(申请号:200510025178.2公开号:cn1687508a,公开日:20005.10.26),公开了一种在弱酸条件下对羊毛衫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的整理剂。通式:r-cho,其中r表示氢或羟基或醛基(所述的烃基是指具有1-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烃基。所述的醛基是指具有1-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醛基),该整理剂具有能使羊毛衫达到3.5级以上的抗起球整理效果。专利名称《羊毛织物用抗起毛起球整理剂及其整理方法》(申请号:200910153774.7公开号:cn101705616a,公开日:2010.05.12),所述的羊毛织物用抗起毛起球整理剂为配套组合剂,组合剂i为主整理剂,其分子结构的通式为:hs-ch2-y-ch2-sh,组合剂ii为碱性蛋白酶,组合剂iii为柔软剂。整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洗净的羊毛浸渍在主整理剂中再加入组合剂ii碱性蛋白酶,并调节混合整理剂的温度和ph值,浸渍后用清水清洗羊毛织物,最后浸渍柔软剂。该发明的羊毛织物用抗起毛起球整理剂对羊毛织物进行整理后,能较好地解决羊毛织物的起毛起球现象,有效地消除羊毛织物的起毛起球,达到3.5级以上的抗起毛起球整理效果,得到的羊毛织物具有超柔软手感,而且整理剂价格较低。

王琛在《羊毛角蛋白粗溶液的制备及用于毛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整理》中以巯基乙酸为还原剂,尿素为羊毛溶胀剂制备角蛋白粗溶液,并用其处理羊毛织物,有效地减少了羊毛表面的定向摩擦效应和织物起毛起球的趋势,且对织物没有损伤。与未经处理的织物相比,单独用角蛋白粗溶液整理织物的抗起毛起球仅提高0.5级左右,角蛋白与纤维结合不牢固;经还原剂处理毛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提高1级;经还原剂与角蛋白粗溶液联合整理毛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提高1~2级。

王琛在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羊毛角蛋白溶液的制备及其中毛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中的应用》中采用先用还原剂对羊毛纤维进行预处理,破坏羊毛纤维表面结构致密的鳞片层,再用角蛋白溶液整理经还原剂处理过羊毛,修复被破坏的纤维表面,即减法/加法联合整理工艺。其工艺流程为:利用还原剂在一定条件下处理羊毛,并将经过还原剂处理的羊毛浸渍于配制好的角蛋白溶液中,处理一定时间后将羊毛水洗并烘干。利用还原剂、角蛋白溶液联合整理工艺处理羊毛织物,织物的起毛起球可以提高1-1.5级,并且具有一定的防毡缩性能,经过处理的织物手感几乎没有变化,最大的缺陷是织物的强力有所下降,与未经过处理的羊毛相比,断裂强度从125.88cn/tex下降到109.56cn/tex,断裂延伸率由72.21%下降至55.26%。

卢素娥等的《羊毛角蛋白在毛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中的应用》中得出直接利用羊毛角蛋白对毛织物进行整理,对提高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改善不大;利用一定质量百分比的亚硫酸钠作为还原剂首先浸渍毛织物,使毛织物纤维表面的鳞片得到一定程度的刻蚀,然后利用角蛋白对织物进行整理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毛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但是还原剂质量百分比过高会影响毛织物的力学性能,使得织物受到的破坏程度增大,失重率增大,撕破强力逐渐降低。

现有技术一般都是针对羊毛/羊绒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很少有既能对织物又能对纱线进行整理的整理技术。虽说现有技术对改善织物的抗起球起毛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缺陷:等离子体设备价格昂贵,生产应用成本高;有些整理剂耐水洗牢度差,随着服用水洗次数的增加,导致整理剂脱落;有些整理剂的使用导致整理后的织物手感变差,影响服用舒适性。

因此很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抗起球整理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是提供一种羊毛/羊绒织物或纱线的抗起球的整理方法,该方法有效改善了羊毛/羊绒织物或纱线的抗起球性能,并获得持久的效果,又满足了织物手感和服用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羊毛/羊绒织物或纱线的抗起球整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羊毛角蛋白溶液制备

将一定量洗净后的羊毛纤维放入亚硫酸氢钠和还原剂的混合溶液体系中,将混合溶液加热至50~98℃,处理4~8h,得到羊毛角蛋白溶液。

(2)羊毛角蛋白溶液对羊毛/羊绒织物或纱线的整理

按o.w.f为5%~10%取上述得到的羊毛角蛋白溶液于染色机内,按浴比1∶10~1∶30添加水,并将洗净烘干后的的羊毛/羊绒织物或纱线投入到溶液中,控制溶液温度为50℃~60℃,震荡30min~60min分钟后,洗净、烘干。

所述还原剂为:

其中,r1,r2,r3为c数为1~10的直链脂肪烃,y为氮族非金属元素,x1,x2,x3为-oh,-cooh等。

所述的亚硫酸氢钠用量:25~45g/l;还原剂的用量:7~10(ml/g羊毛)。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本专利利用还原剂制备的羊毛角蛋白溶液为羊毛/羊绒织物或纱线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的抗起毛起球整理方法,其整理后的羊毛/羊绒织物或纱线保持了良好的强力和手感,羊毛/羊绒织物或纱线经多次水洗后抗起球性能不减,具有持久的抗起毛起球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羊毛/羊绒织物或纱线抗起球整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羊毛角蛋白溶液制备

将10g洗净、烘干后的羊毛纤维放入亚硫酸氢钠和还原剂的混合溶液体系中,其中亚硫酸氢钠为30g/l,还原剂10ml/g羊毛,将混合溶液加热至80℃,处理5h,得到羊毛角蛋白溶液。

(2)羊毛角蛋白溶液对羊毛织物的整理

按o.w.f为5%取上述得到的羊毛角蛋白溶液于染色机内,按浴比1∶10添加水,并将洗净烘干后的的10g羊毛织物投入到溶液中,控制溶液温度为55℃,震荡处理60min分钟后,洗净、烘干。

(3)利用起球箱法对整理后的羊毛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等级测定,抗起毛起球性能达到3级

实施例2

一种羊毛/羊绒织物或纱线抗起球整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羊毛角蛋白溶液制备

将10g洗净、烘干后的羊毛纤维放入亚硫酸氢钠和还原剂的混合溶液体系中,其中亚硫酸氢钠为40g/l,还原剂8(ml/g羊毛),将混合溶液加热至100℃,处理4h,得到羊毛角蛋白溶液。

(2)羊毛角蛋白溶液对羊毛纱线的整理

按o.w.f为7%取上述得到的羊毛角蛋白溶液于染色机内,按浴比1∶10添加水,并将洗净烘干后的的10g羊绒纱线投入到溶液中,控制溶液温度为60℃,震荡处理50min分钟后,洗净、烘干。

(3)将处理后的羊毛纱线织造成织物,利用起球箱法对该羊毛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等级测定,抗起毛起球性能达到3.5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