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蒸气循环烫衣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88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衣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蒸气循环烫衣设备。



背景技术:

熨烫工艺作为服装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决定服装品质的关键技术。其实质是利用织物湿热定型的基本原理,以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压力,改编织物的结构,表面状态等性质的造型方法。在该工艺过程中水蒸气作为一项基础能源必不可少。然而纵观目前国内服装生产企业,对于服装熨烫使用后留下的剩余蒸汽和凝结水往往作为工业废气和废水直接排放。同时,燃烧锅炉产生烟气会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能源利用率较低,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热能和水资源,同时还将消耗更多的天然气等能源,对环境污染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能源的水蒸气循环烫衣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蒸气循环烫衣设备,能够充分利用能源,节能减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蒸气循环烫衣设备,包括烫衣装置、向所述烫衣装置输送蒸汽的锅炉和为所述锅炉提供水的水池,所述水池连通所述锅炉,所述锅炉连通所述烫衣装置,所述锅炉的烟道上设置有预加热装置,所述预加热装置的一端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水池,所述预加热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水池,且所述预加热装置的两端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将水由所述水池输送至所述预加热装置的第一水泵。

优选地,所述预加热装置包括圆筒形的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直立烟管,所述外壳和所述直立烟管之间具有密封的热水腔,所述直立烟管用于导通所述锅炉和所述烟道,所述直立烟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锅炉,另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烟道,所述第一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外壳的一端以连通所述热水腔,所述第二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以连通所述热水腔。

优选地,所述预加热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的螺旋烟管,所述螺旋烟管缠绕所述直立烟管且沿所述直烟管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螺旋烟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直立烟管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直立烟管的直径小于所述烟道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外壳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管道连接所述外壳的下端,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外壳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直立烟管和所述螺旋烟管具体为整体针肋换热管。

优选地,所述预加热装置上设置有水温传感器和烟问传感器。

优选地,还包括分离筒,所述分离筒的中部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烫衣装置的排气口,所述分离筒的上端通过第四管道连通所述烫衣装置的进气口,所述分离筒的下端通过第五管道连通废水回收装置,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将蒸汽由所述分离筒输送至所述烫衣装置的真空泵。

优选地,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将废水有所述分离筒输送至所述废水回收装置的第二水泵。

优选地,包括多个所述废水回收装置,均通过所述第五管道连通所述分离筒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蒸气循环烫衣设备,包括烫衣装置、锅炉和水池,水池连通锅炉,锅炉连通烫衣装置,水池为锅炉提供水,锅炉向烫衣装置输送蒸汽,锅炉的烟道上设置有预加热装置,预加热装置的一端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水池,预加热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水池,且预加热装置的两端连通,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将水由水池输送至预加热装置的第一水泵。工作时,通过第一水泵将水池内的水输送至预加热装置,通过烟道内的烟气对预加热装置中的水进行预加热,预热后的水流回水池,即提高了水池内水的初始温度,能够充分利用烟道内烟气的热量,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蒸气循环烫衣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水蒸气循环烫衣设备,能够充分利用能源,节能减排。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蒸气循环烫衣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水蒸气循环烫衣设备,包括烫衣装置1、锅炉2和水池3,水池3连通锅炉2,锅炉2连通烫衣装置1,水池3为锅炉2提供水,锅炉2向烫衣装置1输送蒸汽,烫衣装置1利用蒸汽熨烫衣物。锅炉2的烟道上设置有预加热装置4,预加热装置4的一端通过第一管道5连通水池3,预加热装置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6连通水池3,且预加热装置4的两端连通,第一管道5上设置有用于将水由水池3输送至预加热装置4的第一水泵7。

具体地,预加热装置4包括圆筒形的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直立烟管,外壳和直立烟管之间具有密封的热水腔,直立烟管用于导通锅炉2和烟道,直立烟管的一端密封连接锅炉2,另一端密封连接烟道,第一管道5密封连接外壳的一端以连通热水腔,第二管道6密封连接外壳的另一端以连通热水腔。

工作时,通过第一水泵7的作用,水由水池3进入预加热装置4的热水腔,即进入外壳与直立烟管之间的空间,锅炉2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直立烟管向外排放,即高温烟气经过直立烟管的内部排放,也可理解为直立烟管为烟道的一部分,直立烟管外部设置有外壳,外壳与直立烟管之间的间隔内有水。水通过第一管道5由水池3进入热水腔,热水腔内水与直立烟管内的高温烟气换热,实现对水的预加热,然后通过第二管道6流回水池3,水池3内的水通过管道进入锅炉2,产生蒸汽以对衣物进行熨烫。连通水池3和锅炉2的管道上可设置水泵,便于控制水的流动方向。

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预加热装置4,如将其整体放入烟道内,且预加热装置4内部只有水通过,也可实现预加热,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提高了水池3内水的初始温度,能够充分利用烟道内烟气的热量,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设备中,还可以在预加热装置4的外壳内设置螺旋烟管,螺旋烟管缠绕直立烟管且沿直烟管轴线方向延伸,螺旋烟管的两端分别连通直立烟管的两端。即烟气同时从直立烟管和螺旋烟管内流动,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果。同时为了便于烟气进入螺旋烟管,可以使直立烟管的直径小于烟道的直径,促进烟气的分流。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增大换热面积,如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直立烟管,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可将外壳竖直设置,第一管道5连接外壳的下端,第二管道6连接外壳的上端。使热水腔内水由上向下流动,也可根据情况调整设置的位置。

其中,直立烟管和螺旋烟管具体为整体针肋换热管。具有换热系数高、热阻小、不衰减、耐腐蚀和体积小等特点。整体针肋换热管的周向翅片是“间断”的,无论烟气横向、纵向冲刷管束,所有针肋扩展表面都受到烟气的横向紊流冲刷并在针肋背面形成对称的稳态漩涡和回流区,烟气热边界层被不断的破坏、再形成、减薄,极大的减小了热阻,提高了换热系数。由于针肋管是一种悬臂结构,在气流的冲击作用下,针肋产生震动,烟灰很难积结,还具有较强的自清灰能力。

还可以在预热装置4上设置水温传感器和烟问传感器,对温度进行检测,实现智能化控制,且可在管道上设置电磁阀,根据需要控制电磁阀是否开启,控制是否对水进行预加热。以及设置安全检测装置,控制各装置的运行状态。

在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水蒸气循环烫衣设备的基础上,还设置有分离筒,分离筒8的中部通过第三管道9连通烫衣装置1的排气口,分离筒8的上端通过第四管道10连通烫衣装置1的进气口,分离筒8的下端通过第五管道11连通废水回收装置12,第四管道10上设置有用于将蒸汽由分离筒8输送至烫衣装置1的真空泵13。烫衣装置1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由排气口通过第三管道9进入分离筒,凝结的液体位于分离筒8的下端,通过第五管道11进入废水回收装置12,蒸汽位于分离通8的上端,在真空泵13的作用下,通过第四管道10流回烫衣装置1的进气口,实现了蒸汽的循环利用和废水的回收。从而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降低燃气能源消耗,基本实现对环境的零污染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废水回收装置12可以是食堂及浴室等地的用水装置。可以设置多个废水回收装置12,均通过第五管道11连通分离筒8的下端。具体地,第四管道10上设置有用于将废水有分离筒8输送至废水回收装置12的第二水泵14,防止废水回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蒸气循环烫衣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