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兼具隔热保温和吸光发热功能面料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0983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作兼具隔热保温和吸光发热功能面料的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保暖面料大多采用如下二种方式加工,第一种是通过在织物表面印上一层具有热反射功能的银膜来实现,它可以反射身体发射的远红外线,起到一定保温效果,但是其效果不如静止空气好。另外一种采用陶瓷粉涂层,其优点是具有远红外功能,可以吸收太阳光线,其缺点是不能够阻挡身体一种兼具隔热保温和吸光发热保暖涂层工艺量的流失,不能起到保温作用,同时上述两种工艺制备的面料在运动过程中,保暖效果都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制作兼具隔热保温和吸光发热功能面料的工艺,通过该工艺制备的面料,可以吸收太阳光,转换为热量,还具有极好的隔热保温效果。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作兼具隔热保温和吸光发热功能面料的工艺,包括步骤一:调制吸光发热涂层胶;所述的吸热发光涂层胶其组份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吸光发热助剂5-15%、树脂3-9%、乳化剂2-6%、增稠剂1-5%、柔软剂10-25%、色浆3-9%、其余为水;步骤二:采用滚筒、圆网或平网工艺在面料正面涂敷上述吸热发光涂层胶,涂层厚度100-300微米,车速15-30米每分钟,上胶量控制在15%以下;步骤三:首次烘干,烘干温度为150-170摄氏度,时间为1-3分钟;步骤四:调制隔热保温涂层胶;所述的隔热保温涂层胶其组份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玻璃微珠5-15%、树脂3-9%、乳化剂2-6%、增稠剂1-5%、柔软剂10-25%、色浆3-9%、其余为水;步骤五:采用滚筒、圆网或平网工艺在面料反面涂敷上述隔热保温涂层胶,涂层厚度100-300微米,车速15-30米每分钟,上胶量控制在15%以下;步骤六: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150-170摄氏度,时间为1-3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光发热助剂有效成份为氧化锆。

进一步地,所述的玻璃微珠中空,内有静止空气,料径为10-70微米,密度为0.1-0.25克每厘米立方,ph值为9-10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在正面涂层采用了吸光发热涂层胶,因此制得的面料可以吸收太阳光,转换为热量;

2、由于在反面涂层中采用了空心玻璃微珠,其内部包括有静止空气,因此制得的面料具有极好的保温效果。

3、氧化锆陶瓷具有极好的吸光发热效果。

4、空心玻璃珠料径在10-70微米间时,保温效果最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所采用的面料可以是梭织产品、针织产品及无纺布产品。纺织品成分可以是化纤、天然纤维或其混纺产品。为保证更好的加工效果,纺织品通常要经过前处理、染色、亲水定型等常规工艺后待用。

在实施例一中,面料采用35s纯棉防贴身功能纺织品,

制作兼具隔热保温和吸光发热功能面料时,工艺为:

步骤一,调制吸光发热涂层胶,配方为吸光发热助剂采用上海洁宜康公司的jyk吸光发热助剂5%、树脂feco3%、乳化剂t-802%增稠剂hd-701%柔软剂dcw10%色浆pas3%,其余为水。

步骤二,采用平网工艺在面料正面涂敷上述吸热发光涂层胶,涂层厚度200微米,车速25米每分钟,上胶量控制在8%。

步骤三,首次烘干,烘干温度为150摄氏度,时间为3分钟。

步骤四,调制隔热保温涂层胶;配方为玻璃微珠5%、树脂feco3%、乳化剂t-802%增稠剂hd-701%柔软剂dcw10%色浆pas3%,其余为水。

步骤五,采用平网工艺在面料反面涂敷上述隔热保温涂层胶,涂层厚度200微米,车速25米每分钟,上胶量控制在8%。

步骤六,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150摄氏度,时间为3分钟。

为实施例一制作两个对比例:

对比例一,选用相同面料,仅进行步骤一至步骤三制备正面吸光发热涂层面料。

对比例二,选用相同面料,仅进行步骤四至步骤六制备反面隔热保温涂层面料。

将实施例一与两个对比例共同置于100w的红外灯下照射半小时,半小时后测试织物表面温度,再撤除红外灯,并在撤除后1小时测试织物表面温度。表一记载了实施例一与两个对比例经测试后的温度值。

