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氨酸钠复配木薯淀粉的多糖经纱上浆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8957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助剂
技术领域
,具体的涉及一种谷氨酸钠复配木薯淀粉的多糖经纱上浆剂。
背景技术
::纱上浆是织造前经纱准备工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纤维纺制成纱时,由于纺纱的基本原理和现有的各种纺纱方法,成纱条干必然存在着诸多毛羽及条干不匀,它是导致织造时经纱断头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常用纺织纤维的表面结构较光滑,在纱中的这些纤维表面依靠加捻时产生的侧向压力进行相互的抱合,这种抱合力也是较为微弱的,这是导致经纱容易断头的又一原因。经纱在织机上织造时,要经受停经片、综丝和钢箱等机件的反复摩擦;还要经受由于各种机构运动而产生的反复拉伸、曲折及冲击。为了降低经纱断头率,提高经纱的可织性及产品质量,必须赋予经纱以更高的耐磨性,并尽可能地保持经纱原有的弹性。淀粉作为经纱上浆的主要浆料,己有悠久历史,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多糖类物质,对亲水性的天然纤维有良好的粘附性、具有一定的成膜能力、基本上能满足纤维的上浆要求,从而作为浆料一直在上浆中占主导地位;但其上浆性能却不能让人十分满意,常需要各种辅助浆料加以弥补;原淀粉的不足之处是浆膜粗糙、脆硬、不耐磨、退浆不易、需酶处理;浆液粘度高且稳定性较差;运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淀粉变性,或与其它浆料混合使用,可以提高淀粉的上浆效果并扩大其使用范围。工业用的复合变性淀粉主要有交联-酯化淀粉、醚化-交联淀粉、氧化-酯化淀粉等。通过检索数据库、期刊和网站,查到一些与本方法较相关的国内公开文献报道。罗代洪等采用微波法制备酯化淀粉,所述的制备方法是以淀粉、酯化剂、催化剂、溶剂为原料,利用微波场特殊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制备酯化淀粉,所述的酯化剂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酐、乙酸、乙酸酐、辛烯基琥珀酸酐、柠檬酸、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其中任何相混合物。聚祥淀粉公司将次氯酸钠、醋酸酐等作用于淀粉,再经滚筒干燥制备了一种预糊化复合变性淀粉。罗菊香等以马来酸酐为酯化剂,丙酮为反应溶剂制备了马来酸单淀粉酯。张龙秋等发表了将淀粉进行马来酸酐酯化预处理,再与丙烯酸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合反应,制备纺织浆料用淀粉的论文。萧聪明等发表了以吡啶为催化剂,在水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介质中反应,制备顺丁烯二酸淀粉单羧基酯的论文。李建英发表了顺丁烯二酸单淀粉酯的干法合成的论文,是在无溶剂条件下进行的固体间酯化反应。中国发明专利CN104031295A一种三元复合变性木薯淀粉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三元复合变性木薯淀粉的制备方法,以淀粉为原料,采用湿法以交联-氧化-酯化的化学变性工艺路线,在活化淀粉浆液中交联反应与氧化反应同时进行,再加入预处理的复合酯化剂进行酯化反应,调节淀粉浆液pH值为5.0-6.5完成木薯淀粉的复合变性,过滤得到含水量≤35%的湿淀粉,然后加入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再经烘干、冷却、粉碎、筛分,得到三元复合变性木薯淀粉产品。该发明的只进行一次洗涤、离心、烘干等后处理,工艺过程连续自动化,节约能源和反应时间,适用于造纸工业涂布粘合剂和表面施胶剂、纺织工业上浆剂、工业粘结剂等使用,但是该发明通过三元复合改性木薯淀粉的方式提高木薯淀粉的工艺性能,过程复杂,工艺成本高。