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绳,具体涉及一种抗旋转钢丝绳。
背景技术:
目前,起重机用抗旋转钢丝绳普遍使用的钢丝绳如18×7、18×K7、35W×7、35W×K7等结构的钢丝绳。经过长期使用,逐步暴露出其结构的缺陷,易发生断内层绳或外层股早期磨损断裂现象,从而影响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的成本。
因此,亟需一种具有较高的耐磨性的抗旋转钢丝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旋转钢丝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旋转钢丝绳,包括:
中心股,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第一层粗中心股钢丝和第二层粗中心股钢丝,第二层粗中心股钢丝呈面接触状螺旋包捻于第一层粗中心股钢丝的外圆周上,中心股为结构压实股;
内层股,包括内层主股和填充股,内层主股呈线接触状螺旋包捻于中心股的外圆周上,填充股嵌设于相邻2根内层主股的凹槽中,内层主股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第一层粗内层钢丝、第二层粗内层钢丝和第三层粗内层钢丝,第二层粗内层钢丝和第三层粗内层钢丝之间的空隙内均匀分布有细内层钢丝,填充股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第一层填充钢丝和第二层填充钢丝,第二层填充钢丝呈面接触状包捻于第一层填充钢丝的外圆周上,内层主股和填充股为结构压实股;
外层股,外层股呈点接触状螺旋包捻于内层股的外圆周上,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第一层粗外层钢丝和第二层粗外层钢丝,第二层粗外层钢丝呈面接触状螺旋包捻于第一层粗外层钢丝的外圆周上,外层股为结构压实股。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内层主股为多丝线接触的填充式,填充股为少丝面接触的结构,加大钢丝的密实度,从而保证钢丝绳在使用中有足够的支承,增强了钢丝绳的耐挤压性能;外层股采用了少丝下接触结构,确保了钢丝绳的柔软性和耐磨性,从而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其中,上述的外层股钢丝数量为所述内层股钢丝数量的2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中心股为1股,包括1根第一层粗中心股钢丝和6根第二层粗中心股钢丝;
内层股为8股,包括4股内层主股和4股填充股,每股内层主股包括1根第一层粗内层钢丝、6根第二层粗内层钢丝、12根第三层粗内层钢丝和6根细内层钢丝,每股填充股包括1根第一层填充钢丝和6根第二层填充钢丝;
外层股为16股,每股外层股包括1根第一层粗外层钢丝和5根第二层粗外层钢丝。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每股中心股中各层钢丝的直径之比为:1根第一层粗中心钢丝∶6根第二层粗中心钢丝=1∶1.12。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每股填充股中各层钢丝的直径之比为:1根第一层填充钢丝∶6根第二层填充钢丝=1∶1.16。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每股内层主股中各层钢丝的直径之比为:1根第一层粗内层钢丝∶6根第二层粗内层钢丝∶12根第三层粗内层钢丝∶6根细内层钢丝=1∶1∶1∶0.42。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每股外层股中各层钢丝的直径之比为:1根第一层粗外层钢丝∶5根第二层粗外层钢丝=1∶1.22。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三层粗内层钢丝呈线接触状螺旋包捻于第二层粗内层钢丝的外圆周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三层粗内层钢丝呈线接触状螺旋包捻于第二层粗内层钢丝的外圆周上,使得钢丝绳整体为全压实股,压缩率为11~13%。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中心股,2.内层主股,3.填充股,4.外层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抗旋转钢丝绳,包括:
中心股1,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第一层粗中心股钢丝和第二层粗中心股钢丝,第二层粗中心股钢丝呈面接触状螺旋包捻于第一层粗中心钢丝的外圆周上,中心股为结构压实股;
内层股,包括内层主股2和填充股3,内层主股2呈线接触状螺旋包捻于中心股1的外圆周上,填充股3呈面接触状嵌设于相邻2根内层主股2的凹槽中,内层主股2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第一层粗内层钢丝、第二层粗内层钢丝和第三层粗内层钢丝,第二层粗内层钢丝和第三层粗内层钢丝之间的空隙内均匀分布有细内层钢丝,填充股3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第一层填充钢丝和第二层填充钢丝,第二层填充钢丝呈面接触状包捻于第一层填充钢丝的外圆周上,内层主股和填充股为结构压实股;
外层股4,外层股4呈点接触状螺旋包捻于内层股的外圆周上,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第一层粗外层钢丝和第二层粗外层钢丝,第二层粗外层钢丝呈面接触状螺旋包捻于第一层粗外层钢丝的外圆周上,外层股为结构压实股。
本实施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内层主股为多丝线接触的填充式,填充股为少丝面接触的结构,加大钢丝的密实度,从而保证钢丝绳在使用中有足够的支承,增强了钢丝绳的耐挤压性能;外层股采用了少丝下接触结构,确保了钢丝绳的柔软性和耐磨性,从而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其中,上述的外层股钢丝数量为内层股钢丝数量的2倍。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中心股1为1股,包括1根第一层粗中心钢丝和6根第二层粗中心钢丝;
内层股为8股,包括4股内层主股2和4股填充股3,每股内层主股2包括1根第一层粗内层钢丝、6根第二层粗内层钢丝、12根第三层粗内层钢丝和6根细内层钢丝,每股填充股3包括1根第一层填充钢丝和6根第二层填充钢丝;
外层股4为16股,每股外层股4包括1根第一层粗外层钢丝和5根第二层粗外层钢丝。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外层股4采用少丝的线接触结构,制造方便,确保了钢丝绳的柔软性能,提高了钢丝绳的综合性能,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每股中心股1中各层钢丝的直径之比为:1根第一层粗中心钢丝∶6根第二层粗中心钢丝=1∶1.12。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每股填充股3中各层钢丝的直径之比为:1根第一层填充钢丝∶6根第二层填充钢丝=1∶1.16。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每股内层主股2中各层钢丝的直径之比为:1根第一层粗内层钢丝∶6根第二层粗内层钢丝∶12根第三层粗内层钢丝∶6根细内层钢丝=1∶1∶1∶0.42。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每股外层股4中各层钢丝的直径之比为:1根第一层粗外层钢丝∶5根第二层粗外层钢丝=1∶1.22。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第三层粗内层钢丝呈线接触状螺旋包捻于第二层粗内层钢丝的外圆周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三层粗内层钢丝呈线接触状螺旋包捻于第二层粗内层钢丝的外圆周上,使得钢丝绳整体为全压实股,压缩率为11~13%。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