表一:实施例一保暖效果对比测试表

从上表可知,采用实施例一制作的面料保温效果最好,采用红外灯照射半小时后温度上升了16摄氏度。撤除红外灯后1小时温度仅下降2摄氏度。可以看出,采用双面涂层工艺,由于其不仅具有吸光发热功能,将吸收的红外光转化为热量,实现主动保暖,同时还可以通过反面涂层中的中空玻璃微珠,锁住热量,避免热量流失。

在实施例二中,面料采用100%涤纶70d网眼防贴身功能纺织品。

制作兼具隔热保温和吸光发热功能面料时,工艺为:

步骤一,调制吸光发热涂层胶,配方为吸光发热助剂采用上海洁宜康公司的jyk吸光发热助剂7%、树脂feco4%、乳化剂t-805%增稠剂hd-703%柔软剂dcw12%色浆pas3%,其余为水。

步骤二,采用平网工艺在面料正面涂敷上述吸热发光涂层胶,涂层厚度200微米,车速20米每分钟,上胶量控制在9%。

步骤三,首次烘干,烘干温度为150摄氏度,时间为3分钟。

步骤四,调制隔热保温涂层胶;配方为玻璃微珠7%、树脂feco4%、乳化剂t-805%增稠剂hd-703%柔软剂dcw12%色浆pas3%,其余为水。

步骤五,采用平网工艺在面料反面涂敷上述隔热保温涂层胶,涂层厚度200微米,车速20米每分钟,上胶量控制在9%。

步骤六,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150摄氏度,时间为3分钟。

为实施例二制作两个对比例:

对比例三,选用相同面料,仅进行步骤一至步骤三制备正面吸光发热涂层面料。

对比例四,选用相同面料,仅进行步骤四至步骤六制备反面隔热保温涂层面料。

将实施例二与两个对比例共同置于100w的红外灯下照射半小时,半小时后测试织物表面温度,再撤除红外灯,并在撤除后1小时测试织物表面温度。表一记载了实施例一与两个对比例经测试后的温度值。

表二:实施例二保暖效果对比测试表

从上表可知,采用实施例二制作的面料保温效果最好,采用红外灯照射半小时后温度上升了18摄氏度。撤除红外灯后1小时温度仅下降1摄氏度。可以看出,采用双面涂层工艺,由于其不仅具有吸光发热功能,将吸收的红外光转化为热量,实现主动保暖,同时还可以通过反面涂层中的中空玻璃微珠,锁住热量,避免热量流失。

在实施例三中,面料采用100%涤纶45d平纹纺织品。

制作兼具隔热保温和吸光发热功能面料时,工艺为:

步骤一,调制吸光发热涂层胶,配方为吸光发热助剂采用上海洁宜康公司的jyk吸光发热助剂10%、树脂feco4%、乳化剂t-805%增稠剂hd-703%柔软剂dcw12%色浆pas3%,其余为水。

步骤二,采用平网工艺在面料正面涂敷上述吸热发光涂层胶,涂层厚度200微米,车速20米每分钟,上胶量控制在9%。

步骤三,首次烘干,烘干温度为160摄氏度,时间为2分钟。

步骤四,调制隔热保温涂层胶;配方为玻璃微珠10%、树脂feco4%、乳化剂t-805%增稠剂hd-703%柔软剂dcw12%色浆pas3%,其余为水。

步骤五,采用平网工艺在面料反面涂敷上述隔热保温涂层胶,涂层厚度200微米,车速20米每分钟,上胶量控制在9%。

步骤六,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160摄氏度,时间为2分钟。

为实施例三制作两个对比例:

对比例五,选用相同面料,仅进行步骤一至步骤三制备正面吸光发热涂层面料。

对比例六,选用相同面料,仅进行步骤四至步骤六制备反面隔热保温涂层面料。

将实施例三与两个对比例共同置于100w的红外灯下照射半小时,半小时后测试织物表面温度,再撤除红外灯,并在撤除后1小时测试织物表面温度。表一记载了实施例一与两个对比例经测试后的温度值。

表三:实施例三保暖效果对比测试表

从上表可知,采用实施例三制作的面料保温效果最好,采用红外灯照射半小时后温度上升了17摄氏度。撤除红外灯后1小时温度仅下降1摄氏度。可以看出,采用双面涂层工艺,由于其不仅具有吸光发热功能,将吸收的红外光转化为热量,实现主动保暖,同时还可以通过反面涂层中的中空玻璃微珠,锁住热量,避免热量流失。

上述说明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且不应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通过本发明的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公知或现有技术、知识所进行的改动也应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