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手工刺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10865阅读:9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绣针法和刺绣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纯手工的针法以及利用该针法的刺绣方法,属于刺绣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刺绣是一种用绣针引绣线,在绣布上按设计图案运针绣制,最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工艺技术。我国的刺绣工艺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中,苏绣、粤绣、湘绣和蜀绣合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

刺绣方法是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一种或多种针法在绣布上刺绣出花纹图案的方法,其中针法是指刺绣中的运针方法,也是刺绣中针脚的组织形式。在传统苏绣中,刺绣针法有数十种之多,包括平针针法、乱针针法等等。近年来随着刺绣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滴滴针法无论是滴滴针法还是T形针法,它们都是以点为元素来组成面,从而在绣品上形成特有的免光刺绣效果。

在刺绣领域中,丝线的光泽是丝线区别于其它织物所具有的特色。如何运用好丝线的光泽是刺绣技术中最难把握的问题。丝线通常光泽感很强,刺绣出的作品折光率很高,反光性很强,这原本是刺绣作品区别于其它作品的一大特色,但是在人物脸部和肢体以及某些景物和物体处,刺绣画面过份反光就会产生不良效果。比如,在人物脸部和肢体处采用平针针法进行刺绣,由于平针针法是采用平行的线条反复刺绣,丝线的线光与丝理组合就会在特定角度产生集中反光。这种集中反光会使人物肖像面目变化不定,造成成像不稳定,破坏了刺绣画面的欣赏效果。而且,现在有的厂家已采用刺绣机来进行刺绣,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刺绣机会存在误差,且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在刺绣中如何保持纯手工刺绣,且品质高,是目前业界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手工刺绣方法,可以提高刺绣品的品质,保证刺绣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纯手工刺绣方法,该刺绣方法的针法由六个针脚组成,这六个针脚在绣布上形成的丝线绣迹类似于“米”字形状;针对刺绣画面的局部或全部,利用绣针和绣线在绣布正面自下而上逐层刺绣至少两层且层层叠加的绣迹,其中,每层绣迹均由一组针脚长度大致相同的“米”字形单元在绣布正面相邻布置形成,在每层绣迹中以任意一个“米”字形单元为中心,周围紧邻的“米”字形单元在绣面上相对中心的“米”字形旋转有角度,自下而上各层绣迹中“米”字形单元的针脚长度逐渐递减;所述“米”字形单元采用米似形针法绣制,该针法由六个针脚组成,这六个针脚在绣布上形成的丝线绣迹类似于“米”字形状。

优选的,所述自下而上各层绣迹中“米”字形单元的针脚长度逐渐递减为均匀递减。

优选的,所述自下而上各层绣迹中,上层的“米”字形单元填充在下层各“米”字形单元之间形成的空隙处。

更优选的,所述自下而上各层绣迹中,绣线的粗细从粗到细逐渐过渡。

其中,经该刺绣方法得到的刺绣品还要经过压烫处理。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烫处理的过程为:

压烫温度为115-145℃,压烫时间为12-20s,压烫压力为0.3-0.6kgf/cm2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运用了丝线丝光的散发原理,利用“米”字形单元将丝线的线光向各个方向发散,有效避免了集中反光现象,从而解决了刺绣画面中容易出现集中反光的问题。

2.本发明米似形刺绣方法采用层层叠加方式利用上层线条把下层线光压住,使下层的条状线光变成点状线光,使刺绣画面的光泽变得柔和,为有效避免集中反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本发明针法和刺绣方法的适用范围较宽,既适用于刺绣人物脸部和肢体,又适用于刺绣物体,既能表现老人脸部和手部的粗造感,又能表现四周发光的颗粒状物体的动感,比如天空中的星星、京剧服装和帽子上的闪亮物体。也适用于表现油画的质感。

4.本发明针法和刺绣方法的运用比较灵活,既可以用来刺绣画面的局部,也可以用来刺绣画面的全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针法组合使用,可以充分保证刺绣品的质量及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纯手工刺绣方法,该刺绣方法的针法由六个针脚组成,这六个针脚在绣布上形成的丝线绣迹类似于“米”字形状;针对刺绣画面的局部或全部,利用绣针和绣线在绣布正面自下而上逐层刺绣至少两层且层层叠加的绣迹,其中,每层绣迹均由一组针脚长度大致相同的“米”字形单元在绣布正面相邻布置形成,在每层绣迹中以任意一个“米”字形单元为中心,周围紧邻的“米”字形单元在绣面上相对中心的“米”字形旋转有角度,自下而上各层绣迹中“米”字形单元的针脚长度逐渐递减;所述“米”字形单元采用米似形针法绣制,该针法由六个针脚组成,这六个针脚在绣布上形成的丝线绣迹类似于“米”字形状。

优选的,所述自下而上各层绣迹中“米”字形单元的针脚长度逐渐递减为均匀递减。

优选的,所述自下而上各层绣迹中,上层的“米”字形单元填充在下层各“米”字形单元之间形成的空隙处。

更优选的,所述自下而上各层绣迹中,绣线的粗细从粗到细逐渐过渡。

其中,经该刺绣方法得到的刺绣品还要经过压烫处理。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烫处理的过程为:

压烫温度为115-145℃,压烫时间为12-20s,压烫压力为0.3-0.6kgf/cm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该针法由六个针脚组成,这六个针脚在绣布上形成的丝线绣迹类似于“米”字形状。米似形针法既适用于手工刺绣,也适用于机器刺绣。

本发明每层绣迹均由一组针脚长度大致相同的“米”字形单元在绣布正面相邻布置形成,在每层绣迹中以任意一个“米”字形单元为中心,周围紧邻的“米”字形单元在绣面上相对中心的“米”字形旋转有角度,自下而上各层绣迹中“米”字形单元的针脚长度逐渐递减。在所述自下而上各层绣迹中,“米”字形单元的针脚长度逐渐递减为均匀递减,上层的“米”字形单元填充在下层各“米”字形单元之间形成的空隙处,其中允许上层的线条与下层的线条存在交叉。在所述自下而上各层绣迹中,绣线的粗细从粗到细逐渐过渡。所述“米”字形单元采用米似形针法绣制,该针法由六个针脚组成,这六个针脚在绣布上形成的丝线绣迹类似于“米”字形状。

本实施例采用三层叠加的形式,但是在本发明启示下容易得到采用四层叠加、五层叠加、六层叠加,甚至更多层叠加均可以实现。本发明针法及刺绣方法既适用于手工刺绣,也适用于机器刺绣。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