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实现宽幅喷瀑洗的结构及双桶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0640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实现宽幅喷瀑洗的结构及双桶洗衣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专用水路实现宽幅喷瀑洗涤的双桶洗衣机。



背景技术:

洗衣机是利用电能产生机械作用来洗涤衣物的清洁电器,主要由箱体、洗涤脱水桶(有的洗涤和脱水桶分开)、传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随着技术的发展,洗衣机喷瀑技术在洗衣机领域被大量应用,喷瀑式洗衣机的工作原理是在洗涤或漂洗阶段,通过下方的压力泵将沉积在底部的水抽上来,通过喷瀑口喷出,将洗涤水变为活性循环水流,含有洗涤剂的洗涤水充分穿透洗涤衣物,彻底全面洗涤衣物,达到环保和高效洗衣的功效。传统的喷瀑式洗衣机由于技术上的局限性也存在如下缺陷:

(1)目前传统喷瀑洗衣机一般是在侧板上开设窄形条孔,依靠波轮转动时产生的动力将水压出;宽度一般在60-80mm,仅仅局部有喷瀑水流,无法充分打湿、浸透衣物;

(2)传统喷瀑洗衣机在洗涤前必须达到设定水位或喷瀑口浸没在水中,排水泵才开始工作,当洗衣机内水量处于高水位时,喷瀑口低于水面,就无法产生喷瀑,失去喷瀑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实现宽幅喷瀑洗的结构及双桶洗衣机,利用压力泵的压力将水通过专用水道从上向下快速喷出,喷瀑口宽度达300mm,喷出的水流能使洗涤衣物完全打湿、浸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实现宽幅喷瀑洗的结构及双桶洗衣机,包括;洗衣机机体、喷水泵、线夹、软管、上框架、进水口、密封条、分水器、分水盖、宽幅喷瀑口;

所述喷水泵安装在洗衣机机体底部;用于抽送沉积于洗涤桶底部的洗涤水;

所述软管位于洗衣机机体和外箱体之间,其一端与喷水泵连接,另一端与二通进水口连接,该软管将洗衣机桶底的水输送到进水口处;

相应的,软管与喷水泵、软管与二通进水口之间用线夹连接固定;

所述上框架扣装于位于洗衣机机体上,其上设置进水口;

所述分水器扣装在上框架上,用于将进水口处引进的水流分流;该两者之间设置有密封条,以增加装置密封性,防止水流从空隙流出;分水器上方安装有分水盖,防止分水器内的水向外喷出;分水器内部装有多重分水筋,用于阻隔并减慢回水流速;

所述宽幅喷瀑口安装在上框架上,与分水器连接,分水器内部分流的水从宽幅喷瀑口流出到洗涤桶当中;

相应的,所述宽幅喷瀑口宽度达30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能实现宽幅喷瀑洗的结构及双桶洗衣机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结构喷瀑宽度达300mm,是现有同类产品喷水宽度的3—4倍,喷出的水流能使洗涤衣物完全打湿、浸透、增加翻滚并减少缠绕,充分利用洗涤剂的去污能力,能有效提高洗衣机的洗净效果30%以上;

(2)洗衣机在洗涤前,没有达到设定水位时,喷水泵即开始工作,宽幅喷瀑口将水流均匀的喷洒在衣物上,可以将衣物均匀打湿,省去洗涤前手动搅拌打湿衣物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能实现宽幅喷瀑洗的结构及双桶洗衣机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能实现宽幅喷瀑洗的结构及双桶洗衣机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洗衣机机体;

10、喷水泵;11、线夹;12、软管;13、上框架;14、进水口;15、密封条;16、分水器;17、分水盖;18、宽幅喷瀑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的一种能实现宽幅喷瀑洗的结构及双桶洗衣机,包括洗衣机机体1、喷水泵10、线夹11、软管12、上框架13、进水口14、密封条15、分水器16、分水盖17、宽幅喷瀑口18:

所述喷水泵10安装在洗衣机机体1底部;用于抽送沉积于洗涤桶底部的回水;

所述软管12位于洗衣机机体1外侧,其一端与喷水泵10连接,另一端与两端连接进水口14,该软管12将洗衣机桶底的水输送到进水口14处;

相应的,软管12与喷水泵10、软管12与进水口14之间用线夹11连接固定;

所述上框架13扣装于位于洗衣机机体1上,其上设置进水口14;

所述分水器16扣装在上框架13上,用于将进水口14处引进的水流分流;该两者之间设置有密封条15,以增加装置密封性,防止水流从空隙流出;分水器16上方安装有分水盖17,防止分水器16内的水向外喷出;分水器16内部装有多重分水筋,用于阻隔并减慢回水流速;

所述宽幅喷瀑口18安装在上框架13上,与分水器16连接,分水器16内部分流的水从宽幅喷瀑口18流出到洗涤桶当中。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

洗衣机机体1在洗涤前,没有达到设定水位时,喷水泵10开始工作,此时喷水泵10将洗涤桶内的水通过软管12抽送至上框架13内;通过上框架13上的进水口14进入分水器16后,通过多重分水筋的阻隔、减慢流速,从宽幅喷瀑口18均匀流出。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案的揭示,对于本案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