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固宽纤维在被固宽纤维束表面熔合定型的定宽纤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558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用固宽纤维在被固宽纤维束表面熔合定型的定宽纤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领域中对广泛使用的纤维束进行定型,尤其涉及展宽或展薄或展纤或扩丝后的扁平状纤维。



背景技术:

现代先进复合材料都是纤维束,为了达到最好的物理性能,或者降低成本,需要把纤维束展宽展薄(也有俗称展纤或扩丝),但是,当纤维宽薄以后操作性就变差了,容易变形或散丝,所以在过去也采用了一些措施,不过这些措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1、上预津胶会增加重量,并且降低构件的整体强度;2、增加上浆率会影响与树脂的结合,降低性能;3、加圆圈喷胶。不过加圆圈喷胶存在以下缺陷:A、固定宽度不能达到全宽度;B、固定能力难控制;C、装置复杂,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固宽纤维在被固宽纤维束表面熔合定型的定宽纤维,可以充分发挥纤维的物理性能,织成织物可以使结构稳定,纹理清晰美观,基本无空隙,有着更好的物理性能。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固宽纤维在被固宽纤维束表面熔合定型的定宽纤维,包括被固宽纤维束和固宽纤维,所述固宽纤维熔合设置在被固宽纤维束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被固宽纤维束包括若干根展宽或展薄或展纤或扩丝后的纤维丝,所述固宽纤维定型若干根展宽或展薄或展纤或扩丝后的纤维丝形成被固宽的纤维束。

进一步的,若干根所述展宽或展薄或展纤或扩丝后的纤维丝为扁平状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宽纤维包括至少一组至少一根纤维丝,所述至少一组至少一根纤维丝熔合定型在被固宽的纤维束上。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组至少一根纤维丝蛇行或折线行熔合设置在若干根展宽或展薄或展纤或扩丝后的纤维丝上。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组至少一根纤维丝包括一组或多组的至少一根纤维丝;其中一组的至少一根纤维丝单蛇行熔合设置在若干根展宽或展薄或展纤或扩丝后的纤维丝上;或者多组的至少一根纤维丝以多层蛇行交叉叠加设置在若干根展宽或展薄或展纤或扩丝后的纤维丝上;或者多组的至少一根纤维丝以多蛇行相互平行设置在若干根展宽或展薄或展纤或扩丝后的纤维丝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宽纤维为热熔性材质,包括聚酰胺、聚酯、聚乙烯和聚酯酰胺。

进一步的,所述被固宽纤维束包括玻璃纤维、石英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或碳化硅纤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被固宽纤维束适用于玻璃纤维、石英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等各种纤维,适用性广;

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定宽纤维,直接使用可以充分发挥纤维的物理性能,织成织物可以使结构稳定,纹理清晰美观,基本无空隙,有着更好的物理性能;

3、调节蛇形纤维丝内部的间距或数量可以对需要定型的刚度进行控制;

4、固宽纤维可以是单蛇行,或可以是多层蛇行交叉叠加,或可以是多蛇行平行设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固宽纤维单蛇行定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固宽纤维折线行定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固宽纤维多层蛇行交叉叠加定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固宽纤维多层蛇行平行设置定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用固宽纤维在被固宽纤维束表面熔合定型的定宽纤维,包括被固宽纤维束2和固宽纤维1,所述固宽纤维1熔合设置在被固宽纤维束2表面。所述固宽纤维1为热熔性材质,包括聚酰胺(PA)、聚酯(PES)、聚乙烯(LOPE和HDPE)和聚酯酰胺(PEA)等。所述被固宽纤维束2为高强度高模量材质,包括玻璃纤维、石英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或碳化硅纤维等各种纤维。

如附图1,所述被固宽纤维束2包括若干根展宽或展薄或展纤或扩丝后的纤维丝,所述固宽纤维1定型若干根展宽或展薄或展纤或扩丝后的纤维丝形成被固宽的纤维束,若干根所述展宽或展薄或展纤或扩丝后的纤维丝为扁平状纤维。所述固宽纤维1包括至少一组至少一根纤维丝,所述至少一组至少一根纤维丝熔合定型在被固宽的纤维束上。

如附图1和2,所述至少一组至少一根纤维丝蛇行或折线行熔合设置在若干根展宽或展薄或展纤或扩丝后的纤维丝上。如附图3和4,针对蛇行设置具体如下:所述至少一组至少一根纤维丝包括一组或多组的至少一根纤维丝;其中一组的至少一根纤维丝单蛇行熔合设置在若干根展宽或展薄或展纤或扩丝后的纤维丝上;或者多组的至少一根纤维丝以多层蛇行交叉叠加设置在若干根展宽或展薄或展纤或扩丝后的纤维丝上;或者多组的至少一根纤维丝以多蛇行相互平行设置在若干根展宽或展薄或展纤或扩丝后的纤维丝上,进一步的,多组的至少一根纤维丝以多蛇行相互平行设置时,则每组的至少一根纤维丝上、下相邻组之间存在部分交叠区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