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与毛圈通用的织袜机生克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746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平板与毛圈通用的织袜机生克罩装置,与具有片额部(31)、片舌部(32)及片鄂部(33)的毛圈生克片(3)相配合进行编织作业,并包括呈盖状的生克罩(1),安装于所述生克罩(1)的眉毛环(2),安装于所述生克罩(1)的起毛圈凸轮(8),安装于所述生克罩(1)且分别位在所述起毛圈凸轮(8)两侧的左眉毛(6)和右眉毛(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生克罩(1)的平板凸轮(4);

所述生克罩(1)具有一个中部贯孔(111)、一个围绕中心线L而产生的环槽(13)、一个由侧部贯穿至所述环槽(13)的侧槽(123)及一个由上部贯穿至所述环槽(13)且开口朝向所述中部贯孔(111)的缺口(14);

所述眉毛环(2)安装于所述环槽(13)内且具有一个与所述侧槽(123)相对的外凸轮面(22)及一个与所述外凸轮面(22)相反的内凸轮面(21),所述内凸轮面(21)由分设于所述内凸轮面(21)两端的左平板退圈导引面(214)和右平板退圈导引面(213)及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左平板退圈导引面(214)和右平板退圈导引面(213)之间的左段导引面(212)和右段导引面(211)组成,所述左段导引面(212)和右段导引面(211)可导引所述毛圈生克片(3)相对于中心线L作径向进退到达所述毛圈生克片(3)的片鄂部(33)与沿针筒轴线上下运动的袜针做交错编织的位置;

所述起毛圈凸轮(8)穿过所述侧槽(123)伸设于所述环槽(13)内,且包括对称设置并可枢转的带有左半起毛圈导引面(811)的左半起毛圈凸轮(81)、带有左全起毛圈导引面(821)的左全起毛圈凸轮(82)和带有右半起毛圈导引面(831)的右半起毛圈凸轮(83)、带有右全起毛圈导引面(841)的右全起毛圈凸轮(84),受外部的凸轮控制装置(50)控制所述左半起毛圈凸轮(81)、左全起毛圈凸轮(82)绕左毛圈凸轮轴(85)做横向摆动而所述右半起毛圈凸轮(83)、右全起毛圈凸轮(84)绕右毛圈凸轮轴(86)做横向摆动且所述左半起毛圈导引面(811)、左全起毛圈导引面(821)和右半起毛圈导引面(831)、右全起毛圈导引面(841)与所述外凸轮面(22)相对并在靠近和远离所述外凸轮面(22)的两个位置之间做切换;

所述左眉毛(6)枢设于所述环槽(13)内与固定于所述生克罩(1)的左眉毛轴(62)相连接并具有穿过所述侧槽(123)与外部的左眉毛控制装置(90)相连接的左受控部(63),受所述左眉毛控制装置(90)控制所述左眉毛(6)绕所述左眉毛轴(62)做横向摆动且所述左毛圈退圈导引面(61)在靠近和远离所述外凸轮面(22)的两个位置之间做切换,所述左毛圈退圈导引面(61)靠近所述外凸轮面(22)时与所述外凸轮(22)的间距小于所述左半起毛圈导引面(811)、左全起毛圈导引面(821)靠近所述外凸轮面(22)时与所述外凸轮面(22)的间距;

所述右眉毛(7)枢设于所述环槽(13)内与固定于所述生克罩(1)的右眉毛轴(72)相连接且具有穿过所述侧槽(123)与外部的右眉毛控制装置(91)相连接的右受控部(73),受所述右眉毛控制装置(91)控制所述右眉毛(7)绕所述右眉毛轴(72)做横向摆动且所述右毛圈退圈导引面(71)在靠近和远离所述外凸轮面(22)的两个位置之间做切换,所述右毛圈退圈导引面(71)处于靠近所述外凸轮面(22)的位置时与所述外凸轮面(22)的间距小于所述右半起毛圈导引面(831)、右全起毛圈导引面(841)靠近所述外凸轮面(22)时与所述外凸轮面(22)的间距;

所述平板凸轮(4)枢设于所述缺口(14)内且具有位在所述左段导引面(212)上方位置与所述缺口(14)开口相邻的凸轮导引面(41)、相反于所述凸轮导引面(41)且与所述凸轮控制装置(50)相连接的受控部(43)及与所述左毛圈凸轮轴(85)相连接的枢设端(42),受所述凸轮控制装置(50)控制所述平板凸轮(4)绕所述左毛圈凸轮轴(85)做旋转摆动使所述凸轮导引面(41)相对于中心线L在前伸和后缩的两个位置之间做切换,所述活动凸轮(4)处于前伸位置时遮盖所述左段导引面(212)的左侧区段(2121)并可导引所述毛圈生克片(3)相对于中心线L作径向进退到达所述毛圈生克片(3)的片舌部(32)与沿针筒轴线上下运动的袜针做交错编织的位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