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与毛圈通用的织袜机生克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746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平板与毛圈通用的织袜机生克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袜机的生克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平板与毛圈通用的织袜机生克罩装置。



背景技术:

生克罩装置是一种织袜机上的生克片控制装置,一般包括呈盖状的生克罩及固定于生克罩的眉毛环、起毛圈凸轮、左右眉毛等生克片控制件组成。生克片分为在袜机编织毛圈袜时使用的毛圈生克片(毛圈生克片有低脚和高脚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片尾的高度不同,其余部分均相同,在本文中统称为毛圈生克片)和在袜机编织平板袜时使用的平板生克片,当袜机在编织毛圈袜与编织平板袜之间来回变换时,平板生克片和毛圈生克片也需来回更换,同时还需对生克罩装置上的生克片控制件做相应的调整,这样的操作不仅费时费力,影响了袜机运行效率,同时还增加了袜机的配件费用。所以,现有的解决办法是利用毛圈生克片与生克罩装置相配合进行平板袜的编织,这样既可以减少袜机生克片的配置数量从而降低了配件费用又避免了在袜机编织毛圈袜和平板袜时需来回更换生克片且还需相应地调整生克罩装置的繁琐。但现有的生克罩装置在配合毛圈生克片进行平板袜编织时,在平板袜的袜头和袜跟部位时易出现反纱现象,而当袜机的转速超过250RPM的情况下,平板袜还易产生拉毛的缺陷,造成了平板袜质量的下降,而通过降低袜机转速虽然可以避免拉毛缺陷的出现但又会造成平板袜生产效率的降低。

从附图1、附图2可以看出,造成平板袜出现拉毛、反纱缺陷的原因是:现有的生克罩装置在控制毛圈生克片3沿眉毛环2的内凸轮面201运转时,毛圈生克片3相对于针筒轴线做横向进退的过程中,袜针是在毛圈生克片3的片额部31与毛圈生克片3做交错编织,当袜机转速超过250RPM时(为提高袜机编织效率,袜机编织平板袜的理想转速应不低于300RPM),毛圈生克片3会向针筒方向产生一定的“漂移”,使得毛圈生克片3的片额部31过于靠近袜针,造成袜针所牵拉的纱线常常会挂在毛圈生克片3的片额部31形成起毛圈的编织效果,在平板袜上形成了拉毛缺陷;同样,在编织袜子的袜头和袜跟部分时,毛圈生克片3沿内凸轮面201运转的过程中,袜针与毛圈生克片3的片舌部32做交错编织,在袜针将纱线由毛圈生克片3的片舌部32牵拉至片鼻34的过程中,由于供纱梭子与片舌部32间的夹角较小,纱线中的底纱与面纱相距较近,底纱虽然比面纱先接触到毛圈生克片3的片舌部32后顺着片舌部32下滑进片鼻34,然而面纱在由片舌部32滑进片鼻34时会覆盖在底纱上方,此时生克片正在向中心线L作径向前进,因此底纱上方的面纱会向毛圈生克片3的片背37方向滑行,造成面纱相对于中心线L处于底纱的外侧,并由此而形成了平板袜的反纱,且由于供纱梭子的调整空间有限,因此现有的生克罩装置难以避免反纱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在使用毛圈生克片编织平板袜时易产生拉毛、反纱等缺陷及编织效率较低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毛圈生克片编织平板袜时不会产生拉毛、反纱现象且编织效率较高的平板与毛圈通用的织袜机生克罩装置。

