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印花植绒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增加布料特定部位弹力的印花植绒工艺,具体适用于在布料的任意部位附加胶水以增强弹力,并进行静电植绒以增加透气性。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服装大多采用缝纫拼接而成,制作服装的布料在拼接处一定存在缝纫线,该种设计不仅会增加拼接处的厚度,缺乏透气性,而且没有弹力,易对该处相接触的人体产生勒痕,降低舒适度,也不美观。此外,即使在非拼接处,现有服装在某些人体易凸出的部位,如臀部、腰部或背部等,缺乏必需的弹力设计,易导致这些部位被服装所束缚,产生不适感,而如果针对这些部位额外增加布料的话,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会降低服装的普适性,缩小适用范围。
授权公告号为CN205161902U,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4月20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痕内裤,其包括由锦纶面料构成的内裤本体,所述内裤本体为整片式剪裁而成,所述内裤本体的连接处通过黏胶压边相连,所述内裤本体的裆部设置有竹炭棉布裆。虽然该设计通过黏胶压边取代现有缝纫线,增加了拼接处的弹力,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首先,该设计只能增加拼接处的弹力,并不能增加布料上其余部位的弹力,限制性较强,适用范围较窄;
其次,该设计通过黏胶压边的方式来增加拼接处的弹力,其本质上属于一种双面胶,附着力较差,易脱层,而且厚度较大,不透气,易导致着衣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弹性增加的限制性较强、易导致不透气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弹性增加的适应性较强、透气性较佳的增加布料特定部位弹力的印花植绒工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增加布料特定部位弹力的印花植绒工艺,包括在布料上印花植绒的操作;所述印花植绒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步骤:先对台板的上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再在清洁后的上表面上均匀的喷洒离型剂;
一次胶水步骤:将一号胶水印刷在已喷洒离型剂之后的上表面上,一号胶水的一号底面经离型剂与上表面相接触;
布料铺设步骤:在一号胶水的上方铺设布料以得到一号产品,布料的底面与一号胶水的一号顶面相粘接,布料、一号胶水的交接处即为待增加弹力的部位;
静电植绒步骤:先将一号产品上下翻转,以使一号胶水、布料依次上下布置,再在一号底面上静电植绒以获得植绒产品;
后处理步骤:对上述植绒产品进行后处理操作以得到最终产品。
所述后处理操作包括依次进行的烘干、清理浮绒步骤。
所述布料铺设步骤、静电植绒步骤之间还设置有二次胶水步骤;
所述二次胶水步骤是指:先在一号产品中的布料的顶面上印刷二号胶水以获得二号产品,二号胶水、一号胶水的位置以布料为对称面上下对称设置,二号胶水的二号底面与布料的顶面相粘接;
所述静电植绒步骤是指:先在二号胶水的二号顶面上静电植绒,再翻转二号产品以使一号胶水、布料、二号胶水依次上下布置,然后在一号底面上静电植绒以获得植绒产品。
所述一号胶水、二号胶水的印刷工艺均为丝网印刷。
所述一号胶水、二号胶水的面积均小于台板、布料的面积。
所述一号胶水、二号胶水的面积相等。
所述一号胶水、二号胶水均为高弹力高附着力的胶水。
所述一号胶水、二号胶水上印刷有花纹、图案或文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增加布料特定部位弹力的印花植绒工艺中,通过在布料上丝印胶水的方式以增强特定部位的弹力,无论拼接处,还是非拼接处,都能进行弹力的增加,弹力可以根据人体工程学在任意方向加强,大大提高了本设计的适用范围,此外,本设计还在胶水上静电植绒以增加布料、胶水交接处的光滑性与透气性,提高着衣的舒适性,不会产生勒痕。因此,本发明不仅弹性增加的适应性较强,透气性较佳,而且能根据人体工程学在任意方向加强布料的弹力,应用范围较广,不会产生勒痕。
2、本发明一种增加布料特定部位弹力的印花植绒工艺中,以在布料上附加胶水的方式增强布料的弹力,胶水具备高弹力、高附着力,不仅能大大的增强其附加部位的弹力,不易脱层,而且能增加拼接处的连接力,使其不易散边。因此,本发明不仅附着力较强,不易脱层,而且可使布料边缘不散边。
3、本发明一种增加布料特定部位弹力的印花植绒工艺中,能在胶水上进行静电植绒以增强胶水、布料交接处的光滑性与透气性,植绒时,单面植绒或双面植绒均可,大大扩大了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双面植绒的时候,还可以通过一号胶水、二号胶水的对称关系,实现植绒的精准对齐,提高植绒质量。因此,本发明的植绒方式丰富,植绒质量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预处理步骤的操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次胶水步骤的操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布料铺设步骤的操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二次胶水步骤的操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静电植绒步骤的操作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静电植绒步骤的操作示意图。