木薯淀颗粒外层的结晶区与化学试剂结合的时候,首先发生反应,同时也限制了反应的进行,降低反应速率。木薯淀粉的年复兴及流动性较差,一般会采用变性的方式对其进行改造,改造方式一般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酶法。物理改性的方法不需要化学试剂,操作方法简单,主要通过外来机械力或者能量改变淀粉颗粒分子结构,主要有超声波法,预糊化法及微波法。其中预糊化法是将淀粉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是的淀粉颗粒吸水碰撞,淀粉分子羟基氢键力被水分子破坏,分子流动性增加,使得淀粉具有柔性,预糊化的目的是使原淀粉颗粒破裂,淀粉完全糊化之后再加热干燥,经过研磨筛选等工艺处理,得到预糊化淀粉。预糊化过程需要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各种来源的淀粉所需温度不同,一般60-80℃)在水中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作用称为糊化作用。糊化作用的本质是淀粉粒中有序及无序(晶质与非晶质)态的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断开,分散在水中成为胶体溶液,需要较高的能源消耗,需要较多的热量供给完成淀粉的变性过程。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不需要对木薯淀粉进行改性,通过添加谷氨酸钠进行复配便可以明显提高其上浆性,使其具有良好流变性、浸透性、粘附性及形成膜浆的物理机械性能,极大的简化了制备工艺,提高了木薯淀粉在纤维上浆工艺中的应用,降低了纤维上浆工程的工艺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谷氨酸钠复配木薯淀粉的多糖经纱上浆剂,该多糖经纱上浆剂由谷氨酸钠和木薯淀粉复配构成。优选的,其制备方法为:将木薯淀粉中添加谷氨酸钠溶液揉成柔软均匀的木薯面团;将木薯面团切块后烘干,将烘干后的木薯面团粉碎研磨得到复配多糖经纱上浆剂。优选的,所述谷氨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4%;所述谷氨酸钠溶液的添加量为木薯淀粉质量的20-30%;所述谷氨酸钠溶液的温度为20-22℃;所述木薯淀粉中添加谷氨酸钠溶液揉成柔软均匀的木薯面团操作过程在室温下进行。优选的,将烘干后的木薯面团粉碎研磨得到复配多糖经纱上浆剂,该多糖经纱上浆剂粉末过100目筛通过率>98.5%,过80目筛通过率为100%。优选的,所述木薯淀粉含水量≤13%,粗蛋白质含量为2-4%,粗脂肪含量为0.5-1.5%,粗纤维含量为2.5-4%,灰分含量为2.5-6.5%,钙含量为0.27-0.30%,磷含量为0.08-0.09%。优选的,所述谷氨酸钠为食品级谷氨酸钠,其有效成分含量≥99.0%。优选的,该多糖经纱上浆剂适用于纺织工业中棉纱上浆或者涤棉混纺纱的上浆或者粘胶纤维纱线的上浆。优选的,该多糖经纱上浆剂的主要技术指标为:6%浓度95℃保温60分钟的粘度:1-120mPa.s;糊化温度:≤50℃;糊液状态:10-20%浓度糊液,10-40℃常温放置24小时不凝胶。木薯淀粉,是木薯经过淀粉提取后脱水干燥而成的粉末。木薯淀粉有原淀粉和各种变性淀粉两大类,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及非食品工业。木薯原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配方中,例如焙烤制品,也应用于制作挤压成形的小食品和木薯粒珠。变性淀粉或淀粉衍生物已用作增稠剂、粘结剂、膨化剂和稳定剂,也是最佳的增量剂、甜味剂、调味剂载体和脂肪替代品。使用泰国木薯淀粉的食品包括罐头食品、冷冻食品、干混食品、焙烤食品、小食品、佐料、汤料、香肠、奶制品、肉及鱼制品和婴儿食品。在纺织工业中为了提高纺织效率,木薯淀粉常被用作上浆剂以硬化和保护纱线;用作整理剂以生产手感滑爽的布料;用作增色剂以获得清晰、耐磨的印花布料。对纺织应用而言,使用轻度蒸煮的淀粉效果更理想。