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发明与具有片额部、片舌部及片鄂部的毛圈生克片相配合进行编织作业,并包括呈盖状的生克罩,安装于生克罩的眉毛环,安装于生克罩的起毛圈凸轮,安装于生克罩且分别位在起毛圈凸轮两侧的左眉毛和右眉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生克罩的平板凸轮;生克罩具有一个中部贯孔、一个围绕中心线L而产生的环槽、一个由侧部贯穿至环槽的侧槽及一个由上部贯穿至环槽且开口朝向中部贯孔的缺口;眉毛环安装于环槽内且具有一个与侧槽相对的外凸轮面及一个与外凸轮面相反的内凸轮面,内凸轮面由分设于内凸轮面两端的左平板退圈导引面和右平板退圈导引面及对称地设置于左平板退圈导引面和右平板退圈导引面之间的左段导引面和右段导引面组成,左段导引面和右段导引面可导引毛圈生克片相对于中心线L作径向进退到达毛圈生克片的片鄂部与沿针筒轴线上下运动的袜针做交错编织的位置;起毛圈凸轮穿过侧槽伸设于环槽内,且包括对称设置并可枢转的带有左半起毛圈导引面的左半起毛圈凸轮、带有左全起毛圈导引面的左全起毛圈凸轮和带有右半起毛圈导引面的右半起毛圈凸轮、带有右全起毛圈导引面的右全起毛圈凸轮,受外部的凸轮控制装置控制左半起毛圈凸轮、左全起毛圈凸轮绕左毛圈凸轮轴做旋转摆动而右半起毛圈凸轮、右全起毛圈凸轮绕右毛圈凸轮轴做旋转摆动且左半起毛圈导引面左全起毛圈导引面和右半起毛圈导引面、右全起毛圈导引面与外凸轮面相对并在靠近和远离外凸轮面的两个位置之间做切换;左眉毛枢设于环槽内与固定于生克罩的左眉毛轴相连接并具有穿过侧槽与外部的左眉毛控制装置相连接的左受控部,受左眉毛控制装置控制左眉毛绕左眉毛轴做旋转摆动且左毛圈退圈导引面在靠近和远离外凸轮面的两个位置之间做切换,左毛圈退圈导引面靠近外凸轮面时与外凸轮面的间距小于左半起毛圈导引面、左全起毛圈导引面靠近外凸轮面时与外凸轮面的间距;右眉毛枢设于环槽内与固定于生克罩的右眉毛轴相连接且具有穿过侧槽与外部的右眉毛控制装置相连接的右受控部,受右眉毛控制装置控制右眉毛绕右眉毛轴做旋转摆动且右毛圈退圈导引面在靠近和远离外凸轮面的两个位置之间做切换,右毛圈退圈导引面处于靠近外凸轮面的位置时与外凸轮面的间距小于右半起毛圈导引面、右全起毛圈导引面靠近外凸轮面时与外凸轮面的间距;平板凸轮枢设于缺口内且具有位在左段导引面上方位置与缺口开口相邻的凸轮导引面、相反于凸轮导引面且与凸轮控制装置相连接的受控部及与左毛圈凸轮轴相连接的枢设端,受凸轮控制装置控制平板凸轮绕左毛圈凸轮轴做旋转摆动使凸轮导引面相对于中心线L在前伸和后缩的两个位置之间做切换,活动凸轮处于前伸位置时遮盖左段导引面的左侧区段并可导引毛圈生克片相对于中心线L作径向进退到达毛圈生克片的片舌部与沿针筒轴线上下运动的袜针做交错编织的位置。

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眉毛环上设置导引毛圈生克片相对于中心线L做径进退的内凸轮面,且该内凸轮面导引毛圈生克片到达的径向位置可使毛圈生克片的片鄂部与袜针做交错编织。由于毛圈生克片的片鄂部与片额部间距较远,因此在毛圈生克片的片鄂部与袜针做交错配合的过程中,即使因袜机转速较高(达到或超过300RPM),导致毛圈生克片向针筒方向产生一定的飘移,袜针所牵拉的纱线依然是挂在毛圈生克片的片鄂部完成编织而不会挂到片额部造成起毛圈现象;同样,在编织平板袜的袜跟与袜头部分时,毛圈生克片沿内凸轮面运转做相对于中心线L的径向进退,袜针与毛圈生克片的片鄂部做交错配合,袜针所牵拉的纱线挂在片鄂部完成编织,由于片鄂部与纱线的接触面大体呈水平且片鄂部与供纱梭子间的夹角较大,使供纱梭子可有较为宽裕的调整空间,通过分别调整底纱和面纱的供纱高度可确保底纱和面纱先后顺着片鄂部呈水平的接触面依次滑入片喉进而完成编织,从而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的反纱问题。因此,本发明不仅可在袜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进行平板袜编织,同时还避免了拉毛、反纱等质量问题的出现。