图中:一号胶水1、一号顶面11、一号底面12、二号胶水2、二号顶面21、二号底面22、布料3、台板4、上表面41、离型剂5、绒毛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6,一种增加布料特定部位弹力的印花植绒工艺,包括在布料3上印花植绒的操作;所述印花植绒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步骤:先对台板4的上表面41进行清洁处理,再在清洁后的上表面41上均匀的喷洒离型剂5;
一次胶水步骤:将一号胶水1印刷在已喷洒离型剂5之后的上表面41上,一号胶水1的一号底面12经离型剂5与上表面41相接触;
布料铺设步骤:在一号胶水1的上方铺设布料3以得到一号产品,布料3的底面与一号胶水1的一号顶面11相粘接,布料3、一号胶水1的交接处即为待增加弹力的部位;
静电植绒步骤:先将一号产品上下翻转,以使一号胶水1、布料3依次上下布置,再在一号底面12上静电植绒以获得植绒产品;
后处理步骤:对上述植绒产品进行后处理操作以得到最终产品。
所述后处理操作包括依次进行的烘干、清理浮绒步骤。
所述布料铺设步骤、静电植绒步骤之间还设置有二次胶水步骤;
所述二次胶水步骤是指:先在一号产品中的布料3的顶面上印刷二号胶水2以获得二号产品,二号胶水2、一号胶水1的位置以布料3为对称面上下对称设置,二号胶水2的二号底面22与布料3的顶面相粘接;
所述静电植绒步骤是指:先在二号胶水2的二号顶面21上静电植绒,再翻转二号产品以使一号胶水1、布料3、二号胶水2依次上下布置,然后在一号底面12上静电植绒以获得植绒产品。
所述一号胶水1、二号胶水2的印刷工艺均为丝网印刷。
所述一号胶水1、二号胶水2的面积均小于台板4、布料3的面积。
所述一号胶水1、二号胶水2的面积相等。
所述一号胶水1、二号胶水2均为高弹力高附着力的胶水。
所述一号胶水1、二号胶水2上印刷有花纹、图案或文字。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一号胶水、二号胶水: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印刷在布料上待增强弹力的部位,既可以是拼接处,也可以是非拼接处,适应范围较广,而且胶水为高弹力、高附着力的胶水,故弹力增加较大,附着力较强,不易脱层,也不会发生散边。此外,还可以在胶水上印刷花纹、图案或文字等。
静电植绒:使胶水、布料交接处更光滑,增强透气性,确保使用时不产生勒痕,既舒适,又美观。
离型剂:使胶水与台板的上表面分离,利于二次胶水步骤与静电植绒的进行。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3,图5,一种增加布料特定部位弹力的印花植绒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步骤:先对台板4的上表面41进行清洁处理,再在清洁后的上表面41上均匀的喷洒离型剂5;
一次胶水步骤:将一号胶水1印刷在已喷洒离型剂5之后的上表面41上,一号胶水1的一号底面12经离型剂5与上表面41相接触;
布料铺设步骤:在一号胶水1的上方铺设布料3以得到一号产品,布料3的底面与一号胶水1的一号顶面11相粘接,布料3、一号胶水1的交接处即为待增加弹力的部位;
静电植绒步骤:先将一号产品上下翻转,以使一号胶水1、布料3依次上下布置,再在一号底面12上静电植绒以获得植绒产品;
后处理步骤:对上述植绒产品进行后处理操作以得到最终产品,所述后处理操作包括依次进行的烘干、清理浮绒步骤。
实施例2:
参见图1-图4,图6,一种增加布料特定部位弹力的印花植绒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步骤:先对台板4的上表面41进行清洁处理,再在清洁后的上表面41上均匀的喷洒离型剂5;
一次胶水步骤:将一号胶水1印刷在已喷洒离型剂5之后的上表面41上,一号胶水1的一号底面12经离型剂5与上表面41相接触;
布料铺设步骤:在一号胶水1的上方铺设布料3以得到一号产品,布料3的底面与一号胶水1的一号顶面11相粘接,布料3、一号胶水1的交接处即为待增加弹力的部位;
二次胶水步骤:先在一号产品中的布料3的顶面上印刷二号胶水2以获得二号产品,二号胶水2、一号胶水1的位置以布料3为对称面上下对称设置,二号胶水2的二号底面22与布料3的顶面相粘接;
静电植绒步骤:先在二号胶水2的二号顶面21上静电植绒,再翻转二号产品以使一号胶水1、布料3、二号胶水2依次上下布置,然后在一号底面12上静电植绒以获得植绒产品;
后处理步骤:对上述植绒产品进行后处理操作以得到最终产品,所述后处理操作包括依次进行的烘干、清理浮绒步骤。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一号胶水1、二号胶水2的印刷工艺均为丝网印刷。
实施例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一号胶水1、二号胶水2的面积均小于台板4、布料3的面积。所述一号胶水1、二号胶水2均为高弹力高附着力的胶水。所述一号胶水1、二号胶水2上印刷有花纹、图案或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