谷氨酸钠也称为MSG或味精,是一种谷氨酸的钠盐,属于自然形成的最丰富的非必需氨基酸之一,体自产谷氨酸,它主要以络合状态存在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如蘑菇、海带、西红柿、坚果、豆类、肉类,以及大多数奶制品。部分食物中的谷氨酸以形态存在;并且只有这种自由形态的谷氨酸盐能够增强食物的鲜味。西红柿、发酵的大豆制品、酵母提取物、某些奶酪,以及发酵或水解蛋白质产品所能带来的调味作用中,部分归功于谷氨酸的存在,本发明将谷氨酸钠水溶液与木薯淀粉复配后制备的到的木薯淀粉,通过揉捏、静置后烘干,谷氨酸钠分子可以促进木薯淀粉内部羟基及氢键的组合排列,使得淀粉种的羟基具有更好的活性,提高木薯淀粉的稳定性及成膜性和粘结强度,同时提高木薯淀粉的渗透性和流动性,使其具有较高的浆纱织造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不需要对木薯淀粉进行改性便可以明显提高其上浆性,使其具有良好流变性、浸透性、粘附性及形成膜浆的物理机械性能,极大的简化了制备工艺,提高了木薯淀粉在天然棉纱纤维的上浆工艺中的应用,降低了棉纱上浆工程的工艺成本,作为天然多糖类浆料,来源广阔,绿色可再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前景。(2)本发明将谷氨酸钠水溶液与木薯淀粉复配后制备的到的木薯淀粉,通过揉捏、静置后烘干,谷氨酸钠分子可以促进木薯淀粉内部羟基及氢键的组合排列,使得淀粉种的羟基具有更好的活性,提高木薯淀粉的稳定性及成膜性和粘结强度,同时提高木薯淀粉的渗透性和流动性,使其具有较高的浆纱织造效果。(3)本发明通过常温条件下进行复配加工,制备成本低;制备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条件温和,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推广潜力。(4)本发明将在上浆工艺中性能表现不佳的木薯作为原料,通过复配后得到一种新型的较为理想的浆料,拓宽了木薯淀粉的应用范围,也降低了经纱上浆工艺的工艺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不会对本发明构成任何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谷氨酸钠复配木薯淀粉的多糖经纱上浆剂,由谷氨酸钠和木薯淀粉复配构成,其制备方法为:将木薯淀粉中添加谷氨酸钠溶液(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溶液的添加量为木薯淀粉质量的20%,溶液的温度为20℃)室温环境下揉成柔软均匀的木薯面团;将木薯面团切块后烘干,将烘干后的木薯面团粉碎研磨得到复配多糖经纱上浆剂。实施例2一种谷氨酸钠复配木薯淀粉的多糖经纱上浆剂,由谷氨酸钠和木薯淀粉复配构成,其制备方法为:将木薯淀粉中添加谷氨酸钠溶液(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溶液的添加量为木薯淀粉质量的30%,溶液的温度为22℃)室温环境下揉成柔软均匀的木薯面团;将木薯面团切块后烘干,将烘干后的木薯面团粉碎研磨得到复配多糖经纱上浆剂。实施例3一种谷氨酸钠复配木薯淀粉的多糖经纱上浆剂,由谷氨酸钠和木薯淀粉复配构成,其制备方法为:将木薯淀粉中添加谷氨酸钠溶液(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溶液的添加量为木薯淀粉质量的30%,溶液的温度为20℃)室温环境下揉成柔软均匀的木薯面团;将木薯面团切块后烘干,将烘干后的木薯面团粉碎研磨得到复配多糖经纱上浆剂。实施例4一种谷氨酸钠复配木薯淀粉的多糖经纱上浆剂,由谷氨酸钠和木薯淀粉复配构成,其制备方法为:将木薯淀粉中添加谷氨酸钠溶液(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溶液的添加量为木薯淀粉质量的20%,溶液的温度为22℃)室温环境下揉成柔软均匀的木薯面团;将木薯面团切块后烘干,将烘干后的木薯面团粉碎研磨得到复配多糖经纱上浆剂。实施例5一种谷氨酸钠复配木薯淀粉的多糖经纱上浆剂,由谷氨酸钠和木薯淀粉复配构成,其制备方法为:将木薯淀粉中添加谷氨酸钠溶液(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溶液的添加量为木薯淀粉质量的25%,溶液的温度为21℃)室温环境下揉成柔软均匀的木薯面团;将木薯面团切块后烘干,将烘干后的木薯面团粉碎研磨得到复配多糖经纱上浆剂。