本发明增设了可伸缩的平板凸轮,当平板凸轮前伸时,毛圈生克片沿凸轮导引面运转且袜针与毛圈生克片的片舌部做交错编织;当平板凸轮后缩时,毛圈生克片沿内凸轮面运转,袜针与毛圈生克片的片鄂部做交错编织。因此,本发明通过利用毛圈生克片的片鄂部与袜针做交错配合,在实现了做高效的平板袜编织的同时通过切换平板凸轮的工作位置,保留了现有技术中以毛圈生克片的片舌部与袜针做交错编织的功能,而保留以毛圈生克片的片舌部与袜针做交错编织的有益之处在于,在进行既有毛圈部分又有平板部分的半毛圈袜编织时,由于片舌部与片额部相距较近,挂在片舌部与片额部上的纱线不会因两者之间相距较远而在毛圈生克片的径向进退过程中被毛圈生克片扯断,造成断线。

本发明的左眉毛和右眉毛可通过左右眉毛控制装置控制在靠近和远离外凸轮面的两个位置之间做切换。当左眉毛和右眉毛摆动至靠近外凸轮面的位置时左毛圈退圈导引面和右毛圈退圈导引面导引毛圈生克片做辅助袜针退圈的动作;当左眉毛和右眉毛摆动至远离外凸轮面的位置时,毛圈生克片的片尾在从左毛圈退圈导引面和右毛圈退圈导引面前方滑过,毛圈生克片沿左平板退圈导引面和右平板退圈导引面运转并做辅助袜针退圈的动作。因此,在袜机编织平板袜时,本发明可通过控制左眉毛和右眉毛摆动至远离外凸轮面的位置,使毛圈生克片在沿内凸轮面运转时不与左眉毛和右眉毛相接触,从而避免挂在片鄂部的纱线因毛圈生克片受左眉毛或右眉毛的导引而产生较大的径向移动造成断线。

因此,本发明与毛圈生克片相配合通过切换平板凸轮的工作位置,既可以进行毛圈袜的编织,又可以实现高效的平板袜编织且不会出现拉毛、反纱等质量问题。本发明在袜机进行毛圈袜和平板袜编织时无需来回更换生克片,因此使用本发明的袜机运行效率更高、运行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毛圈生克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进行平板袜编织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进行平板袜编织时毛圈生克片与袜针交错配合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进行平板袜编织时毛圈生克片辅助袜针退圈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编织毛圈袜子平板部分时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编织毛圈袜子平板部分时毛圈生克片与袜针交错配合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编织毛圈袜子平板部分时毛圈生克片辅助袜针退圈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编织毛圈袜子毛圈部分时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编织毛圈袜子毛圈部分时毛圈生克片与袜针交错配合的示意图;

附图1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编织毛圈袜子毛圈部分时毛圈生克片辅助袜针退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本发明与毛圈生克片3相配合进行编织作业,毛圈生克片3具有片额部31、片舌部32、片鄂部33,片鼻34,片喉35,背部工作面37,片尾工作面36;

本发明包括呈盖状的生克罩1,与生克罩1固定连接的眉毛环2,枢设于生克罩1且受凸轮控制装置50控制的平板凸轮4及起毛圈凸轮8,枢设于生克罩1且受左眉毛控制装置90控制的左眉毛6,枢设于生克罩1且受右眉毛控制装置91控制的右眉毛7;

生克罩1具有一个顶板11、一个沿该顶板11周缘向下延伸的周壁12及一个设置在该顶板11与该周壁12之间围绕一条中心线L而产生的环槽13,顶板11具有一个沿该中心线L设置的中心贯孔111,周壁12具有一个外周面121及一个相邻于环槽13的内周面122,由外周面121贯穿至环槽13的侧槽123,贯穿顶板11且开口朝向中心贯孔111的缺口14;

眉毛环2安装于环槽13内且具有一个与侧槽123相对的外凸轮面22及一个相反于外凸轮面22的内凸轮面21,内凸轮面21由位于两端的向中心线L方向突起的左平板退圈导引面214和右平板退圈导引面213及对称布置的右段导引面211和相对于毛圈生克片3逆时针运转位于右段导引面211后侧的左段导引面212组成,内凸轮面21导引毛圈生克片3相对于中心线L做径向进退并到达毛圈生克片3的片鄂部33与沿针筒轴线做上下运动的袜针做交错编织的位置;

