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尼龙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185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耐高温尼龙线,所述尼龙线表面涂覆有一层耐高温涂层,所述耐高温涂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2:1的比例复合而成,所述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所述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耐火材料:12-18份,载体:9-12份,无碱玻纤:8-11份,尼龙:17-21份,色母粒:9-11份,3-丁二醇:3-7份,二乙二醇:2-6份,阻燃剂:11-14份,成膜助剂:11-15份,消泡剂:4-9份;

所述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粘结剂:11-16份,悬浮剂:9-12份,热稳定剂:14-18份,玻纤处理剂:8-13份,活性炭:8-12份,聚苯醚树脂粉:18-20份,丁苯橡胶:11-16份,甲苯:5-8份,增塑剂:4-7份,偶联剂:5-8份,阻燃剂:4-6份;

所述的耐火材料为石英、锆英粉及硅藻土的混合物,并按石英:锆英粉:硅藻土=1:1.5:1的重量比混合;所述的载体为水与异丙醇;所述的阻燃剂选用磷酸三酯;所述的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聚醚或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粘结剂为为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乳液、水溶性酚醛树脂或聚丙烯醇中的一种;所述的悬浮剂为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钠基膨润土的混合物并按照羧甲基纤维素钠:钠基膨润土=1.2:1.5的重量比混合;所述的热稳定剂为氧化脱氯化氢、二盐基硬脂酸铅或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中的一种;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磷酸三甲苯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锆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阻燃剂为磷酸三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尼龙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线表面涂覆有一层耐高温涂层,所述耐高温涂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2:1的比例复合而成,所述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所述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耐火材料:12份,载体:9份,无碱玻纤:8份,尼龙:17份,色母粒:9份,3-丁二醇:3份,二乙二醇:2份,阻燃剂:11份,成膜助剂:11份,消泡剂:4份;

所述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粘结剂:11份,悬浮剂:9份,热稳定剂:14份,玻纤处理剂:8份,活性炭:8份,聚苯醚树脂粉:18份,丁苯橡胶:11份,甲苯:5份,增塑剂:4份,偶联剂:5份,阻燃剂:4份;

所述的耐火材料为石英、锆英粉及硅藻土的混合物,并按石英:锆英粉:硅藻土=1:1.5:1的重量比混合;所述的载体为水与异丙醇;所述的阻燃剂选用磷酸三酯;所述的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聚醚或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粘结剂为为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乳液、水溶性酚醛树脂或聚丙烯醇中的一种;所述的悬浮剂为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钠基膨润土的混合物并按照羧甲基纤维素钠:钠基膨润土=1.2:1.5的重量比混合;所述的热稳定剂为氧化脱氯化氢、二盐基硬脂酸铅或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中的一种;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磷酸三甲苯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锆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阻燃剂为磷酸三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尼龙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线表面涂覆有一层耐高温涂层,所述耐高温涂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2:1的比例复合而成,所述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所述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耐火材料:18份,载体:12份,无碱玻纤:11份,尼龙:21份,色母粒:11份,3-丁二醇:7份,二乙二醇:6份,阻燃剂:14份,成膜助剂:15份,消泡剂:9份;

所述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粘结剂:16份,悬浮剂:12份,热稳定剂:18份,玻纤处理剂:13份,活性炭:12份,聚苯醚树脂粉:20份,丁苯橡胶:16份,甲苯:8份,增塑剂:7份,偶联剂:8份,阻燃剂:6份;

所述的耐火材料为石英、锆英粉及硅藻土的混合物,并按石英:锆英粉:硅藻土=1:1.5:1的重量比混合;所述的载体为水与异丙醇;所述的阻燃剂选用磷酸三酯;所述的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聚醚或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粘结剂为为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乳液、水溶性酚醛树脂或聚丙烯醇中的一种;所述的悬浮剂为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钠基膨润土的混合物并按照羧甲基纤维素钠:钠基膨润土=1.2:1.5的重量比混合;所述的热稳定剂为氧化脱氯化氢、二盐基硬脂酸铅或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中的一种;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磷酸三甲苯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锆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阻燃剂为磷酸三酯。

4.一种耐高温尼龙线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设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耐高温尼龙线,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甲组分中的耐火材料、载体以及无碱玻纤送至搅拌器中搅拌20-25min,搅拌速度为95-105r/min,然后加入尼龙、色母粒、3-丁二醇以及二乙二醇,搅拌12-15min,搅拌速度为120-13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依次阻燃剂以及消泡剂,最后添加成膜助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得到耐高温涂层的甲组分待用;

(2)向粘结剂中加入悬浮剂、热稳定剂以及玻纤处理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20-30min,搅拌速度为135-140 r/min,然后加入活性炭、聚苯醚树脂粉以及丁苯橡胶,搅拌15-20min,搅拌速度为90-100 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甲苯以及阻燃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15-20min,搅拌速度为300-320 r/min,最后添加适量增塑剂以及偶联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耐高温涂层的乙组分待用;

(3)将步骤(2)中制备好的乙组分喷涂在步骤(1)中制备好的甲组分上,干燥后即得到耐高温涂料;

(4)将耐高温涂层涂覆于尼龙线外表面即可得到耐高温尼龙线。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