实施例6一种谷氨酸钠复配木薯淀粉的多糖经纱上浆剂,由谷氨酸钠和木薯淀粉复配构成,其制备方法为:将木薯淀粉中添加谷氨酸钠溶液(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溶液的添加量为木薯淀粉质量的25%,溶液的温度为22℃)室温环境下揉成柔软均匀的木薯面团;将木薯面团切块后烘干,将烘干后的木薯面团粉碎研磨得到复配多糖经纱上浆剂。实施例7一种谷氨酸钠复配木薯淀粉的多糖经纱上浆剂,由谷氨酸钠和木薯淀粉复配构成,其制备方法为:将木薯淀粉中添加谷氨酸钠溶液(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溶液的添加量为木薯淀粉质量的30%,溶液的温度为21℃)室温环境下揉成柔软均匀的木薯面团;将木薯面团切块后烘干,将烘干后的木薯面团粉碎研磨得到复配多糖经纱上浆剂。实施例8一种谷氨酸钠复配木薯淀粉的多糖经纱上浆剂,由谷氨酸钠和木薯淀粉复配构成,其制备方法为:将木薯淀粉中添加谷氨酸钠溶液(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5%,溶液的添加量为木薯淀粉质量的26%,溶液的温度为22℃)室温环境下揉成柔软均匀的木薯面团;将木薯面团切块后烘干,将烘干后的木薯面团粉碎研磨得到复配多糖经纱上浆剂。对比例将木薯淀粉中添加水(添加量为木薯淀粉质量的26%,水的温度为22℃)室温环境下揉成柔软均匀的木薯面团;将木薯面团切块后烘干,将烘干后的木薯面团粉碎研磨得到对比例经纱上浆剂。上述实施例及对比例中使用的所述木薯淀粉含水量≤13%,粗蛋白质含量为2-4%,粗脂肪含量为0.5-1.5%,粗纤维含量为2.5-4%,灰分含量为2.5-6.5%,钙含量为0.27-0.30%,磷含量为0.08-0.09%。上述该多糖经纱上浆剂粉末过100目筛通过率>98.5%,过80目筛通过率为100%。实施例中所述谷氨酸钠为食品级谷氨酸钠,其有效成分含量≥99.0%。将上述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得到的多糖经纱上浆剂用于纺织工业中棉纱上浆或者涤棉混纺纱的上浆或者粘胶纤维纱线的上浆。该多糖经纱上浆剂的主要技术指标为:6%浓度95℃保温60分钟的粘度:1-120mPa.s;糊化温度:≤50℃;糊液状态:10-20%浓度糊液,10-40℃常温放置24小时不凝胶。上浆剂的性能测试浆液粘度测定:为测试粘度配制所需浓度的浆液50OmL,95℃以上煮浆一小时,用NDJ一79型旋转粘度计测定粘度,测试其浆液配置好10min、60min及120min时候的粘度。浆纱强伸度试验及耐磨试验浆纱强伸度试验是在单纱强力仪XL-1上进行单纱拉伸,测试样本容量为30根,测试条件为20℃,RH65%,夹距50cm,拉伸速率400mm/min。表一:本发明实施例浆液粘度测试结果粘度mPa.s1h12h48h实施例1115101.92113.77实施例2110.9117.1499.08实施例3118.75113.3992.24实施例4119.13116.62115.33实施例590.85116.0295.75实施例6109.9498.27102.64实施例790.5593.1109.81实施例8114.75101.73110.72对比例45.8832.3115.04表二:本发明实施例浆纱强伸度试验及耐磨试验测试结果断裂强力N强力不匀率%断裂伸长率%浆纱耐磨性次实施例1338.210.268.58105.74实施例2337.111.618.4599.77实施例3336.110.188.85108.19实施例4320.312.239.93101.55实施例5326.810.589.29105.76实施例6328.110.049.6394.78实施例7323.112.38.1591.56实施例8336.110.668.16102.75对比例339.312.299.2998本发明经过复配后的木薯淀粉具有较好的粘度及流动性、渗透性和年复兴,同时价格低廉,与其他浆料相融加工比较方便,绿色环保可再生,具备一种理想经纱上浆剂的多种特性,具有较广阔的市场推广潜力。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