起毛圈凸轮8穿过侧槽123伸设于环槽13内,且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并可枢转的左半起毛圈凸轮81、右半起毛圈凸轮82、左全起毛圈凸轮83、右全起毛圈凸轮84,左半起毛圈凸轮81、右半起毛圈凸轮82、左全起毛圈凸轮83、右全起毛圈凸轮84分别具有与外凸轮面22相对的左半起毛圈导引面811、右半起毛圈导引面821、左全起毛圈导引面831与右全起毛圈导引面841,受凸轮控制装置50作用左半起毛圈凸轮81和左全起毛圈凸轮83绕左毛圈凸轮轴85做摆动,右半起毛圈凸轮82和右全起毛圈凸轮84绕右毛圈凸轮轴86做摆动,左半起毛圈导引面811、右半起毛圈导引面821、左全起毛圈导引面831、右全起毛圈导引面841在靠近和远离外凸轮面22的两个位置间做切换且在靠近外凸轮面22时导引毛圈生克片3相对于中心线L做径向进退并到达毛圈生克片3的片额部31与沿针筒轴线做上下运动的袜针做交错配合形成起毛圈编织的位置;

左活动眉毛6安装于环槽13内且具有一个与眉毛环2外凸轮面22相对的左毛圈退圈导引面61,受外部的眉毛控制装置90控制左毛圈退圈导引面61在靠近和远离外凸轮面22的两个位置之间做切换,左毛圈退圈导引面61靠近外凸轮面22的位置时与外凸轮面22之间的间距小于左半起毛圈导引面81及左全起毛圈导引面83与外凸轮面22之间的间距并导引毛圈生克片3做辅助袜针退圈的动作,左毛圈退圈导引面61远离外凸轮面22时毛圈生克片3沿左平板退圈导引面214运转做辅助袜针退圈的动作;

右活动眉毛7安装于环槽13内且具有一个与眉毛环2外凸轮面22相对的右毛圈退圈导引面71,受外部的右眉毛控制装置91控制右毛圈退圈导引面71在靠近和远离外凸轮面22的两个位置之间做切换,右毛圈退圈导引面71靠近外凸轮面22时与外凸轮面22之间的间距小于右半起毛圈导引面82及右全起毛圈导引面84与外凸轮面22之间的间距并导引毛圈生克片3做辅助袜针退圈的动作,右毛圈退圈导引面71远离外凸轮面22时毛圈生克片3沿右平板退圈导引面213运转做辅助袜针退圈的动作;

平板凸轮4枢设于缺口14内受凸轮控制装置50作用绕左毛圈凸轮轴85做摆动,且在左段导引面212上方的相对于中心线L的前伸和后缩的两个位置之间做切换,当平板凸轮4处于后缩位置时毛圈生克片3沿内凸轮面21运转,当平板凸轮4处于前伸位置时遮盖左段导引面212的左侧区段2121,毛圈生克片3由左段导引面212过渡至凸轮导引面41运转且相对于中心线L做径向进退并到达毛圈生克片3的片舌部32与沿针筒做上下运动的袜针做交错编织的位置。

如附图4、附图5、附图6所示,本发明在编织平板袜子时,平板凸轮4受凸轮控制装置50控制摆动至后缩的不工作位置,左眉毛6与右眉毛7分别受眉毛控制装置90、91控制摆动至远离外凸轮面22的不工作位置,毛圈生克片3随着针筒作逆时针旋转,在到达眉毛环2的左段导引面212时,毛圈生克片3的背部工作面37与左段导引面212接触并受左段导引面212导引向针筒中心方向移动,当片鄂部33移动至针筒外周上方的位置,袜针在左菱角的作用下开始下降,将纱线带入毛圈生克片3的片鄂部33完成垫纱、弯纱、脱圈和成圈,当袜针下降到最低并开始上升退圈时,毛圈生克片3的背部工作面37受左平板退圈导引面214作用继续向针筒中心方向移动,将新形成的线圈拉向针背,辅助袜针完成退圈。针筒继续逆时针旋转进入下一轮编织。

在进入平板袜子的袜跟与袜头部分编织时,平板凸轮4受凸轮控制装置5控制摆动至后缩的不工作位置,左眉毛6与右眉毛7受眉毛控制装置90、91控制摆动至远离外凸轮面22的不工作位置,针筒顺时针旋转,毛圈生克片3随着针筒作顺时针旋转,在到达眉毛环2的右段导引面211时,毛圈生克片3的背部工作面37与右段导引面211接触并受右段导引面211导引向针筒中心方向移动,当片鄂部33移动至针筒外周上方的位置,此时袜针在右菱角的作用下开始下降,将纱线带入毛圈生克片3的片鄂部33位置完成垫纱、弯纱、脱圈和成圈,当袜针下降到最低并开始上升退圈时,毛圈生克片3的背部工作面37受右平板退圈导引面213作用继续向针筒中心方向移动,将新形成的线圈拉向针背,辅助袜针完成退圈;针筒逆时针旋转时,毛圈生克片3随着针筒作逆时针旋转,在到达眉毛环2的左段导引面212时,毛圈生克片3的背部工作面37与右段导引面212接触并受右段导引面212导引向针筒中心方向移动,当片鄂部33移动至针筒外周上方的位置,此时袜针在右菱角的作用下开始下降,将纱线带入毛圈生克片3的片鄂部33位置完成垫纱、弯纱、脱圈和成圈,当袜针下降到最低并开始上升退圈时,毛圈生克片3的背部工作面37受右平板退圈导引面214作用继续向针筒中心方向移动,将新形成的线圈拉向针背,避免袜针上升时旧线圈重套于针钩上,辅助袜针完成退圈;针筒循环往复继续下一轮的编织。

如附图7、附图8、附图9所示,本发明在编织毛圈袜子的平板部分时,活动凸轮4受凸轮控制装置5控制摆动至前伸的工作位置,左眉毛6与右眉毛7受眉毛控制装置90、91控制摆动至靠近外凸轮面22的工作位置,毛圈生克片3随着针筒作逆时针旋转,在通过眉毛环2的左段导引面212时,由于活动凸轮4遮盖了左段导引面212的左侧区段2121,毛圈生克片3的背部工作面37由左段导引面212过渡到沿凸轮导引面41运行,当片舌部32移动至针筒外周上方的位置,此时袜针在左菱角的作用下开始下降,将纱线带入毛圈生克片3的片舌部32完成垫纱、弯纱、脱圈和成圈,当袜针下降到最低并开始上升退圈时,毛圈生克片3的片尾工作面36受左活动眉毛6的左毛圈退圈导引面61作用继续向针筒中心方向移动,将新形成的线圈拉向针背,辅助袜针完成退圈。针筒继续逆时针旋转进入下一轮编织

如附图10、附图11、附图12所示,在编织毛圈袜子拉毛部分(袜跟与袜头部分)时,活动凸轮4受凸轮控制装置5摆动至后缩的不工作位置,左活动眉毛6与右活动眉毛8受眉毛控制装置90、91摆动至靠近外凸轮面22的工作位置,左全起毛圈凸轮83、右全起毛圈凸轮84受起毛圈凸轮控制装置5控制摆动至靠近外凸轮面22的工作位置,毛圈生克片3随着针筒作逆时针旋转时,在通过眉毛环2的左段导引面212后,毛圈生克片3的片尾工作面36沿着左全起毛圈导引面831运行,当片额部31移动至针筒外周上方的位置,此时袜针在左菱角的作用下开始下降,将纱线带入毛圈生克片3的片额部31完成垫纱、弯纱、脱圈和成圈,当袜针下降到最低并开始上升退圈时,毛圈生克片3的片尾工作面36受左眉毛6的左毛圈退圈导引面61作用继续向针筒中心方向移动,将新形成的线圈拉向针背,辅助袜针完成退圈;毛圈生克片3随着针筒作顺时针旋转时,在经过眉毛环2的右段导引面211后,毛圈生克片3的片尾工作面36与右全起毛圈凸轮84的右全起毛圈凸轮导引面841接触并受右全起毛圈凸轮导引面841导引,当片额部31移动至针筒外周上方的位置,此时袜针在右菱角的作用下开始下降,将纱线带入毛圈生克片3的片额部31位置完成垫纱、弯纱、脱圈和成圈,当袜针下降到最低并开始上升退圈时,毛圈生克片3的片尾工作面36受右活动眉毛7的左毛圈退圈导引面71作用继续向针筒中心方向移动,将新形成的线圈拉向针背,辅助袜针完成退圈。针筒循环往复继续下一轮的编织。

当然,上述实施例和附图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发明而不能作为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凡属本发明同一构思或者置换等效